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6116 彩晶(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29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分析 瀚宇彩晶(6116.TW)這家專精於 中小尺寸面板的 面板廠。該公司專注於 TFT-LCD面板及 觸控面板的研發。透過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觀察,該公司在股東權益報酬率、預估本益成長比、預估本益比、股價淨值比、預估殖利率等指標展現公司基本面健康狀況。
圖(2)6116 彩晶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透過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觀察,產業前景、題材利多、訊息多空比、法人動向等指標分析公司的 市場分析。
圖(3)6116 彩晶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文章剖析了公司概要、基本概況、發展歷程、組織規模、核心業務、應用領域、技術優勢、市場營運、客戶結構、價值鏈以及 競爭優勢與 市場地位。重要事件包含與 Toshiba、Hitachi、Sharp 等大廠的 技術合作,以及近年來在 車載面板、工控面板、穿戴式裝置面板等利基市場的拓展。重大訊息包括 南科第四廠 擴產計畫,以及成功取得 美國軍用面板訂單。重點在於 彩晶透過 技術創新、多元應用、品牌加值及 供應鏈整合,在 中小尺寸面板市場建立 競爭優勢,尤其在 車載應用及 工控應用等利基市場表現突出。
公司基本資料
公司概要說明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HannStar Display Corp.,股票代碼 6116.TW),簡稱 彩晶,於 1998 年 6 月 18 日創立,隸屬於 華新麗華集團,是專精於 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面板)及 觸控面板之研發、設計、製造與銷售的 面板廠。公司除了供應 面板產品外,亦以自有品牌 Hannspree 及 HannsG 行銷電視、顯示器等終端電子產品。主要生產基地設於台灣南部科學園區(南科),擁有一座 5.3 代 LCD 廠,並於中國大陸南京、武漢及吳江設有後端模組廠及 觸控面板生產基地,形成一定程度的 垂直整合生產模式。
公司基本概況
觀察 彩晶(6116.TW)的基本概況,可初步了解公司的 股價、營收分析與籌碼等資訊。截至目前,股價為 7.14 元,預估本益比與 預估殖利率皆為 0.0。在報表更新進度方面,公司維持每月更新月報及每季更新季報的頻率。
圖、6116 彩晶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 EPS 熱力圖,可以看出 市場分析對於 彩晶歷年 EPS 的預估變化。
圖(4)6116 彩晶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5)6116 彩晶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6)6116 彩晶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 彩晶的 股價走勢圖,股價走勢圖說明此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而日、週、月等線圖分別代表日、週、月的 股價變化。
發展歷程分析
瀚宇彩晶自成立以來,即展現強烈的 技術企圖心。創立初期便與日本 Toshiba 簽訂 技術轉移合約,奠定 技術基礎。1999 年,高雄 LCM 模組廠迅速投入量產。
進入 21 世紀,公司持續深化 技術並擴大布局。2000 年取得 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認證。2001 年,南京瀚宇彩欣 LCM 模組廠成立,同年更與日本 Hitachi 簽署 技術合作協議,並在 15 吋面板出貨量達到世界第一。2002 年,再度與 Hitachi 簽署 AS-IPS 等 技術合作暨授權協議。2004 年 9 月,公司 股票於 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為拓展多元經營,2003 年創立自有品牌 Hannspree。2005 年,南科 LCD 三廠(5.3 代廠)正式量產,並取得 ISO 9001 品質管理系統認證。2007 年,透過取得華俐投資 100% 股權,成為和鑫光電最大股東,擴大 產業版圖。2008 年,與日本 SHARP 簽署 專利交互授權合約。
