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1784 訊聯(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16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篇文章深度解析台灣生技公司訊聯生技(1784)的公司概要、發展歷程、核心業務、營收結構、客戶群體、區域布局、競爭優勢及近期重大事件。訊聯生技以再生醫學為核心,聚焦細胞治療、基因檢測及外泌體三大事業體,並積極拓展國際市場。近年來,外泌體業務的爆發性成長成為營收新引擎,AI 醫療技術的導入也進一步提升了研發效率與服務範疇。公司近期重大事件包括多項臨床試驗的推進、細胞治療合作計畫的拓展,以及AI技術在外泌體業務中的深化應用。從基本面來看,下圖顯示訊聯生技在股東權益報酬率和預估殖利率方面表現較弱,預估本益比偏高。下圖顯示訊聯生技的產業前景與題材利多較為突出。
圖(2)1784 訊聯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3)1784 訊聯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訊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Bionet Corp.,股票代碼:1784)自 2000 年 8 月 17 日成立以來,已躍升為亞洲生技醫療產業的領導品牌。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內湖區,是台灣首家專注於幹細胞治療與基因檢測的上市櫃生技公司。訊聯以「再生醫學 / 細胞治療」、「精準健康 / 基因醫學」及「數位醫療 / 智慧研發」三大核心支柱,構築起難以複製的競爭優勢。近年,訊聯生技以前瞻視野積極佈局外泌體技術,並巧妙融合 AI 智能,引領公司邁向再生醫學的嶄新紀元,同時在精準醫療領域不斷深化其技術與服務範疇。訊聯生技的資訊可參考公司網站:https://www.bionetcorp.com/ 。
公司沿革與發展
訊聯生技的發展歷程,見證了台灣再生醫學產業的演進:
-
創立初期(1999-2004):1999 年起源,2000 年正式成立,專注臍帶血與幹細胞儲存應用,建立台灣最大、全球第三大華人同源同種臍帶血資料庫。
-
技術深耕期(2005-2010):2005 年成立間質幹細胞保存庫,掌握醫療等級細胞治療核心技術。2008 年成立子公司訊聯基因數位,跨足基因檢測服務。
-
國際認證與拓展期(2011-2016):2011 年成為亞洲首家獲美國血庫學會(AABB)認證的私人臍帶血銀行,並陸續取得間質幹細胞及周邊血認證。2014 年推出自有醫美保養品品牌 RE .O,並於南科廠擴建 GMP 廠房。
-
臨床應用與轉型期(2017-至今):2017 年起與大型醫學中心合作進行人體臨床試驗。2020 年獲准多項特管法 細胞治療項目,並將技術輸出國際。2022 年成立訊聯細胞智藥,聚焦外泌體與 AI 智慧研發,推動細胞新藥開發。至今已獲得 8 次 AABB 認證 殊榮,並連續 17 年 通過認證。
多元品牌策略,打造產業護城河
訊聯生技集團旗下擁有多個特色品牌,共同構建起堅實的產業護城河,擴大市場覆蓋面並強化集團競爭韌性:
-
訊聯生技:集團核心品牌,深耕幹細胞治療與基因檢測領域,為再生醫學與精準醫療奠定穩固基石。
-
訊聯基因數位:專注於精準健康與基因檢測服務,掌握基因醫學發展脈動,引領市場趨勢。訊聯基因AI 業績跳高,訊聯基因的 AI 相關服務涵蓋 8 大業態,服務超過百家企業與科研單位。
-
訊聯細胞智藥:集團新星,聚焦外泌體技術研發與應用,開創再生醫學新藍海,引領產業創新。
-
RE .O 逆轉時光:跨足醫美保養品市場,以非人體來源幹細胞生長因子為核心,搶佔再生醫學美容商機。
公司基本概況
訊聯生技(1784)目前股價為 70.6 元,預估本益比為 243.45 倍,預估殖利率為 1.23%,預估現金股利為 0.87 元。報表更新進度為月報與季報。
圖(4)1784 訊聯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上圖 EPS 熱力圖,可見法人對於訊聯生技近幾年的 EPS 預估呈現波動,2024 年與 2025 年的 EPS 預估有調升的趨勢。
