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1734 杏輝(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16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剖析杏輝藥品 (1734) 的公司概要、發展歷程、核心業務、市場營運及未來展望。杏輝作為台灣知名的學名藥大廠,近年積極轉型,拓展保健食品、新藥研發及國際市場。文章著重分析杏輝的營收結構、技術優勢、競爭格局,以及近期重大事件與發展計畫。重點包含三大成長引擎(學名藥國際化、新藥研發創新、天然植提應用)、擴張計畫與財務表現。惟須關注子公司杏國新藥內線交易案、原料波動及市場競爭等潛在風險。整體而言,杏輝策略清晰,具備長期成長潛力。
重要事件與訊息:
- 2025 年多項新品上市: 功能性食品、癌症治療藥物及代理新藥。
- 智能化倉儲廠房建設: 預計 2027 年啟用,提升物流效率。
- 子公司杏國新藥內線交易疑雲: 需持續關注後續發展。
本篇文章重點:
- 杏輝業務多元穩健,核心業務為療效用藥 (64%) 與功能性食品 (32%)。
- 技術品質領先,通路網絡強大。
- 公司積極擴張,財務表現持穩,市場展望樂觀。
圖(2)1734 杏輝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3)1734 杏輝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杏輝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Sinphar Pharmaceutical Co., Ltd.,股票代號:1734)成立於 1977 年 7 月 2 日,總部位於台灣宜蘭縣冬山鄉中山村中山路 84 號。公司資本額約新台幣 25 億元,現任代表人為李志文,總經理為白友烺。杏輝藥品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及行銷於一體的綜合型醫藥集團,主要從事療效用藥、保健食品、隱形眼鏡保養液及化妝品的生產與銷售。作為台灣知名的學名藥大廠,杏輝亦是國內首家取得乳癌針劑成分「紫杉醇」藥品許可證的藥廠,並積極拓展新藥研發及國際市場,致力於成為全球健康產業的重要貢獻者。
杏輝藥品通過多項國際品質認證,包括 PIC/S GMP、ISO 9001、ISO 17025(研發中心實驗室)、ISO 14001(環境管理)、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OHSAS 18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及穆斯林 HALAL 認證,並自願遵守化妝品優良製造 GMP 標準,確保產品品質符合國際最高標準。
發展歷程
杏輝的發展歷程見證了台灣製藥產業的演進,其關鍵里程碑包括:
-
1977 年:公司於台灣宜蘭成立,初始資本額新台幣 1,000 萬元,投入藥品製造業務。
-
1988 年:通過 GMP 審核,增加 65 張藥品執照,奠定生產基礎。
-
1995 年:與美國 Johnson & Johnson Medical Co. 合作生產液劑,技術能力獲得國際肯定。
-
1996 年:榮獲第五屆「國家磐石獎」。
-
1997 年:為拓展海外市場,於加拿大溫哥華設立子公司中加康普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CanCap),建立美加產銷體系。同年,首創「杏輝專櫃」店中店經營模式。
-
1998 年:加拿大子公司正式投產,產品行銷美加地區。
-
2000 年:工廠擴建通過工業局 GMP 硬體驗證,股票掛牌上櫃(代號 4719)。
-
2001 年:投資興建研發科技大樓。抗癌新藥 Phyxol injection (紫杉醇) 成為台灣首家獲衛生署核准上市的抗癌針劑,取得台灣及大陸銷售、製造權。通過 cGMP 第一階段確效評鑑。
-
2002 年:股票由上櫃轉上市(代號 1734)。投資成立杭州杏輝天力藥業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落成。與北京大學簽訂植物新藥研發合約,並在新疆和田設立中草藥 GAP 種植基地。
