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佳智能(6841):引領醫療 AI 革命的台灣先鋒

圖(1)個股筆記:6841 長佳智能(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18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篇文章深入剖析長佳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6841.TWO),一家專注於醫療人工智慧 (AI) 領域的台灣醫療 AI 企業。 文章首先介紹公司基本資料與其發展歷程, 強調其於 2018 年成立、 2023 年上櫃, 並透過結合醫療大數據雲端生醫平台與 AI 技術, 致力於提升醫療診斷效率與精準度。 接著, 文章詳細分析長佳智能的核心業務範疇, 包括醫療大數據平台、雲端生醫平台及多元的醫療 AI 產品線, 醫療 AI 應用橫跨癌症、心血管、胸腔科、骨科、腦神經及跨領域應用。 技術優勢部分, 則聚焦於其高品質醫療數據、多模態整合能力、先進 AI 技術應用、領先的醫療 AI 醫材認證數量(累計 45 張, 含 13 張美國 FDA 醫療 AI)以及堅實的產學研醫合作網絡。

在市場與營運分析方面, 文章展示公司近年6841 營收呈現爆發性成長, 特別是 2024 年營收年增 270 % 並成功轉虧為盈, 成為國內醫療 AI 上市櫃公司中首家實現年度獲利者。 公司6841 毛利率維持高檔, 預期獲利能力持續提升。 市場布局以台灣為基礎, 正積極拓展東南亞(越南智慧醫院專案)及歐美市場。 客戶結構涵蓋醫療院所、藥廠、醫材公司、保險業者等多元群體, 並透過 B2B 模式進行商業化。 競爭分析部分, 指出公司在台灣醫療 AI 市場的領先地位及醫療 AI 醫材認證優勢, 但也面臨國際大廠及同業的競爭挑戰。

文章最後總結公司近期重大事件, 包括與群聯合資成立長聯科技跨足AI 醫療照護機器人、持續快速取得國內外醫療 AI 醫材認證(如腦中線偏移 AI氣管內管深度檢測 AI美國 FDA 醫療 AI 許可), 以及實施庫藏股、拓展越南智慧醫院市場有成、營運績效創高並規劃連續三年配息等。 未來展望部分, 短期聚焦產品商業化、市場滲透及新興應用推廣, 中長期則目標成為全球領先的醫療 AI 平台供應商、拓展歐美市場、發展生成式 AI 醫療應用並建構AI 醫療生態系。 整體而言, 長佳智能憑藉其數據、技術、法規與合作夥伴優勢, 已成功進入商業化獲利階段, 並展現積極的國際拓展與跨領域整合企圖心, 是台灣醫療 AI 產業 的重要指標企業。 讀者可透過以下圖表, 觀察公司的基本面健康狀況以及市場前景, 並對長佳智能 分析有更深入的了解。

6841 長佳智能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
圖(2)6841 長佳智能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6841 長佳智能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圖(3)6841 長佳智能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公司基本資料

長佳智能股份有限公司Ever Fortune.AI Co., Ltd.), 股票代號 6841 (櫃買中心, 生技醫療類股), 於 2018 年 6 月 成立, 總部位於台灣台中市。 公司專注於醫療人工智慧 (AI) 領域, 結合醫療大數據分析、雲端生醫平台與先進 AI 技術, 致力於提供創新的醫療 AI 解決方案智慧醫療服務, 目標是提升醫療診斷的準準確性與效率。 長佳智能2023 年 3 月 正式在台灣櫃買中心掛牌上櫃, 屬於台灣醫療股AI醫療股生技醫療股的一員。

公司資本額約新台幣 9 億 7 千萬元, 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為陳明豐先生, 其與關係人合計持有公司約 23.2 % 的股權。 長佳智能結合了「AI 解決架構師」、「資深臨床醫師」與「巨量資料科學專業人員」組成專業團隊, 共同推動醫療 AI 技術的研發與應用。 公司目前長佳智能 股價約為 67.0 元, 預估本益比約為 134.26 倍

