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3014 聯陽(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21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分析聯陽半導體(3014 聯陽)的公司概況、產品組合、營運表現、市場布局、競爭力、供應鏈、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發展策略。聯陽作為 PC Super I/O 及 NB EC 晶片領域的全球領導者,積極把握 AI PC 概念股、USB Type-C PD 晶片等新興市場機遇,並在多媒體 SoC、電子紙控制 IC、安控系統 IC 等領域多元布局,展現穩健的營運與成長潛力。公司財務結構穩健,股利政策優渥,並積極推動 ESG 永續經營。
觀察聯陽半導體的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可見公司在股東權益報酬率、預估本益成長比、預估本益比、股價淨值比、預估殖利率等面向的表現。
圖(2)3014 聯陽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聯陽半導體的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可見公司在產業前景、題材利多、訊息多空比、法人動向等面向的市場前景。
圖(3)3014 聯陽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重要事件包括:成功切入 AI PC 供應鏈、將 2025 年定位為 USB Type-C PD 晶片放量年。重大訊息包括:2024 EPS 預估、高股利政策。本文重點在於聯陽的市場領導地位、AI PC 受益、USB Type-C PD 前景、多元化布局、穩健營運獲利、財務健康股利優、供應鏈穩固與 ESG 實踐。
公司簡介
公司概要與發展背景
聯陽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ITE Tech. Inc.,股票代號:3014 聯陽)於 1996 年 5 月 29 日 成立,總部位於台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是一家專業的無晶圓廠(Fabless)IC 設計公司,隸屬於聯電集團。公司自創立以來,專注於設計和開發集成電路,尤其在個人電腦(PC)及筆記型電腦(NB)控制晶片領域建立卓越聲譽,其 Super I/O(輸出入控制晶片)及 Keyboard and Embedded Controller(嵌入式控制器)晶片技術在全球市場中占有領導地位。聯陽公司網站:https://www.ite.com.tw
聯陽的發展歷程中,經歷多次關鍵的策略性整合與轉型。2002 年 10 月 29 日,公司股票於臺灣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2008 年 12 月,為擴展產品線與技術版圖,聯陽合併了同屬聯電集團的聯盛半導體、繪展科技及晶瀚科技,將業務範圍延伸至快閃記憶體控制 IC、數位電視接收控制 IC、多媒體控制 IC 及類比 IC 等領域。2013 年 7 月,公司進一步調整策略,將 Flash 控制 IC 部門分割獨立,成立英柏得科技,更專注於快閃記憶體控制 IC 的發展。2014 年,聯陽透過併購與技術整合,成立安控系統廠宇通睿智,並與八家國內外安控廠商共同組成 ccHDtv 聯盟,積極推廣高解析度數位監控技術標準(ccHDtv),持續拓展安控市場。相關策略性舉措奠定聯陽在多元 IC 設計領域的競爭基礎。
多元化的產品組合與技術實力
聯陽半導體擁有深厚的研發實力與豐富的產品線,涵蓋電腦控制、高速傳輸介面、多媒體顯示及新興應用等多個領域。公司產品以高度整合、穩定可靠及技術領先著稱。
IO 控制與嵌入式系統
此為聯陽的傳統核心業務,奠定公司市場地位的基石。聯陽在桌上型 PC 的高速 I/O 及筆電的嵌入式控制 IC 等輸出入接口 IC 全球市占率名列全球前三名。
-
PC Super I/O 晶片:應用於桌上型電腦主機板,負責管理鍵盤、滑鼠、串列埠、並列埠等周邊裝置。聯陽在此領域擁有全球約 45% 至 50% 的市場佔有率,為全球領導廠商。
