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85):引領全球先進材料與循環經濟的技術先鋒

圖(1)個股筆記:1785 光洋科(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5 月 22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篇文章深入剖析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olar Applied Materials Technology Corp.,簡稱光洋科,股票代號:1785)的公司概要、發展歷程、核心業務與未來展望。光洋科成立於 1978 年,從傳統化工轉型為高科技材料科技公司,專注於薄膜濺鍍靶材(sputtering target)的研發製造,以及貴金屬回收(precious metal recycling)、稀有金屬精煉(refining of rare metals)與循環利用。公司以其獨特的「綠色全循環經濟」(Green Circular Economy, GCE)模式,成為台灣在貴稀金屬材料領域的領導者,並在全球硬碟靶材(hard disk drive target)市場佔據領先地位。其循環經濟企業模式為產業樹立標竿。

公司重點聚焦:

  • 核心優勢光洋科硬碟靶材全球市佔率第一(約 35 %),在半導體靶材(semiconductor target)是台灣第一大供應商(台積電供應鏈光洋科先進製程市佔約 90 %),並擁有台灣第一大的貴金屬回收精煉技術。其高達 6N 的靶材高純度材料(high-purity materials)與 5N 的貴稀金屬回收純度,為其在半導體等高階應用領域築起深厚光洋科競爭優勢

  • 業務轉型與成長動能:近年來,公司積極優化產品組合,半導體相關業務的增值服務(Value-Added Services, VAS)收入比重持續提升,預期未來五年半導體前段材料(front-end semiconductor materials)的VAS 收入年複合成長率可達 50 %。VAS 收入在 2024 年上半年年增 10.48 %,顯示高值化策略成效。

  • 重大事件

    • 業務分拆:董事會決議將半導體相關業務光洋科業務分拆(business spin-off)成立全資子公司「創鉅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Tron-Gi Advanced Materials Corp.),預計 2025 年 10 月生效,旨在聚焦半導體市場,提升經營效率。
    • 數位轉型:導入 SAP 系統,進行全面光洋科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顯著提升營運效率並降低費用率。
    • ESG 實踐:首次入選標普全球(S&P Global)永續年鑑公司(Sustainability Yearbook company),展現其在循環經濟企業與永續發展方面的領導地位,每年透過金屬回收減少約 35.7 萬噸二氧化碳排放。光洋科亦是典型的ESG 概念股
    • 市場題材連動:受惠於國際金價上漲受惠股效應、釕晶片材料(ruthenium chip material)應用於節能晶片(與英特爾等大廠技術趨勢吻合)以及台積電供應鏈光洋科擴大投資等利多。
  • 財務表現:2024 年上半年總光洋科營收達新台幣 139.11 億元,年增 31.30 %。2024 年預估全年光洋科 EPS達新台幣 3.21 元,相較 2023 年的 1.83 元有顯著成長。公司目標整體VAS 收入及獲利實現雙位數年複合成長。

  • 投資價值:在 AI、大數據、5G、電動車等產業趨勢帶動下,高階材料需求持續增長。光洋科憑藉其技術實力、市場地位、循環經濟企業模式及與國際大廠的緊密合作,具備良好的長期投資分析價值。

本文章詳細分析了光洋科在產業鏈中的關鍵地位、多元光洋科產品應用光洋科營收結構變化、客戶群體及全球布局。儘管面臨原物料價格波動和市場競爭等潛在風險,光洋科明確的發展策略與優化的財務體質,使其在不斷變化的全球高科技材料市場中保持光洋科競爭優勢。法人機構普遍看好其未來營收與獲利展望。

1785 光洋科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
圖(2)1785 光洋科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1785 光洋科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圖(3)1785 光洋科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olar Applied Materials Technology Corp.,簡稱光洋科,股票代號:1785)於 1978 年 8 月成立,初始名稱為「光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台灣台南市安南區。公司自成立以來,專注於高科技材料的研發與製造,並於 1999 年 10 月更名為現稱,突顯其從傳統化工領域轉型至尖端材料科技公司的決心。光洋科2005 年 1 月 31 日正式在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OTC)掛牌上櫃交易,實收資本額約 59.6 億元,截至 2024 年 11 月市值已超過 380 億元,目前1785 股價約為 56.5 元

