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2321 東訊(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18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東訊股份有限公司(2321 東訊)正經歷從傳統通訊設備製造商向工業物聯網 IIoT、智慧機電和 ESG 永續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公司在台灣中小企業交換機和智慧家庭對講設備市場佔據領先地位。近期營收呈現回溫趨勢,毛利率有所提升,並積極布局 ESG 永續解決方案相關產品與服務。然而,公司仍面臨獲利壓力、市場競爭以及供應鏈不確定性等挑戰,且曾因財務狀況被列為變更交易方法(全額交割)的上市股票。投資者應關注其轉型進程及財務分析狀況。以下是基本面分析和市場面的快速評估:
圖(2)2321 東訊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3)2321 東訊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簡介與發展歷程
公司概要
東訊股份有限公司(Tecom Co., Ltd.,股票代號:2321)創立於 1980 年 9 月 25 日,總部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為東元集團旗下專注於通訊科技研發與製造的關鍵企業。公司於 1991 年 11 月 8 日正式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實收資本額約 3.03 億元新台幣,由董事長劉兆凱與總經理田瑛睿領導。公司網址為:https://www.tecom.com.tw/ 。
母公司東元電機(TECO)成立於 1956 年,為台灣首席電機製造商,尤以工業馬達製造聞名,全球市佔率具領先地位。東訊承襲母公司的製造實力與資源,在通訊設備領域建立穩固基礎。
圖(4)產品生態(資料來源:東訊公司網站)
基本概況
觀察東訊的基本面分析概況,目前股價分析為 13.95 元,預估現金股利政策為 0.0 元。報表更新進度為月報與季報。
圖(5)2321 東訊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由 EPS 熱力圖可看出,市場對於東訊每年的 EPS 預估值有所變化,投資者可關注 EPS 預估值的變化趨勢,以評估公司的獲利能力。
圖(6)2321 東訊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7)2321 東訊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8)2321 東訊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東訊的股價分析走勢圖,分別以日、週、月為單位呈現股價的變化。股價走勢反映了市場對公司的評價,投資者可參考不同時間週期的股價變化,以了解股價的趨勢。
發展歷程與轉型
東訊自成立以來,專注於網路通訊產品、商務通訊系統產品及無線通訊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1999 年,公司在台北南港軟體園區設立軟體研發中心;2003 年成立前瞻技術研發中心,並與工研院電通所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強化網路通訊應用、無線通訊與寬頻網路三大研發領域。為拓展中國市場,2002 年於武漢高新園區成立軟體研發中心。
近年來,面對產業變遷,東訊積極轉型策略,聚焦於工業物聯網 IIoT(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IIoT)、智慧機電運維管理及低碳永續解決方案。公司運用雲端技術與 AI 高科技檢測方法,提供設備能效代量測及健康監控服務,協助企業客戶實現數位轉型與節能減排目標。
主要業務範疇與產品結構
核心產品線
東訊的產品線完整,涵蓋多個應用領域:
-
商務通訊系統:
- 用戶端交換系統(Key Telephone System, KTS):整合數位電話、IP 網路電話及傳統類比電話技術。
- 大型 IP 行動總機系統(IP1000L)
- 中小型 IP 行動總機系統(SDX500)
- 中小企業商務總機系統(SD632/SD616A)
- 行動分機 APP
-
視訊會議與影像系統:
-
企業級視訊會議攝影機
- 高資安視訊會議系統
- 門禁對講系統
