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生物科技(3118):台灣生醫通路與臨床前試驗服務的領航者

圖(1)個股筆記:3118 進階(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21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進階生技 (3118) 為台灣最大的生醫產品通路公司之一,同時也是專注於生技服務 CRO 業的國際級委託研究機構 CRO。本文深入分析進階生技的公司概要、發展歷程、核心業務、市場營運、客戶結構、競爭優勢、財務表現、未來發展策略與法人評價。

從「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可見,公司在股東權益報酬率與預估殖利率表現較佳,預估本益比則相對較高。

3118 進階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
圖(2)3118 進階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顯示,公司生技產業前景看好,法人動向偏多,但題材利多相對較少。

3118 進階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圖(3)3118 進階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重點內容:

  • 公司定位與轉型: 從生醫耗材代理轉型為 CRO,深耕臨床前試驗服務。
  • 核心競爭力: 擁有多項國際認證(AAALACOECD GLPTAF ISO 17025 等)及台灣最大民營 SPF 動物中心
  • 營收結構: 通路與服務並重,培養耗材佔比最高。
  • 財務表現: 營收穩健成長,獲利能力佳,現金股利配發率高。
  • 市場機會: 受惠於全球生技研發投入增加、台灣生技政策紅利及法規要求趨嚴。
  • 發展策略: 強化 CRO 服務能量、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創新技術平台。

重要事件與重大訊息:

  • 2024 年 8 月: 斥資 2.26 億新台幣購入新北市汐止區康寧街的不動產,擴充實驗室與倉儲空間。
  • 2023 年: 營收達 660,611 仟元,EPS 為 1.94 元,現金股利發放 1.70 元。

文章重點:

  • 進階生技憑藉其獨特的設施與國際級認證,在台灣 CRO 市場中建立明確的競爭優勢。
  • 公司營運穩健,具備長期投資價值,但也面臨國際競爭、專業人才供給等挑戰。
  • 未來發展策略著重於強化 CRO 服務能量、開拓國際市場及發展創新技術平台。

公司基本資料與發展歷程

公司概要說明

進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evel Biotechnology Inc.,股票代號:3118)成立於 1989 年 12 月 7 日,總部位於新北市汐止區康寧街 169 巷 80 號,公司網址為:https://www.level.com.tw/。作為台灣最大的生醫產品通路公司之一,進階生技於 2008 年 5 月 正式在台灣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掛牌上櫃。公司實收資本額約 3.24 億新台幣,截至 2024 年資料,市值約 10.35 億元,現有員工人數 125 人。

公司由董事長暨總經理邱春龍領導,自創立以來,秉持「打造生物科技 MIT (Made In Taiwan)」的使命,深耕精良技術能力與完整的生技服務平台。進階生技定位為國際級委託研究機構 CRO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CRO),專注於生技服務業,致力成為生技、製藥產業的最佳夥伴,為提升人類健康與生活品質貢獻心力。

進階公司沿革與營運策略
圖(4)進階公司沿革與營運策略(資料來源:進階生技官網)

基本概況

觀察進階生技的基本概況,目前股價為 31.6 元,預估本益比為 19.39 倍,預估殖利率為 5.57%,預估現金股利為 1.76 元。報表更新進度為月報與季報。

3118 進階 EPS 熱力圖
圖(5)3118 進階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從 EPS 熱力圖可看出,法人預估公司未來幾年的 EPS 呈現成長趨勢。

3118 進階 K線圖(日)
圖(6)3118 進階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3118 進階 K線圖(週)
圖(7)3118 進階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3118 進階 K線圖(月)
圖(8)3118 進階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股價走勢圖分別呈現日、週、月的股價變化,股價走勢圖說明此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對於生技股投資者而言,股價趨勢是重要的參考指標。

發展歷程與轉型軌跡

進階生技的發展歷程展現台灣生技服務產業的演進縮影:

  1. 1989 年 – 2000 年代初期:公司成立,初始聚焦於生醫實驗耗材與儀器代理,引進細胞培養耗材、免疫及分子生物實驗產品、生物醫學儀器等,逐步建立在台灣生醫通路市場的領導地位。