項目 內容
公司名稱 長佳智能股份有限公司Ever Fortune.AI Co., Ltd.)
英文名稱 Ever Fortune.AI Co., Ltd.
股票代號 6841 (櫃買中心, 生技醫療類股)
成立時間 2018 年 6 月
總部地址 台中市北屯區經貿路一段 360 號 8 樓
董事長兼總經理 陳明豐
實收資本額 約新台幣 970,000,000 元
掛牌上櫃日期 2023 年 3 月
產業類別 台灣醫療 AI 、 大數據與軟體服務 (專注於醫療科技與 AI 醫療應用)
官方網站 https://www.everfortuneai.com.tw/zh/

公司的長佳智能 股價走勢圖顯示了其掛牌上櫃以來的價格變化。

6841 長佳智能 K線圖(日)
圖(4)6841 長佳智能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6841 長佳智能 K線圖(週)
圖(5)6841 長佳智能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6841 長佳智能 K線圖(月)
圖(6)6841 長佳智能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從籌碼動向圖可以看出法人、大戶及內部人持股的變化。

6841 長佳智能 法人籌碼(日)
圖(7)6841 長佳智能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6841 長佳智能 大戶籌碼(週)
圖(8)6841 長佳智能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6841 長佳智能 內部人持股(月)
圖(9)6841 長佳智能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發展歷程與里程碑

長佳智能自成立以來, 始終以發展醫療大數據AI 醫療技術為核心。 公司積極與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係, 特別是與中國醫藥大學及其附設醫院的緊密合作, 累積了大量且高品質的醫療數據資源。

  1. 初期發展 (2018 年-2020 年): 奠基於醫療大數據AI 醫療技術研發, 建立核心團隊, 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 開始建構人體保健資料庫。

  2. 技術積累與產品驗證 (2021 年-2022 年): 成功建立追蹤約 300 萬人的「人體保健資料集」, 將去識別化的醫療影像與非影像資料進行結構化分析, 應用於多項AI 輔助診斷模型的開發與驗證。 取得多項國內外醫療 AI 醫材認證的初步成果。

  3. 資本市場與商業化拓展 (2023 年至今): 成功於櫃買中心掛牌上櫃, 募集資金加速研發與市場拓展。 持續取得國內外醫療 AI 醫材認證, 積極拓展東南亞及歐美市場, 並與國際大廠建立策略合作關係。 6841 營收顯著成長, 逐步實現商業化目標。 2024 年營收大幅增長至 3.45 億元, 年增 270 %, 並實現年度獲利, 達成長佳智能 轉虧為盈的目標。 2024 年更與群聯電子合資成立長聯科技, 跨足AI 醫療照護機器人領域, 首款產品預計最快 2026 年第三季量產上市。

全球市場定位與產業價值鏈角色

長佳智能定位為全球領先的醫療 AI 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產業價值鏈中, 公司扮演著技術開發與數據應用的關鍵角色。 其上游包括醫療機構(提供臨床數據與驗證場域)、學術研究單位及雲端生醫平台服務供應商(如 Microsoft Azure、 Amazon AWS); 下游則涵蓋醫療院所、藥廠、醫療器材公司、保險業者及國際醫療平台, 長佳智能提供AI 醫療軟體、數據分析服務與整合解決方案, 協助下游夥伴提升效率、精準度與服務品質。

核心業務分析

主要業務範疇

長佳智能的核心業務主要環繞三大支柱:

長佳智能產品三大支柱
圖(10)產品三大支柱(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1. 醫療大數據平台:中國醫藥大學合作建立龐大的人體保健資訊資料庫, 累積超過 300 萬名病患資料及 4 億張醫療影像。 提供高品質、經過醫療數據去識別化處理的臨床數據, 支持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開發。 此數據庫是公司開發精準AI 醫療模型的基石與長期競爭力的核心。

長佳智能醫療大數據
圖(11)醫療大數據(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1. 雲端生醫平台: 結合雲端運算、資訊安全技術與醫療專業知識, 提供可擴展、安全的醫療資料管理、分析與應用開發平台。 支持合作夥伴進行醫療 AI 應用的開發、部署與維護。

  2. 醫療人工智慧 (AI) 產品: 開發一系列應用於不同臨床科別的AI 輔助診斷、分類、治療計畫及預後追蹤的軟體。 產品線涵蓋腦神經、心血管、癌症、骨科、胸腔科等多個領域, 展現多元的醫療 AI 應用

長佳智能商業模式
圖(12)商業模式(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產品系統與應用說明

