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2327 國巨(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3 月 25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國巨集團:從被動元件到智慧應用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YAGEO Corporation,股票代號:2327)成立於 1977 年,最初以台灣阻抗股份有限公司之名,專注於生產碳膜電阻器。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國巨已成為全球被動元件產業的領導廠商。1989 年,公司與台灣阻抗合併並更名為國巨,1993 年正式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展開了公司發展的新篇章。
近年來,公司通過一系列策略性併購,不斷擴大業務版圖。尤其是在 2019 年收購美商基美(KEMET)後,國巨的全球市場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成為全球被動元件產業中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
主要產品與營運概況
圖(2)國巨產品資訊(資料來源:國巨公司網站)
國巨擁有完整的產品線,涵蓋多個重要的電子元件類別:
- 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佔 2024 年第三季營收的 19%,主要應用於消費性電子、汽車電子等領域。
- 鉭質電容:同樣佔營收 19%,具有高容量、高穩定性的特點。
- 晶片電阻:佔營收 14%,是公司的傳統優勢產品。
- 磁性元件:佔營收 29%,應用範圍廣泛,從消費電子到工業設備皆有使用。
- 感測器:佔營收 9%,主要用於工業控制和自動化領域。
- 其他元件:佔營收 10%,包括各類特殊應用的電子元件。
區域營收與市場分布
國巨採取全球化布局策略,在主要市場都建立了穩固的業務基礎:
- 美國市場(26%):主要服務於工業、醫療和航太國防領域的客戶。
- 歐洲市場(19%):著重於汽車電子和工業自動化領域。
- 中國市場(25%):專注於消費電子和通訊設備製造商。
- 其他亞洲地區(30%):包括台灣、日本、韓國等地的多元化客戶群。
產業應用領域分析
國巨的產品廣泛應用於多個關鍵產業領域,其營收結構反映了公司的多元化發展戰略:
汽車電子領域佔比 20%,主要提供高可靠性的被動元件,用於車載系統、安全系統和動力系統等。隨著電動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每輛電動車所需的 MLCC 用量大幅提升,為公司帶來可觀的成長動能。
工業應用領域佔比 29%,涵蓋工業自動化、智慧製造等領域。國巨透過收購施耐德電機和德國賀利氏感測器事業部,進一步強化了在工業感測領域的競爭力。
運算及企業系統領域佔比 25%,主要供應 AI 伺服器和數據中心所需的高階被動元件。特別是在 AI 應用方面,國巨已成功打入最新一代 AI 伺服器的供應鏈,預計這個領域將成為未來重要的成長驅動力。
圖(3)國巨客戶群(資料來源:國巨公司網站)
技術研發與創新
國巨在技術創新方面持續投入大量資源,重點發展方向包括:
-
AI 相關元件:開發專門針對 AI 運算需求的高效能電容和電感,特別是在散熱和能源效率方面有顯著突破。
-
車用電子元件:因應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開發具有高耐溫、高可靠性的特殊規格元件。
-
感測技術:透過併購增強在溫度感測等領域的技術實力,並積極開發應用於人型機器人的創新感測解決方案。
財務表現分析
2024 年第三季的財務數據顯示公司維持強健的營運表現:
- 合併營收達 317.38 億元,較上季成長 1%,年增 15.9%
- 毛利率維持在 35.2% 的良好水準
- 營業利益率達 20.9%,較上季略增 0.3 個百分點
- 稅後純益 56.49 億元,每股盈餘(EPS)達 11.01 元
累計至 2024 年前三季,公司整體營收達 916.61 億元,年增 14.2%,每股純益(EPS)累計達 31.06 元,顯示出穩定的獲利能力。資產負債表方面,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公司持有現金及約當現金 942.44 億元,淨負債比率為 14.7%,財務結構相當健全。
未來發展策略
國巨的未來發展策略主要聚焦於以下幾個面向:
產品發展策略
公司持續投入高階特殊品的研發,目標是提升高毛利產品的營收佔比。特別在 AI 應用領域,國巨已具備支援最新一代 AI 伺服器的技術能力,預計隨著 AI 應用的普及,相關產品需求將持續成長。
產能擴充計畫
為因應市場需求,國巨正進行全球產能的策略性布局:
- 在美國建立生產基地,強化在北美市場的供應能力
- 持續擴充東南亞生產基地的產能
- 優化現有廠區的生產效率
市場發展重點
近期市場發展著重於三大領域:
- OLED 驅動 IC:已成功進入 iPhone 16 供應鏈
- AI 應用:持續強化在 AI 伺服器和邊緣運算領域的優勢
- 車用電子:深化與全球主要車廠的合作關係
風險與挑戰
儘管前景看好,國巨仍面臨一些潛在挑戰:
-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包括通膨壓力、利率變動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 產業競爭加劇:主要競爭對手如村田製作所、TDK 等同樣在擴充產能
- 資訊安全風險:近期子公司遭遇網路攻擊事件,凸顯加強資安防護的重要性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0.29)
本研究主要參考此法說會簡報的財務數據、產品結構分析、區域營收分布及未來展望。簡報提供最新且權威的公司營運資訊,包含詳細的營收結構、毛利率變化及市場策略說明。 -
國巨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財務報告
本文的財務分析主要依據此份財報,包含合併營收、營業費用、利潤分析等關鍵財務指標,以及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等重要財務數據。
