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1563 巧新(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15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分析巧新科技(1563.TW)的業務、財務狀況、市場地位與未來發展策略。巧新科技是全球第二大鍛造鋁圈製造廠,以卓越的鍛造技術聞名,並積極拓展航太、半導體設備等多元應用領域。公司主要客戶為全球頂級豪華車廠,近年獲利能力顯著提升,同時積極推動 ESG 永續發展,擴大再生鋁應用,並採用 RESAICAL 技術。公司近期重大事件包括獲利能力提升、擴大再生鋁接單、預期 2025 年營收重回雙位數成長等。總體而言,巧新科技具備長期投資價值,但也需留意原物料價格波動、市場競爭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等潛在風險。以下是基本面量化指標與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協助您快速了解公司狀況:
圖(2)1563 巧新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3)1563 巧新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簡介
巧新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SuperAlloy Industrial Co. , Ltd.,股票代號:1563.TW,公司網址:https://www.superalloy.tw/)於 1994 年創立,總部位於台灣雲林,以卓越的鍛造鋁合金輪圈及懸吊系統零件技術聞名。歷經多年耕耘,巧新已躍升為台灣最大、全球第二大鍛造鋁圈製造廠,並以領先的鍛造技術為基石,積極拓展航太、半導體設備等多元應用領域,展現從傳統汽車零件製造商向多元產業領導者轉型的企圖心。
圖(4)生產基地(資料來源:巧新公司網站)
公司基本概況
巧新(1563)目前股價約為 54 元,更多資訊可參考巧新科技法說會中文檔案:https://mopsov.twse.com.tw/nas/STR/156320241104M001.pdf。
觀察巧新近期的 EPS 熱力圖(如下圖),可看出法人預估公司未來 EPS 的變化。
圖(5)1563 巧新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巧新股價走勢圖,可看出公司股價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而日、週、月等線圖分別代表不同時間週期的股價變化。
圖(6)1563 巧新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7)1563 巧新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8)1563 巧新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發展歷程:從零件製造到全球領導
穩健起步與策略轉型
巧新科技創立初期,以腳踏車零件及高爾夫球頭製造起家。2000 年,公司進行策略性轉型,投入技術門檻更高的鍛造鋁圈生產,確立以車用鍛造鋁圈為核心業務的發展方向。
技術深耕與創新突破
為提升產品競爭力,巧新科技專注於精進鍛造鋁合金輪圈的高強度、高塑性與輕量化特性。面對鍛造機組與模具成本高昂的挑戰,公司致力於提升生產良率,並創新採用結構簡潔的模具與航太科技的鍛旋技術,有效降低模具成本並減少材料耗損。2025 年 1 月,巧新正式試作完成五軸加工設備,展現其在技術研發上的持續精進,並將聚焦半導體與航太產業,積極拓展業務。
全球布局與市場擴張
巧新科技在全球建立完整的生產與銷售網絡,以台灣雲林廠、屏東廠及德國廠為三大生產基地,2023 年鍛造輪圈年產能達 90 萬個。銷售市場遍布全球,歐洲市場為主要營收來源,佔比達 54 %,美洲市場與台灣市場則分別佔 24 % 與 21 %。客戶群涵蓋 Ferrari 、Porsche 、McLaren 等國際知名車廠,以及 Lexus (Toyota 集團)、JLR (Jaguar Land Rover)、BMW 及 Mercedes-Benz 等豪華品牌。
資本市場里程碑
2024 年 5 月 13 日,巧新科技正式掛牌上市,資本額提升至 40 億元,實收資本額為 23.78 億元,標誌著公司邁向嶄新發展階段。
