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軒科技(2489):顯示器代工巨擘,邁向高階與 AI 新紀元

圖(1)個股筆記:2489 瑞軒(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5 月 06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分析瑞軒科技 (2489) 的公司基本面、營運狀況、市場策略與未來發展。瑞軒科技在 2024 年展現強勁復甦,營收與獲利均創下近八年新高。公司積極優化產品結構,擴展越南產能,並投入 AI 顯示器開發,展現強勁的成長動能。近期股價表現亮眼,法人關注度提升。以下為瑞軒科技基本面量化指標與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2489 瑞軒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
圖(2)2489 瑞軒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2489 瑞軒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圖(3)2489 瑞軒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重點訊息:

  • 營運強勁復甦: 2024 年營收與獲利均創近八年新高,2025 年 Q1 延續強勁成長。
  • 產品結構優化: 積極提升高階顯示器(OLED, QD-OLED)與 AI 顯示器比重。
  • 越南產能擴充: 越南廠已成主要生產基地,三期擴建預計 2024 年底完工。
  • AI 發展潛力: 與美國夥伴合作開發 AI 顯示器,預計 2025 年量產。
  • 財務結構穩健: 負債比低,現金充裕,並透過現金減資優化資本結構。
  • 重大事件:
  • 完成現金減資。
  • 越南廠積極擴產。
  • AI 產品開發。
  • 法人關注度提升。

公司基本資料

公司概要說明

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mTRAN Technology Co., Ltd.],股票代號 2489,成立於 1994 年 8 月 11 日,營運總部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公司資本額約新台幣 68 億元,以顯示器機種開發、製造與銷售為核心業務,是全球知名的 ODM/OEM 代工製造商。主要產品涵蓋液晶電視(Liquid Crystal Display Television, LCD TV)、液晶監視器 [LCD Monitor]、電腦周邊產品(滑鼠、網路攝影機),並積極拓展至視訊會議設備、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IoT] 及陪伴型機器人等新興領域。公司網址為 http://www.amtran.com.tw。瑞軒科技透過優化產品結構和市場策略,不斷提升競爭力。

基本概況

瑞軒科技目前股價約為 13.85 元,預估本益比為 9.75,預估殖利率高達 10.76%,預估現金股利為 1.49 元。透過股票分析,可以更了解瑞軒的營運狀況。報表更新進度將定期更新月報與季報。

2489 瑞軒 EPS 熱力圖
圖(4)2489 瑞軒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 EPS 熱力圖,可以看出市場對於瑞軒科技的獲利預估逐年提升。

2489 瑞軒 K線圖(日)
圖(5)2489 瑞軒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2489 瑞軒 K線圖(週)
圖(6)2489 瑞軒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2489 瑞軒 K線圖(月)
圖(7)2489 瑞軒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從日、週、月的 K 線圖可觀察到瑞軒科技的股價走勢,股價走勢圖說明此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而日、週、月等線圖分別代表日、週、月的股價變化。

發展歷程分析

瑞軒科技初期以顯示器代工起家,憑藉優異的研發與製造能力,迅速在全球市場建立口碑。公司曾於 2005 年轉投資北美知名電視品牌 VIZIO,該品牌在北美市場取得優異成績,但為聚焦核心代工業務與優化投資組合,瑞軒近年已逐步出脫 VIZIO 持股,至 2024 年底持股比例已降至約 0.9%。近年來,為應對地緣政治風險與客戶需求,瑞軒積極擴展越南生產基地,形成中國蘇州與越南海防的雙生產基地布局。同時,公司持續投入高階顯示技術與 AI 應用研發,推動產品組合升級。

組織規模概況

截至 2025 年初,瑞軒在台北營運總部擁有約 458 名員工,專注於研發、設計、銷售及管理。全球生產基地方面,中國蘇州廠員工人數約 1,509 人,越南海防廠員工人數達 3,940 人,顯示越南已成為主要的生產重心。公司高度重視研發創新,2024 年新聘約百名研發工程師,台灣研發團隊規模達 400 人,持續投入資源以維持技術領先地位。

核心業務分析

主要產品系統說明

瑞軒科技提供多元化的產品線,滿足不同市場區隔的需求,主要產品系統包括:

