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2104 國際中橡(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16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剖析國際中橡(2104)的產業地位、營運現況、策略調整與未來展望。國際中橡是台灣唯一的碳黑製造商,全球市佔率約 6%。面對碳黑市場挑戰,公司積極調整中國市場布局,轉向印度市場、北美市場、歐洲市場等成長市場。未來成長動能來自環保碳黑(rCB)、特殊碳黑,以及全球布局的產能擴充。公司強調永續發展,並透過技術創新與全球布局優化,提升競爭力。近期雖受資產減損影響,但長期發展看好。
圖(2)2104 國際中橡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3)2104 國際中橡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簡介與發展歷程
國際中橡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Continental Carbon Company,股票代號:2104),成立於 1973 年 6 月 15 日,由辜振甫、林柏壽等 18 位企業家共同創立。作為台灣碳黑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碳黑製造商,公司響應政府十大建設政策,致力於重化工及橡膠產業的價值循環與再生。初期以中國合成橡膠股份有限公司之名營運,專注碳黑生產,並與美國大陸碳黑公司建立技術合作。
公司發展歷程中,早期即導入環保節能與循環經濟理念,建置廢熱回收鍋爐及汽電共生設備,並積極投入汙染防治。1986 年 7 月 15 日於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1994 年取得 ISO-9002 認證,展現品質管理的承諾。2000 年起,積極拓展中國市場,陸續收購馬鞍山、鞍山及重慶的碳黑廠。2018 年進行組織重組,轉型為投資控股公司,將碳黑事業及生技事業分割獨立為子公司經營,以更靈活的架構應對市場變化。目前,國際中橡在全球碳黑市場占有率約 6%,位居全球第五至第六大供應商,建立起穩固的市場地位。
公司基本概況
國際中橡 (2104) 為台灣第一家輪胎的製造原料、碳黑製造商,公司網址為:https://www.csrcgroup.com/,法說會中文檔案連結:https://mopsov.twse.com.tw/nas/STR/210420241122M002.pdf,法說會影音連結:http://www.csrcgroup.com/investors2.html?lang=tw。
- 目前股價:10.9
- 預估本益比:
- 預估殖利率:0.0
- 預估現金股利:0.0 元
- 報表更新進度:☑ 月報 ☑ 季報
圖(4)2104 國際中橡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由 EPS 熱力圖可見,法人預估 2025 年 EPS 可望轉虧為盈。
圖(5)2104 國際中橡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6)2104 國際中橡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7)2104 國際中橡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股價走勢圖呈現國際中橡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其中日線圖(8)週線圖、月線圖分別代表不同時間週期的股價波動。
主要產品與應用領域
國際中橡的核心產品為碳黑(Carbon Black),是一種由烴類(主要為石油或天然氣)不完全燃燒或熱裂解產生的黑色粉末,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
碳黑產品組合
公司的產品組合涵蓋多種規格與應用的碳黑,主要包括:
- 輪胎用碳黑:作為橡膠的補強劑,顯著提升輪胎的耐磨性、抗拉強度、抗撕裂性及使用壽命。近年來,公司積極開發低滾動阻力高耐磨輪胎用碳黑(如 LH 系列),以滿足節能輪胎及電動車市場的需求。
- 特殊碳黑:應用於非輪胎橡膠製品(如輸送帶、密封件)、塑膠染色、油墨、塗料、導電材料等領域。具備高黑度、優異分散性、抗紫外線及導電性等特性。