面對 觸控技術興起,瀚宇彩晶快速反應。2010 年,整併 南科 CF 廠與和鑫光電,轉型為 G5.5 AMOLED 觸控廠,並取得 QC 080000 無害物質管理系統認證。2011 年,成功開發 HS-IPS 中小尺寸面板及整合 觸控面板,並取得全球第一張 觸控面板產品水足跡查證聲明。2013 年,整併和鑫光電觸控感應器一廠,投入 OGS(One Glass Solution)、On-Cell 觸控 產品開發。2014 年,中小尺寸 On-Cell 觸控整合型 TFT-LCD 開始量產出貨。
近年來,公司持續強化 品質管理與多元認證。2017 年取得 IATF 16949:2016 車載應用供應鏈 品質管理系統認證,並開發手機全螢幕 18:9 面板。2018 年陸續取得 ISO 27001:2013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ANSI/ESD S20.20 & IEC-61340-5-1 靜電防護認證及 AEO 安全認證優質企業。2019 年更取得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ISO 17025:2017 實驗室管理、ISO 28000:2007 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認證及 RBA 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符合性宣告,並成為 台灣第一家取得 AS 9100:D 航太產業品質管理系統之公司。2020 年,取得 ISO 45001:2018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認證。
2021 年,瀚宇彩晶穿戴式裝置運用產品出貨數量突破 2 億片,榮獲 TCSA 台灣企業永續獎之「永續報告」金獎(電子製造業類別),並成功開發出 低功耗反射式全彩 LPRD(Low Power Reflective Display)護眼 面板。2023 年,公司 營收中 TFT-LCD面板產品 營收占比達 98%,確立 面板業務的核心地位。
組織規模概況
瀚宇彩晶在全球設有多個營運據點與生產基地。總部位於 台灣,核心生產基地為 南科的 5.3 代 TFT-LCD 廠與 觸控面板廠。在中國大陸則設有武漢、吳江的 面板及模組廠,以及南京的 觸控模組廠,負責後段組裝與部分生產,貼近亞洲 市場客戶。
圖(7)全球據點(資料來源:彩晶公司網站)
核心業務分析
瀚宇彩晶的核心業務聚焦於 中小尺寸 TFT-LCD面板與 觸控面板的研發、製造及銷售,並輔以自有品牌 Hannspree 及 HannsG 電子產品的銷售。公司產品結構清晰,以 TFT-LCD面板為 營收絕對主力。
產品系統說明
瀚宇彩晶的產品線主要環繞顯示 技術,可區分為 三大系統:
中小尺寸 TFT-LCD 面板
此為公司 營收主力,應用廣泛,涵蓋智慧 穿戴式裝置(如智慧手錶)、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工控設備(如 POS 機、充電樁)及 車載顯示器(如儀表板、中控螢幕)等。技術特色包含 廣溫面板、廣視角面板、高信賴性,並可依客戶需求整合外掛式或內嵌式 觸控功能(如 On-Cell觸控)。公司持續投入 技術創新,開發出超輕薄、超省電、窄邊框面板全面屏,以及領先的 低功耗全反射式 LPRD面板。
觸控面板
提供與 TFT-LCD面板整合的 觸控解決方案,應用於消費性電子及 工控領域。技術涵蓋外掛式(Projected Capacitive,P-Sensor)及內嵌式(On-Cell觸控)觸控技術。公司持續精進 觸控技術,投入 OGS、On-Cell觸控 等先進 技術開發,提供客戶更多元的選擇。
圖(8)觸控應用(資料來源:彩晶公司網站)
自有品牌電子產品
透過 Hannspree 及 HannsG 兩個品牌,銷售液晶電視、電腦螢幕等消費性電子產品。產品設計強調節能環保與使用者體驗,例如推出 Hybri 類紙護眼螢幕。自有品牌業務有助於提升公司知名度及產品附加價值。
應用領域分析
瀚宇彩晶的 面板產品廣泛應用於各類電子設備,並積極拓展新興及利基型應用 市場:
-
車載應用
應用於汽車儀表板、中控顯示器、導航系統、車載娛樂系統等。車載面板需具備 廣溫面板、廣視角面板、高亮度及高信賴性等車規級特性。瀚宇彩晶已成功打入多家歐系、日系及中國大陸車廠 供應鏈,車載產品已成為公司重要 營收來源與 成長動能。彩晶看好 車載產品發展,2025 年 車載營收可望提升至 35%,2024 年承接的新 車載案預計 4Q25 開始放量。
圖(9)車載應用(資料來源:彩晶公司網站)
-
工控應用
應用於銷售點管理系統(POS)機、咖啡機、強固型手機及 平板電腦、電動車充電樁、停車柱、工控自動化設備、安防監控系統、智慧家居控制 面板等。工控面板強調 穩定性、耐用性、廣溫面板特性及 長期供貨能力,需能適應嚴苛的 工控環境。工控產品 營收比重穩定提升,為公司營運提供穩健支撐。彩晶積極拓展利基型顯示器應用 市場,工控產品應用於航空、航海等領域。