  • 液晶電視 [LCD TV]:涵蓋 32 吋至 86 吋,為國際品牌代工,技術涵蓋主流規格至高階 UHD(4K2K)、量子點 (Quantum Dot, QD] 技術,並支援智慧聯網平台如 Amazon Fire TV、LG WebOS 及小米等。瑞軒科技的液晶電視產品,在營收結構中佔有重要地位。

  • 液晶監視器 [LCD Monitor]:尺寸涵蓋 23 吋至 49 吋,應用於個人電腦、專業工作站及電競領域。高階產品導入 MiniLED 背光、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QD-OLED 技術,支援高刷新率 (如 144Hz, 240Hz, 360Hz] 與 FreeSync/G-Sync 認證。瑞軒調整產品組合,高階電競監視器佔比已達 40%。

  • 電腦周邊產品:包含滑鼠、網路攝影機 (Webcam) 等,為美國品牌大廠代工。

  • 視訊會議設備:提供企業級視訊會議解決方案 (Video Conference Bar),滿足遠距辦公與協作需求,產品曾獲美國白宮採用。

  • 其他產品:涵蓋互動式平面顯示器 [Interactive Flat Panels)、AI 應用顯示器(開發中,預計 2025 年量產,公司正積極開發 AI 應用新產品)、陪伴型機器人 (與日本 GROOVE X 合作,但因系統轉換,出貨有所延遲] 及音響產品 (Audio) 等。

瑞軒科技主要產品
圖(8)主要產品(資料來源:瑞軒科技公司網站)

瑞軒科技產品里程碑
圖(9)產品里程碑(資料來源:瑞軒科技公司網站)

產品應用領域

瑞軒的產品廣泛應用於多個終端市場:

  • 消費性電子:家庭娛樂用液晶電視、智慧電視。
  • 電腦與資訊:個人電腦顯示器、商用顯示器、電腦周邊。
  • 電競市場:高刷新率、低延遲的專業電競顯示器。
  • 企業與商用:視訊會議系統、互動式顯示器。
  • 智慧家庭與 AIoT:智慧聯網電視、AI 顯示器、陪伴型機器人。

瑞軒科技產品應用
圖(10)產品應用(資料來源:瑞軒科技公司網站)

技術優勢分析

瑞軒科技在顯示技術領域累積深厚實力,具備多項競爭優勢:

  • 高階顯示技術掌握:成功量產 MiniLED 背光、OLED、QD-OLED 等前瞻顯示技術產品,並掌握 Dolby Vision HDR、超廣色域、高動態對比等核心技術。
  • AI 整合能力:積極與美國夥伴合作開發 AI 顯示器,將人工智慧導入顯示應用,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使用者體驗。瑞軒正開發 AI 應用新產品,期望 2025 年量產並出貨。
  • 自動化生產製程:於蘇州及越南廠導入自動化生產線,結合機械手臂與智慧製造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品質穩定性並降低成本。
  • 研發投入與人才:持續擴充研發團隊,專注於新技術、新材料與新應用的開發,維持技術領先。

市場與營運分析

營收結構分析

產品營收分析

根據 2024 年全年數據,瑞軒的產品營收結構呈現多元化分布,顯示器與電視仍為主要貢獻來源,電腦周邊亦佔有重要比重。

pie title 2024年產品營收結構 "液晶電視 (TV)" : 36 "液晶監視器 (Monitor)" : 36 "電腦周邊" : 19 "其他" : 9
  • 液晶電視:營收占比 36%。2023 年電視比重已調整降至 40%。
  • 液晶監視器:營收占比 36%
  • 電腦周邊:營收占比 19%
  • 其他產品 (含視訊會議、機器人等):營收占比 9%

公司策略性地調整產品組合,2025 年目標將毛利較高的高階產品營收占比從約 10% 提升至 20%

財務績效分析

瑞軒科技在 2024 年展現強勁的營運復甦力道,營收與獲利均明顯成長。

  • 營收表現:2024 年合併營收達 新台幣 232.36 億元,較 2023 年大幅成長 40.1%,創下近八年新高。12 月營收 19.51 億元年增 32%,月增 10%。營收逐季成長,顯示市場需求回溫及公司策略奏效。
  • 獲利能力:2024 年營業利益轉正為 新台幣 1.82 億元,稅後淨利達 新台幣 12.88 億元,年增率高達 188.8%。全年毛利率約 9%,稅後淨利率約 5.9%
  • 每股盈餘 (EPS):2024 年全年 EPS 為 新台幣 1.80 元。2025 年第一季營運持續亮眼,單季稅後純益 5.72 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獲利。
  • 財務結構:截至 2024 年底,公司現金及金融資產合計約 新台幣 84.4 億元,負債比率維持在 34% 的健康水準,流動比率 235%,速動比率 192%,顯示財務結構穩健。每股淨值為 新台幣 20.36 元

