鐿鈦科技(4163):精密製造先驅,迎向醫療與AI新紀元

圖(1)個股筆記:4163 鐿鈦(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5 月 10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分析了鐿鈦科技 (4163.TW) 這家專注於精密金屬加工的台灣企業。鐿鈦科技在醫療器材、精密扣件和微波開關三大領域佔有一席之地,尤其在醫療器材產業中,更是國際大廠的重要供應商。公司積極拓展全球市場,並透過技術創新和策略合作,力圖突破成長瓶頸。

鐿鈦科技近期重大事件包括:

  1. 持續投入新產品研發,脊椎手術導航系統已在美國和墨西哥市場取得業績。

  2. 微波開關業務受惠於 AI 與光通訊發展,預計將迎來高速成長期。

  3. 董事會決議辦理私募普通股及發行普通股參與海外存託憑證 (ADR),引進策略性投資人。

本篇文章重點:

  1. 分析鐿鈦科技的核心業務、財務狀況和市場布局。

  2. 評估公司的競爭優勢、挑戰和未來展望。

  3. 探討鐿鈦科技在醫療器材、AI、光通訊等熱門產業的潛力。

以下圖表呈現鐿鈦科技的基本面健康狀況與市場前景:

4163 鐿鈦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
圖(2)4163 鐿鈦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4163 鐿鈦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圖(3)4163 鐿鈦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簡介

鐿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tai Technology Corp.),股票代號 4163.TW,成立於 2004 年 10 月,由鍾兆塤先生擔任董事長。公司資本額約新台幣 4.97 億元,主要生產基地位於台灣的 台中精密園區中科后里園區。鐿鈦科技以其在精密金屬加工領域的卓越技術,深耕醫療器材、精密扣件及微波開關三大核心業務,截至 2025 年 2 月底,員工人數達 691 人。公司網址為 http://www.intai.com.tw/。

公司基本概況

在了解公司基本面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鐿鈦科技的基本概況:

  • 目前股價:107.0

  • 預估本益比:39.14

  • 預估殖利率:2.94

  • 預估現金股利:3.07 元

  • 報表更新進度:☑ 月報 □ 季報

透過 EPS 熱力圖,可以了解公司每一年 EPS 的預估變化。

4163 鐿鈦 EPS 熱力圖
圖(4)4163 鐿鈦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而股價走勢圖說明此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日、週、月等線圖分別代表不同時間週期的股價變化。

4163 鐿鈦 K線圖(日)
圖(5)4163 鐿鈦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4163 鐿鈦 K線圖(週)
圖(6)4163 鐿鈦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4163 鐿鈦 K線圖(月)
圖(7)4163 鐿鈦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關係企業與轉投資布局

為強化集團綜效與拓展多元市場,鐿鈦科技旗下擁有多家關係企業,包括全資持有的 Aoltec Int’l Inc. 與 Ever Golden Int’l Ltd.,並轉投資台灣微創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及瑞鈦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此外,公司亦在日本設立 INTAI Japan 株式会社,積極布局國際市場。在其他投資方面,鐿鈦科技關注骨科醫材與心血管設備領域,分別於台灣及美國進行相關投資,展現其在醫療健康產業鏈深化發展的企圖心。

鐿鈦科技轉投資事業群
圖(8)轉投資事業群(資料來源:鐿鈦科技公司網站)

核心業務範疇與產品結構

鐿鈦科技的核心業務主要涵蓋 三大產品線,分別為醫療器材、精密扣件及微波開關。公司憑藉多年累積的精密加工技術與嚴謹的品質管控,在各產品領域均建立穩固的市場地位。

鐿鈦科技主要產品
圖(9)主要產品(資料來源:鐿鈦科技公司網站)

產品類別銷售佔比

根據公司 2024 年 12 月底統計資料,整體產品營收結構如下:

pie title 2024年產品營收結構 "醫療器材" : 76 "精密扣件" : 19 "微波開關" : 5
  1. 醫療器材:營收佔比約 76%,為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

  2. 精密扣件:營收佔比約 19%

  3. 微波開關:營收佔比約 5%

若觀察 2024 年第二季的產品營收佔比,醫療器材用金屬零件約佔 77%,精密扣件約 17%,微波開關則約 6%,與年度數據差異不大,顯示各產品線營收貢獻相對穩定。

