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4414 如興(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25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分析如興股份有限公司 (Roohsing Garment Co., Ltd., 4414.TW),這家台灣上市紡織公司的公司基本資料、核心業務、市場營運、客戶結構、競爭態勢、重大事件以及未來發展策略。如興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牛仔褲代工廠,在全球擁有龐大的生產網絡,並與 Walmart、Levi’s 等國際知名品牌建立穩固的合作關係。然而,公司近年來面臨財務壓力、公司治理疑慮、客戶集中度過高等挑戰。近期重大事件包括私募案、減資案受阻、違反重訊規定遭罰以及歷史弊案的發展。儘管如興營收有所增長,但公司仍處於虧損狀態,未來需關注其財務分析、財務結構調整、客戶關係維護以及永續紡織轉型等發展。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
圖(2)4414 如興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圖(3)4414 如興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基本資料
公司概要與歷史沿革
如興股份有限公司(Roohsing Garment Co., Ltd.,股票代號:4414.TW)成立於 1977 年 11 月 23 日,總部位於台北市松山區,為台灣成衣廠中主要的台灣上市紡織公司之一。公司現由紀宗明先生擔任董事長,Ian Harrison 先生擔任總經理。截至 2023 年底,公司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 88.21 億元,集團總員工人數達 15,965 人。
參考資料來源:如興公司網站、法說資料、券商研究報告、鉅亨網、Moneydj、各大報新聞。公司網址:http://www.roohsing.com.tw
如興專精於牛仔褲代工、平織服與針織服的代工生產(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以其專業的製造能力服務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包括 Levi’s、H&M、GAP 及 UNIQLO 等。公司產品超過 90% 外銷至歐美市場,在全球牛仔褲製造領域佔有重要地位。
基本概況
圖、4414 如興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EPS 熱力圖顯示了如興歷年 EPS 的預估變化。
圖(4)4414 如興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5)4414 如興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4414 如興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如興股價走勢圖呈現了如興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日、週、月線圖分別代表不同時間跨度的股價波動。目前股價:3.33。
預估本益比:
預估殖利率:0.0
預估現金股利:0.0 元
報表更新進度:☑ 月報 ☑ 季報
發展歷程分析
如興發展歷程反映了台灣成衣代工業的演進與全球化趨勢:
-
早期階段(1977-2009 年):公司初始為年興紡織的轉投資企業,專注於牛仔褲代工,後逐步擴展至男女西裝褲、休閒褲及女裝等多元品項。2000 年代初期,開始建立全球生產據點,涵蓋中國大陸、柬埔寨等地。
-
經營轉型期(2009-2017 年):2009 年大股東偉豪投資入主後,積極推動體質改革,導入機能性服飾生產技術,並強化供應鏈管理。2017 年,公司完成對玖地集團(JD United Holdings Limited)的收購,此舉使其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牛仔褲代工廠,產能與市場佔有率獲得明顯提升。
-
併購擴張與業務多元化(2018-2020 年):為強化原料自主性,公司曾於 2018 年規劃收購中和羊毛股權,但於 2019 年底出售該持股。2020 年,為因應全球 COVID-19 疫情,公司短暫跨足醫療防護用品領域,承接美商口罩及防護衣訂單,拓展非傳統成衣業務。
