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6569 醫揚(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5 月 02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剖析醫揚科技(6569.TWO),一家專注於醫療資訊技術領域的領導企業。醫揚以自有品牌「Onyx Healthcare」行銷全球,致力於醫療級電腦及相關設備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在全球醫療自動化應用市場中佔據關鍵地位。公司近年積極投入 AI 智慧醫療領域,並與 NVIDIA 等科技巨擘合作,展現其在智慧醫療趨勢下的創新轉型決心,提供完整的醫療 AI 解決方案。
基本面健康狀況觀察:
圖(2)6569 醫揚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市場前景觀察:
圖(3)6569 醫揚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重要事件與訊息:
- AI 轉型深化: 醫揚成為全球首家量產銷售搭載 NVIDIA IGX 運算平台的醫療 AI 設備公司,並取得 QMS(GMP)認證,強化醫療儀器代工水準。
- 營收波動: 2024 年受疫情紅利消退及客戶庫存調整影響,營收下滑,但 2025 年 2 月營收已見回溫。
- 法人預估: 法人機構預估,醫揚科技 2024 年度稅後純益約 2.858 億元,預估 EPS 約落在 6~6.04 元之間。
文章重點:
-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從奠基時期、技術深化與國際合作、品牌躍升與 AI 布局到永續經營與 AI 轉型深化,完整呈現醫揚的發展軌跡。
- 核心業務分析:深入探討醫揚的四大產品系統(資訊醫療設備、醫療平台、遠距醫療設備及平台配件、AI 智慧醫療加速器平台)及其應用領域。
- 市場與營運分析:分析醫揚的營收結構、財務績效、生產基地與產能、區域市場布局以及競爭態勢。
- 客戶結構與價值鏈分析:剖析醫揚的客戶群體(醫療設備大廠、醫療機構)以及其在醫療產業價值鏈中的定位。
- 競爭優勢與未來展望:總結醫揚的核心競爭力,並展望其未來發展方向。
醫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Onyx Healthcare Inc.)於 2010 年 2 月 2 日在新北市新店區成立,專注於醫療資訊技術領域。公司以自有品牌「Onyx Healthcare」行銷全球,致力於醫療級電腦及相關週邊設備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在全球醫療自動化應用市場中佔據關鍵地位,同時也提供醫療儀器代工服務。2016 年 12 月 21 日,醫揚科技正式於櫃買中心掛牌上櫃,股票代號為 6569.TWO,進一步擴展其市場聲譽與資金動能。
圖(4)公司簡介(資料來源:醫揚科技公司網站)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公司基本資料
項目 | 內容 |
---|---|
公司全名 | 醫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全名 | Onyx Healthcare Inc. |
股票代號 | 6569.TWO |
成立日期 | 2010 年 2 月 2 日 |
總部地點 | 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 235 巷 135 號 4 樓 |
實收資本額 | 新台幣 386,147 仟元 |
主要業務 | 醫療用電腦研發、製造及銷售 |
全球市場定位 | 醫療級資訊設備供應商,專注醫療自動化應用 |
產業價值鏈角色 | 醫療器材製造商 |
董事長 | 莊永順 |
總經理 | 莊富鈞 |
員工人數 | 166 人 |
主要轉投資子公司 | ONYX HEALTHCARE USA, INC.、ONYX HEALTHCARE EUROPE B.V.、醫揚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官方網站 | https://www.onyx-healthcare.com/index_tw.php |