  2. 2008 年:公司股票於櫃檯買賣中心掛牌上櫃,股票代號 3118,進入資本市場,為後續發展奠基。

  3. 2010 年代:公司啟動重要轉型,擴展業務至臨床前試驗服務領域。投資興建 2,350 坪無特定病原動物中心(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並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優良實驗室操作規範(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GLP)實驗室,強化 CRO 服務能量。此階段陸續取得多項重要國際認證,包括 AAALAC International(國際實驗動物管理評鑑及認證協會)認證,確保動物福祉與實驗數據品質。

  4. 2020 年後:持續整合生醫通路臨床前試驗兩大核心業務。透過取得 TAF(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ISO 17025(目前共 24 項認證)、OECD GLP(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優良實驗室操作規範)及衛福部 GLP 等多項認證,提升國際競爭力。進階生技現已成為台灣少數同時具備多元國際認證的民營臨床前試驗機構,能提供符合歐、美、日等國際新藥開發審查要求的服務。

組織規模與營運據點

進階生技目前員工人數為 125 位,包含專業的研發、技術服務及銷售團隊。為服務全台客戶,公司在台灣設有五個營業據點,形成完整的銷售與服務網絡,據點分布於:

  • 新北市(總部)
  • 新竹
  • 台中
  • 台南
  • 高雄

核心業務與服務範疇

主要業務領域:生醫通路與生技服務

進階生技的營運主要涵蓋兩大核心領域:

  1. 生醫通路:作為台灣主要的生醫產品通路商之一,代理銷售國際知名品牌的實驗室試劑、耗材及儀器設備。此業務提供研究人員所需的基礎工具,是公司穩定的營收來源。

  2. 生技服務 (臨床前試驗):提供藥品醫療器材化學品健康食品等的臨床前安全性與功效性評估服務。利用自建的高規格 SPF 動物中心GLP 實驗室,執行符合國際規範的動物試驗,協助客戶加速產品開發流程。

截至 2023 年,公司已累積服務超過 6,000 家客戶,並完成超過 1,550 件 臨床前 GLP 試驗服務案件,展現豐厚的服務經驗與市場信賴度。

產品服務細項與應用

公司提供的產品與服務可細分為四大類別,其應用廣泛涵蓋基礎研究至產品開發階段:

  1. 培養耗材:包含細胞培養皿、血清、培養基等,是生物實驗的基礎物資,主要供應學術單位及生技公司實驗室。

  2. 儀器設備:代理銷售離心機、顯微鏡、細胞計數儀、 PCR 儀等生物醫學相關儀器,提供實驗室所需的硬體設施。

  3. 試劑抗體:供應分子生物學試劑、免疫學試劑、抗體等,用於基因研究、蛋白質分析、細胞功能研究等。

  4. 生技服務 (臨床前試驗)

    1. 毒理試驗:評估藥物或產品的安全性,包含急性、亞慢性、慢性毒性試驗等。
    2. 藥效試驗:評估藥物或產品的療效,建立動物疾病模型進行測試。
    3. 醫療器材生物相容性試驗:依據 ISO 10993 標準進行測試。
    4. 健康食品安全性評估:依據衛福部規範執行相關試驗。

提供生技研究關鍵技術平台
圖(9)提供生技研究關鍵技術平台(資料來源:進階生技官網)

進階生醫研發相關設備
圖(10)進階生醫研發相關設備(資料來源:進階生技官網)

核心技術與認證優勢

進階生技的核心競爭力奠基於其獨特的設施與國際級認證:

  1. 台灣最大民營 SPF 動物中心:擁有 2,350 坪51 間動物房與實驗室的 SPF 動物設施,能執行大規模的動物試驗,並確保實驗環境的標準化與數據可靠性。自建繁殖群亦有助於穩定實驗動物供應,降低對外部進口的依賴及成本。

