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2239 英利-KY(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16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英利-KY (2239) 作為中國大陸領先的汽車零組件供應商,正積極轉型擁抱電動車零件市場。本篇文章深入剖析公司的發展歷程、業務範疇、財務狀況、競爭優勢以及未來展望。公司在熱成型技術、輕量化材料和工業 4.0 自動化等技術領域具備優勢,並與多家國際及自主品牌車廠建立穩固合作關係。隨著新能源汽車零件營收占比快速提升和產能擴充計畫的逐步落實,市場普遍看好公司中長期成長潛力。然而,原物料價格波動、中國汽車市場景氣及國際貿易壁壘等風險因素仍需關注。
圖(2)2239 英利-KY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3)2239 英利-KY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開曼英利工業股份有限公司(Engley KY Holding Co., Limited,股票代號:2239),以下簡稱英利-KY,於 2015 年 1 月 16 日成立,為一家控股公司,營運總部位於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其核心營運主體為 1991 年成立的長春英利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汽車供應商領域的領導廠商之一。
英利-KY 初期聚焦於汽車安全帶生產,2001 年成立長春誠泰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後更名為英利工業),正式跨足汽車零組件製造領域。公司發展過程中,透過策略性併購與合資布局,持續強化市場競爭力。重要里程碑包括:
-
2013 年: 與中鋼、璋釔、健和興等公司合資成立宏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進軍金屬熱沖壓領域,強化金屬成型技術。
-
2016 年 1 月 27 日: 於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實收資本額約新台幣 12 億元。
-
2017 年 3 月: 併購荷蘭商 Kranendonk 公司,取得機器人自動化關鍵技術,跨足工業 4.0 自動化市場,拓展歐洲業務。
-
2021 年 3 月: 子公司長春英利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號:601279.SH)在上海 A 股掛牌上市,成為首家在上海 A 股上市的台商汽車零件廠,大幅提升集團資本實力。
-
2024 年 11 月: 完成資本額由新台幣 6,000 萬元增資至 3 億元,強化資本結構。
截至 2024 年第二季,公司員工總數達 3,542 人。公司董事長為林上煒先生,總經理為林上琦先生。英利-KY 以其深厚的產業經驗、完整的技術佈局及廣泛的客戶基礎,在全球汽車零組件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
公司基本概況
英利-KY(2239)目前股價為 31.9 元。從圖(4)2239 英利-KY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可以看出,法人預估公司未來幾年的 EPS 呈現成長趨勢。
圖(5)2239 英利-KY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以下分別為英利-KY 的日線、週線及月線股價走勢圖,股價走勢圖說明此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而日、週、月等線圖分別代表日、週、月的股價變化。
圖(6)2239 英利-KY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7)2239 英利-KY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8)2239 英利-KY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主要業務範疇分析
英利-KY 主要從事汽車零組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線涵蓋金屬與非金屬兩大類,並提供模具設計與製造服務。公司以代工(OEM/ODM)及供應鏈角色為主,同時積極爭取自主品牌訂單。
產品結構與技術應用
英利-KY 的產品組合多元,滿足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
金屬產品:佔營收約 68%,主要包括:
- 車身沖壓件:如車門內板、側圍、頂蓋等結構件。
- 儀錶板骨架:提供儀錶板系統的支撐結構。
- 汽車安全件:如前後防撞樑、A/B/C 柱加強板等,攸關車輛被動安全。
- 熱壓成型產品:運用先進熱成型技術製造高強度、輕量化零件。
-
非金屬產品:佔營收約 22%,主要包括:
- 底護板:保護車輛底盤,提升空氣動力學性能。
- 前端框架:整合水箱、冷凝器等前端模組的支撐結構。
