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勤科技(3479):智慧醫療與工業電腦解決方案的領航者

圖(1)個股筆記:3479 安勤(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23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度剖析安勤科技(3479.TW)的公司概要、發展歷程、核心業務、市場營運、客戶結構以及近期重大事件。安勤科技作為工業電腦嵌入式電腦領域的領導廠商,專注於智慧醫療工業自動化智慧零售博弈智慧交通等多元應用。

基本面量化指標:

3479 安勤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
圖(2)3479 安勤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

3479 安勤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圖(3)3479 安勤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重要事件與訊息:

  • 聚焦醫療及工控市場,拓展國防、高效能運算(HPC)等新興市場
  • 2024 年營收為 76.03 億元,年減 7.67%,但仍有逾半個股本獲利,每股盈餘(EPS)為 6.85 元。
  • 董事會決議配發 5.2 元現金股利,配發率近 76%。
  • 2025 年 1 月營收年增逾 14%,前 2 月累計營收年增 20.97%,歐洲心導管醫療伺服器出貨快速放大。
  • 高雄擴廠計畫預計 2024 年第二季加入生產,產能預計增加約 3 成。中和總部智慧化新廠及研發中心預計 2028 年完工。
  • 持續推出 AI 邊緣運算平台和液冷伺服器等新產品,擴展工業用平板電腦產品線。

文章重點:

安勤科技憑藉技術創新、全球布局、高品質與客製化服務,於工業電腦市場佔據重要地位。儘管 2024 年營收略有下滑,但受益於醫療市場的強勁需求和新興技術的投入,公司對 2025 年營收和獲利持樂觀展望。擴廠計畫和新產品發布將進一步鞏固其市場競爭力。本文全面分析安勤科技的優勢與挑戰,為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訊。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公司簡介

安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value Technology Inc.,股票代號:3479.TW)創立於 2000 年 7 月 19 日,隸屬於金仁寶集團,總部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在工業電腦及周邊設備產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公司以自有品牌「Avalue」行銷全球,專注於工業用電腦嵌入式電腦相關軟硬體的研發、製造與銷售,為客戶提供 OEM/ODM 客製化設計與整合服務,產品廣泛應用於智慧醫療工業自動化智慧零售博弈智慧交通等多元領域。

安勤科技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工業電腦供應商,秉持「安定創新、勤業熱忱、樂在工作、享受生活」的經營理念,以技術卓越為基石,提供專業且創新的工業電腦解決方案。公司產品涵蓋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交通、零售與娛樂等多個領域,強調創新與品質的雙重保證。公司通過多項國際認證,包括 ISO 9001ISO 13485(醫療器材品質管理)、ISO 14001(環境管理)、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及 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以確保產品與服務的高品質與安全性。

公司基本概況

安勤科技(3479.TW)目前股價約為 84.2 元,預估本益比為 10.55,預估殖利率為 6.19%,預計配發現金股利 5.21 元。公司月報與季報更新進度皆正常。

3479 安勤 EPS 熱力圖
圖、3479 安勤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EPS 熱力圖顯示了市場對於安勤科技未來獲利的預期變化。

3479 安勤 K線圖(日)
圖(4)3479 安勤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3479 安勤 K線圖(週)
圖(5)3479 安勤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3479 安勤 K線圖(月)
圖、3479 安勤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股價走勢圖顯示了安勤科技股價在不同時間週期的變化,投資人可藉此觀察股價的趨勢。日線圖(6)週線圖與月線圖分別呈現了不同時間跨度的股價波動。

歷史沿革

安勤科技自創立以來,不斷精進技術與拓展市場版圖,其發展歷程可歸納為以下階段:

  1. 2000 年 7 月 19 日:安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定位為工業電腦嵌入式電腦系統供應商,初期專注於 x86 及 RISC 架構嵌入式單板電腦、工業主機板等產品研發,並成為仁寶集團轉投資公司。

  2. 2000 年代初期:與國際知名公司展開合作,成為 Intel® 物聯網解決方案聯盟 會員,提升技術能力與全球市場影響力。

  3. 2010 年 6 月 8 日:公司股票於台灣上櫃市場掛牌,進一步擴大資本規模與市場能見度。

  4. 近年來:積極拓展智慧醫療工業自動化智慧交通智慧零售等新興市場,於醫療伺服器智慧零售設備領域取得顯著進展,並成功在日本、中國大陸等市場推出多項應用案例。2024 年 1 月,投資博象科技,取得其 32.5% 股權,拓展智能 IoT 市場應用的微型控制器(MCU)產品線,強化智慧解決方案能力。