公司營運概況
醫揚(6569.TWO)目前股價約為 131.5 元,預估本益比為 31.55,預估殖利率為 2.49%,預估現金股利為 3.28 元。
圖、6569 醫揚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 EPS 熱力圖,可以發現法人預估 2024 年的 EPS 相較於 2023 年有所衰退。
圖(5)6569 醫揚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6)6569 醫揚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6569 醫揚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醫揚的股價走勢圖,股價在 2024 年初有一波明顯的下跌,隨後緩步回升。
發展歷程分析
醫揚科技自 2010 年成立以來,專注於醫療級電腦領域,並逐步拓展全球市場,其發展歷程可劃分為以下階段:
1. 奠基時期(2010-2012)
-
公司成立初期,確立醫療用電腦為核心業務,並快速取得 ISO 9001 及 ISO 13485 品質認證,展現對品質的嚴格要求。
-
初期產品如醫療級工作站、智慧床邊系統、7 吋醫療便攜式平板電腦即獲得台灣精品獎肯定。
2. 技術深化與國際合作(2013-2016)
-
此階段,醫揚科技展現技術創新能力,與瑞典 ODM 專案合作開發眼球定位追蹤控制技術,並於荷蘭醫療設備設計大獎(Zorg & ICT)獲獎。
-
同時,公司積極拓展系統整合能力,與陽明資訊合作建置智慧化醫院系統,並取得 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認證,展現對環境永續的重視。
-
2016 年,公司榮獲多項國家級獎項,如國家磐石獎、小巨人獎、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為後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年,公司正式上櫃。
3. 品牌躍升與 AI 布局(2017-2019)
-
2017 年,醫揚科技榮獲第四屆卓越中堅企業獎。
-
2018 年至 2019 年,醫療級不斷電行動醫護平台(Venus)榮獲第 14 屆國家新創獎,品牌聲譽與技術實力備受肯定。
-
同時,醫揚科技亦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連續獲得天下企業公民獎小巨人組肯定。
4. 永續經營與 AI 轉型深化(2020-至今)
-
2020 年至 2021 年,醫揚科技持續在永續經營與公司治理方面精進,不僅獲得台灣企業永續獎,亦於第六屆上櫃公司治理評鑑中名列前 5%。
-
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產品設計能力再獲肯定,32 吋高解析度手術影像處理無風扇醫療電腦系統等產品多次榮獲台灣精品獎。
-
值得關注的是,醫揚科技積極投入醫療 AI 領域,與工研院共同開發體外輔助機器人,並成為全球首家量產銷售搭載 NVIDIA IGX 運算平台的醫療 AI 設備公司,展現其在智慧醫療趨勢下的創新轉型決心。2024 年更取得 QMS(GMP)認證,強化醫療儀器代工水準,有助於未來在醫療產業的發展。
組織規模概況
醫揚科技總部位於台灣新北市新店區,作為全球製造總部,負責產品開發、研發及製造。為拓展全球業務,公司陸續設立北美總部(Orange, CA)、歐洲總部(Netherlands)及上海子公司,構建了以台灣為核心,輻射全球的營運網絡。
-
北美總部:專注於業務拓展、專案/產品設計及工程技術支援。
-
歐洲總部:負責歐洲市場的業務拓展與工程技術支援。
-
台灣總部:作為全球製造中心,統籌產品開發、研發、全球製造及品質管理。
-
上海子公司:深耕中國市場,提供在地化的銷售與服務。
醫揚科技全球員工總數為 166 人,精實的團隊規模,展現公司營運效率與彈性。
核心業務分析
產品系統說明
醫揚科技專注於醫療級電腦及相關設備之研發、製造與銷售,產品線完整,主要可歸納為四大系統:
1. 資訊醫療設備
-
進階級醫療專用平台
-
醫療級精簡型平板電腦
-
醫療級無風扇平板電腦
-
醫療級顯示器
-
醫療產品壁掛配件
圖(7)主要產品(資料來源:醫揚科技公司網站)
2. 醫療平台
-
移動式護理車(Venus 系列)
-
床邊資訊娛樂站
-
移動式診間工作站
3. 遠距醫療設備及平台配件
