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洋(4105):從學名藥先驅到全球特殊製劑領導者

圖(1)個股筆記:4105 東洋(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24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分析台灣東洋藥品(4105)的營運現況、發展歷程與未來策略。作為台灣歷史悠久的生技醫藥公司,東洋已成功轉型為以行銷與研發導向的國際性企業,專注於抗腫瘤、重症與抗感染等領域。公司擁有領先的微脂體技術與豐富的產品組合,並積極拓展國際市場。近期重大事件包括Polymyxin B獲健保給付、與台灣羅氏擴大合作,以及在疫苗業務上的拓展。展望未來,東洋將聚焦困難學名藥國際市場拓展、授權引進國際新藥與國內自製新藥開發三大策略。同時,本文也會針對台灣東洋的營收分析、股價分析以及法人籌碼進行探討。

4105 東洋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
圖(2)4105 東洋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4105 東洋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圖(3)4105 東洋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公司基本資料

台灣東洋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Tung Yang Biotech Co., Ltd.,股票代號:4105),簡稱東洋,於 1960 年 7 月 22 日 成立,總部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園區街 3-1 號 3 樓。作為台灣歷史悠久且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生技醫藥公司,東洋於 2001 年 9 月 27 日 正式在櫃檯買賣中心掛牌上櫃。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實收資本額約為新台幣 24.86 億元,市值約 186 億元。現任董事長為林全先生,總經理為侯靜蘭女士。公司網址為:https://www.tty.com.tw/。

公司基本概況
* 目前股價:74.5
* 預估本益比:13.42
* 預估殖利率:6.03
* 預估現金股利:4.49 元
* 報表更新進度:☑ 月報 ☑ 季報

4105 東洋 EPS 熱力圖
圖、4105 東洋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 EPS 熱力圖,代表歷年 EPS 的預估變化,可觀察公司獲利能力的趨勢。

4105 東洋 K線圖(日)
圖(4)4105 東洋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4105 東洋 K線圖(週)
圖(5)4105 東洋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4105 東洋 K線圖(月)
圖、4105 東洋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分別為日線、週線、月線的股價走勢圖,股價走勢圖說明此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而日、週、月等線圖分別代表日、週、月的股價變化。2025 年 4 月 7 日的新聞指出,東洋股價跳空下跌,需關注是否回補 74.2 元的缺口,以及是否能站回 2025 年 4 月 5 日的線以確認反轉訊號。

發展軌跡與轉型

台灣東洋自創立以來,見證並參與了台灣製藥產業的發展。從初始專注於學名藥製造與銷售的傳統藥廠,逐步轉型為以行銷與研發導向的國際性生技企業。公司歷經超過一甲子的淬煉,積極投入創新研發,特別是在特殊劑型藥物(如微脂體技術)及生物製劑領域持續突破,成功奠定其在產業中的領導地位。

東洋不僅在台灣市場深耕,更積極拓展國際版圖。透過自建營銷團隊及與多家國際夥伴建立策略聯盟,公司成功將產品推向全球市場。其生產基地符合歐盟及美國 FDA 標準的 PIC/s GMP 規範,確保了產品品質與國際競爭力。

產業定位與價值鏈角色

台灣東洋在生技醫藥產業鏈中扮演關鍵角色,業務涵蓋藥品研發、製造、銷售及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公司專注於高技術門檻的特殊劑型藥物,特別是在抗腫瘤、重症及抗感染等治療領域。憑藉其核心技術與生產實力,東洋不僅開發自有品牌藥品,也與國際大廠合作,引進授權新藥並提供代工服務,在產業價值鏈中佔據重要一席。

核心業務與產品組合分析

主要業務範疇

台灣東洋的營運核心聚焦於三大領域:

  1. 抗腫瘤藥物:此為公司營收主力,涵蓋多種癌症治療藥物,包括自製與獨家代理產品。

  2. 重症醫療藥物:包含抗感染藥物及其他重症治療用藥,如抗生素、抗真菌藥物等。

  3. 醫療保健產品:涵蓋疫苗、鈣質補充劑等,致力於疾病預防與提升病患生活品質。

此外,公司亦提供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 leveraging 其先進的生產技術與設施。

核心產品線詳述

東洋擁有豐富且多元的產品組合,涵蓋約 130 款藥品,包括 10 款獨家代理藥品17 款自製獨家銷售藥品,治療範圍涵蓋 86 種適應症。重要產品包括:

  • Lipo-Dox®(微脂體多柔比星注射劑):東洋自有品牌,應用微脂體技術,用於治療卵巢癌、卡波西氏肉瘤等,已外銷至東南亞等 18 個國家
  • Lipo-AB®(微脂體兩性黴素 B):困難學名藥,用於治療嚴重真菌感染,已成功進入美國市場。
  • Polymyxin B:自主研發近九年的抗生素新藥,用於治療抗藥性革蘭氏陰性菌感染,2024 年 12 月 獲健保給付,搶攻年約 54 億元 的後線抗生素市場。
  • TS-1(口服胰臟癌化療藥):引進的口服化療藥物,近期新增早期乳癌適應症。
  • Lonsurf® (Trifluridine/Tipiracil, FTD/TPI):引進的口服化療藥物,用於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近期核准與 Bevacizumab 合併使用的「雞尾酒療法」,目標市場約為 4 億元。
  • UFUR®:口服化療藥物,用於治療胃癌、大腸癌、乳癌等。
  • Rozlytrek®(Entrectinib)2025 年 5 月 起獲台灣羅氏授權,負責在台推廣銷售的口服標靶藥物。
  • 流感疫苗:代理國際大廠 CSL Seqirus 的三價及四價佐劑流感疫苗,並推動細胞流感疫苗。2025 年 2 月,東洋與 CSL Seqirus 合作支援防疫,公費流感疫苗全數得標,並由原廠 CSL Seqirus 公益捐贈。

腫瘤科用藥
圖(6)腫瘤科產品線(資料來源:東洋公司網站)

技術優勢:微脂體與特殊劑型

台灣東洋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在於其領先的藥物劑型技術,特別是:

  • 微脂體包覆技術 (Liposome Technology):東洋是全球少數掌握此技術的藥廠之一,自 1998 年 取得首張微脂體藥證。該技術利用奈米級脂質載體包覆藥物,可提高藥物在病灶部位的濃度,降低全身性副作用,顯著提升療效與安全性。
  • 緩釋劑型技術 (Sustained Release Technology):開發長效型藥物,如長效止咳劑 Regrow SR,提供藥物持續釋放效果,改善病人用藥順從性。
  • 客製化生產設計:能依據藥物特性調整劑型,確保產品品質穩定並提升生產效率。

市場布局與營運表現

營收結構分析

根據 2022 年 資料,東洋營收主要來自醫療及保健藥品,佔比達 97%,勞務及權利金收入佔 3%

pie title 2022年營收分布 "醫療及保健藥品" : 97 "勞務及權利金" : 3

若以 2023 年 銷售領域區分,結構更為多元:

pie title 2023年銷售比例 "抗生素及麻醉" : 21 "疫苗及醫療保健" : 12 "CDMO" : 7 "外銷" : 11 "其他" : 1

註:上述 2023 年銷售比例圖表未涵蓋所有類別,例如腫瘤科用藥佔比較高但未單獨列出,可能歸類於其他項目或需參照更詳細財報。

區域市場分布

台灣市場為東洋的營運基石,2023 年 約佔整體營收的 88%。外銷市場則以東南亞為重心,並積極拓展美國與歐洲市場。

pie title 主要銷售市場 "台灣" : 91 "東南亞等外銷市場" : 9

註:此圖表顯示台灣市場佔 91%,與文字敘述 88% 略有出入,以較近期財報或法說會資料為準。

CDMO全球布局
圖(7)CDMO 全球營運布局(資料來源:東洋公司網站)

財務績效回顧

東洋近年營運表現穩健成長。2024 年 全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58.86 億元,年增 8.8%;稅後淨利創近五年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達 4.54 元。公司維持穩定的高股利政策,2024 年 擬配發現金股利 3.5 元,配發率達 77.09%。2025 年 1 月,東洋表示 2024 年 EPS 達 4.81 元,創下六年來新高。

2025 年第一季 營運持續暢旺,單季合併營收達 14.59 億元,年增 14.55%;自結稅後純益 3.91 億元,EPS 達 1.57 元2024 年第三季 法說會資料顯示,前三季合併營收 41.8 億元,年增 8.3%,EPS 為 3.68 元。截至 2024 年第三季,營業毛利率達 62.02%,營業利益率 29.38%,顯示公司具備優異的獲利能力。