  5. 未來展望:持續聚焦醫療及工控市場,積極拓展國防、高效能運算(HPC)等新興市場,鞏固工業電腦領域競爭優勢。

產業地位與競爭分析

安勤科技在工業電腦領域佔據重要地位,主要競爭對手包含研華(Advantech, 2395)、研揚(Aaeon, 2463)、威強電(IEI, 3022)、廣積(IBASE)、樺漢(Ennoconn, 6414)、友通(DFI, 2397)、建碁(AOPEN, 3046)、泰偉(3064)、艾訊(Axiomtek, 3088)等國內廠商,以及 Ampro、Radisys 等國際企業。此外,博弈智慧醫療領域也有專門競爭者,如醫揚(Onyx, 6569)等醫療電腦專業公司。

公司透過全球布局,於臺灣、中國上海、美國加州、紐澤西州、日本東京等地設立子公司及經銷網絡,提供全球同步服務,滿足各地客戶需求。在全球工業電腦市場,安勤屬於中堅供應商,2023 年產品銷售以美洲(55%)、歐洲(16%)、亞洲(17%)、台灣(7%)為主,市場佈局全球。在醫療照護系統領域,安勤與歐洲最大系統整合商合作,累計出貨量超過 三萬台,據稱在床邊多媒體醫療照護系統市場全球市場佔有率居冠,並積極拓展中國及日本市場,具備領先優勢。

核心業務分析

產品系統說明

安勤科技產品線多元,可歸納為以下 三大系統

  1. 嵌入式電腦

    • 嵌入式單板電腦
    • System On Module 模組化電腦
    • 工業級主機板
    • ARM-Based 單板及系統
    • 工業級無風扇電腦
  2. 產業用電腦

    • 醫療解決方案
    • 零售解決方案
    • 交通運輸解決方案
    • 工業製造解決方案
  3. 智能解決方案

    • IoT 產業應用解決方案
    • AI 產業應用解決方案
    • OEM/ODM 客製化服務

安勤醫療產品

圖(7)醫療產品(資料來源:安勤公司網站)

安勤嵌入式計算

圖(8)嵌入式計算(資料來源:安勤公司網站)

安勤平板電腦

圖(9)平板電腦(資料來源:安勤公司網站)

安勤物聯網

圖(10)物聯網(資料來源:安勤公司網站)

應用領域分析

安勤科技產品應用領域廣泛,涵蓋 五大核心應用

  1. 智慧醫療

    • 醫療伺服器(如高階 AI 心導管伺服器)
    • 醫療周邊設備
    • 床邊照護系統
    • 醫療影像處理(AI 輔助診斷,如骨質疏鬆篩查)
    • 遠距醫療
    • 高效能嵌入式系統
    • 醫療級觸控平板電腦
  2. 工業自動化與智慧製造

    • CNC 加工機台數位中控系統
    • 生產自動化人機介面(HMI)
    • 工廠自動化控制系統
    • 製程監控系統
    • 資料擷取與分析系統
    • 工業用電腦
    • 嵌入式系統
  3. 智慧零售

    • 銷售點終端機(POS)
    • 自助結帳系統(KIOSK)
    • 互動式數位看板(POI)
    • 電子貨架標籤
    • 客流分析系統
    • 廚房顯示系統
    • 多功能觸控電腦
  4. 博弈

    • 博弈機台
    • 彩券機
    • 博弈監控系統
    • 玩家追蹤系統
    • 安全監控系統
  5. 智慧交通

    • 交通號誌控制系統
    • 車載電腦
    • 公共交通資訊系統
    • 車隊管理系統
    • 交通監控系統(AI 即時分析)

安勤醫療應用

圖(11)醫療應用(資料來源:安勤公司網站)

技術優勢分析

安勤科技在工業電腦領域累積深厚技術實力,核心技術優勢包含:

  1. 客製化設計能力:提供 OEM/ODM 服務,可依客戶需求量身打造產品,從單板至系統皆可客製化設計,並包含韌體、應用軟體及雲端服務整合。

  2. 嵌入式系統整合技術:於嵌入式系統領域具備領先技術,產品線完整,可提供多元化解決方案。

  3. AI邊緣運算技術:積極投入 AI 應用技術研發,與輝達(NVIDIA)、Intel 合作推出 Jetson 系列、Core Ultra 等邊緣 AI 平台,整合 AI SDK 開發套件,應用於智慧醫療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安勤聚焦 ARM 平台邊緣 AI,產品線涵蓋 NVIDIA Jetson 與 Rockchip 平台,擴大智慧醫院檢測、照護等應用布局。

  4. 高效能運算(HPC)平台技術:具備高效能運算平台開發能力,推出搭載 AMD EPYC 處理器、結合液冷技術伺服器,滿足醫療影像處理、AI 運算等高階應用需求。為因應 AI 運算熱能挑戰,推出散熱量高達 800W液冷伺服器

