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2317 鴻海(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3 月 27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鴻海精密:全球電子製造服務領導者邁向多元發展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 Ltd.,以下簡稱鴻海)於 1974 年在台灣創立,以模具製造起家,逐步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子代工服務(EMS)企業,市佔率逾四成,商標名為富士康(Foxconn)。 鴻海科技集團位居世界第四大資訊科技公司,2024 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6.86 兆元,全球員工總數在季節性高峰時約九十萬人,事業版圖橫跨亞洲、美洲、歐洲三大洲,於逾 20 個國家及地區設有生產及服務據點。 近年來,鴻海積極佈局「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策略作為集團長期發展主軸。
圖(2)集團關係企業(資料來源:鴻海公司網站)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公司基本資料
項目 | 內容 |
---|---|
公司名稱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稱 |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 Ltd. |
股票代號 | 2317. TW |
成立時間 | 1974 年 |
創辦人 | 郭台銘 |
現任董事長 | 劉揚偉 |
全球總部 | 台灣新北市土城區 |
主要業務 | 電子代工服務(EMS) |
全球員工數 | 約九十萬人(季節性高峰) |
2024 年合併營收 | 新台幣 6.86 兆元 |
全球排名 | 全球第一大 EMS 企業,世界第四大資訊科技公司 |
官方網站 | https://www.foxconn.com |
發展歷程
-
創業之始 (1974-1981):
-
1974 年,郭台銘創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初期製造黑白電視機旋鈕。
-
1981 年,轉型生產個人電腦連接器。
-
-
轉型與擴張 (1982-1999):
-
1982 年,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達 1600 萬元。
-
1985 年,於美國設立分公司,拓展海外市場。
-
1990 年代,轉投資台灣科技企業,如立衛科技、隴華電子、欣興電子、聯華電子等。
-
1999 年,取得廣宇科技 16% 股權,成為最大股東,並併購華升(後更名為鴻準精密)。
-
-
全球佈局與併購 (2000-2016):
-
2000 年,市值突破新台幣 1,000 億元,展開全球併購,包含捷克 HTT-Telsa 及墨西哥摩托羅拉工廠。
-
2003 年,以 367 億元新台幣併購國碁電子,成為全球最大網通產品代工廠。
-
2005 年,集團總營業額突破新台幣兆元,成為全球最大科技代工廠。
-
2010 年底,營業額達美元千億,躋身全球前五十大企業。
-
2016 年,以 3,888 億日圓收購日本夏普株式會社 66% 股權。
-
-
策略轉型與新興領域 (2017-至今):
-
2019 年,郭台銘交棒,劉揚偉接任董事長,提出「3+3」發展策略。
-
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
-
獲獎與榮譽
- 2024 年,《財富雜誌》全球 500 大企業排行榜第 32 名。
- 2019 年,《富比士雜誌》全球百大數字公司第 25 名。
- 連續七年(2018-2024)科睿唯安「全球百大創新機構」。
核心業務分析
產品系統與應用說明
鴻海的產品結構主要分為四大領域:
- 消費智能產品:智慧型手機、遊戲機等組裝業務。
- 雲端網路產品:伺服器及網通產品。
- 電腦終端產品:桌上型電腦(DT)、筆記型電腦(NB)、平板電腦組裝。
- 元件及其他:電子元件製造。
圖(3)提供全方位解決平台(資料來源:鴻海公司網站)
圖(4)六大主題展示鴻海多方位解決方案能力(資料來源:鴻海公司網站)
鴻海產品應用領域廣泛,涵蓋:
- 資訊產業: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電腦終端產品。
- 通訊產業:智慧型手機、無線移動式通訊產品、寬頻通訊設備等。
- 自動化設備產業:精密機械零組件、機器人相關零件。
- 光電產業:精密光學元件、鏡頭等。
- 汽車產業:電動車關鍵零組件、汽車電子零件。
- 消費性電子產業:遊戲機、音箱、機上盒等。
圖(5)產品應用領域(資料來源:鴻海公司網站)
圖(6)產業與技術佈局(資料來源:鴻海公司網站)
圖(7)三大核心技術(資料來源:鴻海公司網站)
技術優勢分析
鴻海的技術優勢在於其深厚的供應鏈垂直整合能力,以及不斷演進的經營模式:
- 供應鏈垂直整合:從代工製造(OEM)逐步發展至原設計製造商(ODM)、整合元件製造商(IDM),最終達到創新整合設計製造(IIDM)。
- 創新整合設計製造(IIDM):提供從零組件、核心技術創新、軟硬體整合至工業設計的一站式服務。
- 核心技術能力:在半導體封裝測試、精密組裝等領域具備領先優勢。
- 新興技術佈局:積極投入 AI、半導體、電動車等新技術研發與應用。
市場與營運分析
營收結構分析
產品營收佔比
根據 2024 年第三季財報,鴻海的產品營收結構如下:
-
消費智能產品:佔營收 45%。
-
雲端網路產品:佔營收 32%。
-
電腦終端產品:佔營收 17%。
-
元件及其他:佔營收 6%。
區域營收佔比
鴻海產品銷售遍及全球,主要銷售區域包含亞洲、美洲、歐洲等地,生產及服務據點遍布中國大陸、印度、日本、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美國、巴西、墨西哥等地。
雖然公開資料未明確揭露鴻海的區域營收佔比,但可參考鴻海旗下公司鴻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產品銷售地區比重:
-
日本:72%。
-
中國大陸:15%。
-
其他:11%。
-
美國:2%。
鴻海整體營收結構深受全球客戶需求影響,特別是蘋果等主要客戶的需求變化。
區域市場分析
市場佈局分析
鴻海的生產基地遍布全球,形成以台灣為中心,向外擴張的全球生產網絡:
圖(8)全球佈局(資料來源:鴻海公司網站)
-
台灣:為集團總部及研發中心,亦是高階製造基地,包含土城總部、頂埔廠、民生廠、中山廠、中山二廠等。
-
中國大陸:為主要生產基地,包含深圳龍華科技園、觀瀾科技園、佛山園區、廣州園區等。
-
美洲:於美國、墨西哥、巴西等地設有生產基地,就近服務美洲市場客戶。
-
亞洲其他地區:於印度、越南、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設廠,擴展亞洲市場版圖。
-
歐洲:於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地設有生產基地,服務歐洲市場。
生產基地產能配置
鴻海在全球擁有五大主要生產基地:
中國大陸為最大生產基地,台灣則為核心研發與高階製造中心。 鴻海持續擴充全球產能,尤其在新興市場如印度和越南積極擴廠。
財務績效分析
近期營收表現
鴻海 2025 年 2 月營收達新台幣 5,514 億元,年增 56.43%,月增 2.36%,創歷年同期新高。 累計前兩個月營收為 1 兆 900 億元,年增 24.63%,亦創歷年同期新高。 營收成長主要受惠於 AI 雲端產品拉貨動能強勁及新品上市。
獲利能力
2024 年第三季財務數據:
-
毛利率:6.19%。
-
營業利益率:2.95%。
-
淨利率:2.66%。
-
基本每股盈餘(EPS):3.55 元。
現金流量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現金流量:
-
營業活動之淨現金流入(出):(18,634)百萬元。
-
資本支出:(96,090)百萬元。
-
自由現金流量:(114,724)百萬元。