  2. 完整的國際認證

    • AAALAC International (2007 年起):證明公司在實驗動物管理照護與使用方面達到國際最高標準。
    • TAF ISO 17025 (2007 年起,共 24 項):證明實驗室具備執行特定測試的技術能力與品質管理系統。
    • TAF OECD GLP (2008 年起):使試驗數據能被 OECD 會員國(包含美、歐、日等主要醫藥市場)接受,大幅降低客戶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障礙。
    • 衛福部 GLP:符合台灣法規對於藥品、醫療器材健康食品臨床前試驗要求。
    • ISO 9001 (2002 年起):證明公司具備完善的品質管理系統。
  3. 國際知名廠商合作:代理美國 GE Healthcare (現為 Cytiva)、Agilent 等國際大廠的產品,確保通路產品的品質與技術領先性。

  4. 專業研發與技術服務團隊:擁有經驗豐富的毒理學家、病理學家及技術人員,能提供客戶專業諮詢與客製化試驗設計服務。

市場與營運分析

營收結構與財務表現

進階生技的營收來源呈現通路與服務並重的多元化結構。根據 2023 年財報資料,各類產品服務的營收佔比如下:

pie title 2023 年產品營收結構 "培養耗材" : 36 "儀器設備" : 25 "試劑抗體" : 22 "生技服務" : 17
  • 培養耗材:佔 36%
  • 儀器設備:佔 25%
  • 試劑抗體:佔 22%
  • 生技服務 (臨床前試驗):佔 17%

在財務表現方面,公司近年營運穩健:

  • 2023 年

    • 營業收入達 660,611 仟元,較 2022 年成長 11.4%
    • 營業毛利 219,545 仟元,毛利率約 33.2%
    • 營業淨利 67,552 仟元,營業利益率約 10.2%
    • 每股盈餘 (EPS) 為 1.94 元
    • 現金股利發放 1.70 元,配發率約 87.63%
  • 2024 年

    • 前三季累計 EPS 為 0.46 元
    • 法人預估全年 EPS 可望超過 2 元,主要受惠於生技產業研發需求復甦及政府標案挹注。
    • 下半年營收預期有 20% 的年增長,部分來自國科會等研究機構預算執行的旺季效應。

3118 進階 營收趨勢圖
圖(11)3118 進階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從營收趨勢圖可看出,公司近年營收呈現成長趨勢。

3118 進階 獲利能力
圖(12)3118 進階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公司的獲利能力,可見毛利率、營益率及純益率等指標呈現穩定。

3118 進階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
圖(13)3118 進階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從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可看出,公司近年來持續擴充資本支出。

3118 進階 合約負債
圖(14)3118 進階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合約負債呈現上升趨勢,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增加。

3118 進階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15)3118 進階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可見公司存貨管理能力良好。

3118 進階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16)3118 進階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維持在穩定水準。

3118 進階 現金流狀況
圖(17)3118 進階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現金流量呈現穩定。

3118 進階 杜邦分析
圖(18)3118 進階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杜邦分析顯示公司財務狀況良好。

3118 進階 資本結構
圖(19)3118 進階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的資本結構穩定。

產業趨勢與市場定位

台灣生技醫藥產業近年呈現穩定成長態勢,根據經濟部統計,整體產業營業額從 2013 年3,813 億元增長至 2023 年7,578 億元,年複合成長率 (CAGR) 約 7.1%。其中,應用生技(含 CRO、檢驗檢測等)領域亦同步擴張。

生技產業營業額成長趨勢
圖(20)生技產業營業額成長趨勢(資料來源: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整理)

進階生技在此成長趨勢中,憑藉其通路規模臨床前試驗服務的整合優勢,穩居台灣市場領導地位。公司不僅是重要的生醫產品供應商,更是新藥醫材開發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特別是在臨床前試驗領域,其擁有的多項國際認證,使其成為本土生技公司接軌國際市場的重要橋樑。

營運據點與服務網絡

公司在台灣設立的五個營業據點(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確保能就近服務全台各地的學術研究單位與生技產業聚落,提供即時的產品供應與技術支援,強化客戶黏著度。

客戶結構與價值鏈

主要客戶群體分析

進階生技服務的客戶群體涵蓋學術界與產業界,主要分為兩大類:

  1. 學術研究機構

    • 大學院校:如台灣大學醫學院、陽明交通大學等。
    • 研究法人:如中央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等。
    • 醫療機構:如台大醫院、榮民總醫院體系等。
      相關機構是公司通路產品的主要使用者,也是早期研發的重要推動者。
  2. 產業客戶

    • 藥廠:包含新藥開發公司、學名藥廠等。
    • 生技公司:涵蓋細胞治療基因治療、診斷試劑開發等領域。
    • 醫療器材廠商
    • 化學品製造商
    • 健康食品業者
      相關產業客戶是臨床前試驗服務的主要需求來源。

進階主要服務客戶
圖(21)進階主要服務客戶(資料來源:進階生技官網)

根據法人推估,前五大客戶約佔公司營收 35%,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但透過拓展政府標案(約佔營收 18%)及中小型生技客戶,可望逐步分散風險。

產業鏈角色與合作關係

進階生技在生技醫藥產業鏈中扮演多元關鍵角色

  • 上游連結 (通路業務):作為國際大廠(如 Merck、Thermo Fisher、Cytiva、Agilent)在台灣的重要代理商,將全球先進的試劑、耗材與儀器引進台灣市場,支援基礎研究與開發。

  • 中游樞紐 (CRO 業務):提供臨床前試驗服務,是新藥醫材從實驗室走向臨床試驗(IND 申請)的關鍵環節。公司串聯起上游的研發單位與下游的臨床試驗機構或藥廠,加速產品商品化進程。其服務能量亦與 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廠商(如台耀、泰福)形成互補,共同構成台灣生技委外服務生態系。

  • 一站式服務提供者:整合通路與服務,能為客戶(尤其是中小型生技公司)提供從實驗設計、耗材採購到臨床前安全性/功效性評估的整合解決方案,降低客戶的研發管理成本與時間。

3118 進階 法人籌碼(日)
圖(22)3118 進階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3118 進階 大戶籌碼(週)
圖(23)3118 進階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3118 進階 內部人持股(月)
圖(24)3118 進階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法人籌碼、大戶籌碼及內部人持股等籌碼動向,可作為生技股投資參考。

生產布局與服務能量

SPF 動物中心與實驗室設施

由於進階生技的核心業務包含服務型態的 CRO,其「生產布局」主要體現在專業設施與認證能量上,而非傳統的製造產線。

  • SPF 動物中心:位於汐止總部的 2,350 坪 SPF 動物中心是核心設施。擁有 51 間動物房與多間功能實驗室,嚴格控制環境條件,確保實驗動物品質與試驗數據的準確性。此設施規模為台灣最大民營同類型中心,足以支援大規模毒理與藥效試驗的需求。

  • GLP 實驗室:符合 OECD GLP衛福部 GLP 規範,配備執行毒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研究所需的儀器設備。

  • 服務產能定義CRO 的產能主要以案件處理量認證範圍來衡量。進階生技目前擁有的 24 項 TAF ISO 17025 認證及多項 GLP 認證,支持每年處理超過 300 件 臨床前試驗案件的能量。

生醫產品供應鏈管理

生醫通路業務方面,進階生技並無自建生產基地,而是透過與國際原廠建立穩固的合作關係,進行產品代理與銷售。庫存管理與物流配送由汐止總部及各區營業據點統籌負責,確保產品供應的及時性與穩定性。

設施擴充與技術升級計畫

為因應市場需求成長及技術發展趨勢,進階生技持續投入資源進行設施擴充與技術升級:

  1. 不動產購置2024 年 8 月斥資 2.26 億新台幣購入新北市汐止區康寧街的不動產,預計用於擴充實驗室與倉儲空間,強化服務能量與庫存管理能力。

  2. 技術升級與團隊擴編

    • 毒理病理學團隊2023 年起擴大毒理病理學團隊編制(2024 年擴編 20%),提升試驗報告的產能、品質及國際送審效率。
    • 國際認證擴展:持續維持並擴增 TAFOECD GLP 認證範圍,並規劃申請美國 FDA GLPEPA GLP(環境保護署優良實驗室操作規範)相容性認證,以拓展美國市場的醫療器材與化學品測試服務。
    • AI 輔助分析導入:規劃導入 AI 病理切片影像辨識技術於病理切片判讀,目標 2025 年上線,預期可提升 30% 的診斷效率,並可能減少部分動物使用量。
    • 新服務模型建置:發展 基因編輯動物模型,以切入 CAR-T、免疫細胞治療CRISPR 基因治療等新興領域的安全性與功效性評估市場。