- 環保碳黑(Recovered Carbon Black, rCB):透過廢輪胎熱裂解技術回收製成的碳黑,物理性能接近原生碳黑,碳足跡顯著降低,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實踐。
- 導電碳黑:具有優異導電性能,廣泛應用於鋰電池電極材料、導電塑料、抗靜電材料、電磁屏蔽材料等尖端科技領域,是電動車及電子產業的關鍵材料。
圖(9)再生循環利用,落實永續轉型(資料來源:國際中橡公司網站)
全球碳黑市場需求
根據最新市場數據,2023 年全球碳黑需求結構中,輪胎用碳黑仍是最大宗,約占 74%(1,037 萬噸);非輪胎橡膠製品應用占 19%(265 萬噸);特殊碳黑(包含導電、色素等應用)則占 7%(99 萬噸),但其附加價值高,成長潛力大。
公司在特殊碳黑領域亦有斬獲,例如鋰電池應用導電碳黑 JE6900,銷量從 2021 年的 160 噸快速成長至 2024 年預估的 4,300 噸,年複合成長率達 62%,顯示公司在高值化產品開發上的成功。
全球布局與市場布局
國際中橡在全球設有多個生產基地與營運中心,形成全球化的產銷網絡,設計年產能約 79 萬公噸。
主要生產基地
- 台灣:林園廠為主要生產基地,技術成熟,產銷關係穩定,並持續進行設備優化(如汽電共生設備改善)以提升效率。
- 中國大陸:曾擁有馬鞍山、鞍山廠、重慶三座工廠。然因應中國市場產能過剩與激烈競爭,公司於 2025 年初決定關閉長年虧損且設備老舊的鞍山廠,並與龍星化工簽署框架協議,計畫出售重慶廠股權,未來將僅保留馬鞍山廠運營。
- 印度:擁有兩座工廠,第一廠穩定營運,第二座位於古吉拉特邦的新廠於 2023 年底投產,年產能 17.5 萬噸,使印度總產能達 23.5 萬噸,成為印度第三大供應商。預計 2025 年新廠產能利用率將顯著提升。
- 北美:與台灣知名潛水衣及運動用品製造商薛長興工業(Sheico Group)合資,於美國籌建北美最大的環保碳黑廠,預計 2026 年投產,規劃年產能為 3 萬噸 rCB 及 3.5 萬噸輪胎熱裂解油(Tire Pyrolysis Oil, TPO)。
- 土耳其:與當地大型工業集團 OYAK 合資建廠,預計 2025 年底投產,初期年產能規劃為 18 萬噸。此布局旨在掌握歐洲市場,特別是歐盟自 2024 年 7 月起禁止進口俄羅斯碳黑後所釋出的市場機會。
區域市場策略
公司的市場策略展現高度靈活性,因應不同區域的市場特性進行調整:退出競爭白熱化的中國低階市場,加碼投資具高成長潛力的印度市場,並透過合資方式切入北美及歐洲的環保碳黑與高階應用市場。根據 2025 年 3 月的新聞指出,國際中橡持續致力重新布局區域產能,擴充北美、歐洲產能,活化全球部署。
圖(10)2104 國際中橡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法人籌碼,可看出近期法人對國際中橡的投資價值偏好。
圖(11)2104 國際中橡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由大戶籌碼可觀察到,大戶持有國際中橡股票比例的變化。
圖(12)2104 國際中橡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由內部人持股可觀察到,公司內部人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區域營收分布
2024 年前三季的區域營收分布,反映了公司全球化經營的成果與市場重心的轉移:
- 美國市場:佔比 39.2%,為最大營收來源,顯示北美市場的重要性。
- 印度市場:佔比 24.0%,快速成長,已超越中國及台灣。
- 中國市場:佔比 18.2%,雖仍有一定份額,但重要性相對下降。
- 台灣市場:佔比 18.6%,維持穩定貢獻。
(註:此處營收佔比可能包含碳黑及其他業務,如生技等)
市場趨勢與原料分析
碳黑市場動態
全球碳黑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轉變。2024 年第一季,碳黑價格一度因需求回溫而上漲至半年新高,但隨後於季末出現回檔,為年內首次下跌,顯示市場供需仍不穩定。尤其中國市場供過於求問題嚴重,價格競爭激烈。然而,歐盟禁止俄羅斯碳黑進口,為其他供應商(如土耳其廠)帶來機會。同時,新能源車及綠色輪胎趨勢帶動低滾阻、高耐磨及環保碳黑需求持續增長。
原物料來源與成本影響
碳黑生產主要原料為石化及煉鋼產業的副產品,包括塔底油(進料油)和雜酚油等重質油,約佔生產成本的 90%。原料價格與國際油價高度相關,其波動直接衝擊生產成本與毛利率。為降低風險,國際中橡自 2021 年起採取多元化原料策略:
- 增加使用乙烯焦油(Ethylene Tar)作為替代。
- 提高可再生物料(如廢輪胎裂解油)的使用比例。
- 強調 100% 原料來自當地煉油及煉鋼廠殘餘物,減少運輸碳排。
- 與中油、台塑化等主要供應商維持穩定合作關係。
透過原料多元化與循環經濟實踐,公司試圖緩解原料價格波動帶來的成本壓力,並提升供應鏈韌性。
財報分析與結構分析
圖(13)2104 國際中橡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本益比河流圖呈現國際中橡歷年的本益比變化,以及市場對未來本益比的預期。
圖(14)2104 國際中橡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淨值比河流圖則顯示了公司歷年的淨值比變化。
近期營運概況
國際中橡 2024 年前三季營運呈現穩健態勢。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141.03 億元,較去年同期 134.28 億元成長 5%。營業毛利為 9.62 億元,毛利率維持在 7% 水準。營業費用控制良好,為 10.55 億元,較前一年度 10.76 億元減少 2%,突顯公司在成本管理上的努力。2024 年營收年增 1.04%,但稅後純損擴大至 27.13 億元。
圖(15)2104 國際中橡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營收趨勢圖呈現國際中橡營收的歷史變化。
從區域營收成長來看,印度市場表現最為亮眼,年增幅度高達 60.89%,反映新廠投產及市場拓展策略奏效。中國市場雖面臨挑戰,仍有 18.44% 的成長。美國市場因需求調整略微下滑 5.07%,台灣市場則下降 16.52%。
然而,受到中國市場資產減損影響,2024 全年稅後淨損擴大至 27.13 億元。2024 年 12 月,公司對中國大陸子公司認列約新台幣 10.5 億元資產減損(主要涉及馬鞍山、鞍山廠、重慶廠),此為非現金支出,不影響現金流,但反映了中國市場的經營困境。
圖(16)2104 國際中橡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的獲利能力,可由毛利率、營益率、純益率等指標的變化觀察。
獲利能力與成本控制
毛利率長期受原料價格波動影響,近年維持在 7% 左右。公司透過優化生產效率(如林園廠汽電共生改善)、成本管理及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力求改善獲利能力。營業費用的有效控制是亮點之一。國際中橡近年開始更多使用乙烯焦油替代煤焦油來降低成本,且增加原料中可再生物料的使用比例。產品端則投入更多資源在創新研發,尋找環保趨勢下如導電碳黑等探品的應用潛力。
圖(17)2104 國際中橡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不動產、廠房、設備等非流動資產的資本變化,可作為公司擴張的領先指標。
財務結構與資金運用
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公司財務結構保持穩健。負債比率約為 42%,流動比率維持在 1.6 倍,顯示具備良好的短期償債能力。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利潤,不含資產減損)為 12.75 億元,維持在健康水準。
圖(18)2104 國際中橡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合約負債代表公司的預收款項,其變化趨勢可反映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
為支應全球擴張計畫,公司於 2023 年 10 月發行「國內第三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總額上限 35 億元新台幣,票面利率 0%,發行期間 5 年,轉換價格 21.20 元/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償還銀行借款、支應印度廠工程款及充實營運資金,有助於優化財務結構並支持長期發展。目前無現金增資計畫。
圖(19)2104 國際中橡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可觀察公司的存貨管理效率。
圖(20)2104 國際中橡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則可進一步了解公司的去庫存能力。