財務結構
2024 年 9 月 30 日財務數據:
-
負債比:58%。
-
淨現金:249,135 百萬元。
-
應收帳款週轉天數:51 天。
-
存貨週轉天數:45 天。
-
現金週轉天數:42 天。
客戶結構與價值鏈分析
客戶群體分析
鴻海主要客戶包含:
-
蘋果(Apple):為最重要客戶,佔業務量約 70%。
-
戴爾(Dell)
-
惠普(HP)
-
諾基亞(Nokia)
-
索尼(Sony)
-
思科(Cisco)
-
任天堂:遊戲機組裝服務。
客戶群涵蓋全球知名品牌,客戶基礎穩固。
價值鏈定位
鴻海在電子產業價值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定位於電子製造服務(EMS)領導者,並積極拓展至創新整合設計製造(IIDM)服務,提供從上游零組件至下游終端產品的完整解決方案。
上下游關係
-
上游供應商:半導體、材料供應商,如銅材、塑膠粒、金鹽、鋼材等。
-
下游客戶:HP、Dell、Apple、Nokia、Sony、Cisco 等國際品牌大廠。
鴻海具備強大的供應鏈垂直整合能力,能有效管理原物料採購,降低成本波動風險,並確保供應鏈穩定。
競爭優勢與未來展望
競爭優勢分析
- 全球化佈局:生產基地遍布全球,貼近客戶,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 垂直整合能力:供應鏈深度整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 技術創新:持續投入研發,佈局 AI、半導體、電動車等新興領域。
- 客戶基礎:與全球頂尖品牌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客戶群穩定。
- 規模經濟:全球最大 EMS 企業,具備顯著規模經濟優勢。
市場競爭地位
鴻海在全球 EMS 市場佔據領導地位,市佔率超過 40%,主要競爭對手包含:
- 仁寶 (2324)
- 英業達 (2356)
- 廣達 (2382)
- 緯創 (3231)
- 和碩聯合科技
- 立訊精密工業(中國大陸企業)
- 宏電 (2306)
- 金寶 (2312)
- 神達電腦 (2315)
- 大眾 (2319)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 營收創同期新高:2025 年前兩個月營收創歷年同期新高,顯示營運表現強勁。
- 機構法人看好:多家機構法人給予正面評價,看好 AI 與伺服器業務成長潛力。
- 擴大徵才:為因應業務擴張,鴻海大舉徵才,預估需求千人。
- 子公司購置廠房:子公司斥資 75.5 億買下「中工雲宇宙 AI 園區」廠房,擴充產能。
- 發行公司債:發行無擔保普通公司債與可轉債,籌措資金支應業務發展。
- 參與國際展會:預計參與輝達 GTC 大會,展示 AI 伺服器等產品與技術。
未來發展策略展望
- 深化 AI 產業佈局:擴大 AI 伺服器業務,掌握 AI 產業發展契機。
- 拓展電動車事業:和發廠預計 2025 年 Q1 量產,加速電動車業務發展。
- 強化智慧製造:推動 AI 機器人平台與孿生工廠平台,提升生產效率。
- 佈局智慧城市:展示 CityGPT 於智慧城市應用,拓展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市場。
- 精進半導體技術:佈建車用功率 / 類比小 IC 關鍵產能,提升半導體設計與製造能力。
- 全球化人才戰略:建立全球化人才管理體系,吸引與留住頂尖人才。
- ESG 永續發展:持續推動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提升企業永續競爭力。
投資價值綜合評估
投資優勢
- 產業領導地位:全球 EMS 龍頭,市佔率領先。
- 營收成長動能強勁:受惠 AI 伺服器需求爆發,營收持續成長。
- 新興產業佈局:電動車、AI 、半導體等新興領域具備發展潛力。
- 機構法人看好:多家機構法人給予正面評價與目標價。
- 穩健財務體質:負債比率適中,現金流量穩健。
- 股利政策:長期以來維持穩定的股利政策,積極回饋股東。
風險提示
- 全球經濟波動風險: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可能影響電子產品需求。