-
2003 年:通過 ISO 9001 品質認證。與日本藥廠簽訂委託製造合約。杭州新廠啟用。
-
2004 年:通過衛生署 cGMP 第三階段確效評鑑。研發中心通過 ISO 17025 化學實驗室認證。
-
2007 年:推出以茯苓為原料的健康食品寶茯苓膠囊。
-
2008 年:於台灣宜蘭成立杏國新藥股份有限公司 (Syncore),專注於新藥開發。
-
2012 年:併購南投杏力醫療器材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跨足醫療器材及藥包材領域。投資興建癌症製劑第二廠房。
-
2014 年:杏國新藥上櫃。
-
2016 年:癌症製劑第二廠房通過 PIC/S GMP 認證。於屈臣氏獨家推出自有品牌 YOUBEST 優倍多 SS 肌膚補給系列。
-
2019 年:與日本協和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簽訂合作,引進其腸胃指示用藥在台獨家銷售。
-
2020 年:面臨藥品回收事件挑戰,董事長李志文推動改革,強化品質管理。
-
2024 年:積極推動學名藥國際化、新藥研發及天然植提三大策略,宣布投資興建智能化倉儲。
杏輝藥品持續以「生命、健康、科技」為宗旨,致力於新藥研發與國際化發展,在全球重要國家展開研發合作與產品行銷。
圖(4)杏輝醫藥集團經營模式(資料來源:杏輝公司網站)
基本概況
- 目前股價:30. 9
- 預估本益比:30. 9
- 預估殖利率:3. 43
- 預估現金股利:1. 06 元
- 報表更新進度:☑ 月報 ☑ 季報
圖(5)1734 杏輝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EPS 熱力圖呈現了杏輝歷年 EPS 的變化,顏色深淺代表數值高低,可觀察出法人對公司未來獲利的預估變化。
圖(6)1734 杏輝 K 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杏輝的日線圖股價走勢。
圖(7)1734 杏輝 K 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杏輝的週線圖股價走勢。
圖(8)1734 杏輝 K 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杏輝的月線圖股價走勢。股價走勢圖說明此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而日、週、月等線圖分別代表日、週、月的股價變化。
核心業務分析
產品系統與應用
杏輝的產品線多元,涵蓋療效用藥、功能性保健食品、化妝品及醫療器材四大領域,形成穩健的產品組合。
療效用藥
此為杏輝的核心業務,包含處方藥及非處方藥(OTC)。產品涵蓋多個治療領域:
- 抗腫瘤製劑:如乳癌針劑成分「紫杉醇」、胰臟癌治療新藥 SB05PC (EndoTAG®-1)(由杏國新藥研發,進入多國三期臨床試驗)。
- 皮膚科製劑:外用藥膏、抗黴菌藥膏。
- 眼科製劑:點眼液、隱形眼鏡保養液。
- 耳鼻喉科製劑:耳用滴劑。
- 口腔專用製劑:口含錠(如喉舒樂)、口腔藥膏。
- 呼吸系統製劑:感冒膠囊、止咳糖漿。
- 其他:止痛藥、胃藥等。
功能性保健食品
此領域近年成長顯著,擁有多個自有品牌如「YOUBEST 優倍多」、「杏輝沛多」、「杏利」等。產品主打調節免疫、抗發炎、改善睡眠、調節血糖血脂、延緩衰老等功效。 杏輝保健食品受惠管花肉蓯蓉萃取物保健食品銷售暢旺,每年業績成長雙位數,且具有健字號的保健食品「蓉憶記」熱銷。
- 明星產品:寶茯苓膠囊(調節免疫,獲多國專利及健字號)、蓉憶記膠囊(延緩衰老,熱銷產品)、活芯(抗疲勞)、利補康(提升保護力,雙健字號)、杏克醣顆粒(調節血糖)、納補瑞多、高優質 Plus 魚油軟膠囊(三高照護)。
- 核心技術:運用專利植物提取物技術,如茯苓萃取物 Lipucan®(含羊毛蘭烷三萜)、管花肉蓯蓉萃取物、核桃低聚肽 Protygold® 等。
圖(9)三高全照護健康食品系列(資料來源:杏輝公司網站)
化妝品與醫療器材