圖(21)2104 國際中橡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現金流狀況圖,可觀察公司的資金利用率。
圖(22)2104 國際中橡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杜邦分析圖,可了解公司的財務結構與獲利能力。
圖(23)2104 國際中橡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資本結構圖,呈現公司的資本來源。
生產基地與產能規劃
國際中橡在全球建立多元化的生產網絡,總設計年產能約 79 萬噸。透過不同基地的分工與協作,應對全球市場需求。
生產基地 | 狀態/規劃 | 年產能 (約) | 市場重點 |
---|---|---|---|
台灣林園廠 | 穩定營運,持續優化效率 | 未明確揭露 | 台灣及亞洲 |
中國馬鞍山廠 | 持續營運 | 未明確揭露 | 中國市場 |
中國鞍山廠 | 董事會決議關閉 (2025) | (原產能) | (退出) |
中國重慶廠 | 董事會決議處分 (2025) | (原產能) | (退出) |
印度第一廠 | 穩定營運 | 6 萬噸 | 印度及周邊 |
印度古吉拉特廠 | 2023 年底投產,產能利用率提升中 | 17.5 萬噸 | 印度及出口 |
北美合資廠 | 興建中,預計 2026 年投產 | 3 萬噸 (rCB) | 北美環保市場 |
土耳其合資廠 | 興建中,預計 2025 年底投產 | 18 萬噸 (初期) | 歐洲及中東市場 |
全球總計 | 持續優化調整中 | ~79 萬噸 | 全球 |
產能擴充計畫
未來幾年的擴產重心明確,鎖定印度、土耳其及北美等具成長潛力或策略意義的市場。這些新產能將顯著提升公司在高階產品(如環保碳黑)及新興市場的供應能力。
生產效率與成本管理
公司持續透過製程改善(如林園廠汽電共生)、引進先進節能環保設備(如印度新廠)及推動自動化來提升生產效率。在成本管理方面,除了原料多元化策略外,優化全球產能配置、降低物流成本及提升能源效率也是重點。
競爭態勢與市場地位
主要競爭對手
國際中橡在全球及台灣市場均面臨激烈競爭。
- 台灣市場:主要競爭對手包括台橡(2103)、南帝(2108)、申豐(6582)及博瑞達應材(6972)等,這些公司在橡膠原料及特用化學品領域各有專長。
- 全球市場:需與國際碳黑巨頭競爭,如 Cabot Corporation、Birla Carbon、Orion Engineered Carbons、俄羅斯的 Omsk Carbon、中國的黑貓股份(Black Cat Carbon Black)、美國的 Sid Richardson Carbon & Energy Co. 及 Evonik Industries 等。
市場佔有率分析
國際中橡在全球碳黑市場佔有率約 6%,排名全球第五至第六位。在台灣市場,作為唯一本土碳黑製造商,市佔率約達 60%,具有領導地位。
核心競爭優勢
- 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投入研發,開發出 LH 系列低滾阻碳黑、環保循環碳黑、導電碳黑等高附加價值產品,並擁有多項專利。
- 全球布局與彈性:生產基地遍布亞洲、北美及歐洲(未來),能靈活調度產能,應對區域市場變化,並透過退出中國過剩產能、加碼新興市場展現策略彈性。
- 環保永續領先:積極推動循環經濟,rCB 技術及 ISCC PLUS 認證(美國廠已取得,台灣廠申請中)符合全球綠色供應鏈趨勢,建立差異化優勢。
- 穩固客戶關係:與國內外主要輪胎大廠及工業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 多元化經營:除碳黑本業外,亦涉足生技領域(如孤兒藥開發),雖佔比較小,但提供額外成長機會。
近期重大事件與策略調整
中國市場布局調整
面對中國碳黑市場長期供過於求、競爭白熱化及環保要求趨嚴的困境,國際中橡於 2025 年 3 月做出重大策略調整:
- 關閉鞍山廠:因該廠連年虧損、設備老舊且升級成本過高,董事會決議停止營運。
- 處分重慶廠:與中國龍星化工簽署股權收購框架協議,計劃出售重慶廠 100% 股權。預計一個月後完成交割,處分價款預計高於帳面淨值。
此調整旨在止血,優化資產配置,將資源集中投入更具成長潛力的市場。
全球擴張計畫
與退出中國市場形成對比的是,公司積極推進在新興及已開發市場的擴張計畫:
- 印度:古吉拉特邦新廠已投產,將持續提升產能利用率。
- 土耳其:與 OYAK 合資廠按計畫進行,預計 2025 年底投產。
- 北美:與薛長興合資的環保碳黑廠預計 2026 年投產。
資產減損影響