核心業務分析:聚焦鍛造鋁圈,拓展多元應用
主要產品線
巧新科技的核心業務為鍛造鋁合金輪圈及懸吊系統零件的研發、製造與銷售。產品線涵蓋:
-
鍛造鋁合金輪圈:主力產品,應用於各式高端車輛,特別是超跑與豪華車款。
-
鍛造鎂合金輪圈:更輕量化,滿足頂級車廠對極致輕量化的需求。
-
懸吊系統零件:提供車輛高品質的懸吊系統解決方案。
-
航太與陸地運輸座椅:跨足航太及陸地運輸座椅領域,展現多元發展布局。
圖(9)淨成形鍛造鋁圈專案持續開發中(資料來源:巧新公司網站)
圖(10)推動鋁料多元應用(資料來源:巧新公司網站)
應用領域與市場拓展
巧新科技的鍛造鋁圈主要應用於汽車產業,特別是豪華車與電動車市場。近年來,公司積極拓展產品應用範疇至航太、半導體設備供應鏈等領域,尋求新的成長動能,並將鍛造技術延伸至重電設備零件與航太等高潛力產業,目標三年內非乘用車鋁圈營收貢獻提升至 40% 以上。
技術優勢與客製化能力
巧新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鍛造技術的領先地位。公司掌握先進的鍛造技術,能生產高強度、高塑性、輕量化的鋁合金輪圈,符合高端車廠對性能與輕量化的嚴苛要求。此外,巧新科技具備從設計到生產的完整製程能力,能提供高度客製化的產品,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建立深厚的客戶合作關係。公司更精進技術,於 2025 年 1 月正式試作完成五軸加工設備,展現其技術實力。公司並採用 RESAICAL® 再生鋁提升獲利率。
圖(11)透過採用 RESAICAL® 再生鋁提升獲利率(資料來源:巧新公司網站)
圖(12)技術領先與客製化流程(資料來源:巧新公司網站)
圖(13)至今已交付 32 款電動車(資料來源:巧新公司網站)
市場與營運分析:歐洲市場為主,獲利能力提升
區域營收結構
巧新科技的銷售市場遍布全球,歐洲市場為主要營收貢獻區域。2023 年區域營收比重分析如下:
歐洲市場營收占比高達 56 %,顯示巧新科技在歐洲豪華車市場的強勢地位。美洲市場與台灣市場則分別貢獻 25 % 與 19 % 的營收。2025 年 2 月,前五大車廠客戶貢獻營收 74%,受惠於豐通、保時捷等客戶拉貨加溫,帶動營收成長。
觀察巧新法人籌碼(日)的變化圖,可看出法人近期對巧新股票的投資偏好。
圖(14)1563 巧新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巧新大戶籌碼(週)的變化圖,可看出大戶近期對巧新股票的投資偏好。
圖(15)1563 巧新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巧新內部人持股(月)的變化圖,可看出公司內部人近期對公司股票的投資偏好。
圖(16)1563 巧新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財務表現與獲利能力
巧新科技近年營收表現穩健,並積極提升獲利能力。觀察巧新營收趨勢圖,可看出公司近年營收的變化情形。
圖(17)1563 巧新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巧新獲利能力圖,可看出公司在毛利率、營益率、純益率等指標的變化情形。
圖(18)1563 巧新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2024 年全年合併營收達 74.74 億元,雖較 2023 年略減 3.93 %,但營業利益達 9.78 億元,逆勢年增 29.5 %,稅後純益 7.55 億元,年增 24.2 %,每股盈餘 (EPS) 達 3.3 元,年增 14.6 %。2024 年營業毛利率達 26.81 %,實現三率三升,顯示公司在優化接單結構、提升生產效率及推廣高毛利產品策略上已見成效,並擴大再生鋁接單,佔比達 34%,RESAICAL® 再生鋁獲多家豪華車廠認可。2024 年第四季合併營收 19.28 億元,季增 12.22 %。
展望未來,巧新科技預期 2025 年營收年成長率將重回雙位數,並朝營業利益率 15 % 至 20 % 的長期目標邁進。2024 年 EPS 為 3.3 元,擬配發每股 2.2 元現金股利,配發率達 66.67%,現金殖利率約為 3.35%。
財務分析圖表
透過以下圖表,可以更深入了解巧新的財務分析狀況:
- 本益比河流圖:用以呈現每一年的本益比變化,以及預估下一年的本益比變化。