化妝品以製藥經驗提升品質。醫療器材(透過杏力醫材)主要生產藥用級塑膠容器(點眼瓶、乾燥罐、藥錠瓶等),完成集團上下游整合。
圖(10)杏輝全齡化與全方位的居家守護(資料來源:杏輝公司網站)
圖(11)杏輝專櫃(資料來源:杏輝公司網站)
圖(12)杏輝相關產品(資料來源:杏輝公司網站)
近期發展重點
公司近年積極推動三大主要發展方向:
-
學名藥的多元發展:持續推出新學名藥,並與日本夥伴合作進軍東協市場,同時代理日本原廠藥物進入台灣。
-
新藥研發:聚焦於癌症治療藥物及功能性食品,預計 2025 年有多項新產品上市。杏國將聚焦癌症治療藥物與功能性食品開發,預計 25 年有多項藥品陸續上市,擴展產品組合。杏國總經理蘇慕寰表示,預計 24 年會取得三張癌症用藥藥證,最快 25 年展開銷售、貢獻營收。
-
天然植物提取:開發管花肉蓯蓉、茯苓等天然提取物,應用於保健食品及藥品,拓展國際市場。
圖(13)全方位增進健康新品上市計畫(資料來源:杏輝公司網站)
營收結構分析
根據 2024 年第三季財報,杏輝的產品營收結構如下:
- 療效用藥:佔總營收 64%,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 功能性食品:佔 32%,近年來成長動能強勁,是重要的成長引擎。
- 其他:包括化妝品及隱形眼鏡保養液等,佔 4%。
技術優勢
杏輝在技術上具備多項核心競爭力:
-
自動化隔離生產技術:擁有台灣首座以隔離自動化生產技術 (Isolator) 建造的癌症注射劑工廠及細胞毒殺劑工廠,符合 PIC/S GMP、日本 PDMA 認證及 WHO、FDA 等國際標準,確保高活性藥品的品質與生產安全。
-
專利植物提取物技術:掌握茯苓、管花肉蓯蓉、核桃肽等多種植物的專利提取技術,應用於高附加價值的保健食品開發。
-
新藥研發能力:透過子公司杏國新藥,聚焦癌症及功能性食品研發,擁有多項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候選藥物。杏國將聚焦癌症治療藥物與功能性食品開發,預計 25 年有多項藥品陸續上市,擴展產品組合。
-
研發投入:每年將營收約 5% 至 8% 投入研發,持續推動技術創新。
-
多項國際認證:除上述外,亦通過 ISO 9001、ISO 17025、ISO 14001、ISO 22000、OHSAS 18001 及 HALAL 認證。
圖(14)工廠數位化系統整合(資料來源:杏輝公司網站)
市場與營運分析
圖(15)1734 杏輝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觀察營收趨勢圖,可了解公司營收的成長或衰退的變化。
營運表現
營收狀況
杏輝藥品 11M24 累計營收達 28. 59 億元,年增率超過 5%,得益於三大營運方向及行銷與設備投入。截至 2024 年 11 月,杏輝累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28.59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5.21%。2025 年 2 月單月營收為 2.38 億元,年增 14.66%;累計 2025 年前 2 個月營收 5.04 億元,年減 1.37%,顯示營收維持穩定增長趨勢,雖有短期波動。
圖(16)1734 杏輝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觀察公司的毛利率、營益率與純益率等變化,可了解公司的獲利能力。
獲利能力
- 毛利率:2024 年第三季毛利率為 36.30%,維持在良好水平。
- 每股盈餘 (EPS):2024 年第三季 EPS 為 1.23 元,創下近年單季新高。2024 年前三季累計 EPS 為 1.23 元(註:此處數據可能需確認,單季與累計數字相同),相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2023 年全年 EPS 為 2.24 元。法人預估 2025 年 EPS 約 1.5 至 1.77 元。
圖(17)1734 杏輝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由本益比河流圖可觀察出,每一年的本益比變化,以及預估下一年的本益比變化。
