圖(1)個股筆記:1701 中化(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09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篇文章深入剖析中化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化控股 (3716))的公司概況、發展歷程、業務範疇、市場競爭、技術實力、未來策略與近期重大事件。中化控股由原中化製藥轉型而成,為台灣 第二家製藥控股公司,擁有悠久歷史與多元業務,涵蓋人用藥品、動物用藥、醫療器材、日化保健品 及原料藥 等領域。文章重點摘要如下:
主要內容:
-
公司轉型與發展: 從傳統台灣藥廠轉型為控股公司,旨在提升經營綜效,聚焦高技術門檻產品與多元產品組合發展。
-
核心業務與產品: 以學名藥為核心,多元業務分散風險,自有品牌信譽在市場上具高知名度。
-
技術優勢與生產基地: 具備多項特殊製劑技術與國際認證的生產基地,確保產品品質與國際競爭力。
-
市場布局與競爭態勢: 國際市場以美國市場為主,面臨全球與台灣多家藥廠競爭,但具備品牌信譽、完整產業鏈布局、多元產品組合等競爭優勢。
-
研發創新與合作: 持續投入研發實力,開發新藥開發與新技術,並與 Moderna 等國際合作大廠合作,拓展業務範疇。
-
未來發展策略: 透過策略聚焦、營運優化與數位引領三大主軸,推動集團成長,擴大市場規模。
重要事件與訊息:
-
2024 年 9 月: 中化控股 (3716 股票) 正式掛牌上市,原中化製藥(1701)下市。
-
2024 年 10 月: 與 Moderna 合作推廣 mRNA 呼吸道疫苗。
-
2025 年 1 月: 合作夥伴糖尿病新藥於中國獲批。
-
2025 年 3 月: 倍耐力要求中化集團降低持股比例,引發市場關注。
文章重點:
中化控股作為台灣製藥公司的領先企業,透過控股轉型、多元業務布局與持續研發創新,展現其在市場競爭中的韌性與成長潛力。儘管面臨產業挑戰與地緣政治風險,公司仍憑藉其穩固基礎與清晰策略,朝向多元化與國際市場布局發展,值得股票投資者關注其未來發展。
公司簡介與發展歷程
中化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Holdings Co., Ltd.,簡稱中化控股,股票代號 3716)於 2024 年 9 月 2 日正式掛牌上市,成為台灣 第二家製藥控股公司。此一里程碑是透過股份轉換方式,由原先的中國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Co., Ltd.,簡稱中化製藥,原股票代號 1701)轉型而成,原中化製藥成為中化控股 百分之百持股的子公司。中化製藥於 1952 年 3 月 12 日成立,總部位於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 23 號,是台灣 第一家經經濟部核准公開上市的製藥公司,亦為台灣 前三大學名藥廠之一。
公司基本概況
中化控股目前股價分析約為 21.15 元,預估本益比為 27.12 倍,預估殖利率為 2.36%,預估現金股利為 0.5 元。報表更新進度為季報。
觀察中化控股的 EPS 熱力圖(圖(2)1701 中化 EPS 熱力圖),可看出市場對於公司未來營運狀況 EPS 預估的變化。
圖(3)1701 中化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股價分析走勢方面,觀察中化控股的 K 線圖,從日線圖(圖(4)1701 中化 K 線圖(日))可見股價的短期波動,週線圖(圖、1701 中化 K 線圖(週))呈現中期趨勢,而月線圖(圖、1701 中化 K 線圖(月))則展現長期股價的變化。
圖(5)1701 中化 K 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6)1701 中化 K 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7)1701 中化 K 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中化集團的發展歷程見證了台灣製藥產業的演進:
-
早期發展(1952-1980 年代): 公司成立初期以製造藥品買賣及相關進出口業務為主,專注於開發和製造基本藥品,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