- 混合型高清監控系統
-
寬頻通訊設備:
-
工規 / 商規 4G LTE 行動路由器
- 工規 5G NR 行動路由器
- 中小企業融合式行動網路接入系統
-
智慧家庭與智慧建築:
-
e-Home 系列產品
- IP 影像門口機
- 雲端智慧影像智慧門鈴(Smart Bell)
- 智慧好宅大平台 IBMS
- 智慧型手機 APP(支援 Android、iOS)
-
工業物聯網 IIoT與智慧機電:
-
VB-800ML 工廠馬達監控系統
- 智慧機電健康管理平台
- 無人巡檢解決方案
- 能源管理系統
- 智慧傳感器
- 光纖與光通訊元件
- 行動通訊商品(代理買賣)
圖(9)通訊產品系列(資料來源:東訊公司網站)
圖(10)智慧家庭產品系列(資料來源:東訊公司網站)
自有品牌
公司經營自有品牌,主要包括:
- Tecom:涵蓋商務通訊系統、智慧機電等主力產品。
- MOCET:專注於特定通訊應用。
- SecuFirst:聚焦智慧監控與智慧家庭安全產品。
產品營收結構 (2023)
根據 2023 年財務分析資料,東訊的產品營收結構呈現多元化:
- 商務通訊系統:佔 47%
- 光纜及光通訊元件:佔 32%
- 智慧機電系列及其他:佔 15%
- 行動通訊商品(代理買賣):佔 6%
技術創新與應用領域
關鍵技術特點
東訊在產品研發上持續創新,其用戶端交換系統(KTS)成功整合數位電話、IP 網路電話及傳統類比電話技術,具備行動分機功能、自動應答系統、多點通訊等特色,有效提升企業通訊效率並降低成本。系統的自動應答功能提供 24 小時不間斷服務,減少人為疏失,並具備數據分析能力,協助企業優化服務品質。
近期推出的 VB-800ML 工廠馬達監控系統,展現公司在工業物聯網 IIoT領域的創新實力。該系統採用藍牙無線技術,內建微處理器,支援邊緣運算、機器學習及人工智慧應用。產品使用電池供電,壽命達三年,安裝便捷。研究顯示,該系統可有效監測並降低因馬達軸心不對中(約 8.5%)及運轉不平衡(約 5.2%)所造成的能源浪費。
智慧建築與數位轉型應用
因應市場需求,東訊開發智慧好宅大平台 IBMS,整合環境監控、安全防護、影像監控、緊急求救及機電設施監控等功能。平台採開放架構設計,可靈活應用於各類建案,提升每案營收貢獻。系統包含完整的門禁管理、IP 攝影機及 BA 控制器等設備。
圖(11)全系列智慧機電感測元件及管理系統(資料來源:東訊公司網站)
針對企業數位轉型需求,東訊推出以東元大尺寸 4K 液晶顯示器為核心的數位會議室解決方案,協助全台 150 萬家中小企業升級會議設備。方案整合多人無線投影、遠距視訊會議、全景智慧影像追蹤、空氣清淨、直播及電視牆多媒體等功能,全面提升會議效率。
工業物聯網與智慧運維
東訊積極發展工業 4.0 相關產品,包含無人巡檢系統、智慧機電健康管理平台、振動診斷儀及能源管理系統。利用 AI 與機器學習技術,能即時監控設備振動、溫度等健康指標,預測維護時程,提升工廠運營自動化與效率,並協助企業符合 ESG 永續發展(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淨零碳排要求。
市場布局與營運分析
區域市場分布
根據 2023 年資料,東訊的營收分析主要集中在台灣市場,國際市場仍在持續拓展中:
- 台灣股票市場:佔比約 90%,突顯公司在本土市場的強大品牌影響力與穩固客戶基礎。
- 美國市場:佔比約 3%。
- 其他國家與地區:合計約 7%。
公司未來計劃透過新產品開發與市場深耕,進一步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生產基地布局
東訊的主要生產基地分布於台灣及中國大陸:
- 台灣新竹科學園區:為公司總部及主要研發中心,亦負責高階產品生產製造。園區內廠房占地約 5,000 坪,廠房面積約 3,500 坪。
- 中國廣東東莞:設有生產基地,支援全球市場需求。
- 中國江蘇無錫:於 2004 年設立,專注於通訊產品的設計及代工服務。
產能分配上,新竹基地偏重研發與高附加價值產品,中國基地則負責大批量生產與代工,形成多點布局。雖無明確擴廠計畫公告,但公司持續投入設備升級與技術創新,提升整體生產力。
原物料供應與成本
東訊主要原物料包括 IC 及電子零件、印刷電路板(PCB)、塑膠零組件與光纖絲等。這些高科技材料的價格與供應狀況對公司成本結構有顯著影響。全球半導體市場供需變化、原材料價格上漲或供應鏈瓶頸,均可能推升製造成本。
面對全球供應鏈挑戰,東訊透過優化供應鏈管理、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尋求替代材料與技術創新等方式,有效控制成本波動並確保原物料穩定供應。
客戶群體與競爭態勢
主要客戶群
東訊的客戶群體廣泛,涵蓋多個領域:
客戶群體涵蓋企業用戶(中小企業、製造業)、電信營運商、政府機構、教育單位、智慧建築業者及一般消費者,建立多元化營收分析來源。
市場競爭分析
東訊在通信網路產業面臨激烈市場競爭,主要競爭對手包括鴻海科技集團、宏達電、華碩、仁寶電腦、隴華(2424)、兆勁(2444)、台聯電(4905)、佐臻(4980)等多家國內外企業。
儘管市場競爭激烈,東訊憑藉以下核心競爭優勢,在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
- 技術研發實力:持續投入 AI、IoT 及雲端技術,擁有多項關鍵專利。
- 完整產業鏈整合與多元產品:提供從元件到系統的完整解決方案,產品線廣泛。
- 市場領導地位:在台灣中小企業交換機市場市佔率超過 50%,智慧家庭對講設備市佔率約 30%。
- 品牌信譽:自有品牌 Tecom、MOCET、SecuFirst 具備市場知名度。
- 集團資源:隸屬東元集團,具備資源整合優勢。
- 永續發展先機:領先布局 ESG 永續解決方案,切合市場趨勢。
近期營運表現與財務績效
營收趨勢分析
東訊近期營收分析業績呈現逐步回溫趨勢:
- 2025 年 3 月:合併營收達 6,055.6 萬元,月增 6.26%,創近 12 個月新高;年減 1.2%。
- 2025 年第一季累計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約 3.9%。
- 2025 年 2 月:合併營收 5,698.6 萬元,年增 26.04%。
- 2024 年第四季:合併營收 1.66 億元,季增 27.03%,創近兩季新高;但較 2023 年同期衰退。
整體營收趨勢向上,反映市場需求回溫及新產品策略逐步發酵。
觀察東訊的營收分析趨勢圖,可以看出公司營收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變化情況,投資者可藉此評估公司的營運狀況。
圖(12)2321 東訊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獲利能力與財務結構
- 毛利率:2024 年營業毛利率約 30.22%,較 2023 年的 25.99% 明顯提升,顯示產品組合優化及成本控制成效。2024 年第四季毛利率維持在 32.25%。
- 獲利狀況:儘管毛利率提升,但營業費用佔比較高,2024 年營業利益仍為負數。2024 年第四季每股虧損 0.27 元,全年累計每股虧損 1.09 元;2023 年全年 EPS 為 -2.6 元。公司仍處於轉型策略調整期,目標 2025 年實現轉虧為盈。
- 財務分析結構:截至 111 年 6 月底(較舊資料),資產總額 19.48 億元,流動資產佔 53%。現金及約當現金充裕,短期借款下降,負債比率約 78%。近期財報顯示財務結構穩健,資金運用謹慎。
- 現金流:2024 年營業活動淨現金流入約 5,341 萬元,投資活動現金流出約 7,793 萬元(主要用於設備與研發),籌資活動現金流出約 8,139 萬元(主要為償債)。現金流管理良好。
觀察東訊的獲利能力指標,包含毛利率、營益率、純益率等,可了解公司在不同階段的獲利表現。
圖(13)2321 東訊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圖(14)2321 東訊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杜邦分析則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公司的財務分析狀況,從股東權益報酬率拆解出影響獲利能力的各項因素。
圖(15)2321 東訊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東訊的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可以看出公司在固定資產上的投資變化。若該資本佔比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即可見出公司擴張的迹象。
圖(16)2321 東訊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東訊的合約負債,代表公司的「預收款項」,合約負債的變化越高,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越多,成長動能越大。
圖(17)2321 東訊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圖(18)2321 東訊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東訊的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存貨與存貨營收比,可以了解公司的存貨管理能力。存貨越多,代表公司的存貨供應能力越好,但相對地可能說明公司的去庫存能力變差。
