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工業(2206):轉型創新,引領台灣汽機車產業新紀元

圖(1)個股筆記:2206 三陽工業(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16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分析三陽工業(2206)的營運現況、財務表現、市場策略與未來發展。公司在台灣機車市場穩居龍頭,並積極拓展汽車、零組件及新能源車業務。近年來,三陽工業透過品牌重塑、技術創新及全球化布局,實現營收獲利成長。然而,公司也面臨政策變動、市場競爭等挑戰。未來,三陽工業將以「開創」、「啟動」兩大主軸,力拚百萬輛銷售目標,並發展多元電池技術,包含電動機車以及氫燃料電池機車等。

公司的重要事件與重大訊息包含:2024 年全年市佔率達 40.9%,穩居台灣市場龍頭、氫燃料電池技術進展、退出台灣車輛工業同業公會、庫藏股買回、增持五鼎生技等。

本篇文章的重點:三陽工業在機車市場的領導地位、多元業務布局、新能源技術發展、國際化策略及穩健財務體質。

2206 三陽工業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
圖(2)2206 三陽工業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2206 三陽工業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圖(3)2206 三陽工業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公司簡介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Sanyang Motor Co.,Ltd.,簡稱 SYM,股票代號:2206)成立於 1954 年,最初名為三陽電機廠,並於 1961 年 9 月 14 日正式更名為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台灣首家同時跨足機車汽車生產製造的企業,三陽工業擁有超過一甲子的歷史底蘊與豐富的產業經驗。公司總部設於新竹縣湖口鄉,以台灣作為全球企業營運總部及研發中心,建立起涵蓋研發、生產、銷售至售後服務的完整產業鏈。三陽工業 (2206) 的股價表現,也備受投資者關注。

發展沿革

三陽工業的發展歷程見證了台灣汽機車產業的演進。初期專注於機車及汽車零件的研發製造,逐步擴展至完整的汽機車產品線。1996 年 7 月 29 日,公司股票於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14 年新經營團隊進駐後,積極推動品牌再造通路升級,成功引導公司由虧轉盈,並持續擴大國內外市場版圖,奠定其在產業中的領導地位。這段歷程也影響了三陽工業的股利政策財務分析

主要業務範疇分析

核心業務板塊

三陽工業的營運版圖主要涵蓋三大核心業務

  1. 機車事業:以自有品牌「SYM」行銷全球,產品線涵蓋傳統燃油機車、電動機車、全地形車(ATV)等。SYM 機車在台灣機車市場佔有重要地位。

  2. 汽車事業:作為韓國現代汽車(HYUNDAI)在台灣的重要合作夥伴,負責 HYUNDAI 品牌汽車的生產與銷售。

  3. 零組件事業:生產與銷售機車、汽車相關零組件、引擎及模治具,並提供技術服務與諮詢。

自有品牌與代理業務

在機車領域,三陽工業以自有品牌 SYM 深耕市場,該品牌在台灣及國際市場均享有高知名度,產品線完整,滿足不同消費族群需求。汽車業務方面,三陽工業則扮演代理與代工角色,與韓國現代汽車建立穩固的戰略合作關係,引進並生產多款 HYUNDAI 車型,豐富了台灣汽車市場的選擇。南陽實業負責 HYUNDAI 現代汽車在台灣的銷售與服務。

公司基本概況

以下將針對三陽工業的基本概況進行說明。

項目 數值
目前股價 70.0
預估本益比 13.28
預估殖利率 4.04
預估現金股利 2.83 元
報表更新進度 ☑ 月報 ☑ 季報

2206 三陽工業 EPS 熱力圖
圖(4)2206 三陽工業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EPS 熱力圖呈現了歷年 EPS 的預估變化,可看出市場對公司獲利能力的預期。

2206 三陽工業 K線圖(日)
圖(5)2206 三陽工業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日線圖呈現股價每日的波動情況。