圖(10)工控應用(資料來源:彩晶公司網站)
-
穿戴式裝置
主要應用於智慧手錶、健身追蹤器等 穿戴式裝置產品。穿戴式裝置面板強調輕薄、省電、窄邊框面板、高解析度及異形 切割效益(如真圓設計)等特性。瀚宇彩晶在此領域出貨量已突破 2 億片,展現其 市場競爭力。
圖(11)穿戴式裝置應用(資料來源:彩晶公司網站)
-
消費性電子產品
涵蓋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螢幕、液晶電視等。消費性電子 面板追求高解析度、廣視角面板、高色彩飽和度、窄邊框面板及 觸控整合等特性。公司除供應 面板給品牌廠外,亦透過自有品牌 Hannspree 及 HannsG 銷售終端產品。
圖(12)手機應用(資料來源:彩晶公司網站)
圖(13)平板應用(資料來源:彩晶公司網站)
-
特殊應用
拓展至 國防軍工、航空航海等特殊利基 市場。軍工產業規產品需具備極高信賴性、耐用性、特殊規格(如夜視功能、抗強光)及 客製化能力。瀚宇彩晶已成功取得 美國軍用面板訂單,突顯其在特殊應用領域的 技術實力與供應能力。彩晶爭取航空、航海等 工控產品訂單,以及非中國供應的 軍工面板訂單。
圖(14)資訊科技顯示器(資料來源:彩晶公司網站)
圖(15)友善科技顯示紙(資料來源:彩晶公司網站)
技術優勢分析
瀚宇彩晶在 中小尺寸面板市場領域累積了深厚的 技術實力,形成下列 競爭優勢:
-
先進製程技術與經濟效益:
-
擁有的 5.3 代廠具備生產 中小尺寸面板的 經濟切割效益,適合手機、穿戴式裝置、車載等應用。
-
持續投入 技術升級與製程優化,提升生產效率及產品良率。
-
具備 100% 彩色濾光片(CF)自製能力,強化 垂直整合與 成本控制。
-
-
產品客製化與整合能力:
-
能依據客戶需求,提供高度 客製化的 面板規格、尺寸與 觸控方案。
-
提供外掛式(P-Sensor)及內嵌式(On-Cell觸控、TDDI In-Cell)觸控整合方案,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設計彈性。
-
在 台灣面板廠中具備獨特的 面板與觸控整合 1:1 出貨能力。
-
-
低功耗與節能技術:
-
成功開發 低功耗全反射式(LPRD面板)及半反射式 面板,節能效益顯著(可達 80% 以上),符合環保趨勢及戶外可視需求。
-
開發 ecoVISION 類紙顯示技術,提供更佳的閱讀體驗並降低 功耗。
-
-
廣溫面板廣視角面板與高信賴性技術:
-
車載面板及 工控面板具備 廣溫面板(符合車規)與 廣視角面板特性(如 HS-IPS 技術),能滿足嚴苛環境下的應用需求。
-
產品通過多項國際認證(如 IATF 16949、AS 9100D),確保高信賴性。
-
-
專利佈局與 合作:
-
與國際大廠(如 SHARP)簽署 專利交互授權合約,強化 專利組合。
-
持續投入研發並申請 專利,保護 技術成果,鞏固 市場競爭力。
-
市場與營運分析
瀚宇彩晶在全球 中小尺寸面板市場佔據重要地位,尤其在 車載及 工控等利基應用 市場表現突出。公司採 垂直整合營運模式,從 面板製造到 觸控模組組裝,並透過多元客戶及全球區域佈局分散營運風險。
圖、6116 彩晶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 法人籌碼,可以看出法人近期對於 彩晶股票的買賣超情形。
圖、6116 彩晶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大戶籌碼,可以看出大戶對於 彩晶股票的持股比例變化。
營收結構分析
瀚宇彩晶的 營收高度集中於核心的 TFT-LCD面板業務。根據 2023 年的資料顯示:
-
TFT-LCD面板:營收占比高達 98%。
-
其他:營收占比約 2%。
在 面板產品的尺寸別 營收結構方面(此為 市場推估數據,非官方精確比例):
-
6 吋以下面板:約佔 營收 30-40%,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穿戴式裝置及部分 車載顯示。
-
6.06 至 10.4 吋面板:約佔 營收 50-60%,終端應用為 平板電腦、迷你筆電及較大尺寸手機與 車載應用。
-
11 吋以上面板:約佔 營收 10%,主要用於筆記型電腦及大型 平板電腦、車載系統。
若從應用領域來看(此為 市場推估數據,非官方精確比例):
-
IT 應用(筆電、平板):約佔總 營收 50%。
-
智慧型手機及功能手機:各約佔 10%。
-
利基型應用(穿戴式裝置、車載、工控):合計約 20% (此比例近年持續提升,尤其 車載部分)。
圖、6116 彩晶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從 營收趨勢圖可以看出公司 營收在過去一段時間的變化情形。