-
NB EC 晶片:應用於筆記型電腦,負責鍵盤控制、電源管理、系統監控等功能。聯陽 NB 用的 EC 晶片全球市占率約 35% 至 40%,同樣位居市場領先地位。電競筆電及 Chromebook 等客戶急單帶動下,公司 1Q23 嵌入式控制 IC(EC)及時序控制器(TCON)產品出貨開始逐步止穩。
高速傳輸介面技術
因應數據傳輸與影音需求提升,聯陽積極開發各類高速傳輸介面 IC。
-
USB Type-C Power Delivery (PD) 晶片:支援 USB 3.1 Gen2 及更高規格,提供高速資料傳輸與快速充電功能。聯陽的 USB Type-C PD 晶片已通過 Intel 平台認證,並積極備戰 AI PC 市場需求。2Q24 聯陽提供 PC/NB 相關 IC,其中,USB-C PD 晶片已通過 Intel 平台認證,備戰 2H24 AI PC 出貨旺季。
-
HDMI 與 DisplayPort 晶片:提供高解析度影音傳輸解決方案,包括最新的 HDMI 2.1 Retimer 晶片,支援更高頻寬與更新率,應用於電腦、投影機、電視及車載顯示系統。
-
MIPI 介面 IC:主要應用於行動裝置及嵌入式系統的顯示與相機介面。
多媒體與顯示控制
聯陽在此領域亦有深入布局,滿足多元化顯示需求。
-
電子紙控制 IC:開發低功耗、適合長時間顯示的電子紙驅動晶片,應用於電子書閱讀器、電子貨架標籤(ESL)等。
-
多媒體系統單晶片(SoC):整合高效能 CPU 與 GPU,具備優異的繪圖處理能力與快速開機特性,支援高解析度彩色顯示與觸控操作,廣泛應用於智慧家電(如智慧冰箱、洗衣機控制面板)、可視門鈴、跑步機儀表板及部分車用人機介面(HMI)等。先前推出多媒體系統單晶片(SOC),已經成功打入中國家電品牌市場,雖然目前中國消費性產品市況尚處低迷,但該產品線仍為獲利。
-
時序控制器(TCON):用於控制液晶顯示面板的時序信號。
新興應用領域
聯陽亦積極拓展其他具潛力的新興市場。
-
安控系統 IC:透過 ccHDtv 技術,提供高解析度、長距離、抗干擾的數位監控解決方案,產品已獲國內外政府機關及企業採用。
-
觸控面板 IC:包括電容式觸控螢幕控制 IC 及觸控按鍵 IC,曾打入小米、華為等品牌供應鏈。
營運分析:營收結構與市場布局
聯陽的營運表現穩健,產品組合與市場分布呈現多元化特色。
基本概況
聯陽半導體目前股價為 126.0,預估本益比為 13.26,預估殖利率為 6.73,預估現金股利為 8.48 元。公司報表更新進度包含月報與季報。
圖(4)3014 聯陽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聯陽半導體 EPS 熱力圖,可以發現法人對於公司未來年度的 EPS 預估呈現樂觀增長趨勢。
以下為聯陽半導體的股價走勢圖,分別呈現日、週、月的變化:
圖(5)3014 聯陽 K 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6)3014 聯陽 K 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7)3014 聯陽 K 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從日、週、月 K 線圖可看出聯陽半導體股價的波動情況。
產品營收結構
根據 2024 年的營收數據分析,聯陽的產品營收結構主要由三大類構成:
-
IO 控制 IC 及電子紙控制 IC:合計佔總營收約 50%,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反映其在 PC/NB 市場的穩固地位及電子紙市場的拓展。
-
高速傳輸介面 IC:約佔總營收 30%,隨著 USB Type-C 及高解析影音需求增加,此部分貢獻穩定成長。
-
其他類產品:包括多媒體 SoC、觸控 IC、安控 IC 等,合計約佔 20%,為公司尋求未來成長的重要動能。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約 80% 的營收與 PC 及 NB 市場高度連動,顯示 PC 市場景氣對聯陽營運具備顯著影響。預估與第 1 季持平或小幅下滑,主要因為 PC 端客戶反應長短料舒緩之後進行庫存調整,以及在港存貨修正,預估影響時間約 1 個月左右。
全球市場分布