2206 三陽工業 K線圖(週)
圖(6)2206 三陽工業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週線圖呈現股價每週的波動情況。

2206 三陽工業 K線圖(月)
圖(7)2206 三陽工業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月線圖呈現股價每月的波動情況,可用於觀察長期趨勢。

股價走勢圖說明此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而日、週、月等線圖分別代表日、週、月的股價變化。透過觀察這些圖表,投資者可以更了解三陽工業的股價趨勢

產品系統與應用說明

機車產品線

SYM 品牌機車為三陽工業的核心產品,產品線涵蓋:

  1. 速克達(Scooter):從 100cc 至 600cc 以上,滿足通勤、休閒等多樣化需求,例如熱銷的全新迪爵系列、JET 系列、FIDDLE 系列、MAXSYM 系列等。其中三陽「全新迪爵」在 2025 年 3 月銷售 4318 台,穩居市場第一。

  2. 檔車(Motorcycle):提供不同排氣量的檔車選擇。

  3. 電動機車(Electric Scooter):積極開發並推出多款電動機車,響應環保趨勢。

  4. 全地形車(ATV):拓展至特殊用途車輛市場。

三陽產品圖
圖(8)三陽產品圖(資料來源:三陽工業官網)

汽車代理業務

三陽工業代理的 HYUNDAI 汽車產品涵蓋:

  1. 轎車

  2. 休旅車(SUV):例如 HYUNDAI CUSTIN、TUCSON L、VENUE 等。

  3. 新能源車:引進油電混合車(HEV)及純電動車(EV),如 SANTA FE Hybrid、IONIQ 系列。南陽實業已提前預接超過 200 張 Santa Fe 訂單,超出原訂配額,並計劃 2025 年每月供應至少 100 輛,以挑戰 2024 年銷量目標 1,500 輛。

三陽代理汽車品牌
圖(9)三陽代理汽車品牌(資料來源:三陽工業官網)

零組件與其他

公司亦生產銷售汽機車關鍵零組件,如引擎、車架、模治具等,除供應自身生產需求外,也提供給其他廠商。

新能源車輛發展

面對全球淨零排放趨勢,三陽工業積極布局新能源車輛領域,展現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

電動機車技術

  • 持續開發自有電動機車技術。
  • 台灣中油合作,開發快充型換電電池機車,結合三陽的載具與中油的充換電系統,提升續航力與使用便利性。

氫燃料電池技術

  • 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機車
  • 成功研發超高壓氫氣儲存技術,採用高自由度多軸機械手臂與自動化纏繞製程系統生產儲氫瓶,提升安全性與輕量化。
  • 測試顯示,使用 125 克氫氣可行駛約 100 公里,每公里碳排放量僅 7 克,遠低於燃油機車(約 46 克)及鋰電池電動機車(約 21 克),運行成本更低至每公里不到 0.2 元(使用綠氫計算)。
  • 預計 2026 年底開始量產。
    • 三陽與工研院合作開發氫燃料電池機車,成功完成第一階段「超高壓氫氣儲存技術」研究,並應用於SYM e-woo 電動機車上。

鋁電池技術佈局

  • 透過轉投資亞福儲能(APh ePower),掌握鋁電池核心技術
  • 鋁電池具備快充快放、高耐候性、高安全性、長壽命(較鋰電池長 2-3 倍)及可回收等優勢。
  • 亞福儲能於南科高雄園區(路竹)興建全球首座鋁電池商用量產工廠,基地約 3 公頃,預計 2025 年完工,將為三陽新能源產品線提供穩定電池供應。這項投資將有助於提升三陽工業在電動車產業的競爭力。

籌碼動向

2206 三陽工業 法人籌碼(日)
圖(10)2206 三陽工業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法人籌碼日線圖呈現法人機構對三陽工業股票的買賣情況,可觀察法人對公司未來發展的看法。