圖(19)2321 東訊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東訊的現金流狀況,可以了解公司的資金運用效率。現金流量越高,代表公司的資金利用率越高,資金流向越好。
圖(20)2321 東訊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東訊的資本結構,可以了解公司的資本來源。資本來源越多,代表公司的資本配置越健康。
圖(21)2321 東訊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22)2321 東訊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23)2321 東訊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東訊的法人籌碼、大戶籌碼、內部人持股等籌碼動向,可以了解市場參與者對公司的看法。
圖(24)2321 東訊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25)2321 東訊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本益比河流圖呈現了東訊每一年的本益比變化,以及預估下一年的本益比變化。淨值比河流圖則呈現了每一年的淨值比變化。
近期重大事件與市場反應
ESG 策略合作與產品發布
- 2024 年 10 月:與商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開發「商研院產業服務平台」及「ESG 永續淨零減排管理平台」,採用「淨零即服務」商業模式。
- 2024 年 11 月:攜手商研院推出 AI 數位溫室氣體盤查工具,協助企業符合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自動生成符合規範報告。
- 2024 年第二季:與 AI 新創公司 iKala 合作推出 AI 數位盤查工具及雲端代管服務,利用光學掃描及 QR Code 技術處理發票數據,效率提升數十倍,獲多家查證公司認證。
- 2025 年 3 月:推出 AI 高科技溫室氣體盤查解決方案(AI-CNm)。
這些合作與產品發布突顯東訊在 ESG 永續領域的積極布局與技術實力。
公司治理與市場動態
- 董事會變動:2025 年 2 月公告法人董事改派代表人。
- 投資人溝通:2024 年 12 月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營運成果與未來計畫。法說會中文檔案連結:https://mopsov.twse.com.tw/nas/STR/232120241218M001.pdf ;法說會影音連結:http://irconference.twse.com.tw/2321_8_20241218_ch.mp4
- 股價分析表現:近期股價隨市場及公司消息波動,2025 年 4 月初呈現逆勢上漲或跌幅輕微,曾出現單日上漲 3.02% 及 8% 以上的表現,也曾列入跌幅前五名。
- 交易狀態:2025 年 2 月曾因財務分析狀況被列為變更交易方法(全額交割)的上市股票,投資人需注意相關風險。
- 法人籌碼動態:近期外資及投信對東訊持續進行買超,顯示機構投資人對公司基本面分析及成長潛力具信心。
圖(26)2321 東訊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參考東訊的股利政策,投資者可以了解公司過去的股利發放情況,以及未來的股利政策。
未來發展策略與展望
核心發展方向
隨著 5G 技術普及與工業物聯網蓬勃發展,東訊積極布局多項策略領域:
- 視訊會議系統:開發適合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具高資安需求的整合通訊與協同合作(UC&C)方案。
- 智慧建築應用:深化雲端門禁對講系統,並配合綠能政策開發電池換電站、充電站監控系統。
- 工業物聯網:整合 AI 視覺分析、物聯網架構與雲端服務,提供智慧監控與商務管理方案,深化 5G 與 AIoT 研發。
- ESG 永續發展:推廣永續淨零減排解決方案,協助企業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強化供應鏈競爭力。
市場機會與成長動能
- 全球及台灣市場對節能減碳、永續發展(ESG)及工業物聯網(IIoT)的需求快速增長。
