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泰合成工業(1777):專注原料藥市場,穩健成長的台灣製藥翹楚

圖(1)個股筆記:1777 生泰(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16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分析生泰合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777)的營運現況、競爭優勢未來展望生泰專注於人用藥品原料藥 API 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為台灣原料藥產業的領先者。從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觀察,生泰預估殖利率方面表現突出,其餘指標均衡發展,展現穩健的基本面。而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顯示,產業前景與法人動向皆為正面,市場看好。

1777 生泰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
圖(2)1777 生泰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1777 生泰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圖(3)1777 生泰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近年營收獲利均創新營收歷史紀錄,受惠於產能恢復、併購效益及市場拓展。近期重大事件包括 2021 年併購生達化學製藥合成部門、2021-2023 年廠區火災與重建、2024 年 11 月購買台南市新營區土地,以及與日本藥廠國際藥廠合作/進軍中國大陸市場。本文重點在於分析生泰競爭優勢、營運表現與未來發展策略,並評估其長期投資價值

公司基本資料

公司概要說明

生泰合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SYN-TECH CHEM. & PHARM. CO., LTD.,股票代號:1777)成立於 1982 年 11 月 9 日,總部位於台南市新營區,是一家專注於人用藥品原料藥(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API)研發、生產及銷售的企業。公司隸屬於生技醫療產業,為生達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1720)的轉投資事業,並於 2005 年 10 月 19 日在台灣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櫃買中心)掛牌上市。

生泰台灣原料藥工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經過數十年的技術積累與提升,已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原料藥供應商,產品品質獲得國內外先進國家的肯定與採用,在全球製藥產業鏈中佔有一席之地。

基本概況

公司網址:https://www.syn-tech.com.tw/

法說會中文檔案連結:https://mopsov.twse.com.tw/nas/STR/177720241114M002.pdf

法說會影音連結:http://irconference.twse.com.tw/1777_11_20241114_ch.mp4

根據最新的市場資訊:
* 目前股價:88.6
* 預估本益比:12.17
* 預估殖利率:6.28
* 預估現金股利:5.56 元
* 報表更新進度:☑ 月報 ☑ 季報

1777 生泰 EPS 熱力圖
圖(4)1777 生泰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EPS 熱力圖呈現了生泰歷年 EPS 的預估變化,股價走勢圖則反映了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波動。以下分別呈現日、週、月的 K 線圖,以觀察不同時間週期的股價表現:

1777 生泰 K線圖(日)
圖(5)1777 生泰 K 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1777 生泰 K線圖(週)
圖(6)1777 生泰 K 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1777 生泰 K線圖(月)
圖(7)1777 生泰 K 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發展歷程與重要里程碑

生泰自創立以來,專注於中、西藥品及動物用藥的製造加工,逐步擴展產品線,涵蓋環境衛生用藥、化妝品、食品添加物等多個領域。數十年來,公司透過持續的研發投入與製程優化,已能生產近百種原料藥

重要的發展里程碑包括:

  1. 2005 年:於櫃買中心掛牌上市,進入資本市場。

  2. 2021 年:董事會通過受讓母公司生達化學製藥的合成部門,進行企業併購與資源整合,強化專業分工,提升生產能量與研發陣容。

  3. 2021 年:發生廠區火災事故,部分廠房損毀。

  4. 2022 年 – 2023 年:陸續完成受損廠房(D 廠、S 廠、C 廠)的重建工程,並通過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查廠,產能逐步恢復並超越火災前水準。

  5. 2024 年

    1. 11 月:斥資 1.28 億元購買新營區土地,規劃擴廠計畫,為未來成長預做準備。

    2. 全年營收 12.58 億元新營收歷史紀錄,稅後淨利年增 56.68%,每股盈餘(EPS 成長)達 8.82 元,亦創新營收歷史紀錄

  6. 2025 年

    1. 前 2 月累計營收新營收歷史紀錄,年增 26.7%

    2. 董事會決議配發 5.3 元現金股利

經營理念與組織

生泰秉持「精誠務實,創新發展」及「毋忘初衷,鑽研不懈」的經營理念,致力於管理制度合理化、研發創新化及行銷國際化。公司強調產品品質保證與安全第一,並積極落實環保政策。

主要股東為生達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截至 2021 年併購完成後,持股比例提升至約 28.42%,為公司的母公司。公司董事長為蕭振明,總經理為洪俊誠。截至 2022 年 8 月,公司資本額約 4.46 億元新台幣,已發行普通股約 4,459 萬股

核心業務分析

主要產品系統與應用

生泰專注於人用藥品原料藥的化學合成製造,產品線多元,涵蓋多個治療領域。主要產品及其應用說明如下:

  • 肌肉鬆弛劑原料藥:應用於麻醉科,使肌肉收縮神經麻痺,有助於手術進行;亦可用於緩解肌肉痙攣或受傷肌肉的休息。
  • 局部麻醉劑原料藥:應用於牙科及一般外科手術,進行神經傳導阻斷等局部麻醉。
  • 消化系統劑原料藥: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抑制胃酸分泌。
  • 心臟血管劑原料藥:涵蓋強心藥、抗心律不整藥、抗心絞痛藥、抗高血壓藥、周邊血管擴張劑等。
  • 中樞神經系統原料藥:包含鎮靜、安眠、情緒穩定劑、抗精神疾病、抗焦慮、抗憂鬱劑、抗癲癇劑、帕金森氏症、偏頭痛及中樞神經興奮劑等藥物。
  • 呼吸系統劑原料藥:應用於呼吸系統藥物及支氣管擴張劑。
  • 化學治療原料藥:具備止癢劑及殺菌劑功能,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炎、單純性苔蘚、放射線皮膚炎、日光皮膚炎、皮膚搔癢症、凍傷、乾癬、疥瘡及昆蟲刺傷等。
  • 消炎解熱鎮痛劑原料藥:可分為類固醇及非類固醇消炎藥,臨床上使用的多為酸性消炎藥。
  • 賦形劑:用於藥品製劑中,扮演載體、穩定劑或改善藥物釋放特性等角色。

技術優勢與研發能量

生泰核心競爭力在於其卓越的有機合成技術研發創新能力

  • 技術實力:擁有超過 40 年的製藥合成經驗,能生產近百種原料藥。近年來積極投入多晶形研究,建立晶形篩選技術、晶形分析方法與粒徑探討,有助於提升產品的穩定性、生物利用度及市場區隔性。公司亦掌握關鍵的氫化技術、光學分割技術等先進製程。

  • 研發投入:每年投入研發經費約佔營業額一成,研發團隊擁有高比例的碩博士人才。持續與國內外學術機構及技術夥伴合作,開發新藥開發與新技術。

  • 國際認證:生產基地與產品通過多國主管機關的嚴格查廠與認證,包括台灣 TFDA PIC/S GMP、美國 USFDA、日本 PMDA、歐盟 EDQM 及韓國 KFDA 等。此外,公司亦通過 ISO 9001 品質管理系統、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及 ISO 45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認證。擁有多項原料藥主檔案(Drug Master File,DMF)登錄。

生產基地與製程

生泰的主要生產基地位於台南市新營區原料藥的製造主要採用化學合成方式,製程涵蓋化學反應及物理性質處理兩大步驟。

主要製程流程如下:

graph TD A[原料] --> B[反應槽進行化學反應] B --> C{反應混合物} C --> D[過濾/離心] D --> E[固體] D --> F[液體] E --> G[乾燥] G --> H[粉碎/篩分] H --> I[成品(固態 API)] F --> J[分離/萃取] J --> K[蒸餾/純化] K --> L[結晶] L --> M[離心/過濾] M --> N[乾燥] N --> O[粉碎/篩分] O --> P[成品(固態 API)] K --> Q[成品(液態 API)] J --> R[廢液/回收溶劑] style A fill:#B8860B,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B fill:#CD5C5C,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C fill:#668B8B,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D fill:#DAA520,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E fill:#B87333,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F fill:#BC8F8F,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G fill:#DEB887,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H fill:#D2B48C,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I fill:#A0522D,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J fill:#B87333,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K fill:#BC8F8F,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L fill:#DEB887,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M fill:#D2B48C,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N fill:#A0522D,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O fill:#B87333,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P fill:#BC8F8F,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Q fill:#DEB887,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R fill:#D2B48C,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在 2021 年火災後,公司積極進行廠房重建,截至 2023 年底,先前受損的廠房已陸續恢復生產。原用於支援其他產品生產的 B 廠產線亦逐漸回復原生產功能,整體產能已超越火災前水準,有效挹注營收成長。

市場與營運分析

營收結構分析

根據公司提供的資料,截至 2023 年生泰的產品營收結構如下:

pie title 生泰產品營收比例(截至 2023 年) "肌肉鬆弛劑原料藥" : 39 "局部麻醉劑原料藥" : 15 "消化系統劑原料藥" : 9 "賦形劑" : 8 "中樞神經系統原料藥" : 8 "心臟血管劑原料藥" : 6 "呼吸系統原料藥" : 3 "化學治療原料藥" : 3 "消炎解熱鎮痛劑原料藥" : 1
  • 肌肉鬆弛劑原料藥:佔 39%,為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
  • 局部麻醉劑原料藥:佔 15%
  • 消化系統劑原料藥:佔 9%
  • 賦形劑:佔 8%
  • 中樞神經系統原料藥:佔 8%
  • 心臟血管劑原料藥:佔 6%
  • 呼吸系統原料藥:佔 3%
  • 化學治療原料藥:佔 3%
  • 消炎解熱鎮痛劑原料藥:佔 1%