-
近年佈局(2021 年至今):公司持續優化全球生產基地,形成橫跨柬埔寨、緬甸、坦尚尼亞、尼加拉瓜等地的跨洲產能網絡。2023 年營收全數來自成衣代工業務,並深化與布料廠的合作開發,以降低對客戶指定原料的依賴。
組織規模與全球布局
如興在全球擁有龐大的生產網絡與員工規模,其全球生產據點策略性地分布於不同區域,以平衡成本、關稅及地緣政治風險。
-
生產基地分布:
-
東南亞:為最主要的生產重心,佔總產能約 78%,其中柬埔寨為核心基地。
-
東非:以坦尚尼亞廠為主,佔總產能約 20%,主要目標為利用當地勞動力成本及對歐美的關稅優惠。
-
中國大陸:佔比約 2%,主要配合設計研發與部分貿易訂單。
-
中美洲:尼加拉瓜廠區專注服務美國市場,享有 CAFTA-DR 關稅優惠。
-
-
市場銷售範圍:
-
美洲市場:為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佔 2023 年總營收的 80.89%。
-
亞洲市場:佔總營收的 19.05%。
-
歐洲市場:佔總營收的 0.06%。
-
核心業務分析
主要產品線與營收結構
如興的核心業務為成衣製造與銷售,產品組合專注於滿足主要客戶的需求。
-
產品類別:
-
長褲:為絕對主力產品,涵蓋各類牛仔褲、休閒褲等,佔 2023 年營收的 88.78%。
-
短褲:佔營收 6.62%。
-
襯衫及其他:包含上衣、裙裝、洋裝及少量運動套裝等,合計佔營收 4.60%。
-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從設計、原物料採購到生產製造,提供一站式服務,有效縮短產品交期並提升成本效率。
應用領域與技術創新
如興的產品廣泛應用於不同市場區隔的成衣領域:
-
快時尚服飾:為 H&M、GU 等品牌生產平價、流行性強的牛仔褲與休閒服。
-
高端休閒服:供應 Levi’s、GAP、Armani 等品牌的中高價位產品線。
-
運動與戶外服飾:包含為 Columbia、American Eagle 等品牌代工的運動套裝與機能性服飾。
在技術創新方面,如興積極投入環保製程與自動化生產技術:
-
環保製程技術:
-
雷射加工:導入雷射雕花、割破等技術,取代傳統高耗水、高污染的化學洗水製程。
-
臭氧水洗:利用臭氧特性進行漂白、仿舊處理,大幅降低水資源與化學品使用。
-
無水印染技術:探索或導入先進染色工藝,減少污水排放,符合國際品牌對永續紡織供應鏈的要求。
-
廢水循環系統:柬埔寨廠區建置污水處理與回收系統,並取得相關水資源管理認證。
-
-
材料研發:與策略聯盟布廠合作開發再生纖維(如咖啡紗)及具備透氣、彈性、耐磨等特性的機能性布料,滿足客戶對環保與功能性的需求。
-
自動化生產:
-
持續導入自動化倉儲系統、自動裁床、自動縫紉設備及吊掛系統等,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對人力的依賴。
-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與 SAP (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 系統整合,串接全球生產據點數據,優化訂單管理、物料控管與產能調度。
-
供應鏈關係與經營模式
如興在產業鏈中扮演中游製造商的角色,其經營模式具備以下特點:
-
上游關係:主要原物料為布料(佔生產成本約 60%)及拉鍊、鈕扣等輔料。公司透過與主要布料供應商建立策略聯盟,共同開發原料,以降低對單一供應商或客戶指定布料的依賴,並穩定採購成本。
-
下游關係:直接服務國際品牌代工商與大型零售商,主要採取「接單後生產」(Build-to-Order, BTO)模式,部分訂單以 FOB(Free On Board,離岸價)方式出貨。
-
經營模式:
-
全球生產布局:利用不同地區的成本、關稅及勞動力優勢,進行產能最佳化配置。
-
垂直整合服務:提供從設計、開發、採購、生產到物流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
技術導向:以環保製程與自動化生產技術提升競爭力,滿足客戶對品質、交期及永續性的要求。
-
客戶關係管理:深化與核心客戶的合作,發展 LDP (Landed Duty Paid) 等高附加價值服務模式,提升客戶黏著度。
-
市場與營運分析
圖(6)4414 如興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7)4414 如興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4414 如興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法人籌碼(日)、大戶籌碼(週)與內部人持股(月)等圖表,分別呈現了不同參與者在如興的股權變動情況。