- 遠距醫療與急救照護人工智慧平板(MD116E)
4. AI 智慧醫療加速器平台
-
高效能人工智慧醫療影像運算平台(ACCEL 系列,搭載 NVIDIA IGX Orin)
-
輕量型醫療影像人工智慧運算平台
-
人工智慧擴增實境醫療影像運算平台
-
超薄型人工智慧醫療影像運算平台
除上述主要產品系統外,醫揚科技亦提供生理監測系統、行動醫療輔具、行動護理系統、醫療控制器、長照照護系統、醫療電源(如醫療級熱插拔智慧行動電源)等多元產品,滿足醫療市場之廣泛需求。
圖(8)智慧醫療 AI 2.0(資料來源:醫揚科技公司網站)
圖(9)AI 智慧醫院 2.0(資料來源:醫揚科技公司網站)
應用領域分析
醫揚科技產品應用領域廣泛,涵蓋醫療產業之重要環節:
圖(10)主要應用醫療領域與市場區塊(資料來源:醫揚科技公司網站)
圖(11)全應用領域示意圖(資料來源:醫揚科技公司網站)
1. 醫療影像(Imaging/OR)
-
產品應用於 CT/PET、超音波(Ultrasound)、MRI/X-Ray、手術室設備(OR Device)等,提供高解析度影像處理平台,協助醫生進行精準診斷與手術。
-
代表產品如高解析度手術專用醫療工作站(ACCEL 系列)、AI 電腦輔助手術系統。
2. 治療(Therapeutics)
- 產品支援輸液幫浦(Infusion Pumps)、除顫器(Defibrillator)、呼吸器(Ventilators)、透析(Dialysis)、ICD 通訊器等治療設備,確保醫療設備穩定可靠運作。
3. 診斷(Diagnostics)
- 產品應用於心電圖(ECG)、病人監護(Patient Monitoring)、床邊終端(Bedside Terminal)、醫療資訊站(Healthcare Kiosk)、臨床化學分析儀(Clinical Chemistry Analyzer)等診斷設備,提升診斷效率與準確性。
4. 居家照護/生命科學(Home Care / Life Science)
-
產品應用於遠距醫療(TeleHealth)、生命徵象監測儀(Vital Sign Monitor)、健身/復健(Fitness/Therapy)等領域,滿足居家照護與遠距醫療需求。
-
代表產品如遠距醫療與急救照護之人工智慧平板電腦(MD116E)。
5. 製藥/生物醫學(Pharmaceutical/Bio-Medical)
- 產品應用於血液分析儀(Blood Analyzer)、DNA 序列分析(DNA Sequencing)、藥局自動化(Pharmacy Automation)等設備,提升生醫產業之自動化與效率。
6. 人工智慧診斷(AI Diagnostics)
- 隨著 AI 技術發展,醫揚科技亦將產品應用拓展至 AI 輔助診斷領域,開發 AI 醫療影像開發套件、AI 運算平台等產品,助力醫療機構提升診斷水平。
技術優勢分析
醫揚科技在醫療級電腦領域累積深厚技術實力,具備以下核心技術優勢:
-
醫療 AI 研究中心:設立專業醫療 AI 研究中心,專注於 AI 演算法、模型開發與應用,確保醫療 AI 技術領先地位。與台科大成立醫學 AI 聯合研究中心,培育人才並開發醫療 AI 建模服務。
-
客製化設計能力:具備機構、硬體、軟體客製化設計能力,可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供高度彈性化產品方案。
-
無風扇防水防塵設計:產品採用無風扇設計,具備防水防塵特性,確保在嚴苛醫療環境中穩定運作。
-
電磁相容性(EMC)實驗室:自建電磁干擾實驗室,確保產品符合醫療設備高 EMC 標準,降低電磁干擾風險。
-
醫學 DICOM 影像技術:掌握 DICOM 醫學影像處理技術,提供符合醫療影像標準之顯示與傳輸方案。
-
特殊觸控技術:開發支援醫療手套觸控技術,提升醫療場域操作便利性與效率。
-
熱插拔行動電力技術:產品具備熱插拔行動電力功能,確保醫療設備不間斷運作,提升醫療作業效率。
-
醫療電子安規認證:產品通過多項醫療電子安規認證(如 IEC 60601-1),符合國際醫療設備標準,確保產品安全性與可靠性。自主開發醫療級 Linux 作業系統,通過 IEC 62304 Class C 認證。
市場與營運分析
營收結構分析
醫揚科技營收主要來自 醫療用電腦及配件 之銷售,2023 年佔整體營收 99%。依銷售區域劃分,外銷 為主要營收來源,佔 98%,內銷 佔比僅 2%。
產品營收分析 (2023)
區域營收分析 (2023)
醫揚科技產品營收高度集中於醫療用電腦及配件,顯示其 專業化經營策略。外銷佔比極高,突顯公司 全球市場布局 成果。
財務績效分析