2024 年底對中國大陸子公司認列 10.5 億元資產減損,雖屬非現金項目,不影響短期營運現金流,但對當年度損益表造成衝擊,也反映了公司壯士斷腕、調整中國策略的決心。
未來發展策略與展望
面對快速變化的全球市場與產業趨勢,國際中橡的未來發展策略聚焦於三大主軸:
-
永續轉型與環保產品:
- 擴大 rCB 產能與應用:北美環保碳黑廠是重點投資,目標是搶佔日益增長的綠色輪胎及永續材料市場。美國兩座工廠(CCC Ponca, Sunray)已取得 ISCC PLUS 國際永續性與碳認證,台灣林園廠亦規劃申請認證。
- 持續推動循環經濟:深化廢輪胎裂解技術,提高再生原料使用比例,降低碳足跡。
-
技術創新與高值化:
- 聚焦特殊碳黑:持續投入研發資源,開發應用於鋰電池、導電塑料、高階塗料等領域的導電碳黑及其他特殊功能碳黑,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 深化輪胎應用:開發更低滾阻、更高耐磨的新一代輪胎用碳黑,滿足電動車及節能輪胎需求。
-
全球布局優化:
- 鞏固新興市場:強化印度市場的生產與銷售,利用其高成長潛力。
- 拓展歐美市場:透過土耳其及北美新廠,直接服務當地客戶,縮短供應鏈,並掌握環保法規帶來的市場機會。
- 彈性調整產能:持續評估全球各生產基地的效益,動態調整產能配置。
重點整理
- 產業地位:國際中橡是台灣唯一、全球領先的碳黑製造商(市佔率約 6%),技術實力與全球布局是核心優勢。
- 市場挑戰:面臨全球(尤其中國)碳黑市場供過於求、價格競爭及原料成本波動的壓力。
- 策略調整:果斷調整中國市場布局(關閉鞍山、出售重慶),將資源轉向印度、北美、歐洲等成長性市場。
- 成長動能:未來成長主要來自環保碳黑(rCB)、特殊碳黑(如導電碳黑)的需求增長,以及新興市場(印度)和已開發市場(歐美)的產能擴充。
- 永續發展:積極推動循環經濟與 ESG,符合全球趨勢,建立長期競爭優勢。
- 財務狀況:財務結構穩健,近期損益受資產減損影響,但營運現金流尚可,並透過發行可轉債支持擴張計畫。
- 未來展望:短期營運仍受市場波動影響,但中長期透過全球布局優化、技術創新及永續轉型,有望掌握產業新機遇,實現轉型升級。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國際中橡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0)
本研究主要參考法說會簡報的財務數據、產品結構分析、全球布局策略及未來展望規劃。該簡報提供最新且權威的公司營運資訊。 - 國際中橡 2024 年第三季財務報告
本文的財務分析主要依據此份財報,包含合併營收、毛利率、營業費用、區域營收占比、負債比率、流動比率等關鍵數據。 - 國際中橡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參考其環保績效數據(如廢水回收率、廢棄物再利用率)及 ESG 策略說明。 - 國際中橡歷年股東會年報與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
參考公司沿革、資本結構、董事會決議(如關閉/處分中國廠、發行可轉債)等資訊。
研究報告
- Notch 產業研究報告(2024.3)
該報告提供全球碳黑市場詳細分析,包含需求結構、產能利用率及未來市場展望,為本文產業分析的重要參考依據。 - RCB Demand 產業分析報告(2023)
研究報告深入分析環保碳黑市場發展趨勢及應用領域,對本文在永續發展策略分析方面提供重要參考。 - 多家證券商(如元大證券、富邦證券等)近期研究報告摘要
參考法人對公司營運狀況、財務預測、產能調整及投資評價的觀點。
新聞報導
- 工商時報、經濟日報、中央社、財經新報等媒體相關報導(2024.07 – 2025.03)
詳述國際中橡中國市場策略調整、全球擴廠計畫、營收表現、與龍星化工簽訂框架協議、資產減損公告等近期重大事件。 - 鉅亨網、MoneyDJ 理財網、Yahoo 奇摩股市等財經網站公司資訊
參考公司基本資料、股利政策、競爭對手資訊及市場新聞彙整。
認證文件
- ISCC PLUS 國際永續性與碳認證報告(2024.8)
此認證文件說明國際中橡美國 CCC Ponca 與 Sunray 兩座工廠的永續發展成果。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3 年底至 2025 年初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由於產業變化快速,部分數據與市場狀況可能隨時間推移有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