圖(5)1784 訊聯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6)1784 訊聯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7)1784 訊聯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訊聯生技的股價走勢圖,日線圖(8)週線圖、月線圖呈現不同的波動。日線圖顯示短期股價波動較為頻繁,週線圖顯示中期股價呈現盤整格局,月線圖則顯示長期股價呈現上漲趨勢。
圖(9)1784 訊聯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本益比河流圖,可見訊聯生技的本益比在不同年度呈現變化,可能受到公司獲利狀況與市場情緒的影響。
公司基本資料
項目 | 內容 |
---|---|
公司名稱 | 訊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稱 | Bionet Corp. |
股票代號 | 1784 (上櫃) |
成立時間 | 2000 年 8 月 17 日 |
總部地址 | 台北市內湖區 |
董事長 | 蔡政憲 |
總經理 | 康清原 |
實收資本額 | 約新台幣 5.31 億元 |
掛牌上櫃日期 | |
員工人數 | |
主要子公司 | 訊聯基因數位股份有限公司、訊聯細胞智藥股份有限公司 |
官方網站 | https://www.bionetcorp.com |
主要業務範疇分析
訊聯生技的核心業務涵蓋細胞儲存及應用服務、產前基因檢測、外泌體製備及委託代工等。公司擁有免疫細胞、臍帶血、臍帶間質幹細胞、牙齒幹細胞、成人周邊血幹細胞及脂肪間質幹細胞等 6 種細胞庫與核心技術,是台灣最大臍帶血儲存銀行。
產品系統與應用說明
訊聯生技的產品結構完整且多元,涵蓋細胞治療、基因檢測及外泌體三大事業體,展現其在再生醫學領域的全面佈局。
細胞治療事業
訊聯生技在細胞治療領域提供多元儲存方案與應用服務,致力於將再生醫學技術普及化:
-
幹細胞儲存與應用:
-
提供包含免疫細胞、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臍帶間質幹細胞(MSC)、牙齒幹細胞、成人周邊血幹細胞及脂肪間質幹細胞等多元儲存方案。
-
積極拓展於退化性膝關節炎、膝關節軟骨缺損、慢性傷口、皮下及軟組織缺損等疾病之應用,並透過衛福部特管法核准多項細胞治療,攜手醫界實現細胞治療普及化。
-
癌症免疫細胞治療方面,接受委託製備細胞因子誘導殺手細胞(CIK),涵蓋大腸直腸癌、肺癌、乳癌、肝癌等實體癌多種期別。
-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應用於血液、免疫系統及代謝疾病治療,並輔助癌症治療。
-
間質幹細胞應用於心肌梗塞、骨質疏鬆、中風、老年癡呆症等研究。
-
牙齒幹細胞用於牙周病、植牙、骨骼修復、皮膚燒燙傷及神經修復等研究。
-
圖(10)訊聯攜手醫界,實現細胞治療普及化(資料來源:訊聯公司網站)
基因檢測事業
訊聯基因數位專注於基因檢測服務,涵蓋母胎醫學、新生兒篩檢至癌症基因檢測等不同階段的健康需求,為精準健康把關:
-
母胎醫學:提供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基因檢測、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等服務,守護母嬰健康。近期領先業界將產前「羊水晶片檢測」結合「羊水外泌體」加值服務,展現創新研發與整合能力。
-
新生兒基因檢測:市場佔有率領先同業,服務涵蓋率超過全台新生兒 50% 以上,為新生代健康精準把關。
-
癌症基因檢測:運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技術,提供精準癌症基因檢測服務,並部署全方位癌症檢測服務,受惠於健保逐步納入NGS給付。
外泌體製備事業
訊聯細胞智藥以前瞻性的「Exosome Foundry 全球研發代工」模式,切入外泌體市場,為化妝品產業提供高品質原料,並積極開發外泌體新藥,展現其在外泌體領域的領先地位:
-
Exosome Foundry 全球研發代工:
-
為化妝品產業提供高品質原料,並與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建立堅實合作夥伴關係,如 Lumenis、SAINDERMA、THANN 等。
-
利用 AI 分析外泌體中 miRNA 與蛋白質的訊息路徑,精準開發針對性產品。