- 備胎倉:提供備胎儲存空間。
- 輪罩:保護輪拱內部結構。
- 複合材料零件:使用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SMC)、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CFRP)等製造輕量化零件。
-
模具及其他業務:佔營收約 10%,提供模具設計、製造及其他相關服務。
圖(9)產品應用-金屬產品(資料來源:英利-KY 公司網站)
圖(10)產品應用-非金屬產品(資料來源:英利-KY 公司網站)
技術優勢與輕量化布局
為因應汽車產業分析的輕量化及電動化趨勢,英利-KY 持續投入研發,建立多項技術優勢:
-
材料技術:導入高強度鋼、鋁鎂合金、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SMC)、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CFRP)及 SymaLITE(亞洲唯一產線)等輕量化材料。公司與中鋼合作成立汽車用鋼聯合實驗室,共同開發先進材料。
-
製程創新:採用熱成型技術取代傳統沖壓,提升成型精度與材料利用率。掌握多材料複合成型工藝,生產複雜結構零件。
-
設計優化:利用 CAE 仿真模擬與結構參數化設計,優化零件結構,提升安全性能與耐久度。
-
自動化與智能化:透過併購荷蘭 Kranendonk 公司,引進機器人自動化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穩定性,布局工業 4.0。
圖(11)多種材料結合輕量化(資料來源:英利-KY 公司網站)
研發能量與智財布局
公司於 2018 年在長春建成啟用研發中心,佔地 1,547 平方米,並於 2019 年通過中國 CNAS 認證。該中心配備物理、化學、腐蝕、環境可靠性、機械耐久及振動等多功能實驗室,擁有超過 50 台試驗設備,提供完整的工程分析、設計與測試服務。
在智慧財產權方面,截至 2024 年第二季,公司已累計取得:
- 發明專利:11 項
- 實用型專利:295 項
- 軟體著作權:17 項
- 外觀設計專利:8 項
- 註冊商標:7 項
營收結構與市場分析
產品營收結構
根據公司揭露資訊,整體產品營收結構大致如下:
進一步細分 2024 年第一、二季的產品銷售數據,各類產品貢獻營收比重如下:
-
車身沖壓件:占比 38.99%,為最大宗產品。
-
車身安全件:占比 13.69%。
-
底護板:占比 11.27%。
-
儀錶板骨架:占比 10.48%。
-
前端框架類:占比 7.08%。
-
電池殼體:占比 1.70%,雖目前比重不高,但隨電動車市場增長,具備高度成長潛力。
-
其他產品:合計占比 16.79%。
該產品結構反映公司在傳統燃油車零組件領域的穩固地位,同時也突顯其在新能源汽車關鍵零組件(如電池殼體)的積極布局。
區域市場分析
英利-KY 的主要營運據點集中於中國大陸,銷售市場亦以內需為主。
-
內銷市場:占比高達 98%,顯示公司深度耕耘中國大陸市場,與當地主要車廠建立緊密合作關係。
-
外銷市場:占比約 2%,主要銷往歐洲及北美市場,客戶包括 Audi、Volkswagen、GM 及 VOLVO 等國際品牌。公司正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提升外銷比重。
從營收分析趨勢圖來看,公司營收在 2023 年達到高峰後略有下滑。
圖(12)2239 英利-KY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客戶結構與產業鏈關係
主要客戶群體分析
英利-KY 的客戶基礎廣泛,涵蓋高端品牌、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及新創電動車廠。
2024 年上半年的客戶營收占比分析:
-
高端品牌:占比 53%,為主要營收來源,顯示公司產品品質與技術能力獲得高端市場認可。
-
合資品牌:占比 29%。
-
自主品牌:占比 16%,且持續增長中,反映公司積極拓展中國本土品牌客戶。
-
新創車廠:占比 2%,主要為新能源車廠,具備高成長潛力。
細分 2024 年第一、二季的主要客戶營收貢獻:
-
一汽大眾 (FAW-Volkswagen):占比 41.81%,為最大客戶。
-
北京奔馳 (Beijing Benz):占比 21.81%。
-
沃爾沃 & 領克 (Volvo & Lynk & Co):占比 6.42%。
-
華晨寶馬 (BMW Brilliance):占比 5.24%。
-
長安汽車 (Changan Auto):占比 4.00%。
-
吉利汽車 (Geely Auto):占比 3.55%。
-
比亞迪 (BYD):占比 2.37%,顯示公司已切入領先的新能源車廠供應鏈。
-
長安福特 (Changan Ford):占比 2.34%。
-
其他客戶合計占比約 11.05%,客戶組合多元。
產業鏈定位與上下游關係
英利-KY 在汽車零組件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逐步從傳統的 Tier 1 供應商向 Tier 0.5 模式升級,深度參與整車廠的同步研發與製造流程,提升合作黏著度與不可替代性。
圖(13)打造 Tier 0.5 模式(資料來源:英利-KY 公司網站)
-
上游原料供應商:
-
塑料:主要供應商包括 Sabic(PP 塑料)、中廣核俊爾(PA 塑料)。
-