投資研究報告
-
摩根士丹利證券研究報告(2024.12)
提供國巨在折疊屏驅動 IC、AI ASIC 等新興領域的專業分析,對公司投資評級及目標價格的調整建議。 -
高盛證券產業分析報告(2024.09)
深入分析國巨在 AI 伺服器市場的競爭優勢,以及 MLCC 和鉭質電容的市場前景評估。
產業新聞報導
-
工商時報專題報導(2024.12.19)
報導詳述國巨在車用被動元件市場的領先地位,及其成功進入全球主要汽車大廠供應鏈的最新進展。 -
鉅亨網產業分析(2024.12.17)
針對國巨收購施耐德電機與德國賀利氏感測器事業部的策略性意義進行深入分析,特別著重在溫度感測技術的應用前景。 -
經濟日報產業專欄(2024.12.10)
分析國巨在 AI 應用領域的布局策略,以及其在高分子電容、電感和電阻等產品的市場發展。
公司重大訊息
-
國巨重大訊息公告(2024.11.08)
關於子公司基美電子網路攻擊事件的說明,包含事件影響評估及後續因應措施。 -
國巨營運報告(2024.10.29)
提供第三季詳細的財務表現分析,包含各產品線的營收占比、區域市場分布等重要營運數據。
產業研究資料
- 集邦科技產業分析報告(2024.10)
針對被動元件產業的市場趨勢及供需情況進行分析,提供產業環境及競爭態勢的重要參考資訊。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上述 2024 年第三、四季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文中的圖表及數據主要來源於國巨公司官方發布的法人說明會資料及財務報告。
參考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國巨公司網站、法說資料、券商研究報告、鉅亨網、Moneydj、各大報新聞。
法說會中文檔案連結:https://mopsov.twse.com.tw/nas/STR/232720241029M001.pdf
法說會影音連結:http://irconference.twse.com.tw/2327_199_20241029_en.mp3
基本概況
股價:523.0
預估本益比:14.73
預估殖利率:2.7%
預估現金股利:14.11元
報表更新進度:☑ 月報 ☑ 季報
圖(4)2327 國巨 EPS 熱力圖
股價走勢
圖(5)2327 國巨 K線圖(日)
圖(6)2327 國巨 K線圖(週)
圖(7)2327 國巨 K線圖(月)
日報表
圖(8)2327 國巨 法人籌碼
週報表
圖(9)2327 國巨 大戶籌碼
月報表
圖(10)2327 國巨 內部人持股
圖(11)2327 國巨 本益比河流圖
圖(12)2327 國巨 淨值比河流圖
新聞筆記
年增10% Note right of 2025.03.13: ↑國巨客戶端庫存水位健康,1Q25 AI拉貨需求強
勁 Note right of 2025.03.13: ↑國巨受惠各通路回補庫存,AI伺服器產品可望提前放
量 Note right of 2025.03.13: ↑國巨 2M25 營收創歷史同期新高,年增15.3
%
,年增15.3%,累計 1M25-2M25 營收年
增8.2%,預期 1Q25 營收持平上季 Note right of 2025.03.08: →國巨 2M25 營收下滑,因工作天數減少及客戶提
前拉貨,受惠AI及中國電動車,估 1Q25 毛利率
、營益率季增
息20元,股息總額衝逾100億元
張持股給家族控股公司
.56億元,年增11.1%,EPS 38.13元,
擬定每股配息20元 Note right of 2025.03.02: →國巨 24 年營收達 1216.67 億元,年增
11.1%,將持續優化產品組合,以提升長期毛利率與
獲利能力,對AI應用營運動能與未來展望保持樂觀
61元 Note right of 2025.02.28: →國巨董事會決議配息20元,股息總額突破百億,盈餘
發放比率約52.45% Note right of 2025.02.28: ↓國巨 24 年 EPS為38.13元,近4年首度
跌破40元大關 Note right of 2025.02.28: →國巨 24 年純益年增11%,EPS 38.13
元擬配息20元,配發率52%,殖利率約3.5% Note right of 2025.02.28: →國巨總經理表示首季B/B值已逾1,AI帶動雙率成
長
增加 Note right of 2025.02.17: ↓若芝浦股價 2025.05.07 前未回落,國巨
恐多掏新台幣11.37億元 Note right of 2025.02.17: →國巨表示將持續關注芝浦股價變化 Note right of 2025.02.17: →外資估芝浦 25 年可望貢獻國巨營收5%,獲利3
%
年增2.2% Note right of 2025.02.10: →法人看好國巨收購芝浦電子有利毛利率提升 Note right of 2025.02.10: →法人預估國巨 25 年EPS約46.9元 Note right of 2025.02.10: ↑村田預告 25 年 AI伺服器帶動MLCC需求倍
數成長
3Q25 完成 Note right of 2025.02.07: →總收購規模上看655.59億日圓,約新台幣137
.67億元 Note right of 2025.02.07: →最低收購門檻為50%,收購股數以15,246,2
93股為目標 Note right of 2025.02.07: →興勤表示,國巨收購芝浦電子對營運衝擊不大 Note right of 2025.02.07: ↑國巨元月營收102.49億元,月增7.7%,年增
2.3% Note right of 2025.02.07: ↑農曆年前備貨潮挹注,國巨 1M25 營收站穩百億
元 Note right of 2025.02.07: ↑國巨 1M25 營收102.49億元,月增7.7
%,年增2.3% Note right of 2025.02.07: →主要歸因於大中華區客戶於農曆年前增加備貨 Note right of 2025.02.07: ↑國巨身為被動元件龍頭,營運將受惠AI伺服器 Note right of 2025.02.07: ↑客戶提前拉貨,國巨元月營收重返百億 Note right of 2025.02.07: ↑國巨擬收購日本芝浦電子,早盤股價上漲 Note right of 2025.02.07: ↑營收月增率前3名:國巨