-
積極開發外泌體新藥,例如用於治療乾眼症的 ExoTear 已獲 CDE 指標案件輔導。
-
拓展外泌體應用至藥物載體、寵物醫療、角膜細胞功能障礙治療及中醫領域(皮膚與毛髮調理)。訊聯與翰醫堂合作,將外泌體技術應用於皮膚與毛髮調理,開展中醫領域的再生醫學應用。
-
圖(11)外泌體多元化來源,迅速拓展國內外市場(資料來源:訊聯公司網站)
醫美事業
訊聯生技跨足醫美保養品市場,推出 RE .O 逆轉時光系列保養品,以非人體來源幹細胞生長因子及外泌體技術為核心成分,搶攻再生醫學美容商機:
-
RE .O 系列保養品:
-
以獨家間質幹細胞技術為基礎,結合外泌體技術,主打抗老與再生醫學保養品。
-
2015 年於台北 101 設立品牌旗艦店。
-
營收結構與比重分析
訊聯生技營收主要來自細胞儲存及應用服務,訊聯基因數位則以基因檢測服務為營收主力。2024 年上半年,訊聯生技營收達新台幣 6.96 億元,年增 8%;訊聯基因數位營收為新台幣 3.99 億元,年增 18.04%,表現亮眼。
值得關注的是,外泌體業務展現驚人的成長動能。2024 年上半年,外泌體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182%,客戶數成長 8 倍,成為推動公司營收成長的新引擎。外泌體業務已跨足醫療產業、妝品製造、中醫等 11 個業態(至 2025 年 3 月已達 18 個業態)。
雖然公開資料未明確揭露各產品線的詳細營收佔比,但可推斷細胞治療及細胞儲存仍為主要來源,基因檢測持續成長,而外泌體相關業務(含醫美)則是未來最具爆發力的部分。
圖(12)1784 訊聯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營收分析趨勢圖,可見訊聯生技的營收呈現穩健成長的態勢,2024 年營收有顯著的提升。
圖(13)1784 訊聯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從獲利能力圖可見,訊聯生技的毛利率、營益率和純益率在不同季度呈現波動,需持續關注其獲利能力的變化。
圖(14)1784 訊聯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從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可見,訊聯生技的資本支出呈現增加的趨勢,顯示公司持續擴張其生產基地與設備。
圖(15)1784 訊聯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由合約負債圖可見,訊聯生技的合約負債呈現增加的趨勢,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增加,成長動能可期。
圖(16)1784 訊聯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圖,訊聯生技的存貨量在不同季度呈現波動,平均售貨天數則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準。
圖(17)1784 訊聯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由存貨與存貨營收比圖可見,訊聯生技的存貨與存貨營收比在不同季度呈現波動,需持續關注其存貨管理效率。
圖(18)1784 訊聯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現金流狀況圖,訊聯生技的現金流量呈現穩定的態勢,代表公司資金利用率良好。
圖(19)1784 訊聯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由杜邦分析圖可見,訊聯生技的財務狀況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準,代表公司具備良好的獲利能力。
圖(20)1784 訊聯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資本結構圖,訊聯生技的資本結構呈現多元化的態勢,代表公司具備健康的資本配置。
客戶群體與占比分析
訊聯生技深耕台灣市場,並積極拓展全球布局,客戶群涵蓋個人客戶與合作夥伴。
客戶群體分析
訊聯生技的客戶群主要分為個人客戶與合作夥伴兩大類:
-
個人客戶:以中產階級家庭為主力,看重訊聯在幹細胞儲存與再生醫學領域的專業與品牌信譽。截至 2024 年,訊聯已累積服務超過 180 萬名客戶。