醫療器材產品線詳析

醫療器材是鐿鈦科技的營運核心,產品線完整,涵蓋多種高附加價值的精密金屬零組件。

鐿鈦科技醫療器材領域
圖(10)醫療器材領域(資料來源:鐿鈦科技公司網站)

醫材產品類別佔比 (2024年)

pie title 2024年醫療器材產品類別佔比 "微創手術器械用零組件" : 41 "開腹手術器械用零組件" : 12 "牙科、骨科植入物" : 19 "其他[心臟、乳房手術器械等]" : 28
  1. 微創手術器械用零組件:佔醫材營收 41%,包括直線型切刀、微創手術打洞刀具等。

  2. 開腹手術器械用零組件:佔醫材營收 12%,包含釘針彈片、縫合器底座、拔釘器、切刀吻合器等。

  3. 牙科、骨科植入物:佔醫材營收 19%,如脊椎釘、椎籠、骨釘、骨板、牙科植體及其周邊產品。

  4. 其他醫療器材:佔醫材營收 28%,應用於心臟、乳房手術器械等多樣化醫療領域。

相較於 2023 年,微創手術器械用零組件佔比由 46% 略降至 41%,而牙科、骨科植入物則由 16% 提升至 19%,顯示公司在植入物市場的拓展取得進展。

鐿鈦科技醫材產品發展及佈局-1
圖(11)醫材產品發展及佈局-1(資料來源:鐿鈦科技公司網站)

脊椎手術導航系統

鐿鈦科技積極投入高階醫材研發,其中 脊椎手術導航系統 為重點發展項目。該系統已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及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 (TFDA) 認證,其核心技術包括:

  1. 紅外線追蹤器:精準定位手術器械與患者解剖結構。

  2. 影像融合演算法:整合術前電腦斷層 (CT) 影像與術中 X 光影像,重建 3D 手術視野。

  3. 脊椎微創手術器械:搭配專用器械,提升手術效率與安全性。

該系統的效益與特色顯著:

  1. 減少輻射暴露:超過 98% 的輻射劑量降低,僅需術前 CT 及術中兩張 X 光影像即可完成 3D 重建。

  2. 高精準度:椎弓根骨釘放置精準度超過 98%,透過即時影像導引完成植入。

  3. 廣泛相容性:支援多種椎弓根骨釘系統,具備使用者友善的器械驗證與快速對位功能。

  4. 即時導航:提供術前 3D、術中 2D 及術中 3D 的即時影像導引。

此系統已在美國與墨西哥市場取得初步銷售成績,未來計劃拓展至日本與東南亞市場。

鐿鈦科技醫材產品發展及佈局-2
圖(12)醫材產品發展及佈局-2(資料來源:鐿鈦科技公司網站)

精密扣件產品線

精密扣件是鐿鈦科技的另一重要業務,主要為客製化高附加價值的金屬零件,產品應用廣泛,涵蓋:

  1. 汽車產業

  2. 電子電器產業

  3. 家電產業

  4. 工業機械

  5. 金屬製品

  6. 營造與建築

  7. 售後維修保養市場

鐿鈦科技精密扣件產品應用領域
圖(13)精密扣件產品應用領域(資料來源:鐿鈦科技公司網站)

微波開關產品線

微波開關雖然目前營收佔比較低,但成長潛力巨大,其應用領域包括:

  1. 有線及無線通訊系統

  2. 高頻率測試儀器

  3. 醫療設備

  4. 航空及軍用自動控制系統

  5. AI 與光通訊高速測試:此為近年成長最快速的應用,鐿鈦已與美國大型儀器製造商合作,推出涵蓋 400Gbps 至 1.6Tbps 高速傳輸的測試解決方案,具備全球少數可達 50GHz 與 67GHz 的高頻測試能力。

鐿鈦科技微波開關產品應用領域
圖(14)微波開關產品應用領域(資料來源:鐿鈦科技公司網站)

鐿鈦科技微波開關產品-各式元件
圖(15)微波開關產品-各式元件(資料來源:鐿鈦科技公司網站)