2024 年第三季財務業績
項目 | 2024 Q3(仟元) | 2023 Q3(仟元) | QoQ [%) | 2024 Q1~Q3(仟元) | 2023 Q1~Q3(仟元) | YoY (%] |
---|---|---|---|---|---|---|
營業收入淨額 | 284,008 | 372,247 | -23.7% | 858,686 | 1,058,063 | -18.8% |
營業毛利 | 88,936 | 130,153 | -31.7% | 307,961 | 377,381 | -18.4% |
毛利率 (%) | 31.3% | 35.0% | -10.4% | 35.9% | 35.7% | 0.6% |
營業費用 | 91,718 | 82,827 | 10.7% | 275,890 | 248,351 | 11.1% |
營業費用率 (%) | 32.3% | 22.3% | 45.1% | 32.1% | 23.5% | 36.9% |
營業利益 | -2,782 | 47,326 | -105.9% | 32,071 | 129,030 | -75.1% |
營業利益率 (%) | -1.0% | 12.7% | -107.7% | 3.7% | 12.2% | -69.4% |
稅前淨利 | 30,388 | 79,336 | -61.7% | 128,535 | 219,733 | -41.5% |
本期淨利 | 26,764 | 65,222 | -59.0% | 115,316 | 188,838 | -38.9% |
淨利歸屬於母公司業主 | 26,789 | 65,245 | -58.9% | 116,096 | 188,923 | -38.5% |
EPS (元) | 0.69 | 1.70 | -59.4% | 3.01 | 4.93 | -38.9% |
近年營收表現
觀察醫揚科技近年營收,2024 年受疫情紅利消退及客戶庫存調整影響,營收較前一年下滑。2024 年累計營收為新台幣 12.41 億元,年減 16.85%。前三季 EPS 為 3.01 元。然值得關注的是,公司毛利率仍維持 35.9% 之高檔水準,顯示產品結構優化與成本控制成效。
2025 年 2 月營收表現
最新營收數據顯示,2025 年 2 月 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9754.2 萬元,年增率達 10.97%,顯示營運已逐步回溫,未來營收成長可期。法人機構預估,醫揚科技 2024 年度稅後純益約 2.858 億元,預估 EPS 約落在 6~6.04 元之間。
觀察 EPS 熱力圖,可以發現法人預估 2024 年的 EPS 相較於 2023 年有所衰退。
圖、6569 醫揚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從營收趨勢圖來看,2023 年營收達到高峰後,2024 年出現下滑,但 2025 年初有回溫的趨勢。
圖、6569 醫揚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醫揚的獲利能力,毛利率、營益率與純益率在 2024 年均有下滑。
圖、6569 醫揚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醫揚的不動產、廠房、設備等非流動資產在 2023 年有顯著的增加,顯示公司正在擴張。
圖、6569 醫揚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醫揚的合約負債在 2023 年有明顯的提升,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增加。
圖、6569 醫揚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2024 年的存貨略有增加,平均售貨天數也略為拉長。
圖、6569 醫揚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存貨營收比,2024 年有較明顯的提升,顯示公司的去庫存能力變差。
圖、6569 醫揚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醫揚的現金流量在 2023 年達到高峰。
圖、6569 醫揚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杜邦分析顯示,2024 年的權益乘數較高,代表公司槓桿較高。