圖、6116 彩晶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從 獲利能力分析圖可以看出公司在毛利率、營益率、純益率等指標的變化。
區域市場分析
瀚宇彩晶的銷售網絡遍及全球,但以亞洲 市場為主要重心,同時積極拓展歐洲及印度等新興 市場。
-
主要銷售區域
-
亞洲市場:
-
中國大陸:既是重要生產基地,也是關鍵銷售 市場。來自中國大陸車廠的訂單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需求龐大。
-
台灣:本土 市場亦有一定貢獻。
-
東南亞:具備 成長潛力,部分 供應鏈移轉目的地。
-
印度:被視為重點拓展的新興 市場,尤其在 車載(摩托車、汽車儀表板)應用方面潛力巨大,預計 2025 年第四季起可望開始小幅貢獻 營收。彩晶積極開發印度 市場,估計 4Q25 起小幅貢獻 營收。
-
-
歐洲市場:
-
積極拓展歐洲車廠客戶,特別是歐系車廠的 車載面板專案已逐步放量。
-
歐洲 市場有望成為公司未來重要的 營收成長動能來源。
-
-
美洲市場:
-
成功獲得 美國國防用 LCD 面板訂單,是 技術實力的重要展現,有助於拓展特殊應用 市場。
-
美洲 市場亦是高階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潛在 市場。
-
區域營收佔比
瀚宇彩晶未公開具體的區域 營收占比數據。然而,從其客戶結構與 市場策略觀察,亞洲(尤其是中國大陸)目前仍是最大 營收來源地,但歐洲車廠客戶的比重預計將持續提升,印度 市場則具備長期 成長潛力。
生產基地與產能分析
瀚宇彩晶的生產基地策略性地分佈於 台灣及中國大陸,形成有效的分工與支援網絡。
-
主要生產基地
-
台灣南科廠:
-
為公司的 核心生產基地。
-
擁有一座 5.3 代 TFT-LCD 廠,月產能約 14 萬片玻璃基板。
-
設有一座 5.3 代觸控面板廠,月產能約 8 萬片玻璃基板。
-
專注於生產 技術層次較高、附加價值較大的 中小尺寸面板,並負責新 技術、新產品的導入與研發。
-
-
中國大陸廠區:
-
武漢廠 & 吳江廠:主要負責後段模組生產(LCM,Liquid Crystal Module),將 面板與驅動 IC、背光模組等組裝成模組。
-
南京廠:設有 觸控面板模組生產基地,負責後段 觸控模組組裝,月產能達百萬片級別。
-
中國大陸廠區的設置有助於貼近龐大的中國 市場客戶,降低運輸 成本控制,並提升 供應鏈反應速度與交貨效率。
-
產能分配與擴產計畫
目前產能主要集中於 南科的 5.3 代線。雖然 瀚宇彩晶未公開 中小尺寸與大尺寸(相對而言,因其主力為 中小尺寸)的具體產能分配比例,但顯然以 中小尺寸為絕對主力。
為因應未來 市場成長及 技術升級需求,瀚宇彩晶已規劃重大 擴產計畫:
- 南科第四廠 擴建:透過「歡迎臺商回臺 投資行動方案」,計劃投入超過 200 億元新台幣,擴建智慧化的 Micro LED 及次世代高階 LCD 產線。此計畫預計將使總月產能從現有的約 13-14 萬片提升至 16-17 萬片,增加約 15%-20% 的產能。新產能將用於滿足手機、穿戴式裝置、筆電、平板電腦、工控及 車載等多元應用需求。
公司現階段並無其他明確的海外 擴廠計畫,但持續投入既有產線的設備 技術升級與製程優化,以提升產能利用率及生產效率。
圖、6116 彩晶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不動產、廠房、設備變化,可以了解公司在固定資產上的 投資情形,此為領先指標,若持續增加,代表公司看好未來發展而擴張。
客戶結構與價值鏈分析
瀚宇彩晶的客戶群體廣泛,涵蓋全球知名的消費電子品牌、汽車製造商及 工控設備廠商。公司在 面板產業價值鏈中定位清晰,並與上下游夥伴建立穩固的 合作關係。
客戶群體分析
瀚宇彩晶的主要客戶群體可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
中國大陸車廠:
-
隨著中國大陸汽車 市場的蓬勃發展,當地車廠已成為 瀚宇彩晶車載面板的重要客戶群。
-
車載面板出貨量持續 成長,中國大陸車廠的貢獻顯著。
-
-
國際品牌 / 車廠客戶:
-
積極拓展歐洲、日本等地的國際車廠客戶,特別是歐系車廠的專案已逐步放量。
-
與國際知名消費電子品牌廠亦有長期 合作關係。
-
服務國際品牌客戶有助於提升公司 品牌形象及產品的 市場價值。
-
-
消費性電子品牌廠:
-
供應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產品所需 面板予國內外各大品牌廠。
-
消費性電子 市場雖然波動較大,但仍為公司提供穩定的 營收基本盤。
-
-
工控設備廠商:
-
供應 工控等級 面板予 POS 機、工控平板、醫療設備、安防系統、充電樁等設備製造商。
-
工控市場需求相對穩定,客戶群體多元分散,有助於降低營運風險。
-
-
特殊應用客戶:
- 包含 美國軍方等國防單位,以及航空、航海領域的設備商。
價值鏈定位