營運表現與財務分析

年度 營業收入 [百萬新台幣] 年成長率(%) 毛利率 [%) 營業淨利率(%) 每股盈餘 (NT$]
2020 1,961 42 17 5.11
2021 1,973 1 40 11 4.73
2022 2,413 22 40 16 8.75
2023 2,445 1 42 16 7.05
2024 2,376 -3 41 10 5.38

2024 年營收為新台幣 23.76 億元,較前一年微幅下滑 3%。毛利率維持在 41% 的水準,但營業淨利率則降至 10%,全年每股盈餘 (EPS) 為 5.38 元2025 年第一季合併獲利 8,110 萬元,每股稅後盈餘 1.67 元,顯示營運已逐步回穩。

可以參考營收趨勢圖,了解公司營收的變化情形。

4163 鐿鈦 營收趨勢圖
圖(16)4163 鐿鈦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的獲利能力也是投資者相當關心的,透過以下圖表可以看到公司毛利率、營益率、純益率等指標的變化。

4163 鐿鈦 獲利能力
圖(17)4163 鐿鈦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法人籌碼,可以了解近期法人對鐿鈦的投資動向。

4163 鐿鈦 法人籌碼(日)
圖(18)4163 鐿鈦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大戶籌碼則呈現了主要股東的持股變化。

4163 鐿鈦 大戶籌碼(週)
圖(19)4163 鐿鈦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而內部人持股則反映了公司管理階層對公司前景的看法。

4163 鐿鈦 內部人持股(月)
圖(20)4163 鐿鈦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本益比河流圖呈現了公司歷年的本益比變化,以及對未來本益比的預估。

4163 鐿鈦 本益比河流圖
圖(21)4163 鐿鈦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淨值比河流圖則顯示了公司歷年的淨值比變化。

4163 鐿鈦 淨值比河流圖
圖(22)4163 鐿鈦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報酬率與股利政策

年度 股東權益報酬率 [%] 資產報酬率(%) 現金股利 (NT$)
2020 13.13 7.67 3.5
2021 11.76 6.4 2.5
2022 19.93 10.3 4.0
2023 13.99 7.5 3.5
2024 9.91 5.93 3.5

公司股利政策相對穩定,2024 年現金股利為每股 3.5 元

4163 鐿鈦 股利政策
圖(23)4163 鐿鈦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市場布局與客戶結構

全球銷售網絡

鐿鈦科技的產品以外銷為主,銷售網絡遍及全球。

pie title 2024年產品銷售地區比例 "美洲" : 84.04 "歐洲" : 6.37 "亞洲" : 3.31 "內銷" : 6.16 "其他" : 0.12
  1. 美洲:為最大市場,2024 年營收佔比達 84.04%,相較 2023 年85.42% 略有下降。

  2. 歐洲:佔比 6.37%

  3. 亞洲:佔比 3.31%

  4. 台灣內銷:佔比 6.16%

主要客戶群體

鐿鈦科技的主要客戶涵蓋國際醫療器材大廠及汽車、電子電器、航太等產業的領頭企業。

  1. 醫療器材:主要客戶為國際知名的醫療器械大廠,其中「J 客戶」(推測為 Johnson & Johnson 嬌生) 佔整體醫材出貨比重約 90%,並且鐿鈦已打入其心臟檢測儀器子公司 Depuy 的供應鏈。鐿鈦是嬌生在亞洲地區唯一的金屬零件供應商。

  2. 精密扣件:主要客戶包括美國大型商辦大樓門鎖大廠及德國百年汽車大廠。

  3. 微波開關:產品客戶為國際知名大廠 Teledyne,應用於手機基地台訊號開關、晶圓設備及手機檢測設備。

生產基地與供應鏈管理

生產據點與產能分配

鐿鈦科技的主要生產基地位於台灣:

  1. 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總部 (南屯區精科路 9 號)

  2. 中科后里廠 (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后里園區),於 2022 年下半年開始營運。

產能分配大致依循產品營收佔比,醫療器材產品約佔總產能 75% 以上。中科后里廠的啟用,主要提升了醫療器材產品的產能及技術水平。

從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可以看出,公司近年來在固定資產上的投資有所增加,顯示公司可能正在擴張產能。