圖、6569 醫揚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醫揚的資本結構以權益為主。
圖(12)6569 醫揚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13)6569 醫揚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6569 醫揚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籌碼面的資訊,法人的籌碼在近期有較明顯的買超。
圖、6569 醫揚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從本益比河流圖來看,目前本益比位於歷史區間的上緣。
圖、6569 醫揚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從淨值比河流圖來看,目前淨值比約位於歷史區間的中間。
圖、6569 醫揚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醫揚的股利政策,近幾年現金股利發放穩定。
生產基地與產能
醫揚科技主要生產基地位於 台灣新北市新店區,年產能達 3 萬台 醫療用電腦。公司已於 2023 年建置全新自動化廠區,整體產能可提升 1-1.5 倍,目前產能利用率約 85-90%。為因應美國市場需求及在地製造規範,公司亦規劃將 美國科技中心升級為系統組裝廠 (預計 2026 年評估)。
生產基地分布
產能配置
台灣新店廠為主要生產基地,佔集團總產能 100%。
區域市場分析
市場布局分析
醫揚科技產品銷售區域遍及全球,以 歐洲 及 美洲 為主要市場。
-
歐洲市場:以自有品牌「Onyx Healthcare」為主,智慧醫療 IT 設備銷售佔歐洲營收比重達 90%。近期因應疫情後需求,積極開發醫療設備 OEM/ODM 業務。
-
美洲市場:以 OEM/ODM 代工業務為主,客戶涵蓋全球前 50 大醫療設備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係。近年加速拓展智慧醫療 IT 設備市場。
區域營收分布 (推估)
註:官方未提供精確區域佔比,此為根據業務描述推估
競爭態勢分析
醫揚科技在全球醫療級電腦市場面臨激烈競爭,主要競爭對手包含:
-
研華(Advantech)
-
磐儀(ARBOR Technology)
-
凌華科技(ADLINK)
-
安勤科技(Axiomtek)
-
廣積科技(Ibase Technology)
然而,醫揚科技憑藉其 專注醫療領域、AI 技術整合、與 NVIDIA 等科技巨擘合作 及 華碩集團資源支持 等競爭優勢,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於歐美地區為醫療級電腦前三大供應商之一。
客戶結構與價值鏈分析
客戶群體分析
醫揚科技客戶群主要可分為兩大類:
1. 醫療設備大廠(OEM/ODM 客戶)
-
全球前 50 大醫療設備公司 為主要客戶,集中於 美洲市場。包含血液分析儀、AI 智慧內視鏡等設備代工,客戶涵蓋美國大型 AI 科技企業 (名稱未揭露)。前五大客戶佔代工營收約 65%。
-
醫揚科技為其提供 客製化醫療級電腦及設備代工服務,建立長期穩固合作關係。
2. 醫療機構(自有品牌客戶)
- 歐洲市場 以自有品牌「Onyx Healthcare」為主,透過經銷商銷售予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全球醫院安裝量超過 6 萬台。
客戶結構圖
價值鏈定位
醫揚科技在醫療產業價值鏈中定位於 中游醫療設備製造商,上游供應商主要為 電子元件供應商,包括醫療級板卡、液晶顯示器、金屬機殼、觸控螢幕、記憶體模組、作業系統等。透過華碩集團資源整合,可降低板卡等核心元件採購成本。下游客戶則為 醫療設備大廠(OEM/ODM 客戶) 及 醫療機構(自有品牌客戶)。
產業價值鏈
醫揚科技透過 自有品牌與 ODM/OEM 雙軌並行 之經營模式,向上整合關鍵技術(如 AI 運算、醫療安規),向下拓展多元客戶群,於醫療產業價值鏈中 創造獨特價值。
競爭優勢與未來展望
競爭優勢分析
醫揚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展現在以下幾個面向:
-
專注醫療領域: 相較於產品線廣泛之工業電腦同業,醫揚 聚焦醫療級電腦 之研發、製造與銷售, 更具專業知識與市場深度。