光洋科的核心業務涵蓋薄膜濺鍍靶材的研發與製造,以及貴金屬回收稀有金屬精煉、特殊成型、加工及銷售。公司以「價值創新、永續未來」為核心理念,致力於高值化功能性材料的研製,並積極推動「綠色全循環經濟」(Green Circular Economy, GCE)產業模式,目標成為全球領先的貴稀金屬材料循環經濟企業製造商。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運概述
圖(4)營運概述(資料來源: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網站)

公司基本概況

光洋科光洋科基本面與市場評價方面:

  • 目前1785 股價:56.5 元
  • 預估光洋科本益比:15.51 倍
  • 預估現金光洋科股利:1.93 元
  • 預估殖利率:3.42 %
  • 光洋科財報更新進度:月報、季報皆已更新。

1785 光洋科 EPS 熱力圖
圖、1785 光洋科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顯示公司歷年每股盈餘的變化,反映其獲利軌跡。

1785 光洋科 K線圖(日)
圖(5)1785 光洋科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1785 光洋科 K線圖(週)
圖(6)1785 光洋科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1785 光洋科 K線圖(月)
圖、1785 光洋科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圖顯示公司1785 股價在不同時間維度(日、週、月)的變化趨勢。

1785 光洋科 本益比河流圖
圖、1785 光洋科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呈現公司歷年本益比的區間變化,可作為評價參考。

1785 光洋科 淨值比河流圖
圖、1785 光洋科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呈現公司歷年淨值比的區間變化,反映股價相對於淨值的評估。

重要發展里程碑

光洋科的發展歷程是台灣材料產業不斷升級的縮影: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重要里程碑
圖(7)公司重要里程碑(資料來源: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網站)

  1. 1978 年:建立金銀化學品生產能量,主要產品為氰化金鉀(KAU)與氰化銀鉀(KAG)。
  2. 1998 年:跨足光儲存媒體(ODS)濺鍍靶材市場。
  3. 2004 年:成功開發磁儲存媒體(MDS)濺鍍靶材,包含光碟靶材生產及硬碟靶材與合金設計。
  4. 2008 年:進入光電元件(OE)濺鍍靶材領域,涵蓋平面顯示器、太陽能及 LED 應用,掌握陶瓷靶材製造與透明導電氧化物(TCO)材料設計技術。
  5. 2015 年:與美商杰拉德集團、海盛航運合資成立盛洋德亞太物流公司,於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設立 LME 遞交倉庫,推動自經區「前店後廠」模式。
  6. 2016 年:成為半導體產業首家實現銅循環再生靶材的廠商;同年因光洋科財報不實風暴面臨重大危機,隨後展開組織改造與業務轉型。這也體現了其作為循環經濟企業的韌性。
  7. 2018 年:成功開發應用於薄膜的鎵、銦合金設計與靶材製造技術。
  8. 2019 年:完成 108 億元聯貸案,解除債務協商,企業體質重塑。
  9. 2021 年:在貴金屬回收稀有金屬精煉提純技術方面達到世界領先、台灣第一的地位,其中鉭的回收可達超高純度半導體前段材料等級,尤其在釕晶片材料的回收方面。
  10. 2022 年
    • 導入 SAP「RISE with SAP on AWS」方案,啟動全面光洋科數位轉型
    • 健策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3653)取得公司私募股權 1 萬張,約佔股權 1.69 %,深化產業策略聯盟。
  11. 2025 年 3 月:董事會決議將旗下「薄膜暨電子材料事業群」中與半導體業務相關部分,光洋科業務分拆成立全資子公司「創鉅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預計同年 10 月 1 日生效(2025.03.28 新聞)。

經營團隊與組織規模

光洋科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核心成員包括:

  • 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啟峰(C.F. Huang),擁有 30 年產業經驗。
  • 副總經理(薄膜暨電子材料 BU):鍾怡歡(Gary Chung),擁有 25 年產業經驗。
  • 協理(功能性陶瓷化合物 BU):胡書華(Seward Hu),擁有 20 年產業經驗。
  • 副總經理(貴金屬暨綠色管理 BU):黃明山(Vincent Huang),擁有 25 年產業經驗。
  • 智能管理中心主管:洪本展(Ben Hong),擁有 30 年產業經驗。