根據 2023 年的銷售數據,聯陽的市場布局呈現以亞洲為重心的特色:
-
台灣市場:佔營收比重達 74%。此高佔比主要因為聯陽的關鍵客戶,如廣達電腦、仁寶電腦、英業達等大型電子代工服務(EMS)廠商均位於台灣,其最終產品則銷往全球各地。
-
亞洲其他地區:約佔 26%,其中中國大陸為重要市場,尤其是多媒體 SoC 及觸控晶片的主要銷售地,SoC 產品約有 80-90% 銷往中國市場。
-
美洲與歐洲市場:雖然佔比較低,但高速影音傳輸介面晶片等產品在這些區域亦有銷售。
主要客戶群體分析
聯陽的客戶基礎穩固且多元,涵蓋全球領先的電子製造商與品牌。
-
PC/NB 代工廠: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仁寶電腦(Compal Electronics)及英業達(Inventec)為其最重要的客戶群,貢獻了大部分 IO 及 EC 晶片的營收。
-
中國品牌廠商:在觸控晶片領域曾與小米(Xiaomi)、華為(Huawei)等品牌合作;多媒體 SoC 主要供應中國大陸的智慧家電品牌及白牌廠商。
-
電子紙應用客戶:如中國大陸電子書閱讀器品牌掌閱科技(iReader)。
-
安控系統整合商與政府/企業用戶:ccHDtv 監控系統晶片透過宇通睿智及聯盟夥伴,銷售給國內外的政府機關、學校、企業及通路商。
核心競爭力與市場地位
聯陽半導體能在競爭激烈的 IC 設計產業中脫穎而出,主要仰賴其深厚的技術積累、穩固的市場地位及靈活的經營策略。
市場領導地位與佔有率
聯陽在特定產品領域擁有難以撼動的市場地位:
- PC Super I/O 晶片:全球市佔率約 45% – 50%。
- NB 嵌入式控制器(EC)晶片:全球市占率約 35% – 40%。
上述數據確立聯陽在 PC 及 NB 核心控制晶片市場的全球領導者地位。
核心競爭優勢
聯陽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技術整合與模組化設計能力:公司強調軟硬體功能的模組化開發,能快速回應客戶需求,縮短產品上市時間(Time-to-Market),提供高度客製化的解決方案。
-
成熟市場的領導地位:在 PC/NB 控制晶片市場擁有數十年的經驗積累、穩定的客戶關係及高市佔率,構成穩固的營收基礎。
-
聯電集團的資源支持:作為聯電集團成員,聯陽在晶圓代工產能取得、技術合作及資源共享方面具有相對優勢,尤其在產能緊張時期更能保障供應穩定。
-
多元化的產品布局:除了鞏固核心業務,積極拓展高速傳輸、多媒體 SoC、電子紙、安控等非 PC 應用領域,有效分散經營風險,並開拓新的成長曲線。中長期公司將持續耕耘 USB Type-C PD、HDMI 2.1 Retimer、TCON、SoC 等新產品,有望成為未來營運新動能。
-
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不僅提供晶片,更能提供完整的軟硬體參考設計與技術支援,降低客戶的開發門檻與成本。
主要競爭對手分析
聯陽在不同的產品線上面臨來自國內外多家 IC 設計公司的競爭: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聯陽憑藉其技術實力、客戶關係及供應鏈優勢,在核心市場保持領先,並在新興領域尋求突破。例如,在 USB Type-C PD 市場,面對 Texas Instruments (TI) 等國際大廠的價格競爭,聯陽透過產品重新設計與優化成本結構來應對。
籌碼動向
觀察聯陽半導體的法人籌碼、大戶籌碼與內部人持股,有助於了解市場參與者的動向:
圖(8)3014 聯陽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法人籌碼的日線圖,可以了解法人在短期內的買賣超情形。
圖(9)3014 聯陽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大戶籌碼的週線圖,可以了解大戶在中期內的籌碼集中度。
圖(10)3014 聯陽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內部人持股的月線圖,可以了解公司內部人對於公司長期發展的信心。
供應鏈與生產模式
聯陽半導體採用 Fabless(無晶圓廠)的經營模式,專注於 IC 的設計、研發與銷售,將資本密集的製造與封測環節委外處理。
-
設計與研發:核心環節,於新竹總部進行。
-