- 地緣政治風險:全球生產佈局面臨地緣政治風險挑戰。
- 原物料價格波動風險: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生產成本。
- 市場競爭風險:EMS 市場競爭激烈,需持續創新與提升效率。
- 客戶集中度風險:對蘋果等主要客戶依存度較高。
總結與投資建議
鴻海精密作為全球 EMS 產業領導者,憑藉其全球化佈局、垂直整合能力與技術創新,於電子製造領域佔據關鍵地位。 受惠於 AI 伺服器市場爆發性成長,以及電動車、半導體等新興事業佈局逐步發酵,鴻海營運展望樂觀,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惟需留意全球經濟波動、地緣政治風險、原物料價格波動及市場競爭等潛在風險。 建議投資人可關注鴻海法說會釋出之訊息,以及 AI 與電動車等新興事業發展進度,作為投資決策參考。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季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 11. 14)
本研究主要參考法說會簡報之財務數據、營運展望、事業進展等資訊,簡報由鴻海官方發布,提供最新且權威的公司營運資訊。
2.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月營收報告(2025. 03. 05)本文引用鴻海 2025 年 2 月營收報告,以佐證公司近期營收表現。
網站資料
-
鴻海科技集團官方網站
檢索鴻海公司簡介、發展歷程、產品服務、全球據點、企業社會責任等資訊,以建立對公司之全面性認識。
2. MoneyDJ 理財網 – 財經百科 – 鴻海參考 MoneyDJ 理財網關於鴻海公司之產業地位、產品結構、上下游關係、經營模式等資訊,輔助分析公司業務範疇與產業價值鏈。
3. Yahoo 奇摩股市 – 個股 – 鴻海 (2317. TW)查詢鴻海公司股票代號、股價資訊、公司基本資料等,以驗證公司股票代號及股價表現。
4. 鉅亨網 – 台股 – 鴻海參考鉅亨網關於鴻海公司之公司簡介、經營團隊資訊,以補充公司經營階層資訊。
5. 工商時報、經濟日報、中央社、聯合新聞網、自由時報、工商時報、Digitimes 等財經新聞媒體蒐集鴻海公司近期營收表現、股價動態、法人報告、重大新聞事件等資訊,以掌握公司最新營運狀況與市場動態。
註: 本文內容主要依據上述 2024 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簡報、2025 年 2 月營收報告及其他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 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之官方文件、網站資訊及新聞報導。
參考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鴻海公司網站、法說資料、券商研究報告、鉅亨網、Moneydj、各大報新聞。
公司網址:https://www.honhai.com/zh-tw
法說會中文檔案連結:https://mopsov.twse.com.tw/nas/STR/231720241114M001.pdf
基本概況
股價:163.0
預估本益比:13.32
預估殖利率:3.25%
預估現金股利:5.39元
報表更新進度:☑ 月報 ☑ 季報
圖(9)2317 鴻海 EPS 熱力圖
股價走勢
圖(10)2317 鴻海 K線圖(日)
圖(11)2317 鴻海 K線圖(週)
圖(12)2317 鴻海 K線圖(月)
日報表
圖(13)2317 鴻海 法人籌碼
週報表
圖(14)2317 鴻海 大戶籌碼
月報表
圖(15)2317 鴻海 內部人持股
圖(16)2317 鴻海 本益比河流圖
圖(17)2317 鴻海 淨值比河流圖
新聞筆記
5名有鴻海 Note right of 2025.03.24: ↓台股收跌102點,鴻海跌2元 Note right of 2025.03.24: ↓台股紅翻黑終場下跌,鴻海終場收在163元,下跌2