  5. 品質與可靠性:產品通過嚴格品質測試與驗證,具備高可靠性與穩定性,可於嚴苛工業環境下穩定運作,並通過多項國際認證。

  6. 工業網路時間精確度與安全性:與亞信電子深化合作,提升工業網路時間精確度(TSN)與安全性,強化工控系統解決方案。

市場與營運分析

籌碼動向

3479 安勤 法人籌碼(日)
圖、3479 安勤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法人籌碼圖顯示了法人機構近期對安勤科技股票的買賣情況,可作為判斷市場信心的參考。

3479 安勤 大戶籌碼(週)
圖、3479 安勤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大戶籌碼圖則呈現了大戶投資人對安勤科技股票的持有比例變化,有助於了解市場主要參與者的動向。

3479 安勤 內部人持股(月)
圖、3479 安勤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內部人持股圖則顯示公司內部人士持有公司股票的比例,可反映內部人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營收分析結構

安勤科技營收來源多元,依產品類別與應用領域分析如下:

  1. 產品營收佔比 (2023)

    • 工業用電腦56%
    • 嵌入式電腦38%
    • 其他:6%
pie title 2023年產品營收結構 "工業用電腦" : 56 "嵌入式電腦" : 38 "其他" : 6
  1. 應用領域營收佔比 (1H 2024)

    • 醫療:25%
    • 工業:16%
    • 零售:18%
    • 博弈15%
    • 其他:26%
pie title 2024年上半年應用領域營收結構 "醫療" : 25 "工業" : 16 "零售" : 18 "博弈" : 15 "其他" : 26

2024 年安勤智慧醫療業務佔總營收 26%,居產品線之冠,亞洲 (含中國) 地區業績成長 5%。

  1. 經營模式營收佔比 (2024)
    • OBM(自有品牌及標準化產品):約 45%
    • OEM/EMS(客製化產品):約 55%

區域市場分析

安勤科技銷售市場遍及全球,區域營收佔比 (2023) 結構如下:

  • 美洲:55%
  • 亞洲:17%
  • 歐洲:16%
  • 台灣:7%
  • 其他:5% (計算調整後,總和應為 100%)
pie title 2023年區域營收分布 "美洲" : 55 "亞洲" : 17 "歐洲" : 16 "台灣" : 7 "其他" : 5

美洲市場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佔比超過五成,主要因北美醫療及工控需求強勁;亞洲市場(含中國、日本及東南亞)佔比次之,智慧零售及工控需求持續成長;歐洲市場則以醫療高階伺服器AI 應用為主;台灣本土市場則相對較小。

財務績效分析

安勤科技近年營收穩步成長,2023 年合併營收達 82.34 億元,年增 4.49 %,創歷史新高。然而,2024 年營收為 76.03 億元,年減 7.67 %,主要受工控市場疲弱影響,但仍有逾半個股本獲利,每股盈餘(EPS)為 6.85 元。公司董事會決議配發 5.2 元現金股利,配發率近 76%,殖利率居 IPC 前段班。以 2025 年 3 月 12 日盤中股價 108 元計算,安勤隱含殖利率約 4.81%。

3479 安勤 本益比河流圖
圖、3479 安勤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本益比河流圖呈現了安勤科技歷年的本益比區間,有助於評估股價是否合理。

3479 安勤 淨值比河流圖
圖、3479 安勤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淨值比河流圖則顯示了公司歷年的淨值比區間,可用於判斷股價是否偏離公司價值。

近期財務數據與展望:

  1. 2024 年 1 月至 10 月累計營收: 較去年同期衰退 10.03 %,但降幅趨緩。

  2. 2025 年 1 月營收: 5.95 億元,年增逾 14 %

  3. 2025 年前 2 月累計營收: 年增 20.97 %,歐洲心導管醫療伺服器出貨快速放大,帶動營收成長。

  4. 2025 年 3 月營收: 6.78 億元,年增 29.53 %,創近三個月新高。

  5. 2025 年第一季展望: 雖為傳統淡季,但受惠高毛利醫療伺服器放量,營運有望淡季不淡,法人預估營收年增約 20%

  6. 2025 全年展望: 法人普遍預估營收83 億元,甚至上看 87.47 億元,年增 10-15%,EPS 逾 8 元營收與獲利有望再創新高。營運展望「非常正向」,訂單能見度看到 10 月,預期業績逐季增長,下半年優於上半年。安勤雙引擎注動能,正向看待 2025 年,法人推估 2025 年營收、獲利將創歷史新高。

3479 安勤 營收趨勢圖
圖、3479 安勤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營收趨勢圖呈現了安勤科技近年來的營收變化,可看出公司營收成長的趨勢。