截至 2023 年底,公司員工人數達 1,487 人。營運據點遍及台灣、中國大陸、美國、新加坡等地,並整合光大應材、台灣精材、德揚科技等子公司,提供全製程配套服務。

graph LR A[光洋應用材料科技] --> B[董事長/總經理: 黃啟峰] A --> C[薄膜暨電子材料BU: 鍾怡歡] A --> D[功能性陶瓷化合物BU: 胡書華] A --> E[貴金屬暨綠色管理BU: 黃明山] A --> F[智能管理中心: 洪本展] style A fill:#004080,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 fill:#005A8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 fill:#007399,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 fill:#008CB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E fill:#00A5C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F fill:#33B8D4,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主要業務範疇分析

光洋科的業務核心圍繞貴稀金屬全循環經濟與先進材料解決方案。公司不僅是材料製造商,更是循環經濟企業的實踐者,將廢棄資源透過高階貴金屬回收稀有金屬精煉技術,轉化為高純度材料,再製成高附加價值的科技材料。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濟核心理念
圖(8)經濟核心理念(資料來源: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網站)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銷售模式
圖(9)銷售模式(資料來源: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網站)

核心業務板塊

  1. 薄膜濺鍍靶材:提供應用於硬碟靶材、平面顯示器(FPD)、半導體靶材、光碟、被動元件、刀具鍍膜、LED、太陽能等產業的濺鍍靶材。這類光洋科產品應用廣泛,材料種類涵蓋純金屬、合金、陶瓷與複合材料。
  2. 貴金屬化學品與材料:生產如氰化金鉀、氰化銀鉀、硝酸銀、電鍍用銀板等,廣泛應用於電子、電路板、IC 封裝等高科技產業。
  3. 貴稀金屬回收與精煉光洋科掌握金、銀、鉑、鈀、、銦、鎵、鉭等七大關鍵元素的貴金屬回收稀有金屬精煉技術,並提供貴金屬交易、轉帳、租賃等加值服務。公司是國內唯一同時具備濕法(hydrometallurgy)、火法冶煉(pyrometallurgy)技術及完整貴金屬精煉製程的循環經濟企業
  4. 汽車化學品:以自有品牌「SOLAR」及「U2」銷售煞車油、引擎冷卻劑、防凍液、玻璃清洗劑、抗鏽劑等產品,並與德國 Clariant 合作,進軍頂級車用市場。
  5. 半導體封裝精微銲線(Bonding Wire):開發銀合金線等產品,應用於半導體封裝,作為昂貴金線的替代方案。

光洋科掌握亞太區汽車與石化失效觸媒回收精煉料源,透過其獨特的循環經濟企業模式,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

產品系統與應用說明

光洋科的產品線完整,技術含量高,應用領域廣泛,涵蓋從基礎原料到終端應用的各個環節。

薄膜濺鍍靶材

濺鍍靶材光洋科的核心產品之一,其技術特點在於靶材高純度材料可高達 6N (99.9999 %),並具備適當的織構、高相對密度、細晶粒微結構及均勻微結構等特性。這些特性對於半導體靶材、儲存媒體等高精密產業至關重要,能有效降低雜質、提升晶片良率並降低生產成本。

  • 應用領域
    • 儲存媒體硬碟靶材(HDD)、光碟等。
    • 光電顯示器:平面顯示器(FPD)、LED 等。
    • 電子半導體:晶圓製造、半導體靶材、半導體封裝等先進製程。
    • 太陽能電池:薄膜材料用於光電轉換。
    • 其他:被動元件、鍍膜、石化及生醫等。
      光洋科產品應用涵蓋儲存媒體、光電顯示器、電子半導體等廣泛領域。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薄膜沉積製程
圖(10)薄膜沉積製程(資料來源: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網站)

蒸鍍材料

提供高純度材料金屬與合金,主要應用於光學塗層、電子元件製造等精密製程。

貴金屬化學品與材料

  • 氰化金鉀(KAU)、氰化銀鉀(KAG):台灣最大供應商,主要用於導線架等電子零組件電鍍。
  • 硝酸銀:應用於觸控面板、太陽能導電漿料等。
  • 電鍍用銀板高純度材料銀板,用於精密電鍍。