4105 東洋 營收趨勢圖
圖、4105 東洋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營收趨勢圖呈現公司營收的變化情形,可用於判斷公司的成長趨勢。

4105 東洋 獲利能力
圖、4105 東洋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顯示公司的獲利能力,包含毛利率、營益率、純益率等指標的變化,可觀察公司在不同階段的獲利表現。

4105 東洋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
圖、4105 東洋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不動產、廠房、設備等非流動資產的資本變化圖,若該資本佔比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即可見出公司擴張的迹象,該指標為領先指標。

4105 東洋 合約負債
圖、4105 東洋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顯示公司的合約負債,代表公司的預收款項,合約負債的變化越高,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越多,成長動能越大。

4105 東洋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4105 東洋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顯示公司的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存貨越多,代表公司的存貨供應能力越好,平均售貨天數越低,代表公司的存貨成本越低。

4105 東洋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4105 東洋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顯示公司的存貨與存貨營收比,存貨越多,代表公司的存貨供應能力越好,但相對地可能說明公司的去庫存能力變差。

4105 東洋 現金流狀況
圖、4105 東洋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說明現金流狀況,代表公司的現金流量,現金流量越高,代表公司的資金利用率越高,資金流向越好。

4105 東洋 杜邦分析
圖、4105 東洋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杜邦分析,代表公司的財務狀況,財務狀況越好,代表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好。

4105 東洋 資本結構
圖、4105 東洋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資本結構,代表公司的資本來源,資本來源越多,代表公司的資本配置越健康。

生產基地與產能概況

東洋擁有三大符合國際 PIC/S GMP 標準的生產基地:

  • 中壢廠:核心製造基地,專注於抗腫瘤藥品(口服與注射劑)生產,產能約佔總產能 60% 以上。
  • 六堵廠:主要生產非細胞毒性藥物及特殊劑型(錠劑、膠囊、水針劑、凍晶乾燥微脂體),產能約佔 30%
  • 內湖廠:負責部分特殊劑型、研發製造及技術支援,產能約佔 10%

公司持續投資於生產基地的擴充與升級,導入自動化與智慧製造系統,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計劃增加微脂體及特殊劑型藥物產能,預計可提升整體產能 15% 至 20%。面對原物料成本波動,公司透過優化生產流程、提升自動化及多元供應鏈管理來控制成本。

競爭態勢與市場地位

主要競爭對手

在台灣製藥市場,特別是癌症及重症藥物領域,東洋面臨來自本土與國際藥廠的競爭。主要本土競爭者包括:

  • 中化製藥(1701)
  • 永信藥品(1716)
  • 生達製藥(1720)
  • 杏輝藥品(1734)
  • 美時製藥(1795)
  • 保瑞藥業(6472)

國際大藥廠亦是重要的競爭來源,但東洋採取合作競爭策略,與羅氏等國際領導廠商建立策略聯盟。

市場佔有率分析

台灣東洋在台灣癌症學名藥市場穩居領導地位,市佔率高達約 80%。在注射抗生素市場亦位居前三名,口服抗癌藥物市佔率則居冠。

核心競爭優勢

東洋的競爭優勢建立在多個基礎之上:

  • 技術領先:獨特的微脂體包覆技術及特殊劑型開發能力,構成難以跨越的技術門檻。
  • 產品組合:涵蓋抗癌、重症、抗感染及疫苗等多領域,產品線完整且具高度專業性。
  • 國際合作:與羅氏、嬌生、CSL Seqirus 等國際大廠建立策略夥伴關係,引進新藥並拓展通路。
  • 市場地位:在台灣癌症藥物市場擁有絕對領先地位,並積極布局海外市場。
  • 研發實力:持續投入困難學名藥及創新藥物研發,近年累計研發經費逾 15 億元
  • 品質保證:生產基地符合國際最高標準,確保產品品質與安全。

4105 東洋 法人籌碼(日)
圖、4105 東洋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法人籌碼的日線圖,可觀察法人在短期內的買賣動向。2025 年 3 月,外資曾連續 16 日買入東洋,共計 5,924 張。2025 年 4 月,EPS 齊登峰,法人逆勢加碼,顯示法人看好東洋的 AM 業務成長帶動獲利能力改善。

4105 東洋 大戶籌碼(週)
圖、4105 東洋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大戶籌碼的週線圖,可觀察大戶在中期內的持股變化。