在面板產業的複雜價值鏈中,瀚宇彩晶明確定位為中游的面板及觸控模組製造商,專注於產品的設計、研發、製造與銷售。
產業價值鏈關係
-
上游供應商:
-
主要原物料包含:玻璃基板、驅動 IC、偏光板、背光模組、液晶材料、彩色濾光片(此部分 100% 自製)等。
-
供應商來自台灣、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地。
-
原物料的價格波動與供應穩定性對瀚宇彩晶的成本結構與生產順暢度具有直接影響。近期驅動 IC 供應狀況已較先前緊張時期有所緩解。
-
-
中游面板製造商(瀚宇彩晶):
-
核心業務為 TFT-LCD 面板及觸控面板的製造。
-
具備從面板前段製程(Array、Cell)、彩色濾光片自製,到後段模組(LCM)組裝及觸控整合的垂直整合能力。
-
-
下游應用產業 / 客戶:
-
產品最終應用於車載電子、工業控制、穿戴式裝置、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顯示器、電視以及軍工航太等終端產品。
-
客戶為上述應用領域的品牌廠商、系統整合商或代工廠。
-
瀚宇彩晶透過與上下游廠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確保關鍵原物料的供應,同時緊密掌握終端市場的脈動與客戶需求,以提升整體供應鏈的效率與競爭力。
競爭優勢與市場地位
瀚宇彩晶憑藉其在中小尺寸面板領域的長期深耕,以及明確的市場策略,建立起獨特的競爭優勢,並在特定市場區隔中佔有一席之地。
競爭優勢分析
瀚宇彩晶的核心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面向:
-
技術領先與創新:
-
在中小尺寸面板技術方面基礎紮實,具備廣溫、廣視角(HS-IPS)、低功耗(LPRD)、高信賴性等技術優勢。
-
觸控技術多元,掌握 On-Cell、OGS、TDDI 等整合型觸控技術。
-
持續投入研發創新,開發如 Micro LED、防窺面板等新技術、新產品。
-
-
產品應用多元化與利基市場深耕:
-
產品應用橫跨車載、工控、穿戴式、消費性電子及軍工等多個領域,有效分散單一市場風險。
-
在車載及工控等高成長、高附加價值的利基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形成重要營收支柱。
-
-
自有品牌加值:
-
Hannspree 及 HannsG 品牌在特定消費電子市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助於提升產品價值與品牌形象。
-
品牌產品聚焦節能環保及護眼功能,緊貼市場需求趨勢。
-
-
供應鏈管理與垂直整合:
-
具備一定程度的垂直整合生產模式,特別是 100% 自製彩色濾光片,有效掌握關鍵製程與成本。
-
在台灣、中國大陸擁有多元生產基地,具備供應鏈彈性。
-
積極推動供應鏈永續發展(如減碳專案),提升企業社會責任形象與供應鏈韌性。
-
具備獨特的面板與觸控 1:1 出貨能力。
-
市場競爭地位
瀚宇彩晶在全球中小尺寸 TFT-LCD 面板市場中,屬於重要的參與者,尤其在特定利基市場位居領先群。
主要競爭對手
瀚宇彩晶面臨來自台灣、中國大陸、韓國及日本多家面板廠的激烈競爭,主要對手包括:
-
台灣面板廠:友達光電(2409)、群創光電(3481)、奇美電子(3009,現為群創一部分)、華映(2475,已下市重整)等。
-
中國面板廠:京東方(BOE)、天馬微電子(Tianma)、華星光電(CSOT)等。
-
韓國面板廠: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LG 顯示器(LG Display)。
-
日本面板廠:日本顯示器公司(JDI)、夏普(Sharp)等。
-
其他利基型廠商:元太(8069,電子紙)、智晶(5245,OLED)等在特定技術領域形成競爭或合作關係。
市場佔有率
瀚宇彩晶並未公開其在全球或特定應用市場的具體市佔率數據。然而,根據產業研究與公司營收結構判斷:
-
在整體中小尺寸面板市場,相較於友達、群創、京東方等產能規模更大的廠商,瀚宇彩晶的總體市佔率相對有限。
-
但在其重點耕耘的車載面板、工控面板及穿戴式裝置面板等利基市場,瀚宇彩晶已建立穩固的市場地位,預期市佔率位居全球前列(可能在前三或前五)。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瀚宇彩晶近期營運受到面板產業景氣循環、技術變革及總體經濟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以下整理近期重要事件及其潛在影響:
事件影響評估
-
營運表現與市場需求回溫 (利多):
-
時間:2025 年第一季 (Q1)
-
內容:2025 年 2 月、3 月營收呈現年月雙增,顯示市場需求逐步回溫,公司營運狀況漸有改善。法人預期 2024 年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