-
AI 技術領先: 積極投入醫療 AI 技術研發,與 NVIDIA (IGX 平台)、Intel (NPU 技術) 等科技巨擘合作,開發 AI 醫療影像開發套件、AI 智慧醫療加速器平台 等創新產品,於 醫療 AI 領域居領先地位。
-
客製化服務能力: 具備 高度客製化設計能力 (機構、軟硬體),可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設計週期縮短至 3-6 個月),提供 彈性化 OEM/ODM 服務,與客戶建立 長期穩固合作關係。採用「模組化設計」降低客製化成本。
-
全球品牌通路: 以自有品牌「Onyx」深耕 歐美市場,建立 全球銷售與服務網絡,品牌 國際知名度高,歐洲市佔率居首位。
-
集團資源整合: 為 研揚科技(隸屬華碩集團) 成員,可共享集團資源,在 技術研發、供應鏈管理 (降低採購成本) 及財務 等方面皆具優勢。
-
嚴格品質與認證: 產品通過多項 國際醫療安規與品質認證,如 ISO 9001、ISO 13485、ISO 14001、IEC 60601-1、IEC 62304 Class C 及 QMS(GMP)認證 (2024 年取得), 品質與安全 備受肯定,形成 高進入門檻。
圖(14)品質認證(資料來源:醫揚科技公司網站)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醫揚科技近期積極推動 AI 轉型與市場拓展,重要事件依時間序列整理如下:
-
4Q23:新任總經理莊富鈞上任,具備歐美區總經理資歷,強化國際 AI 醫療市場布局企圖明顯。取得 2.65 億 智慧醫療儀器代工訂單。
-
2024.09.26:榮獲「2024 中堅潛力獎」,肯定其市場與永續發展承諾。
-
2024.10:取得衛福部 QMS(GMP)認證,提升醫療儀器代工水準,有助拓展營收。
-
2024.11.29:四項智慧醫療新品(包含 AI 電腦輔助手術系統、MD116E 平板、VENUS-244 平台、超薄 AI 影像運算平台)榮獲 2025 台灣精品獎。AI 電腦輔助手術系統搭載 NVIDIA IGX Orin 處理器。
-
2024.12.19:
-
宣布 2025 年度營運戰略,聚焦 醫療 AI 設備 2.0 與 AI 智慧醫院 2.0 深度發展。
-
於 2024 台灣醫療科技展展示多項 AI 智慧醫院解決方案,並與東南亞醫療機構洽談合作。
-
強調成為首家量產銷售 NVIDIA IGX 運算平台醫療 AI 設備公司。
-
-
2025.01.16:重申持續受惠智慧醫療帶動的 AI 醫療平台需求,拓展醫療設備代工業務。
-
2025.02.17:
-
舉辦全球合作夥伴大會,聚焦醫療 AI 應用。
-
預計參與 NVIDIA GTC 大會,深化戰略合作。
-
展示手術監測、智慧手術室、病患照護系統等最新 AI 解決方案。
-
未來發展策略展望
1. 短期發展計畫(1-2 年)
-
聚焦醫療 AI 2.0 與 AI 智慧醫院 2.0 發展: 深化與 NVIDIA、Intel 合作,擴大 AI 醫療產品線 (手術導航、影像分析、病歷 AI 化),預期 2025 年 AI 營收占比突破 15%。
-
拓展醫療設備代工業務: 藉由 QMS(GMP)認證 優勢,爭取 更多 OEM/ODM 訂單 (如血液分析儀、AI 內視鏡),目標 2025 年醫療儀器 OEM 與智慧醫療 IT 設備營收各佔 50%。
-
深耕歐美市場: 維持 歐洲市場 領先地位 (智慧醫療 IT 設備為主,拓展 OEM),擴大 美洲市場 OEM/ODM 業務,並導入 AI 電子病歷生成技術。
-
優化獲利結構: 提升高毛利 AI 產品與技術服務費營收占比,維持毛利率 35-37% 目標。
2. 中長期發展藍圖(3-5 年)
-
擴大全球市場版圖: 拓展新興市場(如東南亞、亞洲其他地區),並評估 美國在地製造 (預計 2026 年評估設廠),實現 全球化布局。
-
深化 AI 技術應用: 持續 投入 AI 技術研發 (研發費用率預估提升至 12-15%),將 AI 應用於 醫療影像、診斷、治療、照護 等各環節,開發「聯邦學習」等數據合規技術。
-
發展智慧醫院解決方案: 提出「醫療 AI Foundry」定位,提供 整合性智慧醫院解決方案,包含 AI 醫療設備、軟體平台 (如 AI 病歷分層系統)、雲端服務與 AI 模型訓練,搶佔 智慧醫院建設商機。
-
強化品牌價值與聲譽: 持續 創新產品與技術,提升 「Onyx」 品牌 全球知名度與專業形象。
-
布局 AI 醫療人才培育: 與學術機構 (如台科大) 合作, 培育醫療 AI 人才, 建立 AI 技術生態系。