貴稀金屬回收與精煉

光洋科光洋科競爭優勢之一在於其貴稀金屬回收稀有金屬精煉技術,能將回收的釕晶片材料等金屬純化至 5N 高純度材料

  • 回收範圍:金、銀、鉑、鈀、釕、銦、鎵、鉭等。
  • 回收來源:電子廢料、客戶製程殘靶、廢棄溶液等。
  • 技術優勢:濕法與火法冶金技術整合,實現高效率、高純度回收。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高值化的產品組合
圖(11)具高值化的產品組合(資料來源: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網站)

半導體封裝材料

  • 銀合金銲線:作為金線的低成本替代方案,應用於半導體封裝。

營收結構與比重分析

光洋科光洋科營收主要分為貴金屬收入與增值服務(VAS)收入。貴金屬收入主要指銷售產品中所含的貴金屬原料價值,易受國際貴金屬價格波動影響;VAS 收入則來自加工處理、貴金屬回收精煉等服務,更能反映公司的真實營運價值與獲利能力。

pie title 2024年上半年 VAS 收入產業別佔比 "儲存媒體 (Storage)" : 35 "半導體 (Semiconductor)" : 34 "汽車 (Automotive)" : 12 "顯示 (Display)" : 11 "其他 (Others)" : 8

根據 2024 年上半年光洋科財報數據:

  • VAS 收入:新台幣 28.68 億元,年增 10.48 %
    • 儲存媒體:佔 35 %
    • 半導體:佔 34 %
    • 汽車:佔 12 %
    • 顯示器:佔 11 %
    • 其他:佔 8 %
  • 貴金屬收入:新台幣 110.43 億元
  • 光洋科營收:新台幣 139.11 億元,年增 31.30 %。貴金屬相關收入佔比仍高達整體營收近 8 成(2025.04.01、2025.02.03 新聞)。

近年來,隨著半導體業務(尤其是半導體前段材料相關)的快速成長,其在VAS 收入中的佔比持續提升,顯示公司產品組合優化及高值化策略的成效。

近期財務表現

  • 2025 年 4 月合併光洋科營收:新台幣 37.53 億元,月增 23.25 %,年增 47.13 %(2024.05.12 新聞)。
  • 2025 年前四月累計合併光洋科營收:新台幣 119.96 億元,年增 35.33 %(2024.05.12 新聞)。
  • 2024 年 12 月合併光洋科營收:新台幣 29.17 億元,年增 35.42 %,月減 3.38 %(2025.01.07 新聞)。
  • 2024 年 1 至 12 月累計光洋科營收:新台幣 297.39 億元,累計年增率 31.42 %(2025.01.07 新聞)。
  • 2024 年上半年光洋科 EPS:新台幣 1.34 元
  • 2024 年第三季光洋科 EPS:新台幣 0.78 元,季增 28 %,年增 13 %
  • 2024 年前三季累計光洋科 EPS:新台幣 2.12 元,年增 23 %
  • 預估 2024 年全年光洋科 EPS:新台幣 3.21 元(2024.04.22 新聞)。
  • 2023 年全年光洋科 EPS:新台幣 1.83 元

光洋科整體營收與獲利能力呈現穩健增長態勢,尤其在VAS 收入方面成長顯著。

1785 光洋科 營收趨勢圖
圖、1785 光洋科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顯示公司營收的長期變化趨勢,反映其業務成長動能。

1785 光洋科 獲利能力
圖、1785 光洋科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圖呈現公司毛利率、營益率、純益率等獲利指標的變化,顯示其營運效率與利潤水平。

客戶群體與價值鏈分析

光洋科的客戶遍布全球高科技產業的領導廠商,作為材料科技公司,透過緊密的合作關係,共同開發先進材料解決方案。

主要客戶群體

  • 半導體產業光洋科已成功打入台積電供應鏈,是其 3 奈米2 奈米半導體前段材料製程的關鍵供應商(3Q24 新聞),並有望受惠於台積電擴大投資(2025.03.04 新聞)。
  • 儲存媒體產業光洋科為全球主要硬碟靶材大廠的長期客戶,如 Seagate 等。
  • 電子與被動元件產業:供應國內外導線架廠、被動元件廠等。
  • 面板與顯示器產業:供應國內外面板大廠。
  • 汽車產業:汽車化學品客戶及精密材料應用客戶。