-
合作夥伴:
-
醫療機構:與超過 500 家醫療院所合作,涵蓋台灣約 95% 的婦產科及生殖醫學中心,包括台大醫院、奇美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慈濟醫院、三軍總醫院、萬芳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佑民醫院等。
-
醫美集團與品牌:如願麗醫美診所、妮傲絲翠(NEOASIA)、Lumenis、SAINDERMA、THANN、HAPPY HAIR/GENIC、蕾迪詩生物科技等。訊聯與 Lumenis、博而美國際等公司合作,推出外泌體面膜、精華液及其他醫療美容產品,提升術後修復效果。
-
研究機構:工研院、中央研究院等。
-
其他產業:與翰醫堂合作拓展中醫領域,並跨足生技、化工、半導體等 8 大業態(訊聯基因 AI 服務)。訊聯基因的 AI 相關服務涵蓋 8 大業態,服務超過百家企業與科研單位。
-
產業價值鏈定位
訊聯生技在生技產業鏈中,扮演著整合上、下游資源的關鍵角色:
-
上游:依賴高品質生物原料(如培養基、試劑)、先進細胞培養與儲存技術(如液態氮儲存槽、Scale-X 生物反應器),並持續投入研發掌握核心專利。
-
下游:主要客戶為醫療院所、個人消費者、醫美品牌及國際代工客戶。
多元化經營模式
訊聯生技的經營模式多元且具彈性:
-
細胞治療服務:與醫療機構合作,提供幹細胞儲存及特管法核准之治療服務。
-
基因檢測服務:提供全方位基因檢測,結合 AI 技術提升效率與準確度。
-
外泌體製備 (CDMO):以 Exosome Foundry 平台提供全球研發代工服務,供應化妝品原料並開發新藥。
-
醫美事業:以 RE .O 自有品牌及 OEM/ODM 模式切入市場。
-
研發與專利授權:持續投入研發,透過專利保護與技術授權強化競爭力。
圖(21)1784 訊聯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22)1784 訊聯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23)1784 訊聯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法人籌碼、大戶籌碼與內部人持股等籌碼動向,法人籌碼在短期內呈現增減變化,大戶籌碼則在長期內呈現增加趨勢,內部人持股則相對穩定。
營業範圍與地區布局
訊聯生技以台灣市場為根基,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銷售區域布局
產品與服務已銷售至全球 17 個國家(外泌體產品更達 21 國),服務區域遍及亞洲、歐美等地:
-
台灣:核心市場,市佔率領先。
-
中國大陸:透過合資公司「廣東訊原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服務。
-
亞洲:積極拓展日本、韓國、香港、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市場。外泌體原料已打進韓國,並取得馬來西亞妝品註冊許可。訊聯外泌體原料打進韓國,並取得韓國食藥部化妝品登記銷售。訊聯外泌體製品已取得馬來西亞妝品註冊許可。
-
美洲:拓展美國市場,並透過代理商打進哥倫比亞醫療通路。訊聯透過代理商打進哥倫比亞醫療通路,並與南美洲 KOL 聯手。
-
歐洲:透過國際醫美品牌合作進入市場。
圖(24)進軍 6 國→ 6 大洲 擴大海外各類型通路(資料來源:訊聯公司網站)
區域營收佔比分析
雖然未有精確數字,但可推估:
區域 | 營收佔比(估計) | 主要業務 |
---|---|---|
台灣 | 約 70%-80% | 細胞儲存、基因檢測、細胞治療 |
中國大陸 | 約 10%-15% | 細胞儲存服務 |
亞洲 (不含中國) | 約 5%-10% | 細胞治療技術輸出、外泌體產品/原料 |
歐美及其他地區 | 約 5% 以下 | 外泌體醫美產品代工及銷售 |
公司目標是透過 Exosome Foundry 模式,持續提升國際市場營收比重。
生產基地與產能概況
-
核心基地:台灣內湖區的幹細胞基因技術中心(2007 年啟用)及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南科)的 PIC/S GMP 再生醫療製劑工廠。
-
產能分配:主要為幹細胞儲存、基因檢測及細胞治療產品。近年積極擴充外泌體製劑產能。