長佳智能開發的醫療 AI 產品線廣泛, 應用於多元臨床場景, 旨在提升診斷效率與準準確性。 這些產品多數涉及醫療影像 AIDICOM 影像分析 AI

Medical AI – 癌症 (Cancer)

  • AI 適應性放射治療平台: 與瓦里安 (Varian) 等機構合作, 利用AI 醫療技術快速完成 CT/MRI 影像分割, 自動勾勒腫瘤與周邊器官輪廓, 縮短癌症放療 AI 規劃時間(從數小時縮短至數分鐘), 並提供放療劑量與分布建議, 提高治療精準度並減少副作用。

長佳智能Medical AI-癌症
圖(13)Medical AI-癌症(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Medical AI – 心血管 (Cardiovascular)

  • 長佳智能心電圖分析軟體: 應用於 12 導程心電圖 AI (ECG) 檢查, 可快速辨識12 種常見心律不整ST 波段上升型心肌梗塞 (STEMI), 輔助醫師進行即時診斷。

  • 長佳智能急性心肌梗塞偵測軟體: 分析靜態 12 導程心電圖 AI, 檢測 STEMI, 協助醫護人員及早識別高風險病患。

  • 長佳智能心肌灌流影像分析報告系統: 應用於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儀 (SPECT/CT) 的心肌灌注影像, 自動產生牛眼圖 (Bull’s eye plot) 分析報告, 供臨床醫師評估心肌缺血狀況。 這些皆屬於醫療影像 AI 的應用。

長佳智能Medical AI - 心血管
圖(14)Medical AI – 心血管(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胸腔 X 光應用服務

  • 長佳智能氣胸檢測系統: 分析胸部 X 光影像, 自動標示氣胸特徵, 輔助醫師加速AI 輔助診斷

  • 長佳智能心胸比估算系統: 自動量測胸部 X 光影像的心胸比 (Cardiothoracic Ratio, CTR), 評估心臟擴大情形。

  • 長佳智能肋膜積水檢測系統: 自動分析胸部 X 光影像, 判別是否具有肋膜積水特徵, 減少醫師判讀正常影像的時間。

  • 長佳智能氣管內管深度檢測系統: 自動分析胸部 X 光影像, 標記氣管內管深度檢測 AI (Endotracheal Tube, ETT) 位置是否適當, 警示可能的錯位情形。 (已取得美國 FDA 醫療 AI 許可)
    這些服務都是醫療影像 AIDICOM 影像分析 AI 的具體展現。

長佳智能胸部 X 光應用服務
圖(15)胸部 X 光應用服務(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其他疾病 AI 應用服務

  • 長佳骨齡輔助診斷系統: 根據左手 X 光影像, 利用骨齡判讀 AI 模型推算骨骼年齡, 輔助醫師判讀兒童生長發育狀況 (正常、早熟或遲緩)。 可將判讀時間從平均15 分鐘縮短至 1 秒內。 這也是重要的AI 輔助診斷應用。

  • 腦中線偏移檢測系統: 使用深度學習演算法分析頭部 CT 影像, 快速判斷腦中線偏移 AI, 協助評估顱內壓升高或腦部病變。 (已取得美國 FDA 醫療 AI台灣 TFDA 醫療 AI 許可)

  • 長佳智能圖像紀錄傳輸系統 (PACS Viewer): 提供院內醫護人員快速查閱醫學影像 (DICOM 影像分析 AI) 及報告, 並可整合支援不同的AI 醫療分析模組。

長佳智能其他疾病 AI 應用服務
圖(16)其他疾病 AI 應用服務(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跨領域 AI 應用平台

  • 人壽保險 AI 應用平台: 利用AI 醫療影像辨識及醫療大數據分析技術, 輔助保險業者自動化核保與理賠流程, 提升效率與準準確性。

長佳智能人壽保險 AI 應用平台
圖(17)人壽保險 AI 應用平台(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 腎臟照護平台: 結合AI 醫療、可解釋 AI (XAI) 與大型語言模型 (LLM), 打造專屬腎病照護系統, 提供個人化風險評估與照護建議。 這也屬於生成式 AI 醫療的範疇。

長佳智能腎臟照護平台
圖(18)腎臟照護平台(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 基因檢測 AI 分析 – 元基因平台: 整合基因檢測數據與AI 醫療分析, 提供個人化疾病風險預測與精準醫療建議。