3479 安勤 獲利能力
圖、3479 安勤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獲利能力圖表顯示了安勤科技的毛利率、營益率與純益率等指標,有助於了解公司的獲利狀況。

生產基地與產能

安勤科技生產基地主要位於台灣及中國大陸,產能分配狀況如下:

  • 台灣:

    • 中和立德廠:組裝測試、供應鏈管理/倉儲、RMA 中心。
    • 高雄子公司昶亨科技(Eversun):EMS 全套服務、PCBA、系統組裝、品管測試 (板卡類 100% 自製,系統組裝 2/3 自製)。
    • 高雄擴增第二系統生產廠:因應大單及系統產品比重提高。
    • 外包工廠:新北/桃園地區。
  • 中國大陸:

    • 桃園仁寶科技:EMS 全套服務、PCBA、系統組裝、品管測試 (與金仁寶集團合作)。(註:此處應指仁寶在大陸的廠區,原文地點標示可能有誤,但合作關係明確)
  • 美國:

    • 美東廠辦:購置廠辦,作為後段組裝與倉儲物流據點。

安勤生產基地

圖(12)生產基地(資料來源:安勤公司網站)

安勤子公司高雄昶亨科技

圖(13)子公司高雄昶亨科技(資料來源:安勤公司網站)

產能規模:

  • 每月可支援 15 萬件 PCBA 生產
  • 每月可組裝測試 1.3 萬件 嵌入式工控機
  • 每月可組裝測試 1 萬台 平板電腦
  • 每月可組裝測試 7,500 台 醫療級平板電腦
  • 每月可組裝測試 8,000 台 POS 系統

擴廠計畫:

  • 高雄擴廠:取得 3000 坪 空間,2024 年第二季 加入生產,產能預計增加約 3 成。另已擴增第二系統生產廠,因應大單及系統產品比重提高。
  • 中和總部興建:斥資 36 億元(含土地約 10.2 億元)於新北市中和區興建智慧化新廠及研發中心,導入 AI 與 AR 技術,預計 2028 年 完工。
graph LR A[安勤科技生產基地與產能] --> B[台灣] A --> C[中國大陸] A --> C_US[美國] A --> D[產能規模] A --> E[擴廠計畫] B --> F[中和立德廠\n組裝測試、倉儲、RMA] B --> G[高雄昶亨科技\nEMS、PCBA、系統組裝\n板卡100%自製,系統2/3自製] B --> H[高雄第二系統生產廠] B --> I[外包工廠\n新北/桃園地區] C --> J[仁寶科技(大陸廠區)\nEMS、PCBA、系統組裝] C_US --> K_US[美東廠辦\n後段組裝、倉儲物流] D --> K[每月PCBA: 15萬件] D --> L[每月工控機: 1.3萬台] D --> M[每月平板電腦: 1萬台] D --> N[每月醫療平板: 0.75萬台] D --> O[每月POS系統: 0.8萬台] E --> P[高雄擴廠\n增加3000坪, 產能增3成(2024 Q2)] E --> Q[中和總部興建\n智慧化新廠與研發中心(2028完工)] style A fill:#B8860B,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 fill:#CD5C5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 fill:#CD5C5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_US fill:#CD5C5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 fill:#CD5C5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E fill:#CD5C5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F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G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H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I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J fill:#BC8F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K_US fill:#BC8F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K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L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M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N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O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P fill:#D2B48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Q fill:#D2B48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3479 安勤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
圖、3479 安勤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安勤科技近年來持續擴充其生產基地,包括高雄擴廠以及興建中和總部,從「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中可觀察到此趨勢,這顯示公司對於未來發展的積極佈局。

原物料與供應鏈

安勤科技主要原物料為 CPU、IC、記憶體、印刷電路板等電子零組件,供應商皆為國際知名大廠。公司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並採取多元化供應策略,以確保原物料供應穩定。近年來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波動及通膨壓力,造成關鍵零組件價格上漲,對安勤成本造成一定壓力。公司持續透過供應商評估與管理,加強供應鏈穩定性,並嚴格控管原物料品質與合規性(如禁用衝突礦產、符合 RoHS 等環保法規),以降低成本波動風險。整體而言,原物料供應鏈仍屬緊張狀態,尤其是高階 CPU 與 AI 專用晶片。

供應鏈合作夥伴:

  1. Intel® 物聯網解決方案聯盟 (鈦金級會員)
  2. NVIDIA (合作推出 Jetson 平台方案)
  3. 金仁寶集團 (生產合作夥伴)
  4. 亞信電子 (工業網路技術合作)
  5. 博象科技 (MCU 產品線投資合作)