全球生產布局與產能
如興的全球生產網絡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確保了產能的彈性與風險分散。
-
主要生產基地效率:
-
柬埔寨廠:作為最大生產基地,持續進行自動化升級。導入水洗自動化技術後,工人日均產量曾提升約 23.5%。該廠區也是當地首家通過 C-TPAT(Customs-Trade Partnership Against Terrorism)反恐驗證及 GSV(Global Security Verification)標準的工廠。
-
坦尚尼亞廠:目標為利用非洲成長暨機會法案 (African Growth and Opportunity Act, AGOA) 及歐盟 EBA (Everything But Arms) 的關稅優惠,拓展歐美市場訂單,目標產能佔比曾設定為 30%,但受限於當地供應鏈成熟度與技術工人,實際佔比可能仍有提升空間。
-
尼加拉瓜廠:主要服務美國市場,享有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 (CAFTA-DR) 的關稅優惠。
-
-
總產能規模:合併玖地集團後,年產能曾達 8,400 萬件至 9,000 萬件以上,穩居全球牛仔褲代工龍頭地位。近年雖無更新具體數字,但規模應維持相近水平。
主要市場與區域營收
如興的營收高度集中於特定市場,反映其主要客戶的銷售重心。
-
美洲市場主導:美國為最主要終端市場,貢獻超過八成營收。公司透過中美洲生產基地直接服務美國客戶,縮短供應鏈距離並享有關稅優勢。
-
亞洲市場增長:亞洲市場(含日本、中國大陸等)營收佔比約 19%,顯示公司亦積極服務區域內品牌客戶,如 UNIQLO 旗下 GU 品牌。
-
歐洲市場待拓展:歐洲市場佔比較低,但坦尚尼亞廠的布局有助於未來爭取更多歐洲品牌訂單。
營運表現與財務分析
近年來,如興的營運表現面臨挑戰,但也展現出改善跡象,並積極進行財務結構調整。
圖、4414 如興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營收趨勢圖展示了如興過去一段時間的營收變化情形。
-
近期營收表現:
- 2024 年全年營收:新台幣 148.97 億元,年增率 9.47%。其中 12 月營收 16.91 億元,年增 64.79%,月增 32.6%。
- 2025 年 1 月 10 日:如興 12M24 營收 16.91 億元,年增率 64.79%,月增率 32.6%。
- 2025 年 1 月 10 日:如興 24 年 1 至 12M25 累計營收 148.97 億元,累計年增率 9.47%。
- 2024 年 12 月 10 日:如興 11M24 營收為 12.75 億元,年增率 51.04%,月增率 14.92%。
-
2024 年 12 月 10 日: 24 年 1M24-11M24 累計營收 132.06 億元,累計年增率 4.96%。
-
2025 年 Q1 累計營收:新台幣 32.85 億元,年增 8.0%。3 月單月營收 9.13 億元,年增 1.18%,但月減 25.32%,顯示單月訂單可能存在波動。
圖、4414 如興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獲利能力圖表呈現了如興毛利率、營益率、純益率等指標的變化,可藉此評估公司的獲利情形。
-
獲利能力:
-
公司自 2023 年 Q2 起曾單季轉虧為盈,Q3 稅後淨利達 2,500 萬元。
-
2024 年 Q4 單季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EPS)為 0.36 元,較 2023 年同期由虧轉盈,但相較 Q3 呈現季減。
-
2023 年全年 每股盈餘為 -0.66 元,顯示全年營運仍處於虧損狀態。
-
圖、4414 如興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顯示了如興過去一段時間的資本變化情形。
-
財務結構調整:
-
資產減損:2023 年曾提列約 39 億元資產減損,以反映部分資產價值,使財務報表更趨真實。
-
債務管理:銀行借款從 2022 年 Q1 的 65.57 億元降至 2023 年 Q1 的 47.89 億元。因應美國降息預期,調整借款幣別結構,以減輕利息負擔。
-
私募與減資:
-
2023 年 6 月股東會通過 30 億元私募案,用以充實營運資金及改善財務結構。
-