此結構顯示生泰肌肉鬆弛劑局部麻醉劑領域具備市場優勢,同時產品組合多元,涵蓋多個重要治療領域,有助於分散營運風險。

區域市場分析

生泰的產品銷售遍及全球,國際化程度高。根據 2023 年資料,銷售區域比重如下:

pie title 2023 年銷售區域比重 "亞洲(不含台、日)" : 22 "日本" : 24 "歐洲" : 23 "美洲" : 17 "台灣" : 9 "其他地區" : 5
  • 亞洲市場(包含日本):合計佔 46%,為最主要的銷售區域。其中,日本市場單獨佔 24%,是生泰極為重要的市場。公司透過與當地商社合作,積極拓展日本學名藥原料藥市場。
  • 歐洲市場:佔 23%,為第二大銷售區域。
  • 美洲市場:佔 17%,以美國為主。
  • 台灣本地市場:佔 9%,為穩定的收入來源。
  • 其他地區:佔 5%

此分布顯示生泰在全球市場布局均衡,尤其在亞洲(特別是日本)及歐洲市場深耕有成。

近期營運表現與財務分析

生泰近年營運表現穩健成長,尤其在火災後產能恢復及併購效益顯現下,獲利能力明顯提升。

  • 營收表現:

    • 2024 年全年合併營收12.58 億元,創新營收歷史紀錄
    • 2025 年前 3 月累計營收 3.16 億元,年增 17.04%,顯示成長動能持續。3 月單月營收 8,403.9 萬元,月減 37.86%,年減 3.31%,可能受短期出貨節奏影響。
    • 2025 年 2 月營收創新高,前 2 月累計營收亦創新高,顯示公司營收持續成長。
  • 獲利能力

    • 2024 年稅後淨利年增 56.68%EPS 成長8.82 元,創新營收歷史紀錄
    • 2024 年 Q3 單季 EPS 6.77 元,創歷年同期新高,顯示公司獲利能力大幅提升。
    • 2024 年 Q4 單季 EPS 2.05 元,年增 260%
    • 2023 年毛利率約 41.37%,營業利益率約 29.73%,淨利率約 29.04%法人預估 2025 年毛利率可望持穩。
  • 股利政策

    • 公司維持穩健的股利政策,近五年平均現金股利3.55 元
    • 董事會決議 2024 年度配發現金股利 5.3 元,配息率約 60%,以當時股價計算,現金殖利率約 6.06%

1777 生泰 營收趨勢圖
圖(8)1777 生泰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營收趨勢圖可見,生泰營收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反映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1777 生泰 獲利能力
圖(9)1777 生泰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獲利能力圖可見,生泰的毛利率、營益率和純益率等指標均維持在較高水準,顯示公司具有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

1777 生泰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
圖(10)1777 生泰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不動產、廠房、設備等非流動資產的增加,顯示公司正在積極擴張產能,為未來的成長奠定基礎。

1777 生泰 合約負債
圖(11)1777 生泰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合約負債的增加,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越多,成長動能越大。

1777 生泰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12)1777 生泰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維持在合理範圍內,表示公司在存貨管理方面表現良好。

1777 生泰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13)1777 生泰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存貨與營收比維持在穩定水準,顯示公司在營運效率方面表現良好。

1777 生泰 現金流狀況
圖(14)1777 生泰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現金流狀況良好,代表公司資金利用率高,財務狀況穩健。

1777 生泰 杜邦分析
圖(15)1777 生泰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杜邦分析顯示公司財務狀況良好,獲利能力強。

1777 生泰 資本結構
圖(16)1777 生泰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資本結構顯示公司資本配置健康。

整體而言,生泰營運處於上升軌道,產能恢復、市場拓展及併購效益帶動營收獲利同步增長。

1777 生泰 法人籌碼(日)
圖(17)1777 生泰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1777 生泰 大戶籌碼(週)
圖(18)1777 生泰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1777 生泰 內部人持股(月)
圖(19)1777 生泰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法人籌碼、大戶籌碼和內部人持股等籌碼動向,可作為投資者觀察市場情緒和公司未來前景的重要參考指標。

1777 生泰 本益比河流圖
圖(20)1777 生泰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本益比河流圖呈現了生泰歷年的本益比變化,以及預估的未來本益比,有助於評估股價的合理性。

1777 生泰 淨值比河流圖
圖(21)1777 生泰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淨值比河流圖呈現了生泰歷年的淨值比變化,有助於評估公司的投資價值