元 Note right of 2025.03.24: ↓收盤/台積電走疲,鴻海跌1.21% Note right of 2025.03.24: ↓台股開高走低!鴻海收163元,跌2元 Note right of 2025.03.24: ↓三大法人無情砍「這幾檔AI」,鴻海遭三大法人賣超
,股價跌破3季新低 Note right of 2025.03.24: ↓外資脫手鴻海,提款24億元離去,已連賣 2025
.03.06 Note right of 2025.03.24: ↑股東會紀念品大作戰!鴻海股東有2025專屬購物優
惠 Note right of 2025.03.24: ↑鴻海股價探低仍獲「買進」評等 Note right of 2025.03.24: →鴻海甜甜價能上車?股民點出「關鍵原因」:建議先不
要 Note right of 2025.03.24: ↓盤後/外資爆買這些股,外資對鴻海等毫不留情賣超 Note right of 2025.03.24: ↑《日經商業週刊》特輯向台灣致敬,日經分析台灣如何
在逆境中突圍,以鴻海為例 Note right of 2025.03.24: ↑鴻佰取美德州休士頓土地廠房,鴻海表示,視全球布局
彈性調整高階AI伺服器產能,評估 25 年AI伺服
器營收可望突破新台幣1兆元
O夥伴有鴻海集團等台廠 Note right of 2025.03.23: →訊芯擔綱鴻海集團CPO布局 Note right of 2025.03.23: ↑台股早盤開高震盪,台積電、鴻海、聯發科早盤漲幅均
逾1% Note right of 2025.03.23: →鴻海股東 25 年 專屬購物優惠,以股東限定折扣
代替紀念品,最後買進日在 2025.03.26 Note right of 2025.03.23: ↑台股開紅,台積電漲11元,鴻海漲2元 Note right of 2025.03.23: ↑美股上週五震盪回穩!台股今開高,鴻海開166.5
元,漲1.5元 Note right of 2025.03.23: ↓台積電終場軟腳!台股先盛後衰,鴻海收黑 Note right of 2025.03.23: →輝達新產品與台積電、鴻海、日月光矽品、波若威等多
家台廠協作開發 Note right of 2025.03.23: →立碁參與台積電與日月光投控領軍的矽光子聯盟,制定
產業標準 Note right of 2025.03.23: →輝達產品與台積電、鴻海、日月光矽品及波若威等多家
台廠合作 Note right of 2025.03.23: →立碁加入台積電與日月光投控主導的矽光子聯盟 Note right of 2025.03.23: ↓三大法人賣超鴻海8.7萬張,金額高達145億,已
是連續第8週遭三大法人賣超 Note right of 2025.03.23: ↑輝達GTC強調量子運算潛力,鴻海積極發展此領域 Note right of 2025.03.23: ↑八大公股銀行上週買超鴻海9195張
盤,鴻海由紅翻黑,跌1元 Note right of 2025.03.22: ↑鴻海旗下訊芯,受惠輝達GTC大會點名,搶攻CPO
商機 Note right of 2025.03.22: ↑輝達GTC大會設立量子日,鴻海積極參與量子科技,
爭取先機 Note right of 2025.03.22: ↑鴻海研究院提出QPA方法,結合量子運算與深度學習 Note right of 2025.03.22: ↑劉揚偉表示鴻海將全力發展量子電腦,25 年推出1
0位元量子電腦 Note right of 2025.03.22: →陳其邁與鴻海等台企交流,看見台廠成果 Note right of 2025.03.22: ↓外資賣超鴻海85,157張,已連賣5天 Note right of 2025.03.22: ↓鴻海遭外資賣超8.5萬張,提款142億元 Note right of 2025.03.22: ↑該產品與台積電、鴻海、日月光矽品等多家台廠合作 Note right of 2025.03.22: →立碁加入台積電與日月光投控主導的矽光子聯盟
one業務,是全球AI伺服器供應鏈中市占率最高的製
造商 Note right of 2025.03.21: →以00713 6M24 成分股調整為例,鴻海持有