圖(18)1734 杏輝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由淨值比河流圖可觀察出,每一年的淨值比變化。
市場布局與通路
區域市場
杏輝營收以台灣內銷為主,約佔總營收 80%。外銷約佔 20%,主要市場包括北美(透過加拿大子公司 CanCap)、中國大陸(透過杭州杏輝天力)及東協國家。公司正積極拓展東協市場,已與日本夥伴合作,將學名藥推向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菲律賓及越南等地。
銷售通路
杏輝擁有完善的銷售通路網絡:
- 杏輝專櫃:自 1997 年首創的店中店模式,目前全台約有 1,300 家專櫃據點,深入社區藥局,並有約 2,000 位藥師提供專業諮詢服務,是台灣最大的專業藥局體系之一。杏輝目前有 1,300 間專櫃藥局,法人看好 23 年 EPS 有機會突破 2 元,改寫歷史新高。
- 醫院與診所:供應處方藥及部分醫療器材。
- 藥妝連鎖店:如屈臣氏等,銷售保健食品及化妝品。
- 國際藥廠合作:提供 OEM/ODM 代工服務,客戶包括日本武田、Astellas 等。
- 電商平台:拓展線上銷售渠道。
圖(19)1734 杏輝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觀察法人籌碼變化,了解法人對杏輝的投資動向。
圖(20)1734 杏輝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觀察大戶籌碼變化,了解大戶對杏輝的投資動向。
圖(21)1734 杏輝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觀察內部人持股變化,了解內部人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生產基地與產能
杏輝的主要生產基地集中於宜蘭冬山鄉,設有多個專業廠區:
-
癌症製劑中心:包含一廠(針劑、固態、賀爾蒙製劑)及二廠(全自動隔離式細胞毒殺針劑廠,通過日 PMDA 查廠),產能足以供應亞洲市場,約佔集團產能 40%-50%。
-
一般藥品與保健食品廠:生產錠劑、膠囊、軟膠囊、粉末罐裝劑型等,約佔產能 40%。
-
藥包材廠(杏力醫材):生產藥用級塑膠容器,通過 ISO 15378 認證,約佔產能 10%。
-
化妝品廠:以製藥標準生產化妝品。
為應對需求,杏輝持續投資自動化設備與技術升級。近期因應日本客戶訂單增加,擴建的 C 棟和 N 棟產能將進入查廠階段。成品倉庫空間趨緊,不排除投入資金加蓋成品倉。
圖(22)1734 杏輝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觀察不動產、廠房、設備等非流動資產的資本變化,若該資本佔比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即可見出公司擴張的跡象。
原物料與供應鏈管理
杏輝的原物料分為兩大類:
-
植物性原料:如管花肉蓯蓉、茯苓、核桃等,主要來自自有或合作的有機種植基地(新疆和田 3,000 畝 GAP 認證基地),透過子公司杏輝天力進行垂直整合,能有效控制品質與成本。
-
化學合成原料:學名藥所需的原料藥(API)多依賴國際市場進口。面對全球供應鏈波動和價格上漲,杏輝採取多元供應商策略、提前備貨及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以降低風險。近期台灣缺藥問題中,杏輝因庫存充足未受影響,反而贏得客戶信任。
圖(23)1734 杏輝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觀察合約負債的變化,合約負債的變化越高,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越多,成長動能越大。
圖(24)1734 杏輝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觀察公司的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存貨越多,代表公司的存貨供應能力越好,平均售貨天數越低,代表公司的存貨成本越低。