晶圓代工:主要委託聯華電子(UMC)及中國大陸的和艦科技(HeJian),以成熟製程為主。與聯電的緊密關係是其取得穩定產能的重要保障。
-
封裝與測試:委由專業封測代工(OSAT)廠商執行,主要合作夥伴包括超豐(Powertech)、華泰(Orient Semiconductor Electronics)、日月光(ASE)、矽品(SPIL)及京元電子(KYEC)等。
-
原物料:雖然聯陽不直接採購矽晶圓等原物料,但其成本與供應狀況會透過代工廠傳導影響。全球矽晶圓主要由信越化學、SUMCO 等寡占,化學品與氣體也由國際大廠主導。聯陽透過與代工廠的合作,間接管理原物料風險。
此 Fabless 模式使聯陽能輕資產運營,將資源集中於研發創新與市場拓展,並保持營運彈性以應對市場變化。然而,也意味著對代工廠產能的依賴性較高,供應鏈管理成為營運關鍵。
近期營運表現與財務分析
聯陽半導體近年來維持穩健的營運表現與健康的財務結構。
根據 2024 年第三季財務報告及後續營收公告:
-
營收表現:
-
2024 年 Q3 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18.63 億元。
-
2024 年全年合併營收約 66.32 億元,年增 5.67%。
-
2025 年 2 月 合併營收 5.36 億元,年增 34.14%;累計前兩月營收 12.08 億元,年增 17.88%,顯示年初成長動能延續。
-
觀察聯陽半導體的營收趨勢圖,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公司營收的變化情形:
圖(11)3014 聯陽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
獲利能力:
-
2024 年 Q3 毛利率維持在 56.28% 的高水準。
-
2024 年 Q3 營業利益率約 30.70%。
-
2024 年前三季 累計每股盈餘(EPS)為 8.04 元。
-
法人預估 2024 年全年 EPS 約 10.1 元。
-
法人預估 2025 年全年 EPS 介於 10.14 元至 11.61 元之間,顯示市場看好其持續獲利能力。
-
圖(12)3014 聯陽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從聯陽半導體的獲利能力圖中,可以觀察到毛利率、營益率與純益率等指標的變化,藉此評估公司的經營效益。
-
股利政策:
-
公司維持穩定的高現金股利政策。董事會已通過 2024 年度盈餘分配案,擬配發每股現金股利 8 元。聯陽董事會決議股利分派,每股現金股利 8 元,隱含殖利率約 4%。
-
若以 2023 年 EPS 約 9.86 元計算,配息率亦相當可觀。高殖利率(先前報導約 4%-6%)使其具備一定的防禦性投資價值。
-
聯陽半導體的股利政策如下圖所示:
圖(13)3014 聯陽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從圖中可看出聯陽半導體歷年的股利發放情形。
-
財務結構:
-
公司財務結構穩健,現金流充裕,負債比率低。
-
截至目前,無發行公司債、現金增資或可轉換公司債等重大融資計畫,顯示公司內部資金足以支應營運與研發需求。
-
聯陽半導體的本益比河流圖如下:
圖(14)3014 聯陽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由本益比河流圖可觀察到聯陽半導體歷年的本益比變化。
聯陽半導體的淨值比河流圖如下:
圖(15)3014 聯陽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從淨值比河流圖可觀察到聯陽半導體歷年的淨值比變化。
整體而言,聯陽展現出穩定成長的營收、優異的獲利能力及健康的財務體質,並積極透過股利政策回饋股東。可以觀察聯陽半導體財報,來追蹤公司營運狀況。
以下為聯陽半導體的財務狀況分析:
-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
圖(16)3014 聯陽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 合約負債:
圖(17)3014 聯陽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18)3014 聯陽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19)3014 聯陽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 現金流狀況:
圖(20)3014 聯陽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 杜邦分析:
圖(21)3014 聯陽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 資本結構:
圖(22)3014 聯陽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重大事件與未來發展策略
聯陽半導體積極把握產業趨勢,制定清晰的未來發展藍圖,並關注永續經營。
AI PC 浪潮下的新機遇
-
成功切入供應鏈:聯陽已成功打入 Intel 和 AMD 的 AI PC 供應鏈,其高速 I/O 晶片、嵌入式控制器及 HDMI 2.1 Retimer 晶片將配合新平台出貨。1Q24 聯陽搶攻 AI PC 商機,打入英特爾和超微供應鏈,高速 IO 晶片與 HDMI 2.1 Retimer 晶片將開始大量出貨,在手訂單上看百億,能見度持續到 26 年
-
出貨展望樂觀:預計於 2024 年下半年開始大量出貨 AI PC 相關晶片,在手訂單能見度已延伸至 2026 年,訂單總額上看百億元。AI PC 的規格升級將帶動相關控制晶片需求增加。
高速傳輸與充電技術布局
-
USB Type-C PD 重點發展:公司將 2025 年定位為 USB Type-C PD 晶片的「放量年」,看好其在筆電、平板及周邊裝置的滲透率提升。雖然面臨 TI 等對手的價格競爭,聯陽已完成產品重新設計,預計 2025 年下半年量產新品以鞏固市佔。
-
技術持續創新:持續推進 HDMI 2.1 Retimer、DisplayPort 等高速影音介面技術,並探索整合型 USB Type-C SoC 產品,提升產品價值與競爭力。
多元化市場拓展
-
深耕智慧家電與 IoT:持續強化多媒體 SoC 產品線,滿足智慧冰箱、洗衣機、可視門鈴等 HMI 應用需求,尤其中國大陸市場為重點。
-
拓展電子紙應用:看好電子貨架標籤(ESL)、電子書閱讀器等市場潛力,持續投入 EPD 控制 IC 研發。
-
安控市場穩定發展:透過 ccHDtv 技術及聯盟合作,維持在安控領域的穩定業務。
永續發展承諾 (ESG)
聯陽日益重視企業永續經營,具體措施包括:
-
環境保護:計畫於 2025 年前完成 ISO 14064-1:2018 標準的溫室氣體盤查;在新竹總部屋頂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響應綠色能源。
-
供應鏈責任:要求主要供應商遵循 RBA(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確保供應鏈的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
-
公司治理:持續提升董事會獨立性與資訊透明度,落實良好公司治理。
投資價值與市場展望
聯陽半導體憑藉其穩固的市場地位、領先的技術實力及清晰的發展策略,展現出良好的投資價值與成長前景。投資者可以關注聯陽半導體股價,並參考聯陽半導體分析報告。
關鍵成長動能
-
AI PC 換機潮:AI PC 帶動的規格升級將顯著提升對高速 I/O、EC 及影音介面晶片的需求,聯陽作為核心供應商將直接受益。
-
USB Type-C PD 普及:歐盟法規推動及市場趨勢,將加速 USB Type-C PD 在各類電子裝置的滲透,為聯陽帶來龐大商機。
-
智慧家電與物聯網發展:多媒體 SoC 在 HMI 應用的需求持續增長,尤其在新興市場。
-
電子紙市場擴張:智慧零售、物流等領域對電子標籤的需求增加,帶動 EPD 控制 IC 成長。
潛在風險與挑戰
-
全球總體經濟不確定性:經濟衰退風險可能抑制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需求,影響 PC/NB 市場。
-
地緣政治與貿易摩擦:國際貿易爭端及關稅壁壘可能影響全球供應鏈穩定及產品出口。
-
市場競爭加劇:尤其在高速傳輸介面等新興領域,面臨國際大廠的激烈競爭與價格壓力。
-
對代工產能的依賴:Fabless 模式雖具彈性,但也需應對晶圓代工產能緊張或價格波動的風險。