期間報酬94.6% Note right of 2025.03.21: →該產品與台積電、鴻海、日月光矽品及波若威等多家台
廠合作 Note right of 2025.03.21: ↑鴻海電動車奪三菱訂單受惠,三菱擬與鴻海集團旗下鴻
華先進共同開發電動車,發展海外市場 Note right of 2025.03.21: ↑鴻海傳三菱電動車訂單到手?鴻華先進狂漲8%飆破5
0元大關,消息激勵鴻華先進一度強漲8%,衝破50元
大關 Note right of 2025.03.21: ↓鴻海股價小跌,外資賣壓仍在,且市值極大難直接反映
利多 Note right of 2025.03.21: ↑輝達GTC後投資策略這樣看!首選供應鏈個股包含鴻
海 Note right of 2025.03.21: ↑鴻海拿下三菱電動車訂單,首款車型呼之欲出,鴻海集
團即將與三菱汽車簽訂合作協議,生產電動車 Note right of 2025.03.21: ↑黃仁勳連趕4攤也要參加,直擊台灣之夜現場,鴻海董
事長劉揚偉等出席 Note right of 2025.03.21: ↑緯創、鴻海權證嗨翻,輝達反彈帶動鴻海跟漲,法人預
期GB200組裝良率提升,3M25 後出貨量將放大
,推升營收 Note right of 2025.03.21: ↑法人預估 2Q25 有望回歸基本面,鴻海AI伺服
器主要客戶包含微軟、Oracle、xAI等,管理層
預期 25 年 營收將年增15%以上 Note right of 2025.03.21: ↑台股早盤下跌75點,鴻海開167元,漲1元 Note right of 2025.03.21: →台積電回檔小跌3元至982,台股早盤下跌逾20點
,鴻海漲1元,觸及167元 Note right of 2025.03.21: ↓台股收跌168點,鴻海收165元,跌1元 Note right of 2025.03.21: ↓外資殺尾盤倒貨台積電!輝達GTC大會點名台積電、
鴻海合作 Note right of 2025.03.21: ↓才買了一天外資又開始出貨!台積電下跌13元;鴻海
下跌1元,收165元 Note right of 2025.03.21: →網通鴻家軍台揚連吞5根跌停/CPO概念股點火衝/
美股迎 25 年 首次三巫日,傳三菱委託鴻海生產電
動車,鴻海股價未受激勵反小跌 Note right of 2025.03.21: ↓昨回神今又收黑!台積電下挫台股收跌168.16點
,電子權值股中,鴻海皆收黑 Note right of 2025.03.21: ↓三大法人賣超183.42億元,台積電、鴻海均收黑 Note right of 2025.03.21: →抗震「換股金絲雀」ETF今天秒填息,鴻海持有期間
報酬94.6%,調整時股價約210元,至今下跌24
.1% Note right of 2025.03.21: ↓聽說鴻海相對穩!專家:先想清楚2件事,鴻海股價曾
因AI浪潮飆漲,近期股價震盪走低 Note right of 2025.03.21: ↑日媒:三菱汽車擬委託鴻海生產電動汽車,鴻海致力於
25 年 前轉變為電動車製造商,降低對iPhon
e代工的依賴 Note right of 2025.03.21: ↑傳日本三菱汽車找鴻海生產電動車!,三菱汽車擬委託
鴻海生產電動車,以降低成本、縮短開發時程
過合作,降低生產成本和縮短開發時間 Note right of 2025.03.20: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於2025.03.14透露,預計
近期將與某日本車廠簽約 Note right of 2025.03.20: ↑三菱汽車將產線外包,以自有品牌銷售鴻海生產的車型
,致力於與鴻海合作建立高效的汽車產線 Note right of 2025.03.20: →鴻海成交金額位居個股第五 Note right of 2025.03.20: ↓老黃概念股「這檔」慘遭外資15賣!鴻海再被提款8
.28億反漲1.22%,外資賣超鴻海近5千張,但鴻
海股價反漲1.22% Note right of 2025.03.20: →黃仁勳宣布矽光子CPO產品由台積電製造,鴻海等台
廠列「老黃背板」 Note right of 2025.03.20: →輝達現在可以透過台積電和鴻海等供應商在美國生產系