長佳智能基因檢測 AI 分析
圖(19)基因檢測 AI 分析(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 智慧健檢排程系統: 利用AI 醫療演算法優化智慧健檢排程流程, 預估可減少平均等待時間31 %, 提升設備利用率與顧客滿意度。

長佳智能智慧健檢排程系統
圖(20)智慧健檢排程系統(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 抗生素治療決策輔助平台: 結合質譜儀數據和機器學習, 預測細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 輔助醫師選擇有效藥物, 可在1 小時內提供預測結果。

技術優勢分析

長佳智能的技術優勢奠基於以下幾個核心要素:

  1. 高品質醫療大數據:中國醫藥大學體系合作, 擁有合法、大量、多樣化且經過驗證的臨床數據及影像資料庫, 是訓練高精度AI 醫療模型的堅實基礎, 並進行醫療數據去識別化處理。

  2. 多模態 AI 整合能力: 能夠整合分析醫療影像 AI 、電子病歷文字、生理訊號、基因數據等多種不同型態的資料, 提供更全面、深入的醫療洞見。

  3. 先進 AI 技術應用: 持續導入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生成式 AI (Generative AI) 及大型語言模型 (LLM) 技術, 開發創新的AI 醫療應用, 例如「智海系統 (gHi system)」——首個華文生成式 AI 醫療系統, 能快速生成病歷。

  4. 嚴謹的醫材法規認證: 截至2025 年 3 月底, 已累計取得45 張國內外醫療 AI 醫材認證, 包括13 張美國 FDA 醫療 AI16 張台灣 TFDA 醫療 AI 及多張東南亞國家許可, 數量居台灣醫療 AI 同業之冠。 證明其產品符合國際安全與效能標準, 加速產品的商業化與國際拓展。

長佳智能醫療人工智慧醫材
圖(21)醫療人工智慧醫材 (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1. 跨領域專業團隊: 結合資深臨床醫師、AI 工程師、數據科學家與法規專家, 確保技術研發緊密貼合臨床需求, 並能快速通過法規審查, 實現商業化落地。

  2. 產學研醫合作網絡: 與頂尖醫療機構 (中國醫藥大學附醫)、學術單位及國際科技大廠 (Microsoft、 Siemens (西門子)、 Varian (瓦里安)、 群聯) 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 加速技術創新與市場推廣。

長佳智能產品開發與上市模式
圖(22)產品開發與上市模式(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長佳智能醫材許可與專利
圖(23)醫療 AI 醫材許可與專利(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市場與營運分析

營收結構分析

長佳智能營收主要來自其三大核心業務。 根據公司說明與法人報告, 6841 營收結構大致如下:

  1. 醫療 AI 相關業務 (軟體、平台服務、解決方案): 此為主要營收來源, 約佔整體營收 70 %以上。 包含AI 醫療診斷軟體的銷售、授權、雲端生醫平台服務費用及專案合作收入。

  2. 生物科技相關產品/服務: 約佔28 %。 可能包含基因檢測分析服務、外泌體技術合作等。

pie title 2023年營收結構 (預估) "醫療 AI 軟體與平台服務" : 72 "生物科技相關產品/服務" : 28

財務績效分析

長佳智能近年營運績效呈現顯著成長趨勢:對長佳智能 分析顯示了其財務狀況的改善。

  • 營收表現:6841 長佳智能 營收趨勢圖可見, 公司營收2024 年呈現大幅度的跳躍式成長。

6841 長佳智能 營收趨勢圖
圖(24)6841 長佳智能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1. 2022 年營收 5,380 萬元, 年增 40 %

  2. 2023 年營收 9,313 萬元, 年增 73 %

  3. 2024 年 營收達到 3.45 億元, 年增 270 %, 創下歷史新高, 主要受惠於產品取證與市場拓展效益顯現。

  4. 2025 年前兩個月累計營收 4,563 萬元, 年增 43.7 %2025 年 3 月單月營收 2,614 萬元, 年增 23.75 %, 顯示成長動能持續。

  5. 獲利能力: 6841 獲利能力圖顯示, 公司6841 毛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 而營業利益率與稅後淨利率在2024 年轉正並顯著提升。

6841 長佳智能 獲利能力
圖(25)6841 長佳智能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1. 公司6841 毛利率維持在60 %以上的高水準, 反映其產品與服務的價值。