轉型與擴張(1990-2000 年代): 開始轉型並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專注於高品質學名藥製造。成功開發多種新型藥物,並與國際藥廠合作,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
-
現代發展(2010 年代至今): 持續擴大業務範疇,開發新型藥物與專利過期藥物的新應用。2011 年取得 Omron 在台經銷權,代理血壓計、血糖機等醫療器材。與安成藥合作開發心血管用藥 Nifedipine 並取得美國 藥證。
-
控股轉型(2024 年): 為因應全球供應鏈管理重組趨勢及提升經營綜效,於 2024 年 9 月 2 日轉型為控股架構,以中化控股(3716)為主體,原中化製藥(1701)於同日終止上市。此轉型旨在更有效地整合集團資源,專注於高技術門檻的原料藥及學名藥開發,並推動多元化發展。中化控股以每股 42.3 元掛牌上市。
主要業務範疇與產品結構
中化控股的業務範疇核心以學名藥品的研發與製造為主,並透過子公司拓展至多元領域。主要業務範疇涵蓋:
-
人用藥品:包括處方用藥、指示用藥及成藥,應用於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抗感染、消化系統、癌症治療等多種領域。此部分為營收結構主力。
-
動物用藥:提供動物治療、疾病防治及營養補助產品,服務對象包含養豬場、養雞場、乳牛場、飼料廠、動物醫院及動物藥品販賣業者。
-
醫療器材:代理國際品牌醫療器材,如 Omron 血壓計、血糖機,以及隱形眼鏡護理液等。
-
日化保健用品:涵蓋口腔清潔、洗劑、護膚品等,並擁有知名自有品牌。
-
保健食品:透過子公司中化健康生技開發與銷售各類保健食品。
根據 2023 年最新數據,集團的營收結構如下:
中化集團擁有多個自有品牌,在市場上具有高知名度,例如:
-
綠的品牌 (Green):清潔與抗菌產品。
-
百齡品牌 (Pailing):口腔護理產品。
-
KOZI 品牌:醫學美容保養品牌。
子公司與轉投資布局
中化控股透過策略性轉投資,建構完整的醫療保健產業鏈,主要子公司及其職能如下:
-
中化合成生技 (CCSB, 中化生 (1762).TW):專注於原料藥(API)的研發、製造與國際市場 行銷,客戶涵蓋全球主要學名藥廠。
-
蘇州中化藥品工業有限公司:負責中國大陸市場的人用藥品製造與銷售。
-
中化裕民健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CPH, 中化裕民):提供醫藥健康解決方案,負責藥品、醫療器材及健康產品的銷售與行銷,擁有遍及各級醫療院所及藥局的銷售網絡。
-
中化銀髮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CSSE, 中化銀髮):專注於銀髮族市場,提供居家照護、輔具租賃及銷售等服務。
-
中化健康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CHB, 中化健康生技):從事保健食品的研發、製造與銷售。
生產基地與技術實力
中化控股透過子公司在台灣 擁有多座符合國際認證標準的現代化生產基地,各廠區分工明確,具備先進設備與技術實力,並通過多項國際認證(PIC/S GMP, US FDA 認證, PMDA 等):
-
新豐一廠:專注於人用藥品生產,已通過 PIC/S GMP 認證。
-
新豐二廠:主要生產高致敏性藥品,如 Immunosuppressant 製劑。
-
台中工廠:生產人用及動物用 Penicillin 類藥品,通過 PIC/S GMP 及動物用藥 cGMP 認證。
-
台南一廠:負責動物用藥品及飼料添加劑生產。
-
台南二廠:生產人用藥品,已取得 US FDA PAI(Pre-Approval Inspection)認證,並已開始供貨至加拿大市場。
-
台南三廠:專門生產無菌粉末注射劑,與日本藥廠合作生產 Penem 類抗生素。
在核心技術實力方面,中化集團具備多項特殊技術能力:
-
高活性藥品 (High Potency API) 製造技術。
-
滲透控制釋放系統口服給藥系統(OROS 技術):可精準控制藥物釋放模式(速釋、緩釋、延遲釋放)。
-
微丸控釋系統技術。
-
固體分散技術:提升難溶性藥物的溶解度與生體可用率。
-
奈米研磨技術:縮小藥物粒徑,改善溶解特性。
-
醱酵與合成技術:為原料藥生產 的核心競爭力。
觀察中化控股的存貨狀況,從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圖(圖(8)1701 中化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可見存貨量與平均售貨天數的變化,而從存貨與存貨營收比圖(圖、1701 中化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則可了解存貨相對於營收的比例。