競爭態勢分析

安勤科技於工業電腦市場面臨激烈競爭主要競爭對手如前所述,包括研華、研揚、威強電、廣積、樺漢等國內外廠商。

競爭優勢:

  1. 技術創新與整合能力:持續投入研發,於 AI 應用、高效能運算平台、嵌入式系統整合等技術領域具備競爭優勢,並能提供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安勤 2025 年開發邊緣 AI 模型,擴大智慧醫院檢測、照護等應用布局,並且積極部署邊緣AI業務,毛利率較佳。

  2. 醫療市場領導地位:於醫療照護系統市場取得全球市場佔有率領先,床邊多媒體醫療照護系統建置率高,並透過轉投資(瑞勤、Bytec、葛美迪)打造醫療設備完整生態系。

  3. 全球化佈局與服務:於美洲、亞洲、歐洲等地設立銷售據點與生產/物流支援,提供全球同步服務,尤其在歐洲醫療市場具深厚合作基礎。安勤在美東購置廠辦,作為後段組裝與倉儲物流據點,並且在高雄擴增第二系統生產廠,美國東岸增加生產線布局,將鎖定智慧醫療、智慧製造等應用深耕。

  4. 高品質與客製化服務:產品具備高效能、高品質、高可靠性,並提供彈性 OEM/ODM 服務,可依客戶需求量身打造產品與解決方案,客戶黏著度高。

  5. 聚焦利基市場:在智慧醫療、工業控制、智慧零售AI 邊緣運算等利基市場具備差異化競爭**力。

安勤策略重心與產品

圖(14)策略重心與產品(資料來源:安勤公司網站)

安勤策略重心與專案

圖(15)策略重心與專案(資料來源:安勤公司網站)

客戶結構與價值鏈分析

客戶群體分析

安勤科技客戶群涵蓋多元產業,主要客戶包含:

  • 大型工業企業(製造業、能源業、車廠,如中國一線車廠)
  • 醫療機構與醫療設備製造商(歐洲心導管設備商、美國微創手術設備商)
  • 零售商及餐飲業者(日本大型連鎖餐飲業者)
  • 金融機構(日系郵局/銀行 ATM 供應商)
  • 博弈業客戶(美國投票機主要供應商、澳洲博弈客戶)
  • 科技大廠(美光、TESLA)
  • 面板廠(台系、中系)
  • 政府及公共部門(軍工伺服器訂單)

客戶結構特性:

  1. 多元產業分散風險: 客戶產業別分散,降低單一產業景氣波動影響。

  2. 大型企業客戶為主: 主要客戶多為各產業領導企業,訂單穩定性與規模較高。

  3. 客製化需求為主: OEM/ODM 業務佔比較高(約 55%),與客戶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4. 國際客戶為主: 外銷佔比高,尤其美洲、歐洲、亞洲市場貢獻顯著。

價值鏈定位

安勤科技於產業價值鏈中定位為 中游工業電腦製造商,具備設計、研發、製造與整合能力,上游為電子零組件供應商,下游為各產業系統整合商及終端用戶。

產業價值鏈關係:

  • 上游: CPU、IC、記憶體、印刷電路板、面板、電源供應器等電子零組件供應商 (如 Intel, NVIDIA, AMD)。

  • 中游: 安勤科技 (工業電腦設計、製造與系統整合)。

  • 下游: 系統整合商、醫療院所、工廠、零售業者、交通運輸業者、博弈場、政府機構等終端用戶。

graph LR A[產業價值鏈] --> B[上游] A --> C[中游] A --> D[下游] B --> E[電子零組件供應商\n(Intel, NVIDIA, AMD等)] B --> F[面板/電源供應器等] C --> I[安勤科技\n(設計/製造/整合)] D --> J[系統整合商] D --> K[醫療院所/設備商] D --> L[工廠/自動化設備商] D --> M[零售/餐飲業者] D --> N[交通運輸/政府機構] D --> O[博弈/娛樂場所] style A fill:#B8860B,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 fill:#CD5C5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 fill:#668B8B,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 fill:#DAA520,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E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F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I fill:#BC8F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J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K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L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M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N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O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安勤科技近期營運活動頻繁,涵蓋新產品發表、擴廠計畫、參與國際展會、重要訂單斬獲及財務展望更新,顯示公司積極拓展市場與技術創新的企圖心。

新產品上市與技術發表

  • AI 邊緣運算平台: 2024 年 12 月 與輝達合作推出 Jetson 系列邊緣 AI 平台,整合 AI SDK 開發套件,應用於機器視覺、零售、製造、運輸、醫療等產業,預計 2025 年 貢獻業績。2025 年 4 月 聚焦 ARM 平台邊緣 AI,產品線涵蓋 NVIDIA Jetson 與 Rockchip 平台。