-
擴充計畫:2023 年完成南科 GMP 廠擴建,引進比利時 Univercells Technologies 的 Scale-X 固定床生物反應器,實現外泌體自動化量產,產能提升 2 至 3 倍。
-
生產效率:導入智慧製程、3D 細胞培養技術及 AI 品質監控,提升效率、品質穩定性並降低成本。
競爭優勢與市場地位
訊聯生技在再生醫療市場中,憑藉技術領先、品牌優勢及多元化業務,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市場競爭態勢分析
-
主要競爭對手:
-
國內:
-
細胞儲存:尖端臍帶血、永生臍帶血、生寶臍帶血、再生緣臍帶血。
-
細胞新藥/治療:鑫品生技、永笙-KY、尖端醫、宣捷幹細胞、樂斯科、國璽幹細胞、長聖、向榮生技、路迦生醫、樂迦再生。
-
基因檢測:基米、慧智、威健生技。
-
-
國際:大型藥廠如 GlaxoSmithKline、Johnson & Johnson、Sanofi-Aventis、Pfizer 等。
-
-
市場佔有率:
-
台灣幹細胞儲存市場居領先地位。
-
服務全台約 50% 新生兒及 95% 以上婦產科與生殖醫學中心。
-
特管法核准之再生醫學類脂肪幹細胞治療件數最多。訊聯獲准《特管辦法》核可計畫達 63 項,再生醫學類脂肪幹細胞獲准件數最多。
-
核心競爭優勢分析
訊聯生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憑藉以下競爭優勢脫穎而出:
-
技術領先與專利保護:
-
亞洲首家獲 AABB 三項細胞產品認證,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如免疫調節多胜肽製備方法、外泌體組合物新專利)。訊聯已取得 2 項外泌體組合物新專利,用於治療、預防關節炎。
-
在外泌體純化(與 Metapore 合作奈米技術)、 AI 智慧研發(藥物設計平台、功能預測模型)方面具領先優勢。
-
-
國際認證與品質管理:
-
連續 17 年 通過 AABB 認證,擁 GTP 實驗室及 CAP 認證研發中心。
-
南科廠符合 PIC/S GMP 標準。
-
-
完整產業鏈與多元業務:
-
業務涵蓋細胞儲存、治療、基因檢測、外泌體 CDMO、醫美保養品,形成再生醫學新生態。
-
集團子公司(訊聯基因、訊聯細胞智藥)分工合作,發揮綜效。
-
-
品牌影響力與合作網絡:
-
深耕台灣市場逾 20 年,累積良好品牌聲譽與客戶信任度(服務逾 180 萬人次)。
-
與超過 500 家醫療機構及多家國際品牌建立穩固合作關係。
-
-
AI 賦能與數位轉型:
-
率先將 AI 導入外泌體研發與基因檢測,提升效率與精準度。
-
AI 研發部門營收顯著成長,成為新動能。訊聯基因AI 業績跳高,訊聯基因的 AI 相關服務涵蓋 8 大業態,服務超過百家企業與科研單位。
-
圖(25)1784 訊聯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訊聯生技的股利政策,近年來公司維持穩定的股利發放,2020 年至 2023 年每股股利皆為 1 元。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訊聯生技近期重大事件聚焦於外泌體技術發展、AI 應用深化、臨床試驗推進及市場拓展:
新藥開發與臨床進展 (2024 Q4 – 2025 Q1)
- BU-01 (臍帶間質幹細胞新藥):針對肺纖維化及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之臨床二期試驗持續進行,收案進度近 50%,獲 CDE 指標案件輔導。
- ExoTear (外泌體新藥):用於乾眼症治療,同獲 CDE 指標案件輔導。
- 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成果:與大林慈濟醫院合作發表成果,軟骨再生率達 88% (2024.10.15)。
細胞治療合作計畫 (2024 Q4 – 2025 Q1)
- 獲衛福部核准與高雄榮民總醫院合作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皮下及軟組織缺損計畫 (效期至 2026.05.03)。
- 獲衛福部核准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合作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慢性困難傷口計畫。