圖(19)1563 巧新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 淨值比河流圖:用以呈現每一年的淨值比變化。
圖(20)1563 巧新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 股利政策:呈現公司過去的股利發放情況。
圖(21)1563 巧新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若該資本佔比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即可見出公司擴張的跡象,該指標為領先指標。
圖(22)1563 巧新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 合約負債:代表公司的的「預收款項」,合約負債的變化越高,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越多,成長動能越大。
圖(23)1563 巧新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平均售貨天數越低,代表公司的存貨成本越低。
圖(24)1563 巧新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25)1563 巧新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 現金流狀況:現金流量越高,代表公司的資金利用率越高,資金流向越好。
圖(26)1563 巧新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 杜邦分析:財務分析狀況越好,代表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好。
圖(27)1563 巧新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 資本結構:資本來源越多,代表公司的資本配置越健康。
圖(28)1563 巧新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客戶結構與價值鏈分析:深耕豪華車廠,穩固供應鏈
優質客戶群體
巧新科技的客戶群體以全球頂級豪華車廠為主,前五大客戶包括 Lexus (Toyota 集團)、JLR (Jaguar Land Rover)、Porsche 、BMW 及 Mercedes-Benz 。與這些國際超跑、豪華及高級品牌車廠的緊密合作,不僅確保了公司穩定的訂單來源,更提升了巧新科技的品牌價值與市場地位。至今已交付 32 款電動車,並有 61 款電動車輪圈開發中。
圖(29)全球頂級品牌車廠的一階供應商(資料來源:巧新公司網站)
產業價值鏈定位
在汽車產業價值鏈中,巧新科技定位為一階供應商 (Tier 1),直接與汽車製造商合作。
-
上游供應商:主要為鋁合金、鎂合金等原物料供應商,如 Emirates Global Aluminium (Singapore) Pte Ltd。
-
下游客戶:為全球知名豪華車廠及超跑品牌。
巧新科技與上下游廠商建立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確保供應鏈的穩定與高效運作。
建案與工程資訊:擴充產能,強化綠色製造
為滿足市場需求增長及擴大再生鋁應用,巧新科技持續進行產能擴充與生產基地升級,主要建案工程資訊如下:
巧新科技建案與工程資訊一覽表
類別 | 項目名稱 | 細節 |
---|---|---|
生產設施擴建 | 興建第二座鋁熔煉廠 | 計劃興建第二座鋁熔煉廠,以持續增加產能規模,擴大再生鋁產業之多元應用範疇。預計於 2025 年新增 6 萬噸鋁熔煉廠,供非鍛造輪圈產品使用。 |
生產設施擴建 | 屏東廠產能規劃 | 屏東廠規劃了三期產能擴充,各期產能如下: – 鍛造 Forging :一期 300,000 件,二期 600,000 件,三期 900,000 件 – 機械加工 Machining :一期 300,000 件,二期 600,000 件,三期 900,000 件 – 拋光 Polishing :一期 300,000 件,二期 600,000 件,三期 900,000 件 – 塗裝 Painting :一期 600,000 件,二期 600,000 件,三期 600,000 件 – 回收鋁 Recycle Aluminum :一期 40,000 噸,二期及三期規劃中 |
綠色能源設施 | 建置自用太陽能電廠 | 已建置 1.5MW 自用太陽能電廠,並於 2023 年 3 月 31 日起發電使用。 |