  2. 2024 年第二季營業利益率首次由負轉正, 達到6.9 %

  3. 2024 年第四季營業利益率提升至19.6 %, 顯示經濟規模效益顯現。

  4. 2024 年 6841 EPS 為 0.31 元, 從6841 EPS熱力圖可見, 這是公司年度EPS首次轉為正值, 成為國內醫療 AI 上市櫃公司中首家實現年度獲利的企業, 完成長佳智能 轉虧為盈

6841 長佳智能 EPS 熱力圖
圖(26)6841 長佳智能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1. 法人預估2025 年 EPS可望達1.09 元, 年增超過250 %, 顯示市場對其未來獲利成長的樂觀預期。 本益比河流圖反映了長佳智能 股價相對於獲利的評價變化, 而淨值比河流圖則反映長佳智能 股價相對於公司淨值的評價變化。

6841 長佳智能 本益比河流圖
圖(27)6841 長佳智能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6841 長佳智能 淨值比河流圖
圖(28)6841 長佳智能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 研發投入與資產變化:

  • 過去五年每年投入約6,000 萬元7,000 萬元醫療 AI 研發。

  • 2023 年研發投入提升至8,000 萬元

  • 2024 年上半年研發費用約2,100 萬元, 顯示策略轉型為研發與業務推廣並重。
    不動產、廠房、設備等非流動資產的變化圖顯示公司在固定資產上的投資趨勢。

6841 長佳智能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
圖(29)6841 長佳智能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合約負債圖顯示了公司預收客戶款項的變化, 通常被視為未來營收的先行指標。

6841 長佳智能 合約負債
圖(30)6841 長佳智能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存貨及相關指標圖反映了公司的庫存管理效率。

6841 長佳智能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31)6841 長佳智能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6841 長佳智能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32)6841 長佳智能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 現金流與資本結構: 現金流狀況圖呈現了公司營運、投資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變化。

6841 長佳智能 現金流狀況
圖(33)6841 長佳智能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杜邦分析圖提供了公司淨資產報酬率分解視角, 顯示獲利能力、資產效率和財務槓桿的綜合影響。

6841 長佳智能 杜邦分析
圖(34)6841 長佳智能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資本結構圖顯示了公司資產負債表中權益和負債的比例變化。

6841 長佳智能 資本結構
圖(35)6841 長佳智能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 股利政策: 公司擬連續三年配息

  • 董事會決議2024 年度擬配發現金股利每股 1 元, 待股東會通過。 若順利發放, 將是國內首家連續三年配息醫療 AI 上市櫃公司。
    長佳智能 配息政策圖呈現了公司過去及擬定的股利發放情況。

6841 長佳智能 股利政策
圖(36)6841 長佳智能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下表整理近四年6841 營收獲利關鍵數據:

年度/項目 營業收入 (百萬元) 毛利率 (%) 營業利益率 (%) EPS (元) 研發費用 (百萬元)
2021 38.2 -0.61 76
2022 53.8 1.54 68
2023 93.1 60 + -0.44 80
2024 345.0 60 + 6.9 % (Q2轉正) 0.31 (策略調整)
2025 (預估) 480 + (年增 40 % +) 60 + > 10 % 1.09 (持續投入)

註: 2022 年EPS可能有特殊項目影響, 需參考財報細節; 2024 年起獲利*能力顯著改善; 2025 年為法人預估值。 *

區域市場分析

市場布局分析

長佳智能的市場策略初期以台灣為根基, 逐步拓展至國際市場。

長佳智能業務拓展規劃
圖(37)業務拓展規劃(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pie title 2024年第一至七月區域營收分布 "台灣 (Local)" : 96 "海外 (Foreign)" : 4
  1. 台灣市場: 為目前主要營收來源, 佔比超過90 %。 公司與國內多家大型醫療院所建立合作關係, 提供AI 醫療解決方案與平台服務。

  2. 海外市場: 正積極拓展中, 尤其聚焦於東南亞(越南智慧醫院、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歐美市場。 這也反映了醫療 AI 市場趨勢