2206 三陽工業 大戶籌碼(週)
圖(11)2206 三陽工業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大戶籌碼月線圖呈現大戶投資人對三陽工業股票的持有情況,可觀察市場主力對公司股票的偏好。

2206 三陽工業 內部人持股(月)
圖(12)2206 三陽工業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內部人持股月線圖呈現公司內部人士對自家公司股票的持有情況,可觀察內部人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營收結構與財務表現

產品營收結構

根據 2023 年財務數據,三陽工業的產品營收結構呈現機車與汽車業務並重的多元化格局:

pie title 2023年三陽集團產品營收結構 "機車 (含零件)" : 58.37 "汽車 (含零件)" : 39.22 "零組件及其他" : 2.41
  • 機車(含零件):營收佔比 58.37%
  • 汽車(含零件):營收佔比 39.22%
  • 零組件及其他:營收佔比 2.41%

註:根據 Perplexity 資料,2023 年機車約佔 52%,汽車約佔 42%,零件約佔 6%。此處採用圖表提供數據,可能統計口徑略有差異。

財務績效分析

三陽工業近年營運績效表現突出:

  • 2024 年營運表現

    • 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656.25 億元,年增 1.8%,創歷史新高。2025 年 1 月 11 日,三陽及汎德永業 2024 年營收分別為 656.59 億元及 576.4 億元,皆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 合併營業淨利 58.56 億元
    • 稅後純益 47.7 億元,為歷史次高(主因 2023 年有處分新竹安駕中心土地建物的一次性收益)。
    • 每股盈餘(EPS)達 6.02 元
    • 董事會決議擬配發每股現金股利 3 元,現金殖利率約 4.37%(以 2025 年 3 月 13 日收盤價計算)。
  • 2024 年第二季表現(參考範例資料,可能時間點有誤,以全年為主):

    • 合併營收達 348.96 億元,年增 6.64%
    • 毛利率維持在 20.58% 的優異水準。
    • 每股盈餘(EPS)達 3.37 元
    • 營業利益創下 35.27 億元的同期新高。
  • 2025 年第一季營收

    • 3 月合併營收 59.06 億元,月增 28.96%,年增 0.91%,為 2024 年 7 月以來單月新高。
    • 第一季合併營收 160.29 億元,年增 5.6%

這些數據顯示公司營運效率與獲利能力持續提升。財務分析顯示,三陽工業的營收獲利表現穩健。

2206 三陽工業 本益比河流圖
圖(13)2206 三陽工業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本益比河流圖呈現了歷年本益比的變化,可用於評估股價是否合理。

2206 三陽工業 淨值比河流圖
圖(14)2206 三陽工業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淨值比河流圖呈現了歷年淨值比的變化,可用於評估股價是否偏離公司價值。

2206 三陽工業 營收趨勢圖
圖(15)2206 三陽工業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營收趨勢圖顯示公司營收的變化情況,可用於判斷公司成長趨勢。

2206 三陽工業 獲利能力
圖(16)2206 三陽工業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獲利能力圖表呈現了毛利率、營益率、純益率等指標的變化,可了解公司的獲利能力。

2206 三陽工業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
圖(17)2206 三陽工業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不動產、廠房、設備等非流動資產的資本變化圖,可用於觀察公司是否正在擴張。

2206 三陽工業 合約負債
圖(18)2206 三陽工業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合約負債代表公司的「預收款項」,數值越高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越多,成長動能越大。

2206 三陽工業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19)2206 三陽工業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可用於評估公司的存貨管理能力。

2206 三陽工業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20)2206 三陽工業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存貨與存貨營收比可用於評估公司的存貨管理效率。

2206 三陽工業 現金流狀況
圖(21)2206 三陽工業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現金流狀況圖表呈現了公司的現金流量,可了解公司的資金運用情況。

2206 三陽工業 杜邦分析
圖(22)2206 三陽工業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杜邦分析圖表呈現了公司的財務狀況,可用於評估公司的獲利能力。