產線建置 | 新產品量產準備 | – 2021MY M3 M4 Competition 4 款輪圈已量產中。 – Charger, Challenger, Durango SRT series 10 款輪圈已量產中。 – Rolls Royce Spectre 量產準備中。 |
產品開發 | 淨成形鍛造鋁圈專案持續開發中 | – 2024MY Macan and 2025MY 911 62 款輪圈開發中。 – Charger, Challenger, Durango SRT series 1 款輪圈開發中。 – 2025 EQ 8 款輪圈開發中。 目前共有 71 款淨成形鍛造輪圈開發中。 |
觀察巧新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的資本變化圖,可看出公司近年來積極擴充產能的趨勢。
競爭優勢與市場地位:技術領先,綠色製造
核心競爭優勢
巧新科技在全球鍛造鋁圈產業中,具備難以撼動的競爭優勢:
-
技術優勢:領先的鍛造技術,能生產高強度、輕量化、高性能鋁合金輪圈,並精進技術完成五軸加工設備試作。
-
認證優勢:通過多家汽車大廠及航太業者嚴苛認證,建立客戶信任與合作基礎。
-
製程完整性:從設計、鍛造、加工至表面處理,全製程自主掌握,提供客製化與彈性化生產。
-
品牌優勢:SAiRacing 與 SuperAlloy motorsport 雙自有品牌,成功打入高端改裝市場。
-
綠色製造優勢:RESAICAL® 再生鋁技術獲國際車廠認可,符合 ESG 永續趨勢,並有助於降低成本,且榮獲台灣循環經濟獎肯定。巧新積極透過 RESAICAL® 再生鋁為客戶提供低碳解決方案,致力於在 2025 年將再生鋁使用比例提升至 50%。
-
實驗室優勢:自建實驗室並獲 TAF 認證,與奧地利合作開發全球首座外轉鼓式輪圈疲勞耐久試驗機,獲 Porsche 、BMW 等 7 家豪華車品牌認證。
市場競爭態勢
在全球鍛造鋁合金輪圈市場,巧新科技位居第二領先地位。主要市場競爭對手包括:
-
德國 Otto Fuchs KG
-
美國鋁業公司 ALCOA INC
-
台灣健信科技
-
萬豐奧威
-
迪生力
面對市場競爭,巧新科技持續精進技術、擴大產能、優化產品結構,並積極拓展非輪圈業務,力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並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營收穩健,獲利能力提升
重大事件
近期巧新科技的重大事件,多聚焦於營運績效提升與策略調整:
-
2024 全年營收略減,獲利能力顯著提升 (2025.03.05):2024 年合併營收 74.74 億元,年減 3.9 %,惟稅後歸屬於母公司淨利達 7.55 億元,年增 24.2 %,EPS 達 3.3 元。顯示公司優化接單結構策略奏效,獲利能力顯著提升。
-
營業毛利率達 26.81 %,三率三升 (2025.03.05):2024 年營業毛利率達 26.81 %,較前一年顯著提升,實現營業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稅後淨利率同步增長。
-
擴大再生鋁接單,RESAICAL® 再生鋁獲豪華車廠認可 (2025.03.05):積極擴大再生鋁接單,再生鋁使用比例達 34 %,RESAICAL® 再生鋁已獲七家豪華品牌車廠認可採用,並榮獲台灣循環經濟獎肯定。
-
預期 2025 年營收重回雙位數成長 (2025.03.05):受惠於豪華車款需求增加、再生鋁及非乘用車鋁圈業務拓展,預期 2025 年營收年成長率將重回雙位數。
-
庫藏股計畫 (2025.03.03):董事會決議買回庫藏股 800 萬股,後調整為買回 1 萬張,區間價格 50 至 95 元,展現公司對股價的信心。
-
董座黃聰榮接任雲科協進會理事長 (2025.02.06):巧新科技董事長黃聰榮接任雲林科技工業區協進會理事長,將分享巧新科技推動 ESG 與綠色轉型的經驗。
-
成立子公司擴大再生鋁產業 (2024.10):成立股本 5 億元子公司伽億,投資建置再生鋁棒,擴大再生鋁產業應用。
事件影響評估
上述事件顯示,巧新科技在獲利能力提升、綠色製造及股東價值回饋等方面均有積極作為。特別是再生鋁技術的領先優勢,不僅符合全球汽車產業低碳化趨勢,亦有助於公司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庫藏股計畫則展現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有助於提振投資人信心。