    1. 東南亞: 已與越南智慧醫院震興醫院簽訂策略合作, 協助導入4-6 項 AI 醫療軟體, 打造越南首家智慧醫療醫院。 2024 年 11 月已透過AI 醫療義診展開合作, 2025 年將陸續導入更多系統。 取得馬來西亞多張醫療 AI 醫材認證(氣胸、肋膜積水等);與新加坡、泰國的合作也在洽談中。 目標是將成功的商業模式複製到更多東協國家。
    2. 歐美市場: 透過取得美國 FDA 醫療 AI 許可證(如腦中線偏移 AI氣管內管深度檢測 AI), 以及與西門子醫療 (Siemens Healthineers)、瓦里安 (Varian) 等國際大廠的策略聯盟, 逐步滲透歐美高端智慧醫療市場。
    3. 其他地區: 在日本、法國、中國、香港等地亦有合作夥伴或經銷商佈局。

公司預期, 隨著國際合作深化與產品醫療 AI 醫材認證增加, 海外營收佔比將逐步提升, 成為未來重要的成長引擎。

生產基地與產能

長佳智能的核心業務為軟體開發與AI 醫療技術服務, 並無傳統意義上的大型硬體生產基地。

  • 主要營運基地: 位於台灣台中的總部, 為主要的研發、營運與醫療大數據分析中心。

  • 硬體合作模式: AI 醫療應用所需的運算硬體(如伺服器、GPU)或整合的醫療設備, 多透過與硬體供應商(如西門子 (Siemens)、 群聯)合作或委外方式取得。

  • 產能核心: 公司的產能主要體現在研發團隊的開發能量、AI 醫療模型的訓練與運算效率以及雲端生醫平台的服務能力。

  • 擴廠計畫: 目前尚無公開的硬體生產擴廠計畫。 公司的擴張策略重點在於技術深化、市場拓展與國際合作。 與群聯合資成立的長聯科技, 未來將負責AI 醫療照護機器人的生產(預計 2026 年 Q3 量產), 其生產基地細節尚未公布。

公司透過與國內外領先企業合作, 結合雲端運算資源, 有效提升其軟體開發與AI 醫療服務的「產能」與「效率」。

客戶結構與競爭分析

客戶群體分析

長佳智能的客戶群體多元, 涵蓋醫療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展現其在AI醫療生態系 中的重要地位:

長佳智能策略合作夥伴
圖(38)策略合作夥伴(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

graph LR A[長佳智能] --> B[醫療院所] A --> C[藥廠/生技公司] A --> D[醫療器材公司] A --> E[保險業者] A --> F[政府/研究機構] A --> G[國際醫療平台/經銷商] B --> B1[智慧醫院解決方案] B --> B2[AI輔助診斷系統] B --> B3[智慧健檢排程] C --> C1[臨床試驗數據分析] C --> C2[新藥研發AI輔助] C --> C3[基因檢測分析平台] D --> D1[AI軟體整合與搭載] D --> D2[合作開發新醫材] E --> E1[AI自動化核保/理賠] F --> F1[醫療大數據研究] F --> F2[公衛監測與預警] G --> G1[海外市場拓展] style A fill:#B8860B,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 fill:#CD5C5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 fill:#668B8B,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 fill:#DAA520,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E fill:#4682B4,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F fill:#8FBC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G fill:#D2691E,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 醫療院所: 各級醫院、診所、健檢中心為主要客戶, 導入AI 輔助診斷系統、智慧健檢排程系統、PACS Viewer 等, 提升智慧醫療品質與營運效率。

  • 藥廠與生技公司: 利用醫療大數據平台進行臨床試驗數據分析、新藥研發輔助、基因檢測分析等。

  • 醫療器材公司: 進行策略合作, 將長佳智能AI 醫療軟體搭載於其硬體設備上, 或共同開發整合型解決方案 (如與西門子 (Siemens)、瓦里安 (Varian) 的合作)。

  • 保險業者: 導入AI 醫療應用平台, 實現核保與理賠流程的自動化與智慧醫療化。

  • 政府與研究機構: 利用醫療大數據進行公共衛生研究、疾病監測或政策輔助。

  • 國際醫療平台與經銷商: 透過合作夥伴將產品推廣至海外市場。

公司採取B2B (企業對企業) 的經營模式, 透過技術授權、平台服務、合作開發、專案建置及合資等多種方式, 與客戶建立長期穩固的合作關係。 此外, 公司也積極探索與非臨床醫療 AI 領域企業的合作, 如與首席國際髮品合作搶攻養髮、美髮市場。