統 Note right of 2025.03.20: ↑陳其邁:強化三大核心力,高雄加速AI產業升級,鴻
海在GTC大會展出與高雄市智慧城市的合作成果「Ci
tyGPT」 Note right of 2025.03.20: ↑鴻海攜手輝達建置「先進算力中心」,預計於 26
年 完工 Note right of 2025.03.20: ↑AI護理機器人亮相,估可減少3成工時,中榮總與鴻
海共同開發AI護理機器人Nurabot於輝達GTC
首度亮相 Note right of 2025.03.20: ↑Follow川普,黃仁勳攜手台積電擴大美國製造,
輝達可透過台積電和鴻海等供應商在美國生產最新的AI
系統 Note right of 2025.03.20: ↑再攻電動車市場?傳三菱委託鴻海生產純電動車,鴻海
董事長劉揚偉表示,將與日本電動車客戶簽署 CDMS
合約 Note right of 2025.03.20: ↑日媒曝三菱計畫委託生產電動車,鴻海僅3個字回應,
鴻海與鴻華先進對此事不評論 Note right of 2025.03.20: ↓台股收跌168點,年線得而復失,鴻海收165元,
跌1元,跌幅0.6% Note right of 2025.03.20: ↑機器人綠成一片!鴻海成交金額72.93億元,位居
個股第二 Note right of 2025.03.20: ↑達明與廣達、台積電、鴻海等台廠大咖合作,拓展市場 Note right of 2025.03.20: ↑鴻海於GTC大會發布AI軟硬體成果,包含與NVI
DIA共同開發的GB300 NVL72平台 Note right of 2025.03.20: ↑鴻海是全球AI伺服器市占率最高的製造商,採用地表
最強的超級晶片 Note right of 2025.03.20: ↑鴻海是NVIDIA GB200/GB300 NV
L72平台的PBR供應商,優化運算效能 Note right of 2025.03.20: ↑鴻海展示半導體複合型機器人,提供高效、安全的智能
轉運解決方案 Note right of 2025.03.20: ↑鴻海的AI護理機器人Nurabot首度亮相,將部
署至台灣合作醫院,台中榮總率先導入 Note right of 2025.03.20: ↑台中榮總與鴻海共同研發「AI護理機器人Nurab
ot」輝達GTC首度亮相 Note right of 2025.03.20: ↑陳其邁率團體驗NVIDIA機器人,鴻海近年積極投
資高雄,採取「軟體為主,硬體為輔」策略 Note right of 2025.03.20: ↑鴻海採取「軟體為主,硬體為輔」策略,布局智慧城市
、智慧製造、與智慧EV平台等三大技術研發於高雄 Note right of 2025.03.20: ↑陳其邁率團參訪GTC大會,鴻海展出NVIDIA
Blackwell架構產品及AI護理機器人,並展示
與高雄合作的CityGPT平台 Note right of 2025.03.20: →台積電午盤上漲29元,鴻海、聯發科也走高
灣供應鏈合作,與鴻海等台廠持續合作 Note right of 2025.03.19: ↑傳三菱攜手鴻華先進-創,裕隆股價跳高開出,3/2
6法說會成焦點,三菱汽車計劃委託鴻海和裕隆合資的鴻
華先進開發電動車 Note right of 2025.03.19: ↑輝達推出Spectrum-X和Quantum-X
CPO交換器,台積電、宜特、鴻海等有望受惠 Note right of 2025.03.19: ↑八大公股搶買鴻海、廣達及緯創,豪砸破12億元 Note right of 2025.03.19: ↑台股開紅,鴻海漲2.5元
深度分析
季報表
圖(18)2317 鴻海 營收狀況
圖(19)2317 鴻海 獲利能力
圖(20)2317 鴻海 合約負債
圖(21)2317 鴻海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22)2317 鴻海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23)2317 鴻海 現金流狀況
圖(24)2317 鴻海 杜邦分析
圖(25)2317 鴻海 資本結構
年報表
圖(26)2317 鴻海 股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