- 與願麗醫美診所合作提出細胞治療技術計畫申請 (2025 初)。
- 與佑民醫療社團法人佑民醫院合作提出自體脂肪幹細胞移植技術計畫申請 (2024 底)。
- 至 2025 年 3 月,獲准《特管辦法》核可計畫達 63 項,再生醫學類脂肪幹細胞獲准件數最多。
AI 技術與外泌體業務拓展 (2024 Q4 – 2025 Q1)
- AI 應用深化:訊聯基因 AI 研發部門 2024 年 營收年成長 35%,AI 服務擴及 8 大業態、逾百家企業。開發獨家外泌體功能預測 AI 模型,推出多元 AI 外泌體系列產品。AI 藥物設計平台協助漢康生技開發 PD-1/PD-L1 新藥。
- Exosome Foundry 商模推展:已吸引近 400 家 業者合作,拓展至 18 個業態,包括醫美、中醫、獸醫等。
- 國際市場拓展:外泌體原料打進韓國市場,製品取得馬來西亞妝品註冊許可,並透過代理商進入哥倫比亞醫療通路。積極推展至泰國、印尼、日本市場。
- 學術發表:智慧研發團隊於 2024 年 在《Nature》子刊發表 3 篇文獻,揭示基因調控與癌細胞生長機制。
子公司發展與資本市場活動 (2024 Q4)
- 訊聯細胞智藥 於 2024 年 12 月 12 日 成功登錄興櫃 (股票代號待確認),成為集團第三家上市櫃公司,強化集團資本結構與市場能見度。該公司正進行現增股催繳 (至 2024.11.04)。
財務與營運表現 (2024 Q3 – 2025 Q1)
- 訊聯生技 (1784):2025 年 2 月 營收 9,343 萬元 (月增 8.07%,年增 6.87%)。2024 年 營收年增 8.4%,EPS 1.65 元,配發現金 1.40 元 (配發率 85.4%)。
- 訊聯基因數位 (4160):2025 年 2 月 營收 4,711 萬元 (月增 13.12%,年減 0.07%)。2024 年 營收 6.6 億元 (年增 12%,創 11 年新高),稅後淨利 5,470 萬元 (年增 91%),EPS 2.05 元,配發現金 1.84 元 (配發率 90%)。
圖(26)再生醫療法助攻(資料來源:訊聯公司網站)
圖(27)訊聯再生醫療 3 寶碩果不斷(資料來源:訊聯公司網站)
圖(28)躍升再生醫療市場新寵(資料來源:訊聯公司網站)
未來發展策略展望
訊聯生技的未來發展策略聚焦於外泌體技術領航與AI 智能賦能,並積極拓展全球市場,朝向再生醫學領導品牌邁進:
-
外泌體技術深耕:
- 持續深耕外泌體技術研發與應用,拓展於再生醫學、醫美、新藥開發等多元領域。
- 強化 Exosome Foundry 平台,提供全球代工服務,目標成為外泌體界的台積電。
- 加速 ExoTear 等外泌體新藥臨床試驗與上市。
-
AI 智能整合:
- 持續導入 AI 技術於外泌體研發、製程優化、藥物設計及數據分析,提升效率與競爭力。
- 擴大 AI 服務範疇,跨足更多產業應用。
-
全球市場拓展:
- 擴大全球市場布局,深化與國際品牌及醫療機構之合作。
- 將台灣再生醫學技術推向國際舞台,提升國際營收比重。
-
細胞治療臨床推進:
- 加速 BU-01 等新藥臨床試驗進程。
- 持續擴大特管法核准之細胞治療應用,深化與醫療院所合作。
-
多元業務成長與集團綜效:
- 持續發展細胞儲存、基因檢測、醫美保養品等多元業務,降低單一業務風險。
- 發揮集團子公司間的協同效應,整合資源,提升整體營運韌性。
-
資本市場布局:
- 透過子公司訊聯細胞智藥登錄興櫃,強化集團資本結構,提升市場能見度,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訊聯生技以前瞻性的戰略布局與創新技術,在外泌體技術領域取得領先地位,並積極拓展全球市場,可望在再生醫學領域再創成長高峰。
投資價值綜合評估
綜合以上分析,訊聯生技在再生醫療領域具備領先地位,外泌體技術布局深具潛力,AI 智能應用則為公司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投資優勢
- 產業趨勢利多:再生醫療、細胞治療及外泌體技術為全球生技高速成長領域,市場潛力龐大。台灣政府政策(再生醫療雙法、健保給付 NGS)亦提供支持。
- 技術領先與壁壘:擁有多項國際認證(AABB、GTP、CAP)、專利技術,並率先結合 AI 與外泌體研發,具備顯著技術優勢。
- 多元布局與集團綜效:業務涵蓋細胞儲存、治療、基因檢測、外泌體 CDMO、醫美,子公司分工明確,降低風險並提升營運韌性。