-
永續經營: 持續推動 ESG,如十年植樹計畫等。
投資價值綜合評估
醫揚科技專注醫療級電腦領域, 技術實力雄厚,於 醫療 AI 趨勢 下具備領先優勢。公司 財務結構穩健,毛利率維持高檔, 營運效率良好。雖然 2024 年營運受外部因素影響回檔,但 2025 年營收可望重回成長軌道, 未來營運展望佳。
投資優勢
-
產業趨勢契合: 醫療 AI 與 智慧醫療 為未來產業發展 明確趨勢,醫揚科技 提前布局,掌握市場先機。
-
技術領先優勢: AI 技術研發能力強,與 NVIDIA、Intel 等科技巨擘 深度合作,取得 QMS[GMP] 等關鍵認證,具備 技術護城河。
-
品牌通路優勢: 「Onyx」 品牌 國際知名度高,全球市場通路完善,尤其在 歐洲市場 具領導地位。
-
獲利能力穩健: 毛利率維持 35% 以上高檔水準,顯示產品 具備競爭力與議價能力。AI 產品毛利率更高達 40% 以上。
-
集團資源加持: 隸屬華碩集團,享有 供應鏈採購 與技術資源優勢。
-
股利政策穩健: 近年維持穩定現金股利配發 (2024 年配息 4 元), 現金殖利率具吸引力。
潛在風險
-
產業競爭風險: 醫療級電腦市場 競爭激烈,需持續 技術創新與產品差異化 以維持競爭力。
-
法規變動風險: 醫療法規變動(如歐盟 MDR 法規轉換期費用)可能增加 認證成本與時間,影響短期獲利。
-
供應鏈風險: 全球供應鏈不確定性 可能影響 原物料供應與成本,需 強化供應鏈管理 (雖有集團優勢,仍需留意)。
-
匯率風險: 外銷佔比高 (98%), 匯率波動 可能影響 營收與獲利 (美元部位可部分自然避險)。
-
客戶集中風險: OEM/ODM 業務前五大客戶佔比較高 (65%),需持續拓展新客戶分散風險。
-
地緣政治風險: 美國在地製造規劃雖可規避關稅,但初期 資本支出壓力 增加。
-
技術投入成本: AI 研發與人才競逐將推升 研發費用。
綜合評估
綜合來看,醫揚科技具備 良好投資價值。公司 掌握產業趨勢,具備 技術與品牌優勢, 未來營運成長可期。AI 轉型策略清晰,新產品與代工業務有望成為雙成長引擎。然投資人仍需留意 短期獲利受費用影響、客戶集中度及外部環境變動 等 潛在風險,審慎評估後再行投資。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醫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報(2024.12.12)
本研究主要參考此份法人說明會簡報,內容涵蓋公司簡介、發展沿革、核心技術、產品應用、財務業績、全球佈局及未來策略方向。
- 醫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24)
參考此報告書中關於供應鏈管理、環境保護(RoHS、ISO 14001)、人才培育(與台科大合作)、永續發展(植樹計畫)等資訊。
- 醫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報告(含 2024 年第三季及 2023 年度)
本文的財務分析數據(營收、毛利率、費用率、淨利、EPS、資產負債、現金流量、員工認股權、租賃等)主要依據相關財務報告。
研究報告與新聞報導
- MoneyDJ 理財網 – 醫揚科技(6569)
參考該網站提供的公司基本資料、產品資訊、營收結構、市場銷售區域、競爭對手、供應鏈概況等。
- Yahoo 股市 – 醫揚(6569.TWO)
參考該網站提供的公司簡介、股東結構、股價資訊、重大訊息(如員工酬勞分配決議)等。
- 鉅亨網 – 醫揚(6569)
參考該網站的公司新聞、法人報告摘要、營收快報等資訊。
- 環球生技月刊 (GBimonthly) 新聞報導與投資資訊
參考其關於醫揚科技的深度報導,包含技術合作細節(NVIDIA/Intel)、市場趨勢分析、客戶合作案例、法說會重點整理等。
- 工商時報、經濟日報、財訊快報等財經媒體報導 (2023-2025)
參考相關媒體對於醫揚科技的最新動態報導,包括新品發表(台灣精品獎)、重大事件(GMP 認證、新總經理上任)、法人預估、市場展望等。
- 部落格文章 (如 makssin.blogspot.com)
參考獨立分析師或部落格對於醫揚科技的營運追蹤與分析,補充市場觀點。
- 104 人力銀行公司資訊
參考其提供的公司基本介紹與業務範圍。
其他資料
- 台灣證券交易所公開資訊觀測站
參考股東會年報、法說會資訊、重大訊息公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