未來發展策略展望:多元布局,永續經營
短中期發展策略
巧新科技以「輪巧新紀,輝煌永續」為願景,擘劃三大發展策略,驅動公司邁向營收百億美元、永續經營的長期目標:
-
強化全球超豪華車鍛造產業的領先地位:持續深耕超跑、豪華車廠客戶,擴大市場滲透率,鞏固產業領導地位。
-
提升營運效率及獲利率:
-
拓展淨成形鍛造鋁圈:擴大淨成形技術應用,簡化生產流程,降低成本,提升產能利用率。
-
綠色經濟再生鋁:擴大 RESAICAL® 再生鋁應用,降低原物料成本,符合 ESG 趨勢,並計畫興建第二座鋁熔煉廠,擴大再生鋁產能,目標 2025 年再生鋁使用比例達 50%。
-
推動不同領域的鋁料應用:將鍛造技術延伸至半導體設備、移動設備、重電設備、航太、醫材等多元產業領域,分散風險,提升長期獲利能力,目標三年內非乘用車鋁圈營收貢獻提升至 40% 以上。
-
-
永續經營與公司治理:落實 ESG 永續經營,推動供應鏈永續風險控管,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創造長期股東價值。
短中期發展目標
-
短期目標 (2025 年):營收年成長率重回雙位數,挑戰營收百億元,再生鋁採用比例提升至 50 %,營業利潤率朝 15 % 至 20 % 目標邁進。
-
中長期目標 (未來三年):非乘用車鋁圈營收貢獻提升至 40 % 以上,年營收邁向 10 億美元,長期營業利益率達 15 % 至 20 %,維持雙位數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並維持 60% 以上現金股利配發率。
投資價值綜合評估:具備長期投資潛力
投資優勢
-
產業地位領先:全球第二大鍛造鋁圈製造廠,於豪華車鍛造鋁圈市場居領導地位。
-
技術優勢顯著:掌握先進鍛造技術及再生鋁應用技術,具備高度客製化能力,並持續精進技術。
-
客戶群體優質:主要客戶為全球頂級豪華車廠,訂單穩定,合作關係緊密。
-
獲利能力提升:近年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均呈現上升趨勢,獲利能力持續改善,且預期未來營收與獲利將重回雙位數成長。
-
ESG 永續發展:積極推動再生鋁應用,符合全球汽車產業低碳化趨勢,具備綠色製造優勢,並獲獎項肯定。
-
多元業務拓展:積極跨足半導體設備、航太等非輪圈領域,開拓營收新動能,目標三年內非乘用車鋁圈營收貢獻提升至 40%。
-
股東回報穩定:長期維持穩健股利政策,現金殖利率具吸引力,2024 年擬配發現金股利每股 2.2 元,配發率達 66.67%。
潛在風險
-
原物料價格波動風險:鋁合金等原物料價格波動可能影響公司獲利能力。
-
市場競爭風險:鍛造鋁圈市場競爭激烈,需持續投入研發以維持競爭優勢。
-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風險:全球經濟情勢變化可能影響汽車市場需求,進而影響公司營收表現。
投資建議
綜合來看,巧新科技憑藉其在鍛造鋁圈產業的領先地位、技術優勢及 ESG 永續發展布局,展現穩健的營運體質與良好的成長潛力。公司積極拓展再生鋁應用、淨成形技術及非輪圈業務,可望在電動車輕量化與汽車產業低碳化趨勢下,迎來新一輪的成長。考量到巧新科技在豪華車市場的穩固地位、不斷提升的獲利能力及積極的未來發展策略,建議投資人可關注其長期投資價值。惟需留意原物料價格波動、市場競爭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等潛在風險。
重點整理
-
全球鍛造鋁圈領導者:台灣最大、全球第二大鍛造鋁圈製造廠,深耕豪華車市場。
-
技術與認證雙重優勢:掌握先進鍛造技術,通過多家車廠嚴苛認證,具備高度客製化能力,並持續精進技術。
-
客戶群體優質穩定:主要客戶為全球頂級豪華車廠,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前五大客戶貢獻營收逾七成。
-
獲利能力持續提升:近年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呈現上升趨勢,營運效率顯著改善,2024 年 EPS 達 3.3 元,年增 14.6%。
-
ESG 綠色製造領先:RESAICAL® 再生鋁技術獲國際車廠認可,符合永續發展趨勢,並榮獲台灣循環經濟獎肯定,目標 2025 年再生鋁使用比例達 50%。
-
多元業務拓展:積極跨足半導體設備、航太等非輪圈領域,開拓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