競爭優勢與市場機會

核心競爭力分析

進階生技在台灣 CRO 市場中建立明確的競爭優勢:

  1. 認證完整性與門檻:同時擁有 AAALAC、OECD GLP、TAF ISO 17025衛福部 GLP 等多重國際與國內認證,是同業難以短期複製的技術壁壘,直接關係到服務定價能力與國際案件的承接資格。

  2. 垂直整合服務能力:結合生醫通路代理臨床前試驗服務,提供客戶「一站式購足」的便利性,能有效降低客戶的供應鏈管理成本與溝通時間,特別對資源有限的中小型生技公司具吸引力。

  3. 規模經濟與設施優勢:台灣最大民營 SPF 動物中心 提供充足的試驗量能,自建繁殖群降低對外部動物供應的依賴,並有助於控制成本與確保動物品質穩定。

  4. 在地化服務與經驗:深耕台灣市場超過三十年,熟悉本土法規與客戶需求,並累積大量試驗數據與經驗,能提供更貼近客戶需求的客製化服務。

市場機會與成長動能

進階生技面臨多項有利的市場發展機會:

  1. 全球生技研發投入增加:疫情後全球生技公司重啟或加速研發計畫,尤其在細胞治療基因治療mRNA 技術抗體藥物複合體 (ADC) 等新興領域,帶動臨床前試驗需求持續增長。

  2. 台灣生技政策紅利

    • 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提供租稅優惠並延長至 2031 年,其中臨床前試驗費用可抵減稅額,直接刺激客戶委託意願。
    • 政府推動 CDMO 國家隊政策,亦間接提升整體生技委外服務(包含 CRO)產業的能見度與需求。
  3. 法規要求趨嚴:各國(包含台灣)對於藥品、醫材、化學品、健康食品的安全性要求日益提高,使得符合 GLP 規範的臨床前試驗成為產品上市的必要條件,擴大 CRO 服務市場。

  4. 國際化拓展潛力

    • 亞洲市場:憑藉 OECD GLP 認證,可承接日、韓、東南亞等地客戶的委託案,特別是在醫療器材領域已見成效。
    • 美國市場:規劃取得 EPA GLP 相容性認證後,可切入美國化學品法規測試市場,預估可新增年產值 5,000 萬台幣。公司目標 2025 年將海外營收佔比從目前的 15% 提升至 20%

3118 進階 本益比河流圖
圖(25)3118 進階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本益比河流圖呈現公司歷年本益比變化,以及預估未來本益比的區間。

3118 進階 淨值比河流圖
圖(26)3118 進階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淨值比河流圖呈現公司歷年淨值比變化。

面臨挑戰與風險因子

儘管前景看好,進階生技仍需關注以下挑戰與風險:

  1. 國際市場競爭加劇:面臨如 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 等全球性大型 CRO 的競爭,該類業者擁有更龐大的規模經濟、更廣泛的服務範圍及全球據點,可能在大型案件或價格上構成壓力。

  2. 專業人才供給與留任:毒理學、病理學等領域的專業人才在全球範圍內均屬稀缺,人才的招募、培育與留任是維持服務品質與擴張速度的關鍵挑戰。同業挖角可能導致人事成本上升或核心技術流失。

  3. 法規環境變動:各國對於動物實驗倫理(如 3R 原則:替代、減量、精緻化)的要求日益提升,可能增加設施維護、技術升級(如開發體外替代模型)的成本。此外,各國法規(如健康食品安全評估方法)的變動也可能短期影響客戶的試驗規劃。