  • 液冷伺服器: 2025 年 2 月 為因應 AI 運算熱能挑戰,推出散熱量高達 800W 之液冷伺服器。

  • 工業用平板電腦 SPC-10W35: 擴大強固型平板電腦產品線,具備防水防塵、防震防刮等特性,適用於工業自動化、製造業、食品加工等領域。

  • ARC 系列強固型觸控平板電腦: 專注工業級解決方案,採用第 11 代 Intel CoreTM i7/i5/i3 CPU,具備 BT5.1、5G 及 Wi-Fi 6,提供卓越行動性與連接能力。

  • EMS 系列嵌入式模組化系統: 2025 年 推出 EMS-MTU 和 EMS-MTH 新產品,搭載英特爾第 14 代 Meteor Lake 處理器,應用於自動移動機器人、醫療及工業自動化等領域。

  • 醫療級觸控平板電腦 HID-2340: 2025 年 1 月 展示,適用多樣影音應用。

  • ENT-10T1 電子紙筆記本: 2025 年 1 月 展示,可用於文件數位化。

  • 可擴充運算平台: 2025 年 1 月 針對獸醫、急診等應用推出。

  • 高效節能伺服器 HPS-SIEU4A/HPS-SIEUTA: 搭載 AMD EPYC 處理器,強調高效能與低功耗。

  • 嵌入式單板電腦 ECM-ADLS: 支援 Intel 第 12/13 代處理器,適用零售、自動化、醫療等多元場景。

  • 多功能觸控電腦 APC-2138: 採用第 11 代 Tiger Lake U Core 處理器,支援 5G 與 TPM 2.0。

  • 模組化人機介面機台系統(OTC): 高度客製化,符合 IP67 防護標準。

擴廠與總部興建計畫

  • 高雄擴廠: 取得 3000 坪 空間,已於 2024 年第二季 加入生產行列,產能增加約 3 成。另已擴增第二系統生產廠。

  • 中和總部興建: 2025 年 2 月 宣布斥資 36 億元 於新北市中和區興建智慧化新廠及研發中心,導入 AI 與 AR 技術,預計 2028 年 完工。

  • 美東廠辦購置: 2025 年 3 月 提及已在美東購置廠辦,作為後段組裝與倉儲物流據點。

參與國際展會

  • 美國 HIMSS Global Health Conference: 2025 年 2 月 參與,展示智慧醫療領域創新解決方案,包括與柏瑞醫合作的骨質疏鬆篩查方案。

  • 德國 Embedded World 2025: 2025 年 2 月 宣布將參展,展示嵌入式解決方案,包含搭載輝達 Jetson AGX Orin 等最新處理技術之產品、液冷伺服器等。

  • 阿拉伯國際醫療儀器展 (Arab Health): 2025 年 1 月 參與,展示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包含豪華病房、診間基礎設施、AI 開發套件、醫療級觸控平板電腦、電子紙筆記本、可擴充運算平台等。

  • 北美 Embedded World 展會: 展示新產品,包含嵌入式模組化系統等,搶攻邊緣 AI 商機。

  • 荷蘭阿姆斯特丹交通運輸展: 展示智慧交通平台解決方案。

  • 倫敦 HETT 2024 展: 子公司 Bytec 展出最新醫療解決方案。

  • 上海 CMEF 展: 2025 年 3 月 宣布 4 月 參展,展出醫學檢驗設備、AI醫療運算平台等,並擴大搭載中國本土芯片(如兆芯)的產品線,搶攻中國市場。

  • 日本 Japan IT Week: 2025 年 4 月 參展,展示基於 NVIDIA Jetson 平台的邊緣 AI 解決方案,聚焦智慧醫療、交通與製造。

營收表現與展望

  • 2025 年營收展望: 法人普遍預估營收逾 83 億元,甚至上看 87.47 億元(年增 10-15%),EPS 逾 8 元(約 7.87 元),營收與獲利可望再創新高。營運展望「非常正向」,訂單能見度看到 10 月,預期業績逐季增長,下半年優於上半年。

  • 成長動能: 醫療伺服器訂單將於 3Q24 逐步放量,2H24 營運預期優於 1H242025 年 受惠醫療、工控、智慧零售三大訂單齊放,進入高速爆發期。

  • 訂單出貨比(B/B Ratio): 2025 年 3 月 已超越 1,顯示接單動能強勁。

  • 庫存狀況: 2024 年第四季 起存貨持續下降,存銷比降至 0.51,庫存水位低檔,已進入補庫存階段。

主要訂單與專案

  • 歐洲心導管醫療伺服器專案: 高階醫療 ODM 長單,2024 年 12 月 已放量,2025 年 為首度完整年度出貨,需求強勁,預計出貨量 3,600-4,000 台,年增 2-3 倍 以上。客戶訂單已從板卡轉為系統整合,單價提升 1.5-2 倍,毛利率優於公司平均水準。