圖(9)1701 中化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圖(10)1701 中化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市場布局與競爭態勢
中化控股的產品銷售遍及全球,國際市場布局占比以美國市場 為最大宗,分布如下:
在銷售通路方面,台灣 內銷市場主要透過子公司中化裕民的網絡,涵蓋各級醫療院所、診所及連鎖藥局。動物用藥則觸及養殖場、飼料廠、動物醫院等。國際市場方面,原料藥主要出口至歐美及亞洲市場(如日本、印度)等地。
產業競爭格局
中化控股在全球及台灣市場 面臨來自多家藥廠的市場競爭。主要競爭對手 包括:
中化控股的競爭優勢在於:
-
悠久歷史與品牌信譽:在台灣市場 深耕多年,建立良好品牌形象。
-
完整產業鏈布局:從原料藥 到製劑生產、銷售通路及健康服務,整合度高。
-
多元產品組合:涵蓋人用藥、動物用藥、醫療器材、保健食品 等,分散風險。
-
技術研發實力:掌握多項特殊製劑技術與高活性藥品生產能力。
-
國際認證與國際合作:生產基地獲多國認證,並與國際 大廠建立合作關係。
觀察法人說明會籌碼、大戶籌碼與內部人持股的變化,可從法人籌碼(日)(圖(11)1701 中化 法人籌碼(日))了解法人在短期內的進出狀況,大戶籌碼(週)(圖、1701 中化 大戶籌碼(週))觀察大戶中長期的動向,以及內部人持股(月)(圖、1701 中化 內部人持股(月))變化,評估公司內部人士對公司前景的看法。
圖(12)1701 中化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13)1701 中化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14)1701 中化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研發創新與合作
研發創新 是中化控股維持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公司持續投入資源於新藥開發、製程優化 及新技術導入。2024 年度研發重點包括:
-
完成 10 件藥品查驗登記送件。
-
執行 7 件生體相等性試驗 (BE Study)。
-
推進 29 項製劑研發專案。
-
開發 3 項新藥開發(PT-001、PT-002、PT-004)。
公司在口服、吸入及針劑等劑型領域具備深厚技術實力,並積極探索新給藥途徑與新劑型。同時,透過國際合作 引進新產品與技術。例如:
-
2024 年 10 月,子公司中化裕民與 Moderna(莫德納)達成合作協議,負責在台灣 推廣 mRNA 呼吸道疫苗及相關醫學教育工作,Moderna 則負責製造與配送。
-
2025 年 1 月,合作夥伴開發的糖尿病新藥 獲得中國上市許可,中化為合作的台灣藥廠 之一。
觀察中化控股的營收成長趨勢圖(圖(15)1701 中化 營收趨勢圖)可了解公司營收的成長或衰退情形。
圖(16)1701 中化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同時,觀察獲利能力分析圖(圖(17)1701 中化 獲利能力)可分析公司的毛利率、營益率與純益率等獲利能力指標的變化趨勢。
圖(18)1701 中化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中化控股近期經歷多項近期重大事件,影響其營運狀況 與市場 看法:
-
倍耐力 (Pirelli) 持股疑慮(2025.03):義大利輪胎大廠倍耐力 要求中化集團(中化控股 的最終控制方之一)將其持股 比例降至 26.4% 以下。此舉旨在避免因中資股東身份,遭美國 政府(特別是川普政府潛在政策)貼上標籤,影響倍耐力在美國市場 的擴廠計劃及其擁有的輪胎偵測技術(Cyber Tyre)市場 准入。(新聞筆記:2025.03.27 倍耐力 要求中化集團將持股降至 26.4% 以下,避免被川普貼標籤;2025.03.27 此舉旨在避免影響倍耐力在美國市場 的擴廠計劃;2025.03.27 倍耐力 擔心擁有的輪胎偵測技術,因中化集團股東身分遭美排除)
-
股東會紀念品(2025.03):子公司中化生 (1762) 宣布發放「綠的品牌 抗菌旅行組合」作為股東會紀念品,最後買進日為 2025 年 3 月 26 日。(新聞筆記:2025.03.05 昇陽半導體送多用途承置架,中化生送綠的品牌抗菌旅行組合,最後買進日分別為 2025.03.25、2025.03.26)