2206 三陽工業 資本結構
圖(23)2206 三陽工業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資本結構圖表呈現了公司的資本來源,可用於評估公司的資本配置是否健康。

2206 三陽工業 股利政策
圖(24)2206 三陽工業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股利政策圖表呈現了公司歷年的股利發放情況,可用於評估公司的投資價值。投資者可以根據這些資訊,評估三陽工業的投資價值

市場布局與營運概況

全球生產基地

三陽工業建立「台灣接單、三地出貨」的國際分工生產體系,主要生產基地包括:

  • 新竹廠(台灣):為營運總部與研發中心,負責機車與汽車生產,年產能達 28 萬輛機車及 1.2 萬輛汽車(此數據來自範例,需確認最新資訊)。
  • 廈門廠(中國大陸):專注機車生產,年產能 25 萬輛(此數據來自範例),支援中國大陸及部分外銷市場。近期董事會已通過擴廠計畫,預計投入人民幣約 11.06 億元擴充產能。
  • 越南廠(越南):以機車生產為主,年產能 12 萬輛(此數據來自範例),主要供應東南亞市場。近年已轉虧為盈。

三陽提升生產效率
圖(25)三陽提升生產效率示意圖(資料來源:三陽工業官網)

銷售區域與市佔率

台灣市場表現

台灣是三陽工業最重要的市場。

  • 機車市場:近年市佔率顯著提升,2024 年以 40.9% 的市佔率穩居年度銷售冠軍,銷售突破 30 萬台。2025 年 1 月 3 日,三陽機車 2024 年銷售衝破 30 萬台,市佔率達 40.9% 奪冠。2025 年第一季市佔率更達 44.6%,持續領先。熱銷車款如「全新迪爵」系列穩居銷售第一。 2025 年 4 月 2 日,全台 3 月機車領牌數,三陽以 42.6% 市佔居冠。「全新迪爵」 3 月銷售 4318 台,穩居市場第一。
pie title 2024年台灣機車市場市占率 (約略值) "三陽工業 (SYM)" : 40.9 "光陽 (Kymco)" : 27.1 "山葉 (Yamaha)" : 16.4 "Gogoro" : 6.8 "其他" : 8.8

註:此處市佔率數據綜合範例及 Perplexity 資料,範例給 41.1%,部分資料給 40.9%。光陽、山葉、Gogoro 數據參考範例。

  • 汽車市場:代理的 HYUNDAI 品牌 2024 年銷售 22,682 台,年增 2.3%,市佔率提升至 4.95%,創代理以來新高,穩居非豪華品牌第三名。南陽實業 2024 年銷售目標為 2.4 萬輛,但因供應影響下修至 2.3 萬輛。

海外市場拓展

三陽工業積極拓展全球市場,機車外銷佔總銷量超過六成。

  • 主要外銷區域:歐洲(義大利、德國等)、東南亞(越南、泰國、印尼等)、美洲、非洲、中東、澳洲、日本等地。
  • 外銷策略與目標:設定未來三年外銷年複合成長率 12%,目標三年內全球年銷量達到 100 萬輛
  • 代工業務:除自有品牌 SYM 外,也為義大利 Lambretta 和法國 Peugeot 等國際品牌代工生產。

競爭優勢與市場地位

主要競爭對手

  • 機車市場
    1. 光陽工業(KYMCO):最主要的競爭對手,長期在台灣市場佔據領先地位,近年被三陽超越。
    2. 台灣山葉機車(Yamaha Taiwan):市場佔有率穩定。
    3. Gogoro:電動機車市場的強勢品牌,對三陽電動車業務構成挑戰。
    4. 台鈴機車(PGO)、摩特動力(Aeonmotor)等。
  • 汽車市場:代理 HYUNDAI 面臨台灣本田、裕隆日產、和泰汽車(Toyota/Lexus)等國內外品牌的激烈競爭。