4105 東洋 內部人持股(月)
圖、4105 東洋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內部人持股的月線圖,可觀察公司內部人士對公司長期發展的信心。

4105 東洋 本益比河流圖
圖、4105 東洋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本益比河流圖呈現歷年的本益比變化,以及預估下一年的本益比變化,可作為評估股價合理性的參考。

4105 東洋 淨值比河流圖
圖、4105 東洋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淨值比河流圖呈現歷年的淨值比變化,可了解公司股價相對於淨值的溢價或折價情況。

近期重大事件與發展策略

重大事件彙整

  • Polymyxin B 健保給付 (2024.12):自主研發的抗生素新藥獲健保核可,搶攻年約 54 億元 的後線抗生素市場。
  • 與台灣羅氏擴大合作 (2025.04):取得癌症口服標靶藥 Rozlytrek® 在台推廣銷售權。
  • 癌症藥物新適應症與新藥核准 (2024):Lonsurf® 合併 Bevacizumab 的「雞尾酒療法」獲藥證;TS-1 新增早期乳癌適應症;引入膽道癌標靶藥。
  • 疫苗業務拓展 (2024-2025):代理四價佐劑流感疫苗獲藥證;公費流感疫苗全數得標,並與原廠 CSL Seqirus 公益捐贈。
  • 海外市場里程碑 (2024):微脂體 Lipo-AB 與微球 OT2015 分別在美國及歐洲市場達成里程碑付款。
  • 法律和解 (2025.01):與瑞士 Inopha AG 達成庭外和解,被凍結的 2,150 萬歐元 將可解除。

未來發展策略

三大發展重點
圖(8)三大發展策略(資料來源:東洋公司網站)

東洋總經理侯靜蘭揭示公司未來將聚焦三大核心策略:

  1. 困難學名藥國際市場拓展:以 Lipo-AB 為首,強化美國市場地位,開拓歐洲及東南亞(越南、菲律賓)、澳洲、南美洲等新市場。
  2. 授權引進國際新藥:持續與國際大廠合作,引入創新治療藥物,豐富產品組合,如膽道癌標靶藥、Rozlytrek® 等。
  3. 國內自製新藥開發:加速自主研發項目,特別是抗生素及抗癌新藥,預計未來 2 至 3 年 推出更多自製新藥。

此外,公司將持續擴大疫苗產品線,強化海外市場布局(特別是越南),並透過製程優化與產能提升支持長期成長。

熱門題材與供應鏈切入

主流題材相關性

台灣東洋的業務與當前生技醫藥產業的主流趨勢高度契合:

  • 創新劑型藥物:微脂體、緩釋劑型等特殊劑型技術,符合精準醫療與提升藥物價值的趨勢。
  • 癌症治療:持續增長的抗癌藥物市場是全球焦點,東洋在此領域具備領導地位。
  • 疫苗與抗感染:後疫情時代,疫苗與抗生素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東洋積極布局。
  • 高齡化社會:針對銀髮族的疫苗與醫療保健產品需求增加。

供應鏈角色

東洋已成功切入國際醫藥供應鏈:

  • 關鍵供應商:在台灣及東南亞抗癌藥物市場扮演重要供應角色。
  • 國際合作夥伴:為嬌生代工 Lipo-Dox,與羅氏、CSL Seqirus 合作銷售,是國際大廠信賴的夥伴。
  • CDMO 服務: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

憑藉其技術實力與市場地位,東洋無疑是生技醫藥領域的熱門題材概念股。2025 年 2 月,因蝙蝠冠狀病毒引發傳染疑慮,東洋等疫苗概念股也隨之上漲。

4105 東洋 股利政策
圖、4105 東洋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股利政策圖表呈現公司歷年的股利發放情形,可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永續發展與人才策略

ESG 永續作為

東洋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推動永續發展。公司導入 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ISO 45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實施節能減碳,並要求供應商共同遵守 ESG 承諾。在社會面,支持癌友衛教(如「375 衛教計畫」)與公益活動,展現企業關懷。

人才培育與企業文化

東洋視人才為核心資產,透過暑期實習計畫完善教育訓練鼓勵終身學習,培育醫藥專業人才。公司強調誠信經營團隊合作,並致力於打造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優質環境,以支持永續經營。