-
影響:有助於改善虧損情況,提升產能利用率(預期從 2023 年的 70-80% 回升至 80-90%),市場信心回升。
-
-
車載與新市場拓展 (利多):
-
時間:2024 年底 ~ 2025 年
-
內容:2024 年承接的新車載專案預計於 2025 年第四季開始放量;積極開發印度市場,預計 2025 年第四季起小幅貢獻營收。車載營收佔比目標從 2023 年約 30% 提升至 2024 年的 35-40%。工控加上車載營收比重目標超過 55%。
-
影響:優化營收結構,降低對波動較大的消費性電子市場依賴,提升長期營運穩定性與獲利潛力。
-
-
軍工與特殊應用訂單 (利多):
-
時間:2024 年 Q3 ~ 2025 年 Q2
-
內容:受惠於美方可能封鎖中國大陸面板廠,瀚宇彩晶成為首批獲得美國軍用面板訂單的台灣廠商之一。同時積極爭取航空、航海等工控產品訂單。
-
影響:切入高毛利、高技術門檻的利基市場,提升品牌形象與獲利能力,但初期量體相對較小。
-
-
股價表現與經營層持股 (偏多):
-
時間:2024 年 Q4 ~ 2025 年 Q1
-
內容:面板產業出現轉機訊號,帶動族群股價走揚。公司董事長焦佑麒於 2024 年 12 月大幅加碼 6000 張公司股票,釋放正面訊號。股價雖仍低於每股淨值(2024 年 Q3 約 13.02 元),但有回穩跡象。
-
影響:提升市場信心,吸引法人關注,但股價仍受整體產業景氣影響。
-
-
財務狀況與訴訟 (偏空/中性):
-
時間:2023 年 Q4 ~ 2024 年 Q2
-
內容:2023 年營運處於低檔,Q3 持續虧損。遭南韓 LG 電子提告壟斷面板價格,一審判賠約新台幣 7.8 億元。為改善良率偏低的新產品(友善環境顯示紙)虧損及提升營運效率,進行產線調整與人力優化(2024 年 Q1 裁員約 180 人)。處分中光電持股實現獲利。
-
影響:短期財務壓力仍存,訴訟結果具不確定性。裁員與資產處分雖短期影響形象,但有助於長期成本控制與營運聚焦。
-
-
供應鏈減碳專案 (長期利多):
-
時間:2024 年 Q3 啟動
-
內容:攜手 12 家供應鏈夥伴參與經濟部低碳化及智慧化升級專案。
-
影響:符合 ESG 趨勢,提升企業永續形象與長期競爭力。
-
未來發展策略展望
瀚宇彩晶的未來發展策略將圍繞其核心競爭力,聚焦於技術升級、市場拓展及永續經營三大主軸,以期在競爭激烈的面板產業中保持領先地位並實現永續成長。
短期發展計畫(1-2 年)
-
營運目標設定:
-
持續提升營收,力求營收逐季穩定成長。
-
積極改善獲利能力,目標將毛利率及營業利益率轉為正值。
-
透過成本控制、良率提升及優化產品組合達成目標。
-
有效運用現金增資所募得資金,強化財務結構。
-
-
產能與效率提升:
-
短期內暫無大規模新建廠房計畫,重點在於提升現有南科 5.3 代線的生產效率與產能利用率(目標回升至 80-90%)。
-
持續投入設備升級與製程優化,特別是針對高階 LCD 及觸控整合技術。
-
完成 112 年因應新製程所進行的設備更新(原預計 2023 年 Q3 底完成)。
-
-
研發專案規劃:
-
持續投入低功耗全反射式面板(LPRD)的研發與應用拓展。
-
精進 On-Cell、OGS 及 TDDI In-Cell 等新世代觸控技術。
-
深化車載面板技術,在廣溫、廣視角、高信賴性、高亮度等方面保持領先。
-
開發防窺面板等具差異化特色產品。
-
-
市場拓展策略:
-
深耕車載及工控應用市場,擴大在這兩個高成長利基市場的市佔率,目標使兩者營收佔比合計超過 55%。
-
積極拓展印度市場,建立灘頭堡,爭取當地車廠及消費電子品牌訂單。
-
強化與歐洲、日本等國際品牌/車廠客戶的合作關係,爭取更多高階產品訂單。
-
拓展美國軍工、航空、航海等特殊應用市場。
-
-
人才培育與留任:
-
提供員工專業培訓課程,提升技術與管理能力。
-
鼓勵國際交流,拓展員工視野。
-
建立友善工作環境與內部晉升機制,留住核心技術與管理人才。
-
中長期發展藍圖(3-5 年)
-
策略性投資規劃:
-
逐步落實南科第四廠的擴建計畫,投入 Micro LED 及次世代高階 LCD 產線,提升長期產能與技術層次。
-
評估在印度或其他東南亞國家建立海外生產基地或合作夥伴關係的可行性,以分散地緣政治風險並貼近新興市場。
-
尋求策略聯盟夥伴,可能在材料、設備或新技術領域進行合作。
-
審慎評估 OLED 等新興顯示技術的投資機會,或採取合作模式切入。
-
-
技術發展路徑:
-
布局 Micro LED、Mini LED 等次世代顯示技術的研發與量產能力。
-
開發更具差異化、更高附加價值的面板產品,例如可撓式、透明顯示等。
-
持續強化觸控面板的整合能力與性能,提供更完整的顯示解決方案。
-
-
全球佈局策略:
-
持續深化在歐洲、印度等重點海外市場的經營。
-
強化全球供應鏈管理,提升供應鏈的透明度、韌性與永續性。
-
擴大自有品牌 Hannspree、HannsG 在全球特定市場的推廣力道。
-
-
永續發展深化:
-