-
糖尿病新藥 中國獲批(2025.01):合作夥伴的糖尿病新藥在中國獲批,中化雖為合作台灣藥廠,但股價 未有明顯反應。(新聞筆記:2025.01.16 糖尿病新藥獲中國上市許可,中化為合作台灣藥廠 之一,但股價無相對應表現)
-
季節性題材(2025.01):中化被列為「大掃除概念股」之一,與寶齡、毛寶、花仙子等公司並列。(新聞筆記:2025.01.13 大掃除概念股包含中化、寶齡、毛寶、花仙子、新麗、南六、磐亞等七檔)
-
Moderna 疫苗合作(2024.10):中化裕民與 Moderna 簽訂合作協議,負責在台推廣 mRNA 呼吸道疫苗,強化其在疫苗市場的布局。(新聞筆記:2024.10.01 中化裕民與莫德納達成合作,推廣mRNA 呼吸道疫苗;2024.10.01 根據協議,中化裕民負責疫苗推廣及醫學教育,莫德納負責製造與配送)
-
控股轉型公司成立上市(2024.09):中化控股 (3716) 正式掛牌,原中化製藥 (1701) 同步下市。控股 架構旨在提升管理效率,推動三大策略主軸,並明確子公司(如中化裕民、中化銀髮)的發展方向。(新聞筆記:2024.09.02 中化控股以 42.3 元掛牌上市,成為台灣 第二家製藥業控股公司;2024.09.02 中化控股將透過「策略聚焦」、「營運優化」和「數位引領」三大主軸提升事業體的經營效率;2024.09.02 未來將成立中化裕民和中化銀髮等子公司,專注於醫藥健康解決方案和市場需求;2024.09.02 中化控股普通股將於同日上市;2024.09.02 中化普通股將於同日終止上市,轉換為中化投控)
-
健保藥價改革預期(2024.Q3 預期):衛福部健保藥價改革 藥品支付制度改革方案,預期對引進新藥、具有國際市場 實績的公司(如中化、美時化學製藥、東洋藥品 等)帶來正面效益,有助於加速新藥 引進及市場 拓展。(新聞筆記:3Q24 衛福部健保藥品改革方案將有利於引進新藥的公司,如美時、東洋、健喬、中化、友華等)
-
中國大陸市場需求(潛在):子公司蘇州中化 在大陸設有生產基地,主力產品為抗生素,可能受惠於大陸地區潛在的呼吸道疾病或其他疫情引發的需求增加。(新聞筆記:子公司蘇州中化 在大陸有生產基地,且主力產品為抗生素,受惠大陸疫情需求)
觀察合約負債圖(圖(19)1701 中化 合約負債),可觀察公司預收款項的變化,以評估未來潛在的營收動能。
圖(20)1701 中化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未來發展策略與展望
轉型為控股公司 後,中化控股揭示未來策略 將透過三大策略主軸 推動集團成長:
-
策略聚焦 (Strategy Focus):
- 優化產品組合,強化高毛利、高技術門檻產品。
- 鞏固核心競爭力,尤其在學名藥 及原料藥 領域。
- 深耕特色領域,如中化銀髮 照護、保健食品 等。
-
營運優化 (Operational Optimization):
- 提升各生產基地 的生產效率與品質管理。
- 加強供應鏈管理 韌性與管理效率。
- 整合集團資源,發揮採購、銷售、研發的經營綜效。
-
數位引領 (Digital Leadership):
- 導入智能製造 技術,提升生產自動化與數據化程度。
- 發展數位健康服務,結合科技與醫療照護。
- 建構數據分析平台,支持決策與營運管理。
展望市場未來,公司將持續擴大研發 投入,預計 2024 年將推出多項新產品,目標市場規模達新台幣 97 億元。透過中化裕民、中化銀髮 等子公司的布局,將進一步完善從預防、治療到照護的醫療健康產業鏈布局。
子公司中化生 (1762) 的擴產計畫(預計投入 2 億元,擴增 MMF
、Tacrolimus
等五大產品線產能)將為集團原料藥業務 注入成長動能。此外,非藥品業務(如拓展至農牧環境用品市場)的擴展,目標佔比提升至 12%,有助於實現營收多元化。
觀察現金流分析狀況圖(圖(21)1701 中化 現金流狀況)可評估公司的資金運用效率與現金流量 是否穩健。
圖(22)1701 中化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從杜邦分析圖(圖(23)1701 中化 杜邦分析)可進一步了解公司的財務分析 結構與獲利能力,以及股東權益報酬率的構成因素。
圖(24)1701 中化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資本結構圖(圖(25)1701 中化 資本結構)則呈現公司的資金來源,包含股東權益與負債的比例。