鋼板:供應商涵蓋璋全五金、天津寶鋼、長春紅忠鋼材、上海昂首、中鋼上海及中鋼長春等。
-
鋁合金:公司計劃在山東青島設立鋁合金材料工廠,進行垂直整合,確保原料供應穩定。
-
-
下游客戶:主要為國內外各大整車製造廠(如前述客戶分析)。
公司面臨的原物料風險主要來自鋼材與塑料價格波動。2017 年鋼材價格上漲曾對毛利率造成壓力。近年鋼材價格維持高位,鋁合金價格亦上漲約 18%(2024 年數據)。公司透過多元供應商、開發替代材料及垂直整合等策略應對。
從籌碼面來看,法人籌碼近期呈現增加趨勢,顯示法人對公司後市看法偏多。
圖(14)2239 英利-KY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而大戶持股比例則略有下降,可能顯示籌碼有分散的現象。
圖(15)2239 英利-KY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公司內部人持股比例,近幾個月並無明顯變化。
圖(16)2239 英利-KY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生產基地與產能配置
英利-KY 在中國大陸建立全面的生產配套網路,主要生產基地分布於長春、成都、天津、佛山、蘇州、長沙、儀徵、寧波及青島等地。此布局能有效縮短與主要客戶的距離,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應鏈效率。
產能擴充計畫
為因應新能源汽車及輕量化零件的快速增長需求,英利-KY 持續進行產能擴充:
-
鋁擠壓產線:
-
2024 年上半年完成 3150T 鋁擠線建置,年產能達 4,000 噸。
-
預計 2025 年第一季增設 4500T 產線,屆時鋁擠壓年產能將提升至 6,000 噸以上。
-
-
新廠建設計畫:
-
2023 年董事會決議斥資逾 30 億元新台幣,新建三座工廠,聚焦高性能擠出型材、新能源汽車零件及高階汽車模具製造。
-
與奧迪合作在長春規劃的零件及模具製造基地,預計 2024 年底試量產,2025 年正式量產。
-
蘇州廠區亦規劃添購新設備,提升電池殼體等輕量化產品產能。
-
從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可看出,公司的固定資產呈現上升趨勢,驗證了公司積極擴張產能的策略。
圖(17)2239 英利-KY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生產效率與成本
公司持續推動工業 4.0 智能製造,透過併購荷蘭 Kranendonk 引進的機器人自動化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各生產基地產能利用率逐步提升。生產成本受原物料價格影響較大,但透過產能擴充、自動化升級及垂直整合,單位生產成本有望逐步下降,成本控制能力持續增強。
財務狀況分析
觀察英利-KY 的獲利能力指標,毛利率、營益率及純益率等指標呈現波動,顯示公司獲利能力受到多重因素影響。
圖(18)2239 英利-KY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的合約負債呈現上升趨勢,代表公司未來潛在訂單增加,具備成長動能。
圖(19)2239 英利-KY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在存貨管理方面,公司的存貨金額呈現波動,而平均售貨天數則維持在一定水準。
圖(20)2239 英利-KY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另外,從存貨與存貨營收比來看,存貨金額的波動與營收變化趨勢大致相同。
圖(21)2239 英利-KY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的現金流狀況呈現波動,需持續關注其資金運用效率。
圖(22)2239 英利-KY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杜邦分析顯示,公司的財務分析狀況呈現波動,需關注各項財務指標的變化。
圖(23)2239 英利-KY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從資本結構圖可看出,公司的資本來源主要以權益為主,負債佔比較低。
圖(24)2239 英利-KY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以下為英利-KY 的本益比河流圖,可觀察其本益比的變化。
圖(25)2239 英利-KY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以下為英利-KY 的淨值比河流圖,可觀察其淨值比的變化。
圖(26)2239 英利-KY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英利-KY 的股利政策如下圖所示。
圖(27)2239 英利-KY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值得注意的是,英利-KY 目前有發行可轉換公司債,投資者需留意其後續轉換情形可能對股價造成的影響。
圖(28)2239 英利-KY 可轉換公司債餘額比例(本站自行繪製)
競爭優勢與市場地位
市場競爭態勢
英利-KY 在競爭激烈的汽車零組件產業中,面對來自國內外的眾多競爭者,包括:
-
台灣上市公司:東陽(1319)、廣華-KY(1338)、昭輝(1339)、正道(1506)、瑞利(1512)、大億(1521)、堤維西(1522)、耿鼎(1524)、江申(1525)等。
-
中國大陸競爭者:蘇州金鴻順、合肥常青機械、華達汽車科技、寧波華翔電子、模塑科技、雙林股份等。
主要競爭對手亦積極擴充產能,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零件領域,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核心競爭優勢
英利-KY 憑藉以下優勢鞏固其市場地位:
-
一條龍服務能力:提供從產品同步設計、開發、製造到售後服務的完整解決方案。
-
穩固的客戶關係:與一汽大眾、北京奔馳等大型車廠建立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品質與交期獲高度肯定。
-
領先的技術與製程:掌握熱成型技術、複合材料應用、輕量化材料(SymaLITE、鋁合金等)及工業 4.0 自動化生產技術。
-
多元化產品結構:涵蓋金屬、非金屬、模具等多樣化產品,滿足不同市場需求。
-
完善的生產布局與供應鏈管理:多個生產基地鄰近客戶,並推動原料垂直整合,提升供應鏈韌性。
-
新能源市場先佔優勢:積極布局電動車零件,取得多家領先新能源車廠訂單。
市場地位
英利-KY 是中國大陸汽車零組件供應商中的領導者之一,尤其在儀錶板骨架與前端框架等領域市占率高。子公司長春英利在中國市場對前五大客戶的業績佔比高達 89.11%,顯示其在核心客戶供應鏈中的重要性。隨著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快速拓展,公司在全球汽車零組件供應鏈中的地位預期將進一步提升。
近期營運概況與重大事件
營運表現
英利-KY 近期營運表現呈現波動,主要受中國汽車市場景氣、疫情後續影響及全球供應鏈狀況等因素干擾。
-
2023 年度: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242.7 億元。
-
2024 年度:全年營收約 214.2 億元。公司公告 2024 年度業績預告顯示營收及獲利維持穩定成長。
-
2025 年 Q1:累計前三個月合併營收約 45.84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13.36%。其中 3 月營收 13.85 億元,年減 10.02%。短期營收下滑主要受產業季節性因素及部分市場需求波動影響。
儘管短期營收承壓,但新能源汽車零件出貨持續增長,成為支撐營運的關鍵動能。根據公司資訊,2023 年第四季新能源車出貨占比已達到 26%,預估年底前可達 30%。
近期重大事件與決策
-
新能源訂單斬獲:
-
2023 年取得北美知名新能源品牌儀錶板橫樑訂單(生命週期 5 年,金額約人民幣 3.24 億元)。
-
合肥子公司取得某頭部品牌主機廠多款沖焊件及防撞梁訂單(生命週期 7 年,金額約人民幣 14.81 億元),預計 2025 年量產。
-
-
資本支出與擴產:
-
2024 年資本支出約 15 億元新台幣,主要用於電動車產能擴充。
-
2025 年資本支出預計增加 20%,將推出副車架等新產品。
-
-
資本額提升:2024 年 11 月完成資本額增資至 3 億元新台幣。
-
永續金融連結:2024 年成功完成 8,000 萬美元永續連結聯貸案,獲多家銀行支持。
-
外部風險關注:2023 年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可能對銷歐供應鏈造成潛在影響,需持續關注後續發展。
市場評價與法人觀點
近期機構法人對英利-KY 的評價普遍為「審慎樂觀」。市場肯定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與長期訂單能見度,認為擴產計畫將為未來成長注入動能。雖然短期營運面臨市場波動與成本壓力,但中長期成長潛力依然看好。子公司 A 股上市後的表現亦提升集團整體價值。
公司在爭取大陸自主品牌車廠新單方面也傳出捷報,目前出貨自主品牌占比已達 17.8%,公司預期 2024 年會突破 20%。以比亞迪為例,在切入其供應鏈後,預估 2024 年出貨續放量將呈兩位數成長,後年更將倍數出貨。然而,歐盟對大陸電動車啟動反補貼調查,未來恐開徵 27.5% 關稅,可能對台灣供應鏈如英利-KY 等造成掉單壓力,值得持續關注。
目前英利-KY 在手訂單能見度達 5 年,幾個大投資項目預期可在 2025 年發酵,為 2025 年的業績成長提供動能。
未來發展策略與展望
短中期發展策略 (1-3 年)
- 深化電動車布局: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零件營收占比,目標 2024 年底達 30%,2025 年挑戰 50%。重點開發電池殼體、輕量化結構件、副車架等高附加價值產品。
- 拓展自主品牌客戶:擴大與比亞迪、吉利、長安等中國自主品牌車廠的合作,目標 2024 年自主品牌訂單占比突破 20%。
- 加速產能釋放:確保新建三座工廠及新增鋁擠壓產線於 2025 年順利投產,滿足客戶訂單需求。
- 提升供應鏈韌性:推進青島鋁合金材料工廠建設,實現部分原料垂直整合,降低成本波動風險。
- 優化營運效率:持續導入自動化與智能化生產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與良率,控制生產成本。