價值鏈定位與循環經濟模式

光洋科在產業價值鏈中扮演關鍵的材料供應與資源循環角色。其獨特的密閉循環經濟(Close-loop)經營模式,串聯了「產品製造 -> 客戶使用 -> 廢料回收 -> 精煉再製 -> 原料回用」的完整鏈條。這正是其綠色全循環經濟的實踐。

graph LR A[電子產品(手機/電腦/伺服器)] --> B[產品生命週期結束]; B --> C[客戶製造後剩餘殘料/廢棄物]; C --> D[光洋科: 回收與精煉]; D -- 高純金屬原料 --> E[光洋科: 先進材料製造(靶材/化學品)]; E -- 先進材料 --> F[客戶: 高科技產品製造]; F --> A; style A fill:#AED6F1,stroke:#3498DB,stroke-width:2px style B fill:#A3E4D7,stroke:#2ECC71,stroke-width:2px style C fill:#FAD7A0,stroke:#F39C12,stroke-width:2px style D fill:#B0C4DE,stroke:#4682B4,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E fill:#87CEFA,stroke:#1E90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F fill:#D2B4DE,stroke:#8E44AD,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此模式不僅確保了永續(sustainable)與可靠(reliable)的原料供應,降低對初階礦產的依賴,同時也協助客戶實現綠色製造與成本優化。光洋科是全球首家協助手機品牌導入 100 % 回收金的台灣企業,突顯其在循環經濟企業領域的領導地位。

營業範圍與地區布局

光洋科的營運網絡遍布全球,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台灣與中國大陸,並在多個國家設有營運及服務據點。

全球生產基地

  • 台灣地區

    • 台南總部暨研發中心(安南區工業三路 1 號)
    • 光科園區(台南市柳營區環園東路二段)
    • 環科廠(台南市柳營區工一路 16 號)
    • 銳洋精密股份有限公司(台南市柳營區環園東路二段,子公司)
      台灣廠區主要負責高純度材料的薄膜硬碟靶材半導體靶材研發與生產,貴金屬材料的生產,以及汽車化學品等。新建的大型靶材塑型成形中心亦位於台南,專注於提升半導體前段材料靶材產能。
  • 中國大陸地區

    • 光洋化學應用材料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江蘇省昆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 光洋新材料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江蘇省昆山市玉山鎮)
      昆山廠區主要負責面板靶材、部分半導體靶材貴金屬回收精煉業務,以應對中國市場需求及全球供應鏈布局。
  • 其他營運據點

    • 新竹設有北區營運中心。
    • 新加坡、美國等地設有辦事處,提供全球客戶服務。

區域營收分布

雖然公司未定期揭露精確的區域營收佔比,但根據其客戶分布與產業特性,主要營收來源推估為:

  • 台灣與中國大陸:為主要營收貢獻區域,因兩地為全球半導體、儲存媒體及面板產業的製造重鎮。
  • 美國、日本、歐洲:為高階靶材與貴金屬材料的重點出口市場。
  • 東南亞及其他新興市場:隨著電子產業鏈轉移,持續拓展客戶。

競爭優勢與市場地位

光洋科憑藉其技術創新、完整的循環經濟企業模式及深厚的客戶關係,在全球先進材料科技公司市場佔據重要地位,形成獨特的光洋科競爭優勢

核心競爭力

  1. 技術領先與高純度材料能力光洋科掌握 6N 等級高純度濺鍍靶材(high-purity sputtering target)製造技術,以及 5N 等級貴稀金屬回收精煉能力,符合半導體先進製程的嚴苛要求。
  2. 完整循環經濟模式光洋科獨特的「產品-回收-再製」閉環(close-loop)系統,有效降低原料成本、確保供應穩定,並符合全球ESG 概念股的永續趨勢。這是綠色全循環經濟的典範。每年透過金屬回收可減少約 35.7 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3. 客製化與長期認證門檻半導體靶材等產品需通過客戶長時間、嚴格的認證,光洋科憑藉多年客製化合金靶材開發經驗,建立了高轉換成本與穩固的客戶關係。
  4. 在地化供應鏈優勢:作為台積電供應鏈光洋科等台灣半導體大廠的重要在地供應商,能快速回應客戶需求,降低供應鏈風險。
  5. 多元產品結構與市場布局光洋科產品應用涵蓋硬碟靶材半導體靶材、面板、汽車化學品等多個高成長領域,有效分散營運風險,並能掌握跨產業的協同效應。
  6. 豐富合金開發經驗:擁有超過 3,000 種合金開發經驗,能為客戶提供創新的材料解決方案。