圖(25)1734 杏輝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觀察公司的存貨與存貨營收比,存貨越多,代表公司的存貨供應能力越好,但相對地可能說明公司的去庫存能力變差。
圖(26)1734 杏輝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觀察公司的現金流量,現金流量越高,代表公司的資金利用率越高,資金流向越好。
圖(27)1734 杏輝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杜邦分析可用於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
圖(28)1734 杏輝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觀察公司的資本結構,可以了解公司的資本來源。
競爭格局與市場地位
主要競爭對手
台灣製藥產業競爭激烈,杏輝在不同領域面對的競爭對手包括:
- 學名藥:永信 (1716)、生達 (1720)、中化 (1701)、南光 (1752)、美時 (1795)、東洋 (4105)、健喬 (4114)、濟生 (1733)。
- 保健食品:中天 (4128)、葡萄王 (1707)、大江 (8436) 等。
- 新藥研發:合一 (4743)、寶齡富錦 (1760)、懷特 (4152)、泰宗 (4127)、德英 (4121) 等。
- 癌症藥物:東洋 (4105)、南光 (1752) 等亦有佈局。
市場佔有率
杏輝在台灣學名藥市場位居領先群,約為前三名。
- 在乳癌用藥「紫杉醇」學名藥市場,約佔台灣 50% 供應量。
- 療效用藥錠片類、軟膏類及功能性食品軟膠囊營收佔比分別約 22.1%、18.4% 及 11.1%(此為營收結構數據,非市佔率)。
核心競爭優勢
- 技術與品質領先:擁有國際認證的先進癌症製劑生產設施。
- 多元產品組合:橫跨藥品、保健品、醫材,分散風險。
- 自有品牌與通路:深耕台灣市場,擁有廣泛的專櫃網絡。
- 垂直整合供應鏈:掌握關鍵植物原料,提升成本效益。
- 研發創新能力:持續投入新藥與保健品開發。
- 國際化布局:積極拓展日本、東協等海外市場。
近期重大事件與發展計畫
重大發展計畫
杏輝正積極推動多項計畫以驅動未來成長:
-
新產品上市與國際拓展:
- 2025 年預計推出超過 10 項功能性食品新品(涵蓋男性保健、血糖調節、腸道及喉部保健等)。
- 杏國新藥預計 2025 年陸續上市多項癌症治療藥物與功能性食品。
- 學名藥持續進軍東協市場,代理日本原廠藥物亦將於 2025 年陸續上市。
- 杏國預計 2024 年底至 2025 年取得三項代理癌症用藥藥證(一項為骨髓抑制新藥,另兩項為同藥品不同劑量),最快 2025 年開始銷售貢獻營收。
-
智能化倉儲廠房建設:計劃投資約 5 億元興建智能化倉儲廠房,提升物流效率。預計 2025 年申請建照,2027 年啟用。
-
健康園區擴建:計劃斥資至少 1.2 億元興建千坪健康館(健康園區擴建),預計 2024 年第二季動工,目標將每月遊覽車來客量從百部提升至 300 部,強化觀光工廠效益。
-
癌症製劑產能與原料藥合作:持續提升癌症針劑產能,並積極洽談關鍵原料藥(API)合作,建立一條龍生產模式。
圖(29)杏輝健康園區(資料來源:杏輝公司網站)
圖(30)集團新藥項目(資料來源:杏輝公司網站)
近期事件
- 2024 年 Q1:子公司杏國新藥傳出內線交易疑雲,負責人以 150 萬元交保,董事長李志文及子女等 8 人遭搜索約談。此事件可能對集團形象及治理帶來挑戰,需持續關注後續發展。
未來發展策略與展望
杏輝董事長李志文在 2024 年 12 月法說會揭示未來發展藍圖,將聚焦三大營運方向:
- 學名藥多元發展與國際化:持續推出新品,深化日本合作,加速拓展東協市場,並透過代理引進新藥。
- 新藥創新研發:透過杏國新藥平台,專注癌症治療藥物與功能性食品開發,尋求突破性進展。
- 天然植物提取物應用:擴大管花肉蓯蓉、茯苓等專利原料應用,開發高附加價值保健品,拓展全球 14 個國家市場。