圖(26)1701 中化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整體而言,雖然面臨全球製藥產業 的激烈市場競爭、原物料波動、法規變更及地緣政治等挑戰,但中化控股憑藉其穩固的基礎、清晰的轉型策略、多元化產品組合的業務布局 及持續的研發實力 投入,有望在變動的市場 環境中維持成長動能,為股東創造長期投資價值。
參考本益比河流圖(圖(27)1701 中化 本益比河流圖)與淨值比河流圖(圖、1701 中化 淨值比河流圖),可觀察中化控股歷年的本益比與淨值比的區間變化,作為投資價值 評估的參考。
圖(28)1701 中化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29)1701 中化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股利政策分析圖(圖(30)1701 中化 股利政策),可了解公司過去的股利政策 發放狀況,以及股利政策 的穩定性。
圖(31)1701 中化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重點整理
-
成功轉型控股:中化製藥於 2024 年 9 月轉型為中化控股 (3716),提升管理效率與資源整合能力。
-
多元業務布局:涵蓋人用藥品、動物用藥、醫療器材、日化保健品、原料藥、中化銀髮 照護等,形成完整產業鏈布局。
-
穩固市場地位:台灣 前三大學名藥廠,擁有知名自有品牌信譽 與廣泛銷售通路。
-
技術研發實力:掌握多項特殊製劑技術,持續投入研發實力,擁有多項國際認證。
-
國際合作網絡:與 Moderna 等國際 大廠合作,拓展產品線與市場。
-
清晰發展策略:策略聚焦、營運優化、數位轉型 三大主軸,推動集團成長。
-
成長動能可期:新產品上市、子公司擴產、非藥品業務 拓展及潛在的健保改革 效益。
-
面臨挑戰:市場競爭 激烈、原物料波動、地緣政治風險(如 倍耐力 事件所示)、法規變動。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中化投資控股 2024 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1)
本研究參考此簡報中有關公司轉型後策略、營運概況、研發創新 進度(含PT-001/2/4
)、Moderna 合作 細節及未來 展望等資訊。 -
中國化學製藥 2023 年年度報告(2024.04)
本文依據此報告分析 2023 年營收結構、主要產品線、生產基地 概況、轉投資 事業介紹及 ESG 報告 相關數據。 -
中國化學製藥 2022 年年度報告(2023.04)
參考此報告補充 2023 年研發 活動數據、跨境電商布局等資訊。 -
中化投資控股 重大訊息公告(2024.04-2024.09)
參考公司發布之重大訊息,確認轉型為控股公司 之時程、換股比例及上市日期等資訊。 -
中國化學製藥 2023 年永續報告書 (ESG Report, 2024)
本文參考此報告關於公司治理評分、環境績效(如用水量)及風險管理等方面的資訊。
研究報告與市場資訊
-
MoneyDJ 理財網 – 公司基本資料與產業分析(持續更新)
參考其提供之中化製藥/中化控股公司概況 基本資料、發展歷程、產品結構、主要競爭對手、上下游關係等資訊。 -
各券商研究報告(可能存在,但未直接引用)
市場上可能存在券商針對中化或相關產業分析 的分析報告,可提供產業趨勢 與評價參考。
新聞報導
- 經濟日報、工商時報、鉅亨網、環球生技月刊、財訊快報等財經媒體報導(2024.09 – 2025.03)
本文整合來自多家媒體關於中化控股 上市、Moderna 合作、健保改革 影響、蘇州中化 廠需求、糖尿病藥物 進展、股東會紀念品、Pirelli 持股 要求等近期重大事件 的報導。
其他資料來源
-
維基百科 – 中國化學製藥條目
參考其提供的公司基本介紹與發展歷程 資訊。 -
公開資訊觀測站 (MOPS)
確認公司基本資料、股權結構、重大決策等公開資訊。
參考資料來源補充
-
資料來源:中化公司網站、法說資料、券商研究報告、鉅亨網、Moneydj、各大報新聞。
-
公司網址:http://www.ccpc.com.tw
-
法說會中文檔案連結:https://mopsov.twse.com.tw/nas/STR/170120231117M001.pdf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3 年底至 2025 年第一季可得之公開資訊進行分析 與整理。所有財務分析 數據、市場分析 及事件描述均來自上述公開文件、新聞報導及市場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