- 智慧製造、數位轉型趨勢帶動企業對智慧通訊、智慧運維管理的需求。
- 5G 技術普及帶動相關通訊設備及應用市場擴大。
- 政府政策支持智慧建築、綠色能源及 ESG 相關產業發展。
營運目標與挑戰
- 營運目標:2025 年實現轉虧為盈,提升智慧機電產品營收佔比與毛利率。
- 面臨挑戰:
- 獲利能力尚待提升,短期仍面臨虧損壓力。
- 市場競爭激烈,需持續技術創新與成本控制。
- 全球供應鏈不確定性及原物料價格波動。
- 部分投資人可能對「變更交易方法」的狀態存有疑慮。
展望未來,東訊將持續深耕核心技術,加速產品創新與市場拓展。在通訊產業快速變革的浪潮中,公司以前瞻性的布局與靈活的策略應對,為股東、客戶與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通過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的雙軌並進,東訊正朝向更具韌性與競爭力的未來邁進。
重點整理
- 公司定位:隸屬東元集團,從傳統通訊設備製造商轉型為聚焦 IIoT、智慧機電及 ESG 永續解決方案的創新型企業。
- 產品多元:涵蓋商務通訊、寬頻、視訊、智慧家庭、智慧機電、光通訊元件及行動通訊代理,自有品牌包括 Tecom、MOCET、SecuFirst。
- 市場領導:在台灣中小企業交換機市場市佔率 >50%,智慧家庭對講設備市佔率約 30%。
- 技術核心:以 AI、IoT 及雲端技術為基礎,提供整合性通訊與智能管理方案。
- ESG 布局:積極與商研院、iKala 合作,推出 AI 溫室氣體盤查工具及永續解決方案,切合市場趨勢。
- 營運回溫:2025 年初營收呈現增長趨勢,毛利率提升,目標 2025 年轉虧為盈。
- 財務穩健:現金流管理良好,資金運用謹慎,具備支持未來成長的財務彈性。
- 未來展望:受惠於 ESG、IIoT 及數位轉型趨勢,成長動能強勁,但仍需克服獲利挑戰與市場競爭。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東訊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2)
本研究參考法說會簡報的公司概況、產品結構、財務數據、市場策略及未來展望。由東訊科技官方發布,提供最新且權威的公司營運資訊。 -
東訊科技 2024 年第三季財務報告(2024.09)
本文的財務分析主要依據此份財報,包含合併營收、毛利率、營業費用、稅後淨利及資產負債結構等關鍵數據。 -
東訊科技 2023 年年度財務報告(2024 發布)
補充參考 2023 全年財務數據與營運狀況。 -
東訊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2024-2025)
參考董事會決議、營收公告、法人董事異動等資訊。
技術文件及報告
-
VB-800ML 產品技術說明
詳細說明東訊工廠馬達監控系統技術規格及應用特性。 -
永續淨零減排一站式解決方案說明文件(2024.10)
詳細說明東訊在 ESG 永續發展方面的具體措施與解決方案。 -
iKala 合作專案說明(2024.Q2)
說明東訊與 iKala 在 AI 數位盤查工具及雲端代管服務的合作細節。
研究報告
-
元富投顧產業研究報告(2024.11)
研究報告提供東訊在通訊設備及智慧化轉型領域的專業分析,以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評估。 -
MoneyDJ 理財網 – 財經百科 – 東訊(持續更新)
參考其公司簡介、營運概況、產品結構、市場銷售與競爭等資訊。 -
CMoney 股市分析報告(2024-2025)
參考其對東訊營收、股價、市場動態及法人評價的分析。
新聞報導
-
工商時報專題報導(2024.11.11)
報導詳述東訊與商研院合作推出 AI-DT 數位溫室氣體盤查工具的最新進展。 -
經濟日報產業分析(2024.10.30)
針對東訊與商研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企業淨零碳排放與數位智能轉型的深度報導。 -
聯合報財經新聞(2024.11.18)
報導東訊法說會內容,強調智慧機電產品成長及 2025 年轉盈目標。 -
Yahoo 股市新聞(2024-2025)
參考近期股價變動、營收公告及相關市場消息。 -
鉅亨網新聞(2024-2025)
參考公司公告、營運概況及市場競爭資訊。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3 年底至 2025 年初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