落實供應鏈減碳目標,達成經濟部低碳化及智慧化升級專案的承諾。
-
持續推動綠色製造、節能減碳及循環經濟,提升 ESG 績效。
-
強化公司治理與社會責任,建立永續經營的基石。
-
重大工程或建案資訊
根據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113 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資料,公司提及與未來發展相關之工程項目,但並無傳統意義上的房地產「建案」。
類別 | 項目名稱 | 說明 | 狀態/時程 |
---|---|---|---|
工程 | 次世代 Fab 興建 | 指公司規劃興建的下一代面板製造廠房(可能指南科第四廠),涉及各階段的設計、建設與完工。此為提升公司長期產能與技術層次的關鍵工程。具體細節(如技術規格、確切地點)於該次法說會未詳述。 | 規劃中/執行中 |
註:此項目源自法說會安全港聲明中提及的風險因素「次世代 Fab 各階段完工的實際時程」。
增資計畫說明
為強化財務結構、充實營運資金及支應未來策略發展所需,瀚宇彩晶董事會已通過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計畫。
-
目的:主要用於策略聯盟發展及充實營運資金,部分可能用於償還銀行借款,以改善財務結構。
-
發行股數:最高可發行 5 億股普通股。
-
資金規模:實際募集金額將視發行價格與最終發行股數而定。
-
股權稀釋:若以最高股數發行,對現有股東股權最大稀釋比率約 14.53%。
-
執行時程:董事會已授權董事長依主管機關規定及市場狀況,在適當時機辦理。
-
公司說明:強調此增資有利於公司長遠穩定發展,改善財務結構,且不會對股東權益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此現金增資計畫顯示公司正積極籌措資金,以應對當前營運挑戰並支持未來的擴張與轉型策略。
大環境分析
瀚宇彩晶當前所面臨的總體經濟與產業環境呈現機遇與挑戰並存的複雜局面。
利多因素
-
車載面板需求強勁:全球汽車產業朝向電動化、智慧化發展,帶動車載顯示器(儀表板、中控螢幕、娛樂系統)的需求量與規格持續提升。瀚宇彩晶在此領域佈局已久,成功打入國際車廠供應鏈,成為明確的成長引擎。2025 年車載營收佔比預計將顯著提升。
-
工控與利基市場穩定:工業 4.0、物聯網及智慧城市等趨勢,帶動工控、醫療、安防、充電樁等利基型面板需求穩定成長。瀚宇彩晶在這些領域亦有深耕,產品具備高信賴性、廣溫等特性,有助於穩定營收。
-
面板產業景氣回溫訊號:經歷一段時間的庫存調整與價格下跌後,部分尺寸面板價格出現止跌回穩跡象,市場需求亦逐步復甦,尤其在消費性電子領域出現急單。
-
供應鏈重組與轉單機會:地緣政治風險促使部分品牌客戶尋求非中國大陸的供應來源,台灣面板廠(包括瀚宇彩晶)有望受惠於轉單效應,尤其在軍工、高階工控等敏感領域。
-
永續發展趨勢:全球對 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日益重視,瀚宇彩晶積極投入供應鏈減碳與綠色製造,符合趨勢,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與爭取重視永續的客戶訂單。
利空因素
-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通膨壓力、升息循環、地緣政治衝突(如俄烏戰爭、美中貿易爭端)等因素,可能抑制終端消費需求,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手機、平板、筆電)的銷售,進而衝擊面板拉貨動能。
-
面板產業供過於求壓力仍存:儘管需求有所回溫,但全球(尤其中國大陸)面板產能龐大,整體產業仍可能面臨供過於求的壓力,導致價格競爭激烈,壓縮獲利空間。
-
技術快速迭代風險:OLED、Micro LED 等新興顯示技術持續發展,可能對現有 TFT-LCD 技術帶來替代壓力,廠商需持續投入研發以維持競爭力。
-
營運成本壓力:原物料價格、能源成本及人力成本的波動,仍可能對公司營運成本造成壓力。
-
短期營運波動:如 2025 年 1 月營收月減、季減,顯示短期市場需求仍具波動性,復甦力道尚待觀察。
綜合評估
整體而言,瀚宇彩晶所處的大環境挑戰與機遇並存。雖然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及產業競爭壓力依然存在,但受惠於車載、工控等利基市場的明確成長趨勢,以及公司在技術、供應鏈及永續發展方面的積極佈局,中長期展望審慎樂觀。公司能否有效把握市場機遇、控管營運風險,並順利推動技術升級與擴產計畫,將是未來營運表現的關鍵。
重點整理
-
公司定位:瀚宇彩晶是隸屬華新集團,專注於中小尺寸 TFT-LCD 及觸控面板的製造商,並擁有自有品牌 Hannspree、HannsG。
-