,年增7.7% Note right of 2025.02.06: ↑大中華區客戶農曆年前增加備貨,推升國巨營收表現 Note right of 2025.02.06: →國巨對未來經濟情況審慎樂觀 Note right of 2025.02.06: ↑國巨擬以約新台幣140.6億元收購日本芝浦電子1
00%股權 Note right of 2025.02.06: ↑收購芝浦電子可擴大國巨的感測器業務 Note right of 2025.02.06: ↑國巨 1M25 自結合併淨營收為102.49億元
,月增7.7% Note right of 2025.02.06: ↑客戶庫存逐漸健康,國巨對未來經濟審慎樂觀 Note right of 2025.02.06: ↑國巨擬收購日本芝浦電子股權,擴大感測器業務,早盤
股價一度漲近4% Note right of 2025.02.06: ↑法人認為收購案有利國巨壯大市場版圖,調升評比為「
買進」 Note right of 2025.02.06: ↑法人給予國巨目標價660元及700元 Note right of 2025.02.06: ↑若於 3Q25 完整併入芝浦電子財報,預估國巨
25 年EPS上看46.95元 Note right of 2025.02.06: ↑國巨將在AI應用領域積極布局 Note right of 2025.02.06: ↑MLCC龍頭村田表示AI伺服器需求快速增長 Note right of 2025.02.06: ↑國巨宣布併購日商芝浦電子,股價一度強漲3.86% Note right of 2025.02.06: ↑美系外資重申對國巨「加碼」評等,目標價上看700
元
權 Note right of 2025.02.05: →收購有助國巨擴大感測器業務 Note right of 2025.02.05: →芝浦電子是NTC熱敏電阻市場的領導者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擬以每股43 2025.02.00 元收購芝
浦電子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看好擴大芝浦電子在全球市場的客戶覆蓋範圍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宣布公開收購日本上市公司芝浦電子 Note right of 2025.02.05: ↑MLCC需求激增,台廠被動元件股價上揚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爆大量、強拉半根,收在569元 Note right of 2025.02.05: ↑村田看旺AI伺服器帶動MLCC需求,國巨同步受惠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受惠AI相關需求,24 年營收成長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AI應用營收占比約5%,為X6S最大供應商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樂觀看待AI應用將成為 25 年重要助力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擬收購芝浦電子股份,衝刺感測器業務 Note right of 2025.02.05: →收購可提升國際競爭力,擴大營運規模 Note right of 2025.02.05: →收購對國巨每股淨值及每股盈餘將有正面助益 Note right of 2025.02.05: ↑村田預告AI伺服器應用將帶動MLCC需求倍數成長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股價展開絕地大反攻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帶量衝7% 追平前高576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看好AI將是 25 年最大成長領域,法人預估
獲利看增兩成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擬自2025.05.07起,間接收購日本芝浦
電子 Note right of 2025.02.05: →收購價格為每股現金43 2025.02.00 圓 Note right of 2025.02.05: →預計此收購案將於 3Q25 完成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擬斥資約新台幣140億元併購日商芝浦電子 Note right of 2025.02.05: →透過日本子公司YAGEO Electronics
Japan公開收購 Note right of 2025.02.05: →收購價為每股4,3 2025.02.00 圓,溢
價逾三成 Note right of 2025.02.05: →預計2025.05.07啟動收購 Note right of 2025.02.05: →芝浦電子是全球熱敏電阻市場的領導者,成立於195
3年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信昌電、九豪股價強攻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近年戰略併購,強化全球感測器市場布局 Note right of 2025.02.05: ↑國巨宣布將公開收購日本上市公司芝浦電子
%,創同期新高,累計前 2M24 營收200.02
億元,年增8.2% Note right of 2024.03.11: →國巨表示客戶庫存已趨於健康,對未來經濟審慎樂觀
深度分析
季報表
圖(13)2327 國巨 營收狀況
圖(14)2327 國巨 獲利能力
圖(15)2327 國巨 合約負債
圖(16)2327 國巨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17)2327 國巨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18)2327 國巨 現金流狀況
圖(19)2327 國巨 杜邦分析
圖(20)2327 國巨 資本結構
年報表
圖(21)2327 國巨 股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