競爭態勢分析

醫療 AI 領域競爭日益激烈, 長佳智能面對來自國內外的多重挑戰。

  • 主要競爭對手:

  • 國際企業: Life Image、 Segmed、 IQVIA (醫療大數據 領域); Google Health、 IBM Watson Health、 Philips、 GE Healthcare (大型科技公司或醫療設備商投入AI 醫療)。

  • 台灣同業: 宏碁智醫 (6857)、 晉弘 (6796)、 安克 (4188)、 醫揚 (6569)、 睿生光電 (6861) 等, 部分公司在特定AI 醫療應用或醫療影像 AI 領域形成競爭。

  • 新創公司: 全球各地不斷有新的醫療 AI 新創公司出現, 專注於特定疾病或技術。

  • 市場佔有率: 長佳智能台灣醫療 AI 市場處於領先地位, 尤其在取得醫療 AI 醫材認證數量上具有明顯優勢。 其產品線涵蓋範圍廣泛, 且與指標性醫療機構合作緊密。 然全球市場廣闊, 國際競爭者眾多, 整體市佔率仍有極大提升空間。 這與台灣醫療 AI 產業分析醫療 AI 市場趨勢 息息相關。

  • 競爭優勢:

  • 技術與數據壁壘: 擁有大量合法醫療大數據及多項AI 醫療專利技術。

  • 法規認證領先: 取得最多國內外醫療 AI 醫材認證, 加速產品上市與國際化。

  • 臨床整合度高:中國醫藥大學附醫深度合作, 確保產品貼近臨床需求。

  • 國際合作網絡: 與西門子 (Siemens)、群聯等大廠結盟, 強化軟硬整合與市場通路。

  • 多元產品布局: 醫療 AI 應用涵蓋診斷、治療、照護、預防等多面向應用。

  • 競爭劣勢與挑戰:

  • 國際品牌知名度: 相較於國際大廠, 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與通路覆蓋仍待加強。

  • 數據隱私與法規變動: 全球各地對於醫療大數據的使用法規不同且持續變動, 增加合規成本與市場進入難度。

  • 商業模式驗證: 醫療 AI 的收費模式與市場接受度仍在發展階段, 需持續驗證其長期獲利能力。

  • 人才競爭: AI 醫療與醫療跨領域人才稀缺, 需持續吸引與留住頂尖人才。

長佳智能需持續強化技術創新、加速國際市場拓展, 並深化與合作夥伴的關係, 以鞏固其在激烈競爭環境中的領先地位。

近期重大事件與未來展望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2024 年-2025 年 Q1)

長佳智能近期營運活動頻繁, 展現積極擴張的企圖心:

  1. 合資成立長聯科技 (2025.03.27):群聯電子 (8299) 宣布合資成立「長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長佳智能及其關係企業合計持股60 %, 投資額度最高1.2 億元。 目標是開發生成式 AI 醫療照護型機器人, 結合長佳智能醫療 AI 技術與群聯的邊緣運算、儲存方案, 搶攻全球智慧醫療照護市場, 預計首款產品最快2026 年第三季量產上市。 此舉標誌著公司從軟體服務跨足智慧醫療硬體領域。

  2. 持續取得醫療 AI 醫材認證: 公司持續累積國內外醫療 AI 醫材認證數量, 截至2025 年 3 月底, 已累計取得45 張國內外醫療 AI 醫材認證, 數量為台灣醫療 AI 公司 中最高。 這包括:

    • 腦中線偏移 AI 檢測系統」於2024 年 12 月獲得美國 FDA 醫療 AI 許可, 並於2025 年 3 月通過台灣 TFDA 醫療 AI 認證。
    • 氣管內管深度檢測 AI 系統」於2025 年 2 月獲得美國 FDA 醫療 AI 許可, 並同步申請台灣 TFDA 醫療 AI 上市許可。
    • 「肋膜積水檢測系統」於2024 年 10 月獲得馬來西亞 MDA (Malaysian Device Authority) 核准。
    • 「氣胸檢測系統」於2024 年 9 月獲得馬來西亞 MDA (Malaysian Device Authority) 許可證。
      產品取證進度快速, 為公司產品商業化和國際銷售奠定基礎。
  3. 實施庫藏股計畫 (2025.01.14-2025.03.13): 為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 董事會決議買回4,000 張庫藏股, 最終成功買回2,088 張, 平均買回價格約83.6 元。 此舉顯示經營團隊對公司營運與未來發展深具信心。