1777 生泰 股利政策
圖(22)1777 生泰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1777 生泰 股利政策
圖(22)1777 生泰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維持穩定的股利政策,近五年平均現金股利約 3.55 元。董事會決議 2024 年度配發現金股利 5.3 元,配息率約 60%,以當時股價計算,現金殖利率約 6.06%。

客戶結構與產業鏈分析

客戶群體分析

生泰的客戶群涵蓋國內外大型製藥公司,客戶結構穩固。

graph LR A[生泰合成工業] --> B[原料藥 API] B --> C[國內市場] C --> D[生達化學製藥(母公司)] B --> E[國際市場] E --> F[國際大型製藥廠] F --> G[Pfizer] F --> H[GSK] F --> I[AstraZeneca] F --> J[Johnson & Johnson(J&J)] F --> K[Novartis] F --> L[Sanofi] F --> M[Abbott] F --> N[Merck] F --> O[Daiichi Sankyo] F --> P[Teva Pharmaceuticals] style A fill:#B8860B,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B fill:#CD5C5C,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C fill:#668B8B,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D fill:#B87333,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E fill:#DAA520,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F fill:#BC8F8F,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G fill:#DEB887,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H fill:#D2B48C,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I fill:#A0522D,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J fill:#B87333,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K fill:#BC8F8F,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L fill:#DEB887,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M fill:#D2B48C,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N fill:#A0522D,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O fill:#B87333,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P fill:#BC8F8F,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 國內客戶:最主要客戶為母公司生達化學製藥,負責將生泰原料藥製成最終藥品製劑。

  • 國外客戶:涵蓋多家全球頂尖製藥公司,如 Pfizer、GSK、AstraZeneca、Johnson & Johnson、Novartis、Sanofi、Abbott、Merck、Daiichi Sankyo、Teva 等。這些客戶多為學名藥及專利藥製造商,對原料藥品質要求嚴格且需求穩定。

生泰並未明確推廣自有品牌產品,其經營模式是以提供高品質原料藥給下游製藥廠為主。

產業鏈定位與競爭態勢

生泰位於製藥產業鏈的中游,專注於原料藥 API的製造。

graph TD A[化學原料/中間體供應商(上游)] --> B[生泰合成工業(中游 - 原料藥製造)] B --> C[國內外製藥廠(下游 - 製劑生產)] C --> D[醫院/藥局/通路(終端)] style A fill:#B87333,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B fill:#B8860B,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C fill:#668B8B,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style D fill:#DAA520,stroke:#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
  • 上游:主要為基礎化學品及化學合成中間體的供應商。生泰的原物料部分來自國內,但仍有相當比例需仰賴進口,尤其是來自印度、中國大陸及歐美地區的供應商。原物料成本是影響公司獲利的重要因素。

  • 下游:主要為國內外製藥公司,將生泰提供的原料藥加工製成錠劑、膠囊、針劑等最終藥品形式。

  • 產業結構原料藥市場可依製造者分為專利藥(branded drug)及學名藥(generic drug)的原料藥供應商。生泰主要供應學名藥市場所需的原料藥,同時也供應部分專利藥廠。

  • 競爭狀況

    • 國內競爭者:包括神隆、中化生、台耀、永日、展旺(已下市)、旭富、得榮等。
    • 國外競爭者:包括中國大陸的哈藥股份、魯抗醫藥、東北製藥、福安藥業,以及國際大廠如 DSM、Lonza、Cambrex、Mallinckrodt、Albany Molecular、Sandoz、Teva Pharm、Biocon、Aurobindo Pharma 等。
      全球原料藥市場競爭激烈,尤其在價格方面,印度與中國大陸廠商因規模經濟與成本優勢,構成主要競爭壓力。

競爭優勢與未來展望

核心競爭力

生泰核心競爭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面向:

  1. 技術研發實力:擁有深厚的有機合成技術,並在多晶形研究等利基領域具備領先優勢,持續投入研發以維持技術領先。

  2. 嚴格品質控管與國際認證:通過多國主管機關的查廠認證,產品品質符合國際最高標準,獲得國際大廠信賴。

  3. 集團資源整合:隸屬生達集團,與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如生展生技)形成垂直整合與水平合作的綜效,共享資源、通路與研發成果。

  4. 多元化產品組合與市場布局:產品線涵蓋多個治療領域,銷售遍及全球主要市場,有效分散風險。

  5. 客戶關係穩固:與國內外大型藥廠建立長期國際藥廠合作關係。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 併購生達合成部門(2021 年):強化專業分工,擴大生產規模與研發能量,提升整體競爭力

  • 廠區火災與重建(2021-2023 年):短期衝擊產能,但重建後產能超越災前水準,並藉機進行設備升級與製程優化。

  • 購買新營區土地(2024 年 11 月):斥資 1.28 億元購地,展現擴充產能、應對未來市場需求的決心。

  • 與日本藥廠國際藥廠合作/進軍**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