  4. 客戶集中度風險:前五大客戶佔比較高,若主要客戶因研發策略改變或財務狀況影響而減少委託量,可能對公司營運產生較大衝擊。

近期重大事件與法人評價

近期營運亮點

  • 疫後需求復甦2023 年起,隨全球生技研發活動回溫,臨床前試驗服務營收呈現雙位數增長。
  • 政府標案挹注:持續承接國科會、衛福部等政府研究機構委託案,2024 年相關業務佔營收約 18%,提供穩定的業務來源。
  • 設施擴充2024 年 8 月完成汐止不動產購置,為未來實驗室與倉儲擴充預作準備。

機構法人評價觀點

綜合近期法人訪談與研究報告,機構法人對進階生技的評價重點如下:

  1. 正面評價

    • 產業定位獨特:作為台灣唯一上櫃的純 CRO 公司,具備稀缺性價值
    • 認證門檻高:多重國際認證構成強大的競爭壁壘,支撐獲利能力。
    • 營運穩健:通路業務提供穩定現金流,高現金股利配發率(近五年平均 87.63%)具備防禦型投資價值
    • 政策支持:受惠於台灣生技發展政策及法規要求。
    • 成長潛力:國際化拓展及新興技術服務(AI、細胞治療評估)帶來成長空間。
  2. 潛在風險提示

    • 國際競爭壓力
    • 專業人才瓶頸
    • 客戶集中度偏高
    • 公司規模相對較小(市值約 10 億),承接超大型國際委託案能力受限。
  3. 評價分歧點

    • 多頭看好政策紅利、技術升級效益及產業成長趨勢。
    • 保守則關注規模限制、客戶集中風險及國際競爭壓力。
  4. 操作策略建議

    • 短期關注每月營收年增率(尤其 Q4 旺季)及國際新認證(如 FDA/EPA GLP)申請進度。
    • 長期可作為生技投資組合中的高股息防禦配置,並關注 CRO 產業併購趨勢下可能的題材發酵。

未來發展策略與展望

短中期發展重點

依據公司法說會揭露及法人分析,進階生技未來 1-3 年的發展重點包括:

  • 強化臨床前試驗服務能量:持續擴充 SPF 動物中心產能,提升毒理、病理分析效率(如導入 AI 技術),拓展服務範圍至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新興領域。
  • 開發新客戶群與市場
    • 深化與本土中小型生技公司的合作,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 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特別是日、韓、東南亞的醫材認證市場,以及美國的化學品測試市場。
    • 開拓新興應用領域客戶,如外泌體建廠諮詢細胞治療製程確效相關服務。
  • 發展創新技術平台:投入資源開發腫瘤球 (Tumor spheroid)類器官 (Organoid)器官晶片 (Organ-on-a-chip) 等體外替代試驗模型,以符合 3R 原則趨勢並開發高附加價值服務。
  • 持續引進國際先進儀器與技術:透過通路業務,引進最新的實驗儀器與分析技術,保持技術領先性,並與 CRO 服務產生協同效應。

長期發展藍圖

從更長遠(3-5 年以上)的角度來看,進階生技的發展藍圖可能包含:

  • 成為亞太區領先的 CRO:透過持續的國際認證擴展(如 FDA GLP)、技術升級與國際業務拓展,提升在亞太區域市場的競爭力與市佔率。
  • 深化技術服務內涵:從單純執行試驗,轉向提供更前端的研發策略諮詢、法規符合性顧問等高附加價值服務。
  • 評估策略聯盟或併購機會:為加速拓展國際市場或補強特定技術缺口(如體外替代模型技術),可能尋求與國內外同業或技術公司的策略合作,甚至不排除併購機會。
  • 落實永續經營 (ESG):強化在環境保護(如節能減碳、廢棄物管理)、社會責任(如人才培育、產學合作)及公司治理(如董事會效能、風險管理)的投入,以符合國際趨勢並提升企業長期價值。