2025 年 1 月公告調整私募可轉換公司債轉換價格,從 4.24 元降至 4.18 元。
-
原規劃 2025 年初辦理減資 73.75 億元(減資幅度達 77%)以彌補虧損,但該減資案於 2025 年 1 月 11 日因書件記載不充分遭證交所停止申報生效,後續進度待觀察。
- 2025 年 1 月 11 日:如興申報減資 73.75 億元案,因書件記載不充分遭證交所停止申報生效。
- 2025 年 1 月 11 日:如興原擬減資 7.375 億股,每股面額 10 元,總額 73.75 億元,減資幅度高達 77%。
-
圖、4414 如興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合約負債代表公司的預收款項,數值越高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越多。
圖、4414 如興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圖、4414 如興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存貨與存貨營收比等圖表,可評估如興的存貨管理能力。
圖、4414 如興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現金流狀況圖表,顯示了如興的現金流量,可用於評估公司的資金利用率。
圖、4414 如興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杜邦分析圖表呈現了如興的財務狀況,可用於評估公司的獲利能力。
圖、4414 如興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資本結構圖表呈現了如興的資本來源,可用於評估公司的資本配置健康程度。
客戶結構與競爭態勢
主要客戶群體分析
如興的客戶結構高度集中,前幾大客戶貢獻了絕大部分營收。
-
核心客戶群:
-
Walmart:為最大客戶,2023 年營收占比約 33%。
-
Levi’s:第二大客戶,營收占比約 27%,為長期策略合作夥伴。
-
GAP 集團(含 Old Navy):營收占比約 14%。
-
GU(迅銷集團旗下):營收占比約 12%。
-
其他客戶包括 H&M (約 5%)、Armani、American Eagle、Columbia 等。
-
- 客戶關係深化:近年來前四大客戶(Walmart, Levi’s, GAP, GU)的營收占比持續提升,從 2021 年的 74% 提升至 2023 年的 86%。即使在 2023 年產業景氣普遍低迷時,主力客戶 Walmart 和 Levi’s 的訂單降幅(-19% 及 -13%)亦優於公司整體營收下滑幅度(-22%),突顯核心客戶關係的穩定性。公司積極推展 LDP (Landed Duty Paid) 模式,提供更高附加價值的服務,進一步鞏固客戶關係。
市場競爭地位與對手
如興在全球成衣代工市場,特別是牛仔褲領域,面臨來自國內外廠商的激烈競爭。
-
主要競爭對手:
-
國內廠商:
-
年興紡織 (1451):在牛仔褲製造領域具深厚基礎,特別是在中美洲的產能布局形成直接競爭。
-
聚陽實業 (1477):國內成衣代工龍頭,以快時尚服飾為主,產能規模龐大。
-
儒鴻企業 (1476):專注機能性布料與服飾,技術門檻高。
-
其他包括:台南企業(1473)、南緯實業(1467)、銘旺實 (4432)、廣越企業 (4438) 等。
-
國際對手:
-
韓系廠商:如 Sae-A Trading, Hansoll Textile, SGWicus 等,常爭奪高階品牌訂單。
-
港資集團:如聯泰控股 (Luen Thai Holdings), 恆富控股 (Crystal International) 等,在中國大陸與東南亞擁有強大產能。
-
-
市場地位與競爭優勢:
-
全球最大牛仔褲代工廠:合併玖地後取得規模優勢,年產能領先同業,預估市佔率曾達 7% 左右 (2017 年數據)。
-
專業製造能力:深耕牛仔褲領域多年,累積豐富經驗與技術。
-
完整供應鏈整合:提供從設計到成品的一站式服務。
-
先進生產設備:持續投資自動化與環保設備 (如雷射機台、臭氧水洗機)。
-
品質管理系統:符合國際品牌嚴格的品質要求。
-
環保製程領先:積極導入永續技術,滿足 ESG 採購趨勢。
-
全球化布局:跨洲生產基地有效分散風險並利用關稅優惠。
-
-
競爭對手動態:聚陽持續擴充東南亞產能並導入 AI;儒鴻強化機能布料研發;國際對手如 Sae-A 拓展孟加拉、衣索比亞產能,恆富控股強化中國供應鏈。顯示整體產業競爭依然激烈,技術升級與產能優化是維持競爭力的關鍵。
近期重大事件與挑戰
重大事件影響評估
如興近期面臨多項重大事件,對公司營運與市場信心產生影響:
-
財務結構調整計畫:
-
私募案:2023 年 6 月股東會通過 30 億元私募案,旨在改善財務狀況。2025 年 1 月調整可轉債轉換價格,3 月公告私募普通股訂價,持續引進資金。
-
減資案受阻:原訂 2025 年初進行的大幅減資計畫(幅度 77%),於 1 月 11 日遭證交所停止申報生效,理由為書件記載不充分。此事件可能延緩財務結構改善的進程,對市場信心造成一定衝擊。
-
-
違反重訊規定遭罰:
- 公司因延遲輸入重大訊息及內控缺失(子公司背書保證超限未及時改善),分別於 2024 年 Q2 及 Q3 遭台灣證券交易所處以 10 萬元違約金,突顯公司在資訊揭露及內部管理方面有待加強。公司已承諾按季提報董事會控管背書保證事宜。
-
歷史弊案發展:
- 涉及 2017 年併購玖地集團的相關弊案於 2025 年 2 月一審宣判。前負責人陳仕修被控違法增資 130.2 億元,已被通緝。此案引發立法委員黃國昌對官商勾結及國家基金損失的質疑,對公司聲譽及治理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
國發基金持股動向:
- 國家發展基金為如興主要股東之一,但其投資已產生鉅額帳面虧損(達 83.2%,約 12.38 億元)。2024 年 10 月曾傳出國發基金評估撤出投資,雖然後續國發會主委表示暫無釋股規劃,但此事仍引發市場對公司長期穩定性及政府支持力度的關注。
-
法人買賣超動態:
- 近期(如 2024 年 12 月)外資呈現連續賣超趨勢,反映法人對公司短期營運或財務狀況可能持保守看法。然而,在特定交易日(如 2025 年 4 月初)也出現外資逆勢買超現象,顯示市場多空看法分歧。
公司治理與潛在風險
除了上述重大事件,如興亦面臨多項營運與治理上的風險:
-
公司治理疑慮:歷史弊案、重訊揭露違規及子公司內控問題,皆指向公司治理機制有待強化。國發基金的鉅額虧損也讓外界對董事會的監督效能產生疑問。未來需觀察公司是否能有效改善治理結構,重建市場信任。
-
客戶高度集中風險:前四大客戶佔營收達 86%,雖然關係穩固,但過度依賴少數客戶使公司營運易受單一客戶訂單策略變化的影響。如何拓展新客戶、分散風險是重要課題。
-
財務壓力持續:儘管營收有所增長,但公司仍未擺脫虧損,負債比偏高。減資計畫受阻可能影響償債能力與再融資條件。未來現金流管理與獲利能力提升至關重要。
-
地緣政治與成本壓力:全球生產布局雖能分散風險,但也需應對各生產基地(尤其東南亞)的最低工資上漲、政治穩定性、基礎設施等挑戰。美中貿易關係及關稅政策變化亦持續帶來不確定性。
-
永續轉型投入壓力:雖然環保製程是競爭優勢,但持續投入研發與設備更新需要大量資本支出,可能對短期獲利造成壓力。如何平衡環保投入與財務績效是一大挑戰。
未來發展策略與展望
短中期發展策略
面對全球市場變遷與挑戰,如興已規劃全方位的發展策略,聚焦四大面向:
-
市場布局深化:
-
持續鞏固與 Walmart, Levi’s, GAP, GU 等核心客戶的策略夥伴關係。
-
擴大 LDP (Landed Duty Paid) 等高附加價值服務模式的應用範圍,從 Walmart 延伸至其他客戶,提升服務深度與不可替代性。
-
利用全球生產網絡的關稅優勢(如坦尚尼亞對歐盟、尼加拉瓜對美國),爭取更多品牌轉單。
-
-
生產效能提升:
-
持續優化柬埔寨等主力基地的自動化程度,導入 AI 排程等智慧製造技術,目標提升人均產量與縮短交期。
-
積極開發坦尚尼亞生產基地潛力,克服供應鏈與人力挑戰,逐步提升其產能貢獻,以發揮成本與關稅效益。
-
強化面料採購管理,透過與策略聯盟布廠的合作,穩定原料供應並控制成本。
-
-
財務管理健全化:
-
完成私募計畫,引進資金以充實營運、償還債務。
-
持續評估最適的資本結構,待時機成熟可能重啟減資計畫。
-
優化資產組合,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
密切關注利率走勢,動態調整借款結構以降低利息負擔。
-
-
永續發展領先:
-
加大環保生產技術的投資與創新,特別是雷射加工、臭氧水洗、無水印染等技術的應用。
-
開發更多使用再生纖維、環保材料的產品,滿足品牌客戶與終端消費者的永續需求。
-
確實落實 ESG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政策,提升企業形象與長期價值。
-
長期發展藍圖與市場預期
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及 Global Information 等專業機構預估,2023 年至 2030 年全球牛仔褲市場年複合成長率 (CAGR) 預計介於 4.18% 至 7.2% 之間,顯示市場仍具備穩健的成長潛力。