  • 中國車廠自動化設備大單: 已與客戶正式簽約,總量 2.7 萬台 自動化設備大單。預計 2Q25 開始出貨,3Q25 開始放量,2025 年 出貨目標 8,000 台,對業績貢獻顯著。

  • 日系郵局/ATM 新單: 2025 年 3 月 起出貨。

  • 日本連鎖迴轉壽司專案: 智慧零售專案,已獲日系連鎖業者訂單,並有機會擴大至另一連鎖業者。2025 年 持續出貨,訂單預估達兩年,並拓展至海外市場。

  • 軍工伺服器訂單: 2025 年 2 月 斬獲軍工伺服器訂單,看好歐洲軍工業務未來數倍增長。

  • ATM、磅秤及 POS 訂單: 智能零售部分,ATM、磅秤及 POS 等接單亦有所斬獲,推升 2025 年 營收貢獻年增達 1 成 以上。

  • 洗腎、驗血等訂單: 既有洗腎、驗血等醫療訂單持續挹注。

  • 澳洲博弈客戶訂單: 2025 年 新增澳洲客戶,預估博弈業務微幅成長。

發債計畫

  • 國內第三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 2023 年 6 月 董事會決議發行,上限 6 億元,票面利率 0%,期間三年,主要用於償還銀行借款,降低利息支出。2024 年 1 月 已完成競拍。

未來發展策略展望

短期發展計畫 (1-2 年)

  1. 擴大醫療業務:持續擴大醫療伺服器出貨量(目標年增 2 倍 以上),爭取更多醫療應用領域商機(如 AI 診斷、智慧病房),鎖定一線醫療客戶供應商整合商機,目標 2025 年 醫療營收佔比達 4 成

  2. 深耕工業自動化市場:落實中國一線車廠工業自動化產品出貨(2025 年 8,000 台),掌握中國國產化(信創)趨勢,積極搶攻信創產業客戶與在華外企國產化需求。

  3. 拓展智慧零售應用: 擴大與日本零售餐飲客戶合作,拓展海內外市場,並開發 ATM、KIOSK 等新訂單。

  4. 強化 AI 應用布局: 完善 HPC 產品線,發展生成式 AI 伺服器(主攻 70B 以下 SLM),提供企業生成式 AI 落地解決方案,協助客戶克服邊緣 AI 最後一哩路。

  5. 提升品牌價值與產能: 持續興建中和企業營運總部,強化企業形象,吸引人才;利用高雄擴廠及美東據點提升系統組裝與在地服務能力。

中長期發展藍圖 (3-5 年)

  1. 擴大 HPC 與 AI 產品線: 持續完整 HPC 產品線,增加液冷解決方案,發展針對 SLM (70B 或以下) 之生成式 AI 伺服器,深化 AI 推論系統應用。

  2. 強化軟硬體整合能力: 完善 Video/Audio 不同格式、介面硬體/韌體/軟體解決方案,聚焦 Android/Linux/Windows On ARM 軟體服務。

  3. 深化中國市場布局: 持續開發與完善中國市場國產化產品系列(搭載兆芯等本土芯片),深化與在地 Eco System 合作開發,尋求海內外雙向市場開發機會 (以製造、交通、零售領域)。

  4. 拓展新興應用領域: 積極拓展國防軍工(看好歐洲市場)、高效能運算、智慧城市等新興市場應用。

  5. 推動 ESG 永續發展: 落實 ESG 永續倡議行動,榮獲 2024 年中堅潛力獎,持續推動綠色設計與環保材料應用,提升企業永續經營能力與社會責任。

投資價值綜合評估

安勤科技為專業工業電腦製造商,於智慧醫療、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具備領先地位,近年積極轉型升級,拓展 AI、邊緣運算、高效能運算等新興應用,營運展望樂觀。

投資優勢

  1. 產業趨勢契合: 受惠智慧醫療、工業自動化、AI、邊緣運算等產業趨勢,未來成長動能強勁。

  2. 醫療業務爆發成長: 醫療伺服器訂單大幅成長,2025 年 出貨量預計倍增,成為營收主要成長引擎,且毛利率優於平均。

  3. 工控業務穩健回升: 中國車廠自動化設備大單挹注,2025 年 起貢獻顯著,工控業務可望穩健回升。

  4. 技術領先優勢: 於嵌入式系統、AI 應用、高效能運算平台等技術領域具備競爭優勢,並積極導入液冷、邊緣 AI 等前沿技術。

  5. 全球化布局與客戶基礎: 銷售市場遍及全球,客戶涵蓋多產業龍頭,可分散區域市場風險,並具備長期合作關係。

  6. 財務狀況穩健: 營收、獲利能力穩健成長,2025 年 展望佳,現金流量良好,股利政策穩定(2024 年配息率 76%)。

潛在風險

  1. 全球經濟波動風險: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可能影響終端需求與客戶資本支出。