公司對 2025 年營運展望保持樂觀,預期在新產品上市、國際市場拓展及產能效率提升等多重動能驅動下,營收與獲利有望持續成長。
市場與環境評估
當前大環境對杏輝整體影響偏向利多:
- 利多因素:全球人口老化及健康意識提升帶動醫藥保健需求;學名藥市場穩定成長;癌症藥物及功能性食品需求強勁;公司在缺藥潮中展現供應鏈韌性;積極的國際化與新品策略。
- 潛在風險:全球原料藥價格波動;新藥研發的不確定性;國際市場競爭加劇;法規環境變化;子公司杏國新藥內線交易案的後續影響。
法人機構評價
機構法人普遍將杏輝定位為穩健成長的學名藥暨保健食品廠商,對其多元化布局及國際合作表示肯定。預估 2025 年 EPS 約 1.5 至 1.77 元,投資建議多為「中立」,反映謹慎樂觀的態度。近五日三大法人合計呈現小幅賣超。
圖(31)1734 杏輝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觀察公司的股利政策,有助於評估長期投資價值。
重點整理
- 業務多元穩健:杏輝核心業務涵蓋療效用藥 (64%) 與功能性食品 (32%),產品線豐富,營運基礎穩固。
- 技術品質領先:擁有國際認證的先進癌症製劑生產設施及專利植物提取技術。
- 通路網絡強大:在台灣擁有約 1,300 家杏輝專櫃,形成強大銷售網絡。
- 三大成長引擎:學名藥國際化、新藥研發創新、天然植提應用,驅動未來成長。
- 積極擴張計畫:投資智能化倉儲、擴建健康園區、拓展東協市場、2025 年推出多項新品。
- 財務表現持穩:營收穩定增長,獲利能力良好,法人預期 2025 年 EPS 維持正向。
- 潛在風險需關注:子公司內線交易案、原料波動、研發不確定性、市場競爭。
- 市場展望樂觀:公司策略清晰,符合產業趨勢,未來成長動能可期。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杏輝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13 年法人說明會簡報 (2024.12.19)
本研究主要參考法說會簡報的公司營運概況、三大營運方向、產品結構、未來展望及重大投資計畫。 -
杏輝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財務報告
本文的財務分析數據(如毛利率、EPS)主要依據此份財報。 -
杏輝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www.sinphar.com.tw)
參考公司沿革、產品介紹、技術特色、生產基地及企業社會責任等資訊。 -
杏輝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3/2024 年股東會年報/議事手冊
參考公司治理、董事會決議及股東會相關資訊。
研究報告
-
MoneyDJ 理財網 – 杏輝 (1734) 公司基本資料及新聞
參考公司基本資料、產品結構、營收佔比、競爭對手、上下游關係及近期新聞。 -
各大券商研究報告 (如 Yahoo 股市、鉅亨網、經濟日報、中央社等新聞引述之法人觀點)
參考法人對杏輝的營運預估、投資評價及市場分析。
新聞報導
-
鉅亨網、經濟日報、中央社等財經媒體關於杏輝法說會及營運新聞 (2024.12.19)
詳述法說會內容、三大營運方向、2025 年展望、國際布局及新產品計畫。 -
經濟日報、中央社關於杏輝缺藥應對及營收報導 (2024.03.08)
說明公司在缺藥潮中的表現及供應鏈管理能力。 -
各大媒體關於杏國新藥內線交易案報導 (2024 Q1)
提供近期重大事件的背景資訊。 -
遠見雜誌關於杏輝改革報導 (2020.12.30)
說明公司過去面臨挑戰及改革歷程。
產業分析資料
-
環球生技月刊 (GBimonthly) 相關文章
提供產業趨勢、公司專訪及技術分析等參考資訊。 -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 (DCB) 或工研院生醫所相關產業報告
提供台灣製藥及生技產業的整體分析背景。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3 年底至 2025 年初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