4163 鐿鈦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
圖(24)4163 鐿鈦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原物料來源與成本影響

公司的主要原物料為不鏽鋼、合金鋼及鋁材等金屬材料,主要供應商包括 ULBRICH (美國)、汎鋼及聯發等。原物料價格的波動會直接影響公司的成本結構與毛利率。面對全球金屬材料市場供應偏緊及價格維持高檔的狀況,公司透過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及有效的採購策略,努力穩定原物料供應與成本。

擴廠與海外布局計畫

為因應全球供應鏈調整及潛在的關稅風險 (如美國川普關稅政策),鐿鈦科技 不排除在美國設立生產據點。此舉旨在更貼近主要客戶市場,縮短交貨期,並提升供應鏈的彈性。

競爭優勢與市場地位

核心競爭力

  1. 技術與品質門檻高:醫療器材產品屬於高技術、高品質要求的精密零件,鐿鈦通過多項國際認證 (TFDA、FDA、CE、CFDA),技術成熟且符合嚴格的醫療標準。

  2. 客戶合作深度高:與主要客戶 (如嬌生) 共同參與早期產品研發,形成高度互信與依賴,客戶轉換成本高。

  3. 法規壁壘:醫療器材產品需通過多國嚴格認證,申請過程冗長且成本高昂,構成市場進入障礙。

  4. 成本優勢:相較於歐美地區,台灣在人工成本上具備優勢,有助於提升價格競爭力。

  5. 多元產品線:涵蓋醫療器材、精密扣件及微波開關,可分散市場風險。

鐿鈦科技技術優勢
圖(25)技術優勢(資料來源:鐿鈦科技公司網站)

鐿鈦科技品質認證
圖(26)品質認證(資料來源:鐿鈦科技公司網站)

市場競爭對手

  1. 國內競爭對手:在醫療耗材及精密金屬零件製造領域,有精華 [1565]、必翔 [1729]、五鼎 [1733] 等公司,在部分產品線存在競爭。

  2. 國際競爭對手:在醫療器材金屬零件領域,主要面對美國及歐洲的 Accellent、Microstamping、Norwood Medical 等國際大廠。

鐿鈦在台灣醫療器材用精密金屬零件市場中,因技術門檻與法規認證嚴格,享有國內領先地位。在全球市場,公司亦名列前五大金屬類供應商之一。

近期重大事件與未來展望

新產品開發與量產

鐿鈦科技持續投入新產品研發,每年均有不同新產品進入量產階段。

  1. 脊椎手術導航系統:已在美國與墨西哥市場取得業績,並積極拓展日本與東南亞市場的認證與銷售。

  2. 精密扣件:在航太等新興應用領域有產品正在測試階段。

微波開關事業高成長布局

微波開關產品線因應 AI 及光通訊測試需求快速成長,鐿鈦已與美國大廠合作,推出全套解決方案,並在北美、日本及台灣市場開始接單與銷售,預計未來 2 到 3 年將迎來高速成長。

由合約負債圖表可見,鐿鈦的合約負債呈現上升趨勢,這可能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增加,具備成長動能。

4163 鐿鈦 合約負債
圖(27)4163 鐿鈦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資本運作計畫

2025 年 5 月,鐿鈦董事會決議辦理私募普通股及發行普通股參與海外存託憑證 (ADR) 發行,計劃上限 880 萬股。此舉旨在引進策略性投資人,強化財務結構,並深化產業合作與技術鏈結。資金將用於全球投資布局、提升資產配置彈性及拓展營運版圖,包括在美國設立子公司,資本額約新台幣 3.3 億元,以及在台灣設立子公司,資本額約新台幣 5 億元。同時,公司亦投入約新台幣 1 億元參與「亞美登健康科技創投有限合夥基金」。

突破醫療器材市場營收天花板策略

為突破醫療器材市場營收多維持在 20 億元上下的瓶頸,鐿鈦積極尋求與資通訊 (ICT) 產業合作,結合雙方技術與資源,拓展新產品線及應用領域。同時,公司亦嘗試建立自有通路與品牌,甚至考慮與終端客戶建立利益共同體,以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市場掌控力。