核心業務:營收高度集中於 TFT-LCD 面板(2023 年佔 98%),產品應用多元,橫跨車載、工控、穿戴、消費性電子及軍工等領域。
-
技術實力:擁有 5.3 代線經濟切割優勢,掌握 On-Cell、TDDI、低功耗 LPRD 等技術,並 100% 自製彩色濾光片。
-
市場策略:積極拓展車載(營收佔比目標 35-40%)與工控(合計目標 >55%)等高成長利基市場,並開發印度等新興市場。
-
競爭優勢:技術領先、應用多元、垂直整合、利基市場深耕及供應鏈管理能力。
-
生產佈局:核心產能在台灣南科 5.3 代線(月產能約 14 萬片),中國大陸設有後段模組廠;規劃投入逾 200 億元擴建南科第四廠(Micro LED/高階 LCD)。
-
近期營運:營收自 2025 年 Q1 起逐步回溫,虧損情況有望改善;積極應對財務壓力,透過現金增資強化資本結構。
-
未來展望:受惠車載、工控需求及產業轉單機會,中長期展望審慎樂觀;持續投入研發與永續發展(ESG),提升長期競爭力。
-
關鍵風險: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面板產業供需壓力、技術迭代快速及營運成本波動。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113 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1)
本研究參考此份法說會簡報,獲取公司最新的財務資訊、營運概況、出貨量趨勢、產品應用領域、未來展望及風險聲明。該簡報由瀚宇彩晶公司官方發布,為最權威的一手資訊來源。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網站 (
www.hannstar.com
)
參考公司網站提供的公司簡介、歷史沿革、產品介紹、技術說明、全球據點、投資人關係公告(含財報、股東會資訊、重大訊息)及企業永續發展報告 (ESG Report)。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一季合併財務報告(2024.05)
參考此份財報獲取詳細的資產負債、損益及現金流量數據,以及關於現金增資計畫的董事會決議說明。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113 年股東會議事手冊
參考股東會議事手冊,了解公司治理結構、董事會成員、以及提交股東會討論的議案與公司營運報告。
媒體報導
- MoneyDJ 理財網相關新聞及 Wiki 頁面(查詢時間:2024-2025)
參考其關於瀚宇彩晶的公司基本資料、產品結構、營收佔比、市場分析、競爭對手、原物料來源及近期營運新聞報導。
- 鉅亨網相關新聞(查詢時間:2024-2025)
參考其關於面板產業動態、法人看法、股價走勢及瀚宇彩晶相關的營運新聞。
- 經濟日報相關新聞(查詢時間:2024-2025)
參考其關於瀚宇彩晶獲得美國軍用訂單、產業趨勢、產能利用率及營運展望的報導。
- 工商時報相關新聞(查詢時間:2024-2025)
參考其關於面板廠營運策略、春節生產狀況及法人對產業前景分析的報導。
- TVBS 新聞網報導(2024.03)
參考其關於瀚宇彩晶人力調整(裁員)的相關報導。
- 其他財經媒體(如:Yahoo 奇摩股市、CMoney、HiStock、NStock、StockFeel 股感、雲投資 Winvest 等)
交叉參考這些平台提供的公司基本資料、股價資訊、營收數據、法人報告摘要及市場新聞,以驗證資訊並獲取更全面的市場觀點。
政府與研究機構資訊
-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新聞稿(2024.08)
參考其關於瀚宇彩晶參與「以大帶小製造業低碳化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專案的官方資訊。
- 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新聞稿(2020)
參考其關於瀚宇彩晶通過「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及南科擴廠計畫的資訊。
- IEK 產業情報網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報告摘要
參考其對面板產業趨勢、市場供需狀況及技術發展的分析。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上述 2023 年底至 2025 年初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市場分析及新聞事件均來自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引用之市場推估數據已盡力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