市場競爭地位

  • 硬碟靶材:全球市佔率約 35 %,位居世界第一
  • 半導體靶材台灣第一大供應商,在台積電供應鏈光洋科先進製程高純度靶材市佔率已達約 90 %
  • 貴金屬回收及高純度精煉光洋科貴金屬回收稀有金屬精煉方面為台灣第一大,具備高純度材料精煉能力,在亞太區具領導地位。
  • 面板及光電產業用金屬靶材:在台灣市場市佔率約 30-40 %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洋科在硬碟靶材供應上擁有領導地位
圖(12)光洋科在硬碟靶材供應上擁有領導地位(資料來源: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網站)

主要競爭對手

  • 國際競爭者:美商 Honeywell、Praxair;日商 Tosho、JX Nippon Mining & Metals (JX NMM);中國廠江豐電子。這些都是全球材料科技公司領域的勁敵。
  • 台灣本土競爭者:鑫科材料科技(3663)、住華、優貝克(主要在濺鍍靶材);佳龍、金益鼎(主要在貴金屬回收與加工)。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圓製造靶材產業供應鏈
圖(13)晶圓製造靶材產業供應鏈(資料來源: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網站)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半導體業務分拆成立「創鉅先進材料」

2025 年 3 月 7 日光洋科董事會通過重大決議,將旗下「薄膜暨電子材料事業群」中與半導體業務相關的資產、負債及營運,進行光洋科業務分拆,成立全資子公司「創鉅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基準日暫定為 2025 年 10 月 1 日(2025.03.28、2025.03.08 新聞)。

  • 目的
    • 聚焦半導體市場發展,提升經營效率與企業價值。
    • 吸引優秀人才與策略資源,強化技術創新與市場應變能力。
    • 專注於半導體前段材料、先進薄膜材料及濺鍍靶材等產品的研發與製造。
    • 強化台灣本土材料供應能力,提升國際競爭力。
  • 影響光洋科將持有創鉅先進材料全部股權,股東權益與合併報表不受影響。市場普遍對此分拆反應正面,認為有助於提高經營靈活性與專業度,更有效應對半導體領域的快速變化。

數位轉型計畫

2022 年起,光洋科導入 SAP 的「RISE with SAP on AWS」方案,進行全面光洋科數位轉型(Project ONE: Operation aNd Erp)。此計畫旨在建立現代化的內控與管理系統,實現財務、營運、客戶及生產資料的即時更新與數位整合。

  • 效益
    • 提升跨部門溝通效率與作業速度。
    • 降低營運成本,提升毛利率(2024 年上半年 VAS 營業費用率相較去年同期下降 3.7 個百分點)。
    • 強化對供應鏈斷鏈及監管法規的應變能力。
    • 培養數據分析及自動化系統人才。

ESG 相關進展

  • TCFD 導入:積極評估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
  • ISO 50001 能源管理:台灣三大廠區均通過認證,每年節電率達 1 % 以上。
  • 太陽能建置:廠區屋頂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2023 年累計發電量 320 仟度,減少 158 公噸二氧化碳排放。
  • 溫室氣體盤查2024 年通過 BSI 查驗,取得合理查證等級的溫室氣體排放查證聲明書。
  • 永續年鑑入選2025 年 2 月光洋科首次入選標普全球(S&P Global)永續年鑑公司,肯定其在ESG 概念股方面的努力,同時也印證了其在循環經濟企業模式的成功(2025.02.11、2025.02.12 新聞)。

市場與題材連動

  • 金價波動:國際金價上漲光洋科貴金屬回收及材料業務帶來正面影響,相關新聞(如 2025 年 4 月)多次提及光洋科金價上漲受惠股1785 股價隨之上揚(2025.04.29、2024.04.22、2024.04.23、2024.04.17、2025.04.01、2025.02.03、2024.12.06 新聞)。
  • 節能晶片題材光洋科是台灣最大的釕晶片材料代理與應用商,並具備釕金屬貴稀金屬回收能力,隨著英特爾等大廠積極導入作為節能晶片材料,光洋科有望優先受惠(2025 年 3 月新聞)(2025.03.31 新聞)。
  • 台積電供應鏈台積電擴大投資(如 2025 年 3 月美國廠投資計畫),光洋科作為其關鍵材料供應商,市場預期將直接受益,進一步鞏固其台積電供應鏈光洋科的地位(2025.03.04 新聞)。