鐿鈦科技全球醫材市場發展趨勢
圖(28)全球醫材市場發展趨勢(資料來源:鐿鈦科技公司網站)

環境永續發展 (ESG)

鐿鈦科技積極推行環境管理系統與節能減碳計畫,包括建置太陽能設備、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等,符合全球綠色供應鏈趨勢,有助提升企業形象與長期可持續發展。

法人評價與市場展望

法人普遍看好鐿鈦 2025 年三大事業處均有成長動能,尤其醫療器材及微波開關業務。市場對公司在 AI、光通訊及醫療器材等熱門題材的布局持樂觀看法,認為公司具備長期成長潛力。

觀察鐿鈦的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以及存貨與存貨營收比,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公司的營運效率和庫存管理能力。

4163 鐿鈦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29)4163 鐿鈦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4163 鐿鈦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30)4163 鐿鈦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現金流狀況圖表呈現了公司現金的流入和流出情況,是評估公司財務健康的重要指標。

4163 鐿鈦 現金流狀況
圖(31)4163 鐿鈦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杜邦分析則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結構。

4163 鐿鈦 杜邦分析
圖(32)4163 鐿鈦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資本結構圖表顯示了公司的資金來源,包括股東權益和負債等,有助於評估公司的財務風險。

4163 鐿鈦 資本結構
圖(33)4163 鐿鈦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重點整理

  1. 核心業務穩健:鐿鈦科技在醫療器材、精密扣件及微波開關三大領域擁有深厚技術積累與市場基礎。

  2. 醫療器材為基石:醫療器材佔營收大宗,微創手術器械及植入物為主要產品,脊椎手術導航系統是未來重要成長點。

  3. 微波開關潛力巨大:受惠於 AI 與光通訊發展,微波開關業務預期將迎來高速成長期。

  4. 全球化布局: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並規劃美國設廠以應對供應鏈挑戰與關稅政策。

  5. 技術創新驅動:持續投入研發,開發高附加價值新產品,強化競爭優勢。

  6. 資本運作支持擴張:透過私募與現增引進策略夥伴,支持全球投資與業務拓展。

  7. 跨界合作尋求突破:積極與 ICT 產業合作,並發展自有品牌,力圖突破營收瓶頸。

鐿鈦科技憑藉其在精密製造領域的專業,結合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與積極的策略布局,正穩步邁向新的成長階段。儘管面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與原物料成本壓力,但公司在新產品開發、新市場拓展及新興業務(如微波開關)的強勁動能,為其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1. 鐿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 3 月法人說明會簡報。本研究主要參考法說會簡報的公司簡介、產品結構、銷售地區、營收獲利實績、股利政策及未來展望。

研究報告與新聞報導

  1. MoneyDJ 理財網 (多次引用,日期橫跨 2024 年至 2025 年)。提供公司基本資料、產品結構、上下游關係、客戶結構、銷售區域、競爭對手、市場佔有率、重大計畫、資本運作等分析。
  2. Genet 法說筆記 (多次引用,日期為 2025 年 3 月)。提供法說會重點摘要、業績展望、新產品進度、法人評價等資訊。
  3. 環球生技月刊 (多次引用,日期橫跨 2024 年至 2025 年)。提供產業狀況、自有品牌、市場趨勢、法人觀點等分析。
  4. 聯合新聞網 (多次引用,日期為 2025 年)。報導公司業績發展、重大計畫、市場反應、資本運作等新聞。
  5. Yahoo 奇摩股市 (多次引用,日期為 2025 年)。提供公司業績、新聞、市場展望、主流題材關聯性等資訊。
  6. 鉅亨網 (多次引用,日期為 2025 年)。報導公司資本運作計畫、董事會決議等公告資訊。
  7. 東森財經新聞 (2025 年)。分析公司產品與主流題材相關性、供應鏈切入等。
  8. 天下雜誌。提供公司經營模式與品牌發展相關文章。
  9. 財報狗洞見。提供產品應用領域與技術特色分析。
  10. 散戶鬥嘴鼓。提供法說會摘要與業績分析。
  11. 104 人力銀行。提供公司基本資料與生產基地資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