2024 年合併損益表 (與去年同期比較)

項目 2024 Q4 2024 Q3 2023 Q4 QoQ YoY 2024 全年 2023 全年 YoY
營業收入 5,580,835 7,428,551 4,475,274 -25% 25% 23,235,700 16,584,276 40%
營業毛利 518,608 612,720 437,783 -15% 18% 2,082,700 1,273,888 64%
營業利益[損失] 25,086 118,720 14,803 -79% 69% 182,420 (480,803) -138%
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 328,712 143,072 97,010 130% 239% 1,288,335 446,159 189%
毛利率 9% 8% 10% 9% 8%
稅後基本EPS (元) 0.46 0.20 0.13 1.80 0.58

(單位: 新台幣仟元,除 EPS 外)

2489 瑞軒 法人籌碼(日)
圖(11)2489 瑞軒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2489 瑞軒 大戶籌碼(週)
圖(12)2489 瑞軒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2489 瑞軒 內部人持股(月)
圖(13)2489 瑞軒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法人關注、大戶籌碼與內部人持股等籌碼動向,可作為投資參考。

2489 瑞軒 本益比河流圖
圖(14)2489 瑞軒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2489 瑞軒 淨值比河流圖
圖(15)2489 瑞軒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本益比河流圖用以呈現每一年的本益比變化,以及預估下一年的本益比變化。淨值比河流圖則呈現每一年的淨值比變化。

2489 瑞軒 營收趨勢圖
圖(16)2489 瑞軒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從營收趨勢圖可以看出,瑞軒科技的營收呈現成長趨勢。

2489 瑞軒 獲利能力
圖(17)2489 瑞軒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的獲利能力指標,包含毛利率、營益率與純益率等,可用於說明公司的獲利情形。

2489 瑞軒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
圖(18)2489 瑞軒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不動產、廠房、設備等非流動資產的資本變化圖,可用以說明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資本變化情形。若該資本佔比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即可見出公司擴張的迹象,該指標為領先指標。

2489 瑞軒 合約負債
圖(19)2489 瑞軒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合約負債代表公司的「預收款項」,合約負債的變化越高,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越多,成長動能越大。

2489 瑞軒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20)2489 瑞軒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代表公司的存貨狀況,存貨越多,代表公司的存貨供應能力越好,平均售貨天數越低,代表公司的存貨成本越低。

2489 瑞軒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21)2489 瑞軒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代表公司的存貨與營收的比例關係,存貨越多,代表公司的存貨供應能力越好,但相對地可能說明公司的去庫存能力變差。

2489 瑞軒 現金流狀況
圖(22)2489 瑞軒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現金流狀況代表公司的現金流量,現金流量越高,代表公司的資金利用率越高,資金流向越好。

2489 瑞軒 杜邦分析
圖(23)2489 瑞軒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杜邦分析代表公司的財務狀況,財務狀況越好,代表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好。

2489 瑞軒 資本結構
圖(24)2489 瑞軒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資本結構代表公司的資本來源,資本來源越多,代表公司的資本配置越健康。

生產與產能分析

全球生產基地布局

瑞軒採取雙生產基地策略,以分散風險並優化成本結構:

  • 中國蘇州 (蘇州樂軒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於 2008 年,土地面積 125,208 平方米,廠房面積 183,483 平方米
    • 員工約 1,509 人,擁有 29 條生產線。
    • 主要生產 LCD TV (32”-85”)、Monitors (23”-49”)、滑鼠及網路攝影機。
    • 負責供應中國大陸及日本市場,並支援部分高階產品生產。
  • 越南海防 (瑞軒越南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於 2018 年,土地面積 150,861 平方米
    • 廠房分三期建設:一期 29,007 平方米,二期 36,000 平方米 (2023 年完工),三期 28,000 平方米 (預計 2024 年底完工)。
    • 員工人數 3,940 人,為目前主要人力重心。
    • 生產 Display TV/MNT (9”- 86”)、滑鼠、網路攝影機、視訊會議設備及互動式平面顯示器。
    • 主要供應歐美及新興市場,因應客戶 China+1 策略需求。瑞軒 2023 年啟動越南廠第三期投資,預計 2H24 投產。