  2. 市場競爭風險: 工業電腦市場競爭激烈,需持續投入研發與創新以維持競爭力。

  3. 供應鏈風險: 電子零組件(尤其高階 CPU/GPU)供應鏈波動可能影響原物料成本與供應穩定性。

  4. 毛利率波動風險: 產品組合(如零售、博弈佔比)及原物料成本變動可能影響毛利率表現。

  5. 新興市場開拓風險: 新興市場開拓(如中國信創、軍工)可能面臨市場接受度、法規政策等不確定性因素。

投資建議

綜合考量安勤科技之產業地位、技術優勢、營運展望與潛在風險,法人普遍給予 正面評價(看多),目標價約在 103 元 左右(此為早期預估,需參考最新報告)。公司於智慧醫療、工業自動化等高成長領域具備領先優勢,隨著新產品、新應用、新市場拓展效益逐步顯現,營收與獲利可望持續成長,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建議投資人可 審慎樂觀 看待其未來發展,並持續關注其訂單執行狀況、毛利率變化及新技術應用進展。

重點整理

  • 產業領導地位: 於智慧醫療(床邊照護系統市佔領先)、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居領先地位,為專業工業電腦製造商。

  • 技術創新驅動: 持續投入研發創新,掌握 AI、邊緣運算、高效能運算、液冷等關鍵技術。

  • 醫療業務爆發成長: 醫療伺服器訂單強勁,2025 年 出貨量預計倍增,成為營收成長主要動能,且毛利率優。

  • 工控業務穩健回升: 受惠中國車廠自動化設備大單,2025 年 起貢獻顯著,工控業務可望回溫。

  • 全球市場布局: 銷售市場遍及全球,客戶多元分散,具備區域風險抵抗力。

  • 財務狀況良好: 2025 年 營收、獲利展望佳,現金流量良好,股利政策穩定。

  • 未來展望樂觀: 受惠產業趨勢與新興應用拓展,營收獲利可望再創新高,AI 相關應用前景可期。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1. 安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說明會簡報 (2024.08.30)

    本研究主要參考法說會簡報之公司介紹、營運成果、營運展望、生產基地、產品應用等資訊,簡報由安勤科技官方發布,提供權威之公司營運資訊。

  2. 安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本研究參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以瞭解公司在 ESG 永續發展方面之實踐與目標,以及供應鏈管理原則。

  3. 安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網站

    本研究參考公司官方網站,以取得公司簡介、產品資訊、生產基地、技術優勢、新聞發布(新產品、參展、合作案)、企業社會責任等相關資訊。

  4. 安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 (2023-2025)

    參考董事會決議(如發債計畫、股利政策)、營收公告等公開資訊。

網站資料與新聞報導

  1. MoneyDJ 理財網 – 財經百科 & 新聞報導 (2024-2025)

    參考 MoneyDJ 關於安勤科技之公司簡介、產品服務、產業地位、經營模式、上下游關係、營收展望、法人預估、新聞動態(如邊緣 AI、醫療訂單、擴廠)等資訊。

  2. 優分析 UAnalyze 產業數據庫 & 文章 (2024-2025)

    參考優分析關於安勤科技之營收分析、法人觀點、市場展望、訂單狀況(B/B Ratio、庫存)、醫療/工控業務分析等深度報導。

  3. 經濟日報 & 聯合新聞網 & 自由財經 & 工商時報 & 鉅亨網 (2024-2025)

    參考各大財經媒體關於安勤科技之新聞報導,涵蓋營運展望、新訂單、新產品、法人預估、股價分析、參展訊息等。

  4. NStock 網站 & HiStock 嗨投資 & 股市爆料同學會 & Vocus (2024-2025)

    參考相關財經社群與平台關於安勤科技之討論、公司簡介、基本資料、法人法說會重點整理等資訊。

  5. TechNews 科技新報 & Digitimes 電子時報 (2024-2025)

    參考科技媒體關於安勤科技之技術發展、新產品(如邊緣 AI、液冷伺服器)、產業趨勢分析等報導。

  6. 臺灣證券交易所 – 法人說明會影音

    參考臺灣證券交易所法人說明會影音網站關於安勤科技法人說明會之資訊,以取得法人說明會簡報之來源與驗證。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4 年底至 2025 年 4 月 之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之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