- 強勁成長動能:外泌體業務呈現爆發性成長,AI 賦能提升研發效率,國際市場拓展順利,子公司訊聯基因數位業績屢創新高。
- 穩固客戶基礎與合作網絡:深耕台灣市場,與超過 500 家醫療機構及多家國際品牌建立合作,客戶基礎穩固。
- 子公司登櫃效益:訊聯細胞智藥登錄興櫃,有望提升集團整體價值,帶來「母以子貴」效益。
潛在風險
- 研發與法規風險:生技新藥研發周期長、投入高,臨床試驗結果與法規審核具不確定性。
- 市場競爭加劇:國內外競爭者眾多,技術快速迭代,需持續投入研發維持領先。
- 經濟與成本波動: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可能影響消費意願(尤其細胞儲存、醫美),原物料成本(液態氮、試劑)波動可能影響毛利率。
- 短期獲利壓力:雖然營收成長,但研發投入與擴張可能導致短期獲利承壓(如 2024 Q3 EPS 下滑)。
重點整理
- 外泌體技術領航:訊聯以 Exosome Foundry 模式切入全球市場,結合 AI 技術,在外泌體 CDMO 與新藥開發領域具領先優勢。
- AI 智能賦能:AI 技術應用於藥物設計、外泌體研發及基因檢測,顯著提升效率與競爭力,帶動子公司業績成長。
- 多元業務布局:細胞治療、基因檢測、外泌體、醫美四大支柱穩健發展,集團綜效顯現。
- 市場潛力龐大:再生醫療與精準健康市場需求強勁,政府政策支持,國際市場拓展順利。
- 子公司登錄興櫃:訊聯細胞智藥成功登錄興櫃,強化資本結構,提升集團價值。
投資建議:
訊聯生技憑藉其在外泌體技術之領先佈局,以及 AI 智能之加持,正邁向再生醫學新紀元。雖然短期營收或受經濟波動影響,且研發投入可能影響短期獲利,然長期而言,公司於再生醫療產業之發展前景可期。機構法人普遍持審慎樂觀態度。建議投資人可持續關注訊聯生技之外泌體新藥臨床進展(BU-01, ExoTear)、Exosome Foundry 國際訂單狀況、AI 技術應用效益,以及子公司訊聯細胞智藥之興櫃表現,作為中長期投資決策之參考。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訊聯生技 2024 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簡報(2024.08.26)
本研究報告主要參考此份簡報,內容涵蓋公司營運實績、營運策略、成長動能、財務資訊及未來展望等重要資訊。該簡報為訊聯生技官方發布之第一手資料,具備高度權威性與參考價值。 - 訊聯生技 111 年度及 112 年度年報
參考年報中關於公司沿革、業務範圍、生產基地、原物料、財務狀況等資訊。 - 訊聯生技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 (2024-2025)
參考關於子公司登錄興櫃、細胞治療計畫核准、財務數據發布等最新公告。
研究報告與法人資訊
- 醫藥品查驗中心 (CDE) 指標案件輔導資訊
參考關於 BU-01 及 ExoTear 新藥開發進度之資訊。 - 各證券商研究報告摘要 (日期涵蓋 2024-2025)
參考法人機構對訊聯生技營運表現、技術評價及市場展望的分析。
新聞報導
- 環球生技月刊 (GBimonthly) 相關報導 (2024-2025)
參考關於公司臨床試驗進展、子公司登櫃、AI 技術應用等報導。 - 經濟日報、工商時報、鉅亨網、MoneyDJ 等財經媒體報導 (2024-2025)
參考關於公司營收、外泌體業務拓展、國際合作、市場趨勢等新聞。
網站資料
- 訊聯生技官方網站 (https://www.bionetcorp.com)
參考公司簡介、產品介紹、技術說明、新聞發布等資訊。 - 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 (TRPMA) 會員介紹
參考關於公司核心技術、臨床試驗與國際認證之資訊。 - MoneyDJ 理財網、NStock、HiStock、Yahoo 奇摩股市等財經資訊網站
參考公司基本資料、股價資訊、經營模式、競爭對手等資訊。 - 104 人力銀行公司介紹
參考公司規模、服務範疇、合作網絡等資訊。
註: 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4 年下半年至 2025 年第一季 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之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