-
PC 市場週期性:公司營收高度依賴 PC/NB 市場,需持續拓展非 PC 業務以降低週期性風險。
市場法人普遍對聯陽未來發展持正面看法,預期公司能有效把握 AI PC 與高速傳輸的市場機遇,帶動營收與獲利持續增長。穩健的財務狀況與高股利政策也為其增添投資吸引力。可以關注聯陽半導體基本面,作為投資參考。
重點整理
- 市場領導者:聯陽在 PC Super I/O 及 NB EC 晶片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約 45-50% 及 35-40%)。
- AI PC 核心受惠者:已打入 Intel 與 AMD 的 AI PC 供應鏈,相關晶片訂單能見度達 2026 年。
- USB Type-C PD 前景看好:將 2025 年視為 USB Type-C PD 晶片放量年,積極搶攻高速充電與傳輸市場。
- 多元化產品布局:除 PC 核心業務外,在高速傳輸介面、多媒體 SoC、電子紙、安控等領域均有布局,增添成長動能。
- 營運穩健獲利佳:營收持續成長,毛利率維持 55% 以上高水準,法人預估 2025 年 EPS 可望突破 10 元。
- 財務健康股利優:財務結構穩健,現金流充裕,維持高現金股利政策(2024 年擬配 8 元)。
- 供應鏈穩固:與聯電等代工廠合作緊密,保障產能供應。
- ESG 實踐:積極推動溫室氣體盤查、綠能應用及供應鏈責任,實踐永續經營。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聯陽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2.05)
本研究主要參考法說會簡報的財務數據、產品結構分析、區域營收比重及未來營運展望。該簡報提供最新且權威的公司營運資訊。 -
聯陽半導體 2024 年第三季合併財務報告
本文的財務分析主要依據此份財報,包含合併營收、毛利率、營業費用、每股盈餘等重要財務指標數據。 -
聯陽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報 / 永續報告書相關資訊(參考日期約 2024.05-07)
參考年報中有關公司治理、ESG 策略、董事持股及供應鏈管理相關資訊。
產業分析報告
-
元大投顧產業分析報告(2024.10)
該報告深入分析聯陽半導體在 IC 設計產業的市場定位、產品布局及競爭優勢,為本文提供產業分析的重要參考依據。 -
凱基證券研究報告(2024.11)
研究報告提供聯陽半導體在 AI PC 市場的專業分析,以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策略的評估。 -
UAnalyze 投資研究報告(日期約 2024-2025)
參考其對聯陽營運狀況、市場佔有率、客戶結構及未來成長動能的分析。 -
CMoney 研究報告/法人報告(日期約 2025.02-03)
參考其彙整的最新營收數據、法人預估 EPS 及市場評價。
新聞報導
-
工商時報產業分析報導(2024.12.06)
報導詳述聯陽半導體在 AI PC 晶片開發及新產品布局方面的最新進展。 -
經濟日報專題分析(2024.12.10)
針對聯陽半導體的市場策略、產品發展及未來展望提供完整分析。 -
MoneyDJ 理財網新聞及 Wiki(日期涵蓋 2023-2025)
參考其公司基本資料、歷史沿革、產品線介紹、競爭對手、市場分布及最新營運消息。 -
Yahoo 股市 / 鉅亨網 / HiStock 等財經網站資訊(持續更新)
參考股價、營收公告、股利政策、公司簡介等即時資訊。
產業調查資料
- TrendForce 集邦科技市場研究報告(2024.11)
此報告提供全球 IC 設計產業的市場分析,包含市場規模、競爭態勢及未來趨勢預測,作為產業背景參考。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3 年底至 2025 年初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市場分析及預測均來自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法人預估及新聞報導。產品結構與市場分布以最新可得數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