重點整理

  • 市場領導者:台灣東洋在台灣癌症學名藥市場市佔率高達八成,技術與產品具高度競爭力。
  • 核心技術:微脂體包覆技術為全球領先,特殊劑型開發能力強。
  • 成長動能多元:困難學名藥外銷(Lipo-AB)、國際新藥引進(Rozlytrek®)、自主新藥研發(Polymyxin B)及疫苗業務四大引擎驅動成長。
  • 財務穩健:營收獲利持續增長,現金流充裕,股利政策穩定。
  • 國際布局:積極拓展美國、歐洲、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國際合作成效顯現。
  • 題材契合:業務緊扣癌症治療、創新劑型、疫苗等生技熱門題材。
  • 永續經營:重視 ESG 發展與人才培育,奠定長期發展基礎。

展望未來,台灣東洋憑藉其深厚的研發實力、穩固的市場地位及清晰的營運策略,已為下一階段的成長做好準備,有望持續在全球生技製藥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對於台灣東洋(4105)的股價分析,建議投資者參考法人籌碼與股利政策等相關資訊。

參考資料說明

  • 資料來源:東洋公司網站、法說資料、券商研究報告、鉅亨網、Moneydj、各大報新聞。
  • 公司網址:https://www.tty.com.tw/
  • 法說會中文檔案連結:https://mopsov.twse.com.tw/nas/STR/410520241127M001.pdf
  • 法說會影音連結:https://ch.tty.com.tw/ec99/rwd1181/Category.asp?category_id=67

公司官方文件

  1. 台灣東洋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0.30)

    本研究參考法說會簡報的財務數據、產品結構分析、區域營收分布及未來展望。該簡報由總經理侯靜蘭主講,提供最新且權威的公司營運資訊,特別是關於新藥開發、國際市場布局及三大發展策略的重要數據。

  2. 台灣東洋 2024 年第三季財務報告

    本文的財務分析主要依據此份財報,包含合併營收、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等關鍵數據。

  3. 台灣東洋 2023 年永續報告書

    提供公司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方面的具體措施及成果,涵蓋溫室氣體盤查、職業安全衛生、供應商管理及人才培育等資訊。

  4. 台灣東洋產品型錄(2024 版)

    提供公司主要產品線的詳細資訊,包括腫瘤科用藥、抗感染藥物及醫療保健產品的完整介紹。

重要新聞發布

  1. 台灣東洋新聞稿(2024.12.03)

    詳細說明多黏菌素 B 抗生素獲得健保給付的重大突破,以及相關市場商機分析。

  2. 台灣東洋新聞稿(2024.11.28)

    提供公司在越南市場的布局進展,以及自主抗生素 Polymyxin B 獲健保給付的預期效益。

  3. 台灣東洋新聞稿(2025.04.18 & 2025.04.19)

    說明與台灣羅氏簽署新階段合作協議,取得癌症口服標靶藥 Rozlytrek® 台灣市場授權的細節。

  4. 台灣東洋新聞稿(2025.01.21 & 2025.01.22)

    公告與瑞士 Inopha AG 達成庭外和解協議。

  5. 台灣東洋新聞稿(2025.02.12)

    說明與 CSL Seqirus 合作支援防疫,公費流感疫苗得標及公益捐贈事宜。

產業研究報告

  1. 生技產業研究月報(2024.12)

    深入分析台灣東洋在腫瘤科用藥及抗生素領域的市場地位與產業競爭態勢。

  2. 醫療產業分析報告(2024.11)

    針對台灣東洋在特殊劑型藥物開發的技術優勢,特別是微脂體技術應用,提供專業評估。

市場新聞報導

  1. 經濟日報專題報導(2024.12.03, 2024.11.28, 2024.10.30 等)

    報導東洋新藥開發歷程、市場影響、營運展望及財務表現。

  2. 工商時報產業分析(2024.11.28 等)

    提供東洋國際市場布局、新產品開發及營運策略的完整分析。

  3. 鉅亨網、Yahoo 股市、MoneyDJ 理財網等財經媒體報導 (2024-2025)

    提供公司營收、股價、法人動態、重大訊息及市場反應等即時資訊。

  4. 環球生技月刊、CMoney 新聞等專業媒體報導 (2024-2025)

    深入分析東洋的經營策略、技術優勢、產品布局及法人評價。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4 年第三季至 2025 年第二季初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產品相關圖片均取自台灣東洋公司官方網站及公開發布的產品資訊。財務數據準確性以公司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