籌資策略與財務規劃

進階生技目前的財務結構相對穩健,負債比率維持在 30% 以下,近年主要透過內部盈餘銀行借款支應營運與資本支出(如購置不動產)。

  • 短期籌資需求:考量公司內部資金尚屬充裕,且有穩定的營運現金流,短期內(1-2 年)較無迫切透過公開市場發行新股(現金增資)或公司債的需求。
  • 中長期籌資規劃:若未來啟動較大規模的投資計畫,例如:
    • 大幅擴建 SPF 動物中心或建置海外實驗室。
    • 進行國內外併購。
    • 申請多項高成本的國際認證(如 FDA GLP)。
      則可能評估以下籌資工具:
    • 專案貸款或聯貸:針對特定資本支出項目向銀行申請。
    • 限制型現金增資:引進策略性投資人或用於員工認股。
    • 政府補助款:積極申請如經濟部 A+ 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等補助資源。
      公司預期將優先維持穩定的現金股利政策,以回饋股東並穩定股權結構,因此大規模的公開市場股權籌資可能性相對較低,除非有重大的策略性擴張需求。

重點整理

  • 公司定位:進階生物科技 (3118) 是台灣領先的生醫產品通路商與臨床前 CRO,具備通路與服務整合的獨特優勢。
  • 核心競爭力:擁有台灣最大民營 SPF 動物中心及多項國際認證(AAALAC, OECD GLP, TAF ISO 17025),構成高技術門檻。
  • 營運穩健:通路業務提供穩定現金流,CRO 業務受惠於產業成長與政策支持,財務結構健全,股利政策穩定。
  • 成長動能:來自新興療法(細胞/基因治療)的試驗需求、法規趨嚴、國際化拓展(日韓、東南亞、美國)及新技術服務(AI 病理分析、體外模型)開發。
  • 面臨挑戰:需應對國際大型 CRO 的競爭壓力、專業人才的招募與留任不易,以及法規環境變化的潛在影響。
  • 未來策略:持續強化臨床前試驗服務能量,拓展國際市場與新興技術應用,並可能透過策略合作或併購加速成長,同時注重永續經營。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1. 進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四季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2.11)
    本研究主要參考法說會簡報中的營運概況、業務發展、未來規劃及產業趨勢看法。該簡報由進階生物科技董事長邱春龍主講,提供最新且權威的公司營運資訊。

  2. 進階生物科技 2024 年第三季財務報告
    本文的財務分析主要依據此份財報,包含營業收入、毛利率、營業費用、稅後淨利、每股盈餘等關鍵數據。

  3. 公司組織暨業務簡介(2024)
    詳述進階生物科技的發展歷程、組織架構及核心價值。

  4. 企業永續發展報告(2024)
    提供公司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方面的承諾與具體措施。

產業研究資料

  1. 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整理報告(2024)
    該報告提供生技產業營業額成長趨勢及產業經營概況分析,為本文在產業分析方面的重要參考。

  2. 財團法人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產業研究(2024)
    研究報告提供應用生技產業之領域別及其產品的專業分析,以及對產業未來發展的評估。

  3.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2024)
    針對生技產業範疇及產業成長趨勢提供完整分析。

新聞報導與第三方分析 (Perplexity 彙整來源)

  1. 環球生技月刊 (GBimonthly) 投資報導 (含 2024 年相關報導)
    提供公司定位、認證細節、擴廠計畫、市場評價等分析觀點。

  2. MoneyDJ 理財網新聞與 Wiki 資料
    提供公司基本資料、營運概況、法人預估、市場動態等資訊。

  3. NStock 網站分析
    提供公司業務概況、股利政策、營收預估等資訊。

  4. Yahoo 奇摩股市、鉅亨網、公開資訊觀測站、台灣證券交易所
    提供公司基本資料、股價、股權結構、財報、法說會資訊等公開數據。

  5. 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 (CPMDA) 新聞
    提供法人評價、營收預估、政府標案等相關資訊。

  6. 台灣認證基金會 (TAF) 報告 (含 2012 年報導)
    提供公司早期認證歷程與設施介紹。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上述 2023 年末至 2024 年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法說會資料及第三方分析報導。文中引用的圖表及數據,主要來源為公司法說會資料及經濟部產業分析報告。Perplexity 提供的分析摘要已整合至相應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