1785 光洋科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
圖、1785 光洋科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顯示公司非流動資產的歷史變化,可用於觀察公司資本擴張的趨勢。

1785 光洋科 合約負債
圖、1785 光洋科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圖顯示公司合約負債的趨勢,合約負債的增加通常預示未來營收潛力。

1785 光洋科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1785 光洋科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圖顯示公司存貨及其周轉天數的變化,反映存貨管理效率。

1785 光洋科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1785 光洋科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圖顯示公司存貨與營收比的變化,可用於評估存貨水準。

1785 光洋科 現金流狀況
圖、1785 光洋科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圖呈現公司營運、投資與籌資活動現金流量的變化,顯示其資金運作狀況。

1785 光洋科 杜邦分析
圖、1785 光洋科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圖顯示公司杜邦分析的各項指標變化,用以綜合評估其財務狀況與獲利結構。

1785 光洋科 資本結構
圖、1785 光洋科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圖呈現公司資本來源的構成變化,反映其財務結構的健康度。

未來發展策略展望

光洋科明確訂定了未來發展策略,旨在擴大規模、優化產品組合、追求卓越經營、提升技術水平,並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短期發展計畫(1-2 年)

  • 產能擴充:配合客戶(尤其是半導體客戶)的擴產計畫,提升現有廠區產能,特別是台南大型靶材塑型成形中心的產能釋放。
  • 半導體業務深化:「創鉅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成立後,將更專注於半導體前段材料所需超高純度材料的開發與量產(2025.03.08 新聞)。
  • 營運優化持續:深化 Project ONE 光洋科數位轉型效益,進一步降低營運費用率,提升獲利能力。
  • HAMR 技術材料供應:因應硬碟產業轉向熱輔助磁記錄(Heat-Assisted Magnetic Recording, HAMR 技術),光洋科將提供硬碟靶材所需的關鍵新合金材料(3Q23 新聞)。

中長期發展藍圖(3-5 年)

  • 半導體前段材料 VAS 收入高成長:預計未來五年,半導體前段材料VAS 收入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達到 50 %(2024.10.21、2024.12.06 新聞)。
  • 整體 VAS 收入及獲利雙位數成長:公司整體VAS 收入及獲利目標實現雙位數年複合成長率。
  • 高值化產品組合拓展:持續投入研發(研發費用佔VAS 收入6-8 %),開發應用於 Mini/Micro-LED、新一代晶片封裝及連接性的新合金材料。
  • 循環經濟深化:擴大貴稀金屬回收種類與規模,提升回收效率與純度,鞏固其在循環經濟企業領域的領導地位,持續推動綠色全循環經濟
  • 全球布局與在地供應強化:因應地緣政治與供應鏈重組趨勢,強化在地供應能力,並評估海外市場的進一步拓展機會。
  • 持續穩定的股利政策:在確保公司成長所需資本投入的前提下,維持穩定的現金光洋科股利發放,回饋股東。

投資價值綜合評估

光洋科憑藉其在先進材料科技公司循環經濟企業領域的獨特地位與技術實力,展現出良好的光洋科投資分析潛力。

投資亮點

  1. 產業趨勢正向:受惠於 AI、大數據、雲端運算、5G、電動車等趨勢,帶動半導體(特別是半導體前段材料)、儲存媒體、顯示器等終端應用對高純度材料的需求持續增長。
  2. 市場領導地位:在硬碟靶材領域全球第一,半導體靶材台灣第一,貴金屬回收精煉台灣第一,稀有金屬精煉能力卓越,市場地位穩固。
  3. 循環經濟典範光洋科獨特的閉環回收模式不僅符合ESG 概念股的趨勢,更能有效控制成本、確保料源,形成強大護城河。其綠色全循環經濟模式廣受肯定。
  4. 技術創新能力光洋科持續投入研發,擁有超過 3,000 種合金開發經驗,能與客戶共同開發解決方案,滿足先進製程需求,這也是其核心光洋科競爭優勢之一。
  5. 客戶關係緊密:與台積電供應鏈光洋科等國際大廠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產品認證門檻高,客戶黏著度強。
  6. 成長動能明確半導體業務(尤其是半導體前段材料所需的濺鍍靶材)預期將成為未來幾年主要的成長引擎,VAS 收入佔比持續提升,有助於改善獲利結構。
  7. 財務體質改善光洋科成功完成債務重組,光洋科數位轉型提升營運效率,從光洋科財報可見其光洋科基本面狀況穩健。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片複雜度提升帶動材料需求成長
圖(14)晶片複雜度提升帶動材料需求成長(資料來源: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網站)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數據爆炸式增長帶動大容量硬碟需求
圖(15)數據爆炸式增長帶動大容量硬碟需求(資料來源: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網站)