  4. 拓展東南亞市場有成 (2024 年 10 月至今):越南智慧醫院震興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協助導入4-6 項 醫療 AI 軟體, 打造越南首家智慧醫院2024 年 11 月已透過AI 醫療義診展開合作, 2025 年將陸續導入更多系統。 此合作案被視為公司將成功商業模式複製到東南亞市場的重要里程碑。

  5. 營運績效屢創新高: 2024 年全年6841 營收3.45 億元, 年增270 %6841 EPS 0.31 元, 成功長佳智能 轉虧為盈, 成為國內醫療 AI 業者唯一獲利公司。 2025 年前兩個月累計營收 4,563 萬元, 年成長43.7 %2025 年 3 月單月營收 2,614 萬元, 年增23.75 %營收持續成長。

  6. 獲選經濟部投資夥伴 (2025.02): 取得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的投資夥伴資格, 未來可與政府相關基金共同投資具潛力的新創企業, 拓展台灣醫療 AI 產業生態系

  7. 連續三年配息計畫 (2025.02.03): 董事會決議2024 年度擬配發現金股利每股 1 元, 待股東會通過。 若順利發放, 將是國內首家連續三年配息醫療 AI 上市櫃公司, 顯示公司現金流穩健且重視股東回饋。

  8. 新產品推出: 近期推出「兒童生長評估系統」(涉及骨齡判讀 AI 應用)與「智能化智慧健檢排程系統」, 擴大產品醫療 AI 應用領域。

  9. 跨領域合作: 與首席國際髮品合作, 結合AI 醫療與生物科技, 探索外泌體在養髮美髮領域的應用。

未來發展策略展望

短期發展計畫 (1-2 年)

  1. 加速產品商業化與市場滲透: 持續推動已取得醫療 AI 醫材認證AI 醫療產品在國內外醫療院所的導入與應用, 提升營收規模。 重點產品包括骨齡判讀 AI癌症放療 AI 輔助、胸腔 X 光系列、心血管系列(涉及心電圖 AI )、腦中線偏移 AI 檢測、氣管內管深度檢測 AI 等。

  2. 深化東南亞市場布局:越南智慧醫院合作案為基礎, 加速拓展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市場, 建立區域代理商與合作夥伴網絡。

  3. 拓展新興 AI 應用: 加速智慧健檢排程系統、人壽保險AI 醫療平台、腎臟照護平台、外泌體應用等非傳統診斷應用的推廣, 開拓多元營收來源。

  4. AI 醫療照護機器人原型開發:群聯合作, 完成首款AI 醫療照護機器人的設計、開發與原型驗證。

  5. 持續研發投入與取證: 維持研發動能, 針對市場需求開發新的AI 醫療應用, 並持續申請各國醫療 AI 醫材認證, 擴大產品組合與市場准入。

中長期發展藍圖 (3-5 年)

  1. 成為全球領先的醫療 AI 平台供應商: 建立涵蓋多種疾病、多模態資料的全面性醫療 AI 平台, 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呼應醫療 AI 市場趨勢

  2. 拓展歐美市場: 透過策略合作、併購或授權等方式, 快速進入歐美市場, 建立品牌知名度與市場佔有率。

  3. 發展生成式 AI 與大語言模型應用:生成式 AI 醫療與大語言模型技術應用於病歷生成、醫學知識問答、虛擬助理等領域, 提升智慧醫療服務效率與品質。

  4. 建立 AI 醫療生態系: 透過投資、合作等方式, 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夥伴, 共同打造AI 醫療生態系, 推動台灣醫療 AI 產業 發展。

  5. 強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導入最新的數據安全技術與合規措施, 確保醫療大數據的安全與隱私, 包含醫療數據去識別化的實踐。

  6. 培養跨領域人才: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訓體系, 吸引與留住AI 醫療、醫療、數據科學等多領域的頂尖人才。

參考資料來源

  • 資料來源:長佳智能公司網站、法說資料、券商研究報告、鉅亨網、Moneydj、各大報新聞。
  • 公司網址:https://www.everfortuneai.com.tw/
  • 法說會中文檔案連結:https://mopsov.twse.com.tw/nas/STR/684120240812M001.pdf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