如興的長期願景是成為「時尚產業最佳整合服務提供者」。公司期望透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全球運營優化、財務結構改善及永續發展實踐,鞏固其在全球牛仔褲代工領域的領導地位,並逐步拓展至其他高附加價值的成衣品類。雖然短期面臨治理、財務及市場波動的挑戰,但若能有效執行既定策略,克服風險,仍有機會在產業復甦及永續轉型的浪潮中,實現長期穩健發展,為股東創造價值。
重點整理
-
全球牛仔褲代工龍頭:如興透過併購玖地集團,奠定全球最大牛仔褲製造商的規模基礎,年產能曾達 9,000 萬件。
-
客戶結構高度集中:前四大客戶 (Walmart, Levi’s, GAP, GU) 貢獻逾 86% 營收,關係穩固但具集中風險。
-
全球化生產布局:生產基地遍布東南亞 [78%)、東非(20%)、中國 (2%],有效分散風險並利用關稅優勢。
-
技術創新與永續發展:積極導入雷射加工、臭氧水洗等環保製程,並開發再生纖維應用,符合 ESG 趨勢。
-
營運改善跡象:2024 年營收年增 9.47%,Q4 單季轉盈,但全年仍虧損。2025 年 Q1 營收持續年增。
-
財務挑戰仍存:負債比偏高,減資計畫遭卡關,需持續透過私募等方式改善財務結構。
-
治理風險待解:歷史弊案影響聲譽,近期亦有重訊及內控違規,公司治理透明度與效能需提升。
-
未來策略:聚焦深化客戶關係、提升生產效率、健全財務管理及引領永續發展四大方向。
-
市場潛力:全球牛仔褲市場預期穩定成長,永續與數位轉型帶來新契機。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如興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第四季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01.15)
本文主要參考此份簡報中的財務數據、營運狀況、客戶結構、生產布局及未來展望。簡報由董事長紀宗明與總經理 Ian Harrison 共同主講。
- 如興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第三季財務報告
本文的財務分析(如資產減損、銀行借款變化)主要依據此份財報。
- 如興股份有限公司歷次股東會/法人說明會資料 (含 Perplexity 引用之 PDF 檔案)
參考公司過往發布的營運報告、股東會年報等,補充歷史沿革、產能數據、技術細節等。
重大公告文件
-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 (2024.01 – 2025.04)
參考公司發布的重大訊息,包含私募進度、可轉債價格調整、減資案停止生效、營收公告、子公司背書保證改善說明等。
- 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告 (2024.01 – 2025.04)
參考證交所針對公司違反重大訊息申報規定、內控缺失的處分公告,以及減資案停止生效函。
產業研究報告
- GRAND VIEW RESEARCH 產業報告(2023)
引用該報告對全球牛仔褲市場 2023-2030 年成長預測。
- Global Information 市場研究報告(2023)
參考該報告對全球服裝製造業市場分析與產業趨勢。
- (若有) 券商或投顧研究報告 (Perplexity 提及缺乏獨立分析,此處備註)
目前公開資訊較少針對如興的獨立機構報告。
新聞報導
- 工商時報、經濟日報、財經新報、鉅亨網、MoneyDJ、聯合報、中時新聞網等媒體報導 (2024.10 – 2025.04)
參考相關報導,包含營收發布、股價變動、法人動向、弊案進展、國發基金動態、減資案報導、黃國昌質疑等事件。
網站資料
- MoneyDJ 理財網、Yahoo奇摩股市、鉅亨網、NStock、104/1111 人力銀行、公司官網等網站資訊
參考各財經網站及公司官網提供的公司基本資料、歷史沿革、業務介紹、經營團隊、認證資訊等。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截至 2025 年 4 月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市場分析及事件描述均來自可公開取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新聞報導及網站資訊。部分數據(如市佔率、產能細節)可能因時間推移或資訊未更新而有所落差。弊案相關內容基於新聞報導,不代表最終司法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