中長期發展藍圖 (3-5 年)
- 鞏固 Tier 0.5 供應商地位:深化與核心客戶的同步研發合作,提供更全面的解決方案,提升客戶黏著度。
- 拓展國際市場:利用現有國際客戶基礎及併購效益(如 Kranendonk),逐步提升外銷比重,開拓歐洲、北美等海外市場。
- 持續技術創新:投入資源於下一代輕量化材料(如先進複合材料)、智能製造及環保製程的研發。
- 強化 ESG 實踐:將永續發展理念融入企業營運各個環節,提升企業長期價值與社會形象。
- 探索多元化應用:評估將現有材料與製程技術應用於非汽車領域的可能性,拓展新的成長曲線。
未來展望
英利-KY 面臨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的結構性轉型機遇。公司憑藉其在材料技術、製程能力、客戶關係及產能布局上的優勢,已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中佔據有利位置。儘管短期面臨市場波動與成本壓力,但隨著新產能逐步開出、新訂單持續放量,以及電動車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公司中長期營運成長動能明確。預期 2025 年將是關鍵的業績發酵期。公司持續的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有望在快速變化的汽車產業中保持領先地位,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重點整理
- 領導地位:英利-KY 是中國大陸領先的汽車零組件供應商,專注於金屬與非金屬零件製造。
- 技術核心:掌握熱成型、複合材料應用、輕量化材料(鋁合金、SymaLITE 等)及工業 4.0 自動化技術。
- 產品多元:涵蓋車身沖壓件、安全件、底護板、儀錶板骨架、前端框架及新能源車電池殼體等。
- 客戶穩固:主要客戶包括一汽大眾、北京奔馳、沃爾沃、寶馬等國際與合資品牌,並積極拓展比亞迪等自主及新能源品牌。
- 市場聚焦:營收主要來自中國內銷市場(佔 98%),正逐步拓展國際市場。
- 新能源轉型:電動車相關零件營收占比快速提升(2023 年達 27%,目標 2025 年挑戰 50%),成為核心成長動能。
- 產能擴張:斥資逾 30 億元新建三廠,並擴充鋁擠壓產能,預計 2025 年起貢獻營收。
- 營運展望:短期營收受市場波動影響,但長期訂單能見度高(達 5 年),法人普遍看好 2025 年後業績成長潛力。
- 競爭優勢:一條龍服務、穩固客戶關係、技術領先、多元產品、完善布局。
- 風險考量:原物料價格波動、中國車市景氣、匯率風險、潛在國際貿易壁壘(如歐盟反補貼調查)。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開曼英利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09.11)
本研究參考法說會簡報的產品結構、客戶組合、財務數據、產能規劃及未來展望等資訊。 -
開曼英利工業 2024 年第二季合併財務報告
本文財務分析部分依據此份財報,包含合併營收、毛利率、費用等關鍵指標。 -
開曼英利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業績預告公告(2025.01)
參考公司對 2024 全年營運表現的預估。 -
英利-KY 歷次董事會決議公告(含增資、擴廠等)
參考公司重大決策與資本規劃資訊。 -
ESG 永續發展報告書(2024)
參考公司在環境、社會及治理方面的策略與實踐。
產業研究報告
-
元大投顧產業分析報告(2024.08)
提供英利-KY 市場地位、競爭優勢及未來發展的分析。 -
富邦證券研究報告(2024.07)
提供英利-KY 在輕量化材料、電動車零組件布局的專業分析。 -
MoneyDJ 理財網 – 產業分析報告與新聞(多篇)
參考其對英利-KY 營運狀況、訂單能見度、客戶結構及法人看法的彙整報導。 -
CMoney 股市分析報告與新聞(多篇)
參考其對英利-KY 股價、營收、法人動態及市場題材的分析。
新聞報導
-
工商時報專題報導(2024.09)
詳述英利-KY 在新能源車零組件開發及生產基地擴建的進展。 -
經濟日報產業分析(2024.08)
提供英利-KY 經營策略、市場布局及未來展望的分析。 -
鉅亨網新聞(多篇)
參考其關於英利-KY 營收發布、法說會內容、市場動態的即時報導。 -
Yahoo 奇摩股市新聞(多篇)
參考其關於英利-KY 營收、股價、重大公告及市場消息的彙整。 -
財訊快報、科技新報等媒體報導
補充英利-KY 在特定事件(如獲取新訂單、擴廠計畫)的相關資訊。
其他網路資料
-
公司官方網站(www.engley.com.tw)
參考公司簡介、產品介紹、研發技術等公開資訊。 -
公開資訊觀測站、證交所公告
參考公司財務報告、重大訊息、法人說明會簡報等官方公告。 -
各大財經網站(如 MoneyDJ、CMoney、Goodinfo、Winvest 等)
參考公司基本資料、股價、營收、財報、法人持股等數據與圖表。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3 年底至 2025 年初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分析觀點可能隨市場狀況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