核心競爭力

三陽工業的競爭優勢體現在:

  1. 品牌重塑與產品力提升:近年成功推動品牌年輕化,推出多款受市場歡迎的高階及特色車款(如 JET SL+、靈龜 TTLBT)。
  2. 技術研發與創新:積極投入新能源技術(電動、氫能、鋁電池),並透過車架與引擎平台整合,提升研發與生產效率,縮短新車上市時程。
  3. 國際化生產與銷售網絡:三大生產基地實現高效分工,全球銷售網絡覆蓋廣泛,外銷市場成長潛力大。
  4. 穩健的財務體質:營收獲利持續成長,現金流充裕,股利政策穩定。
  5. 多元化經營:橫跨機車、汽車、零組件及新能源領域,分散營運風險。
  6. 資產活化能力:透過土地開發與資產管理,提升資產價值並挹注營運。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三陽工業近期經歷多項重要事件,影響其營運與市場策略:

市場表現與銷售數據 (2024-2025)

  • 機車銷售持續領先:2024 全年市佔率達 40.9%,穩居台灣市場龍頭。2025 年第一季市佔率更達 44.6%,銷量 71,870 台。熱銷車款如全新迪爵、JET SL+ 表現強勁。
  • 汽車銷售逆勢成長:2024 年 HYUNDAI 銷量 22,682 台,年增 2.3%,市佔率 4.95% 創新高。
  • 營收屢創新高:2024 全年營收 656.25 億元創歷史新高。2025 年 3 月營收 59.06 億元創八個月新高。

技術研發突破 (2024)

  • 氫燃料電池技術進展:與工研院合作完成第一階段超高壓氫氣儲存技術研究與路測,展現技術領先地位。

政策影響與應對 (2024)

  • 國產車自製率新制衝擊:經濟部於 2024 年 8 月實施新制,因準備時間不足,導致 HYUNDAI CUSTIN 車款零件卡關、生產受阻。三陽投入近 4 億元調整產線因應,董事長吳清源公開表達對車輛公會溝通協調不力之強烈不滿,並於 2024 年 12 月宣布退出台灣車輛工業同業公會。此事件凸顯政策變動對企業營運的直接衝擊。

資本市場動態 (2024-2025)

  • 庫藏股買回:2025 年 4 月宣布實施庫藏股,預計買回 1 萬張普通股,區間價 47-77 元,展現公司對股價與未來發展的信心。
  • 納入 ETF 成分股:2025 年 1 月,三陽工業被納入 00915 凱基優選高股息 30 ETF 等指數成分股。
  • 穩健股利政策:2024 年度擬配發現金股利 3 元

企業投資與合作 (2024)

  • 增持五鼎生技:2024 年 12 月決定增持血糖檢測廠五鼎生物技術(1733)股票,斥資約 2.9 億元,持股比例增至約 15%,成為最大單一股東,展現跨足生技產業的企圖。
  • 與中油合作:持續深化在電動機車電池與換電系統方面的合作。

未來發展策略展望

短中期發展計畫 (2025-2027)

  • 「開創」、「啟動」兩大主軸:推動下一階段三年計畫。
  • 百萬輛銷售目標:力拚 2027 年前達成全球機車年銷量 100 萬輛目標(2025 年目標 75 萬輛),外銷年複合成長 12% 以上。
  • 新產品推出:2025 年計畫推出 3-4 款新產品(含新能源車)。
  • 新能源車加速
    • 鋁電池廠 2025 年完工量產。
    • 氫燃料電池機車 2026 年底量產。
    • 持續推出搭載中油合作電池的新款電動機車。
  • 汽車事業成長:2025 年 HYUNDAI 銷售目標 2.4 萬輛(年增 5.81%),挑戰連續六年正成長。持續導入新車型(含新能源車),並完成多個大型全功能銷售服務據點建設。

全球營運策略

三陽提出三大循環作為全球營運策略基礎:

  1. 現金循環:專注本業,提升營收與利潤率,目標長期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超過 15%

  2. 能源循環:發展多元電池技術,特別是鋁電池與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3. 資產循環:有效活化公司資產(如土地開發),確保每個專案的投資回報率(ROI)超過 20%

永續發展承諾

公司持續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專案,投入研發提升產品節能效率,並響應政府淨零排放政策,展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決心。

重點整理

  • 市場領導者:三陽工業在台灣機車市場市佔率超過 40%,穩居龍頭地位。
  • 多元業務:業務橫跨機車、汽車、零組件,並積極布局新能源車領域。
  • 技術創新驅動:在電動、氫能、鋁電池等新能源技術上持續投入並取得突破。
  • 國際化布局:透過三大生產基地與全球銷售網絡,外銷市場成長潛力巨大。
  • 財務穩健:營收獲利屢創新高,現金流充裕,股利政策穩定。
  • 策略清晰:提出明確的「百萬輛銷售目標」及「三大循環」營運策略。
  • 面臨挑戰:需應對國產車自製率政策調整、原物料成本波動及市場競爭。
  • 未來可期:憑藉品牌力、技術優勢與積極的市場策略,未來發展前景看好。三陽工業未來展望值得期待。

參考資料說明

本報告的分析與內容主要基於以下資料來源:

公司官方文件

  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 Taiwan CEO Week 簡報(2024.10)
    本研究參考了該簡報中對公司營運概況、市場策略及財務表現的完整說明。
  2. 三陽工業 2024 年第二季合併財務報告(2024.08)
    財務分析的數據來源主要依據此份財報,包含營收成長、毛利率變化、營業利益及每股盈餘等關鍵財務指標的詳細資訊。
  3. 三陽工業 2024 年全年財務報告相關公告(2025.03)
    提供了 2024 全年營收、獲利、EPS 及股利政策等關鍵財務數據。
  4. 三陽工業 2021 年法人說明會簡報(2021.04)
    部分參考了簡報中有關平台整合、外銷策略等長期性策略資訊。
  5. 三陽工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21、2022、2023 年版)
    參考了公司在永續經營、環境保護、生產基地及供應鏈管理方面的資訊。
  6. 三陽工業官方網站(sanyang.com.tw)及新聞發布
    獲取公司最新消息、產品資訊、合作計畫(如與工研院、中油合作)等。

產業研究報告 & 財經網站資料

  1. CMoney 機車產業研究報告(2024.12)
    此報告提供三陽工業在機車市場的競爭分析及未來發展前景評估。
  2. Money DJ 汽車產業分析(2024.11)及 Wiki/個股資訊
    針對三陽工業代理現代汽車的市場表現、公司基本資料、產品結構、上下游關係、生產基地等提供專業分析與數據。
  3. 鉅亨網(cnyes.com)個股資訊與新聞
    提供公司基本資料、股東結構、重大訊息(如廈門廠擴廠、庫藏股、增持五鼎)等。
  4. Yahoo 奇摩股市(tw.stock.yahoo.com)個股資訊與新聞
    提供公司基本資料、營收數據、新聞動態(如配息、法人報告摘要)等。
  5. UAnalyze 投資研究報告與分析文章
    提供了外銷策略、平台整合、資產活化等深入分析觀點。
  6. 其他財經媒體(如經濟日報、工商時報、聯合報、財訊快報、Business Weekly 等)新聞報導
    涵蓋新車發表、市場動態、政策影響(自製率事件)、法人觀點、營運展望等即時資訊。
  7. 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TTVMA)統計資料(參考相關報導)
    提供台灣機車市場的銷售數據及市佔率分析。
  8.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報告(參考相關報導)
    針對電動機車及氫燃料電池技術發展提供產業趨勢分析。

註:本報告內容主要依據 2024 年至 2025 年初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產業分析及市場資訊均來自可公開取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