潛在風險

  1. 原物料價格波動貴金屬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可能對貴金屬回收收入及部分成本造成波動,即便光洋科同時也是金價上漲受惠股,此風險仍需留意(2024.04.23、2024.04.17 新聞)。
  2. 市場競爭加劇:國內外競爭者亦積極投入相關領域,技術追趕與價格競爭的壓力持續存在。
  3. 終端需求變化:全球經濟景氣及特定產業(如消費性電子)的需求波動,可能影響訂單能見度(4Q23 新聞)。
  4. 地緣政治風險: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緊張,可能對原料取得或市場拓展帶來不確定性。

綜觀而言,光洋科在產業趨勢、技術實力、市場地位及永續經營方面均具備顯著光洋科競爭優勢。公司透過光洋科業務分拆光洋科數位轉型及持續的研發投入,已為下一階段的成長奠定堅實基礎。儘管面臨部分市場風險,但其核心競爭力與明確的發展策略,使其具備良好的長期光洋科投資分析價值。法人機構普遍對其未來光洋科營收與獲利表現持樂觀看法,預期 2025 年 光洋科 EPS 約可達 3.4 至 3.48 元。

1785 光洋科 法人籌碼(日)
圖、1785 光洋科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顯示法人籌碼的每日動向,反映專業投資機構的態度。

1785 光洋科 大戶籌碼(週)
圖、1785 光洋科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顯示大戶籌碼的每週變化,反映主要投資者的持股趨勢。

1785 光洋科 內部人持股(月)
圖、1785 光洋科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圖呈現內部人持股的每月變化,可用於觀察管理層或主要股東的持股狀況。

1785 光洋科 股利政策
圖、1785 光洋科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圖呈現公司歷年股利發放的狀況,可用於了解其股利政策的穩定性。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1.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 11 月法人說明會簡報。本研究大量參考該簡報的公司介紹、產業趨勢、營運策略、技術發展及詳細財務數據。
  2.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歷年光洋科財報及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如 2025 年 3 月 7 日董事會決議、2025 年 4 月營收公告等)。本文參考相關公告的重大決策及最新營運數據。
  3. 光洋應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www.solartech.com.tw)關於公司簡介、產品資訊、ESG 永續發展等內容。
    • 公司網址:https://www.solartech.com.tw/
    • 法說會中文檔案連結:https://mopsov.twse.com.tw/nas/STR/178520241112M001.pdf
    • 法說會影音連結:http://irconference.twse.com.tw/1785_42_20241112_ch.mp4

研究報告

  1. 多家法人機構研究報告摘要(綜合自 2024 年底至 2025 年初,如 MoneyDJ、CMoney 等財經平台資訊)。提供市場對光洋科營運展望、獲利預估及評價觀點。
  2. UAnalyze 投資研究平台相關文章(如 2024 年文章)。提供對光洋科產品應用、市場競爭及成長潛力的分析。
  3. 券商研究報告。

新聞報導

  1. 經濟日報、工商時報、鉅亨網、聯合新聞網等財經媒體針對光洋科的相關報導(日期自 2023 年第三季至 2025 年 5 月)。內容涵蓋營運表現、市場動態、金價影響、節能晶片題材、台積電供應鏈光洋科效益、ESG 評鑑等。
  2. 科技媒體如 iThome、ChinaBiz「全球品牌管理協會」等關於光洋科數位轉型(SAP 導入)的報導。
  3. 遠見雜誌、財訊等媒體關於光洋科循環經濟企業模式及企業轉型的深度報導。

產業資料

  1. TECHCET 等市場研究機構關於半導體濺鍍靶材市場規模及趨勢的數據。
  2. 硬碟廠商(如 Seagate)公開的產品發展藍圖。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上述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市場分析及未來展望均來自可公開取得之公司官方文件、法人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