瑞軒科技蘇州生產基地
圖(25)蘇州生產基地(資料來源:瑞軒科技公司網站)

瑞軒科技越南生產基地
圖(26)越南生產基地(資料來源:瑞軒科技公司網站)

graph LR A[瑞軒生產布局] --> B[中國蘇州廠]; A --> C[越南海防廠]; B --> B1[成立: 2008年]; B --> B2[員工: ~1,509人]; B --> B3[主力: 亞洲市場/高階]; C --> C1[成立: 2018年]; C --> C2[員工: ~3,940人]; C --> C3[主力: 歐美市場/擴產中]; C --> C4[三期擴建(2024年底完工)]; style A fill:#B8860B,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 fill:#CD5C5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 fill:#668B8B,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1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2 fill:#BC8F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3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1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2 fill:#BC8F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3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4 fill:#D2B48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產能分配與效率

  • 產能重心轉移:隨著越南廠持續擴建,產能重心已明顯移轉。2024 年越南廠營收占比約 60%,蘇州廠約 40%。越南三期廠完工後,產能將進一步提升。
  • 自動化與效率提升:為應對全球缺工及成本壓力,兩岸廠區均積極導入自動化設備與智慧製造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穩定性。
  • 成本控制:越南廠具備較低的人力成本優勢,有助於緩解整體成本壓力。公司亦透過優化供應鏈管理與製程,控制生產成本。

區域市場分析

市場布局與營收分布

瑞軒產品以外銷為主,銷售區域遍及全球主要市場。根據先前資訊(約 2023-2024 年初數據),區域營收分布概況如下:

pie title 區域營收分布 (參考數據) "亞洲市場" : 41.5 "美洲市場" : 17.3 "歐洲市場" : 18.9 "台灣市場" : 17.7 "其他市場" : 4.6
  • 亞洲市場:約佔 41.5% (包含中國大陸、日本等)
  • 美洲市場:約佔 17.3% (主要為北美)
  • 歐洲市場:約佔 18.9%
  • 台灣本地市場:約佔 17.7%
  • 其他市場:約佔 4.6%

此分布顯示瑞軒已成功分散市場風險,避免過度集中單一區域。

客戶結構與供應鏈分析

客戶群體分析

瑞軒採取 ODM/OEM 代工模式,主要服務全球知名品牌客戶。

  • 客戶類型:涵蓋美系、日系、韓系及中國大陸等國際品牌大廠,多為各領域的領導廠商或上市櫃公司。
  • 客戶結構:已從過去較集中單一客戶 (如 Vizio) 轉為多元分散的健康結構,前十大客戶中有九家為全球上市櫃公司,合作關係長期穩定。
  • 服務模式:提供從產品設計、研發、製造到組裝的完整解決方案。
    • 電視和電競監視器主要客戶包括大陸品牌、韓系品牌、美國通路品牌。
    • 滑鼠和 Webcam 的主要客戶則是美國品牌。

供應鏈關係

  • 上游:主要原物料為 液晶面板 (LCD Panel),佔成本比重高,其價格波動對毛利率影響顯著。瑞軒與多家國際面板廠建立合作關係,確保穩定供應。其他關鍵零組件包括驅動 IC、背光模組、電路板、晶片等,亦來自全球專業供應商。
  • 下游:產品最終銷售給品牌客戶,再由品牌客戶銷售至終端消費者或企業用戶。
  • 產業定位:瑞軒在顯示器產業鏈中扮演關鍵的專業代工製造角色。

競爭優勢與未來展望

競爭態勢與市場地位

主要競爭對手

瑞軒在全球顯示器及電視代工市場面臨激烈競爭,主要對手包括:

  • 國際大廠:冠捷科技 (TPV)、京東方 (BOE)、TCL、兆馳股份等。
  • 台灣同業:佳世達 (2352)、凱銳光電 (2255) 等。

市場佔有率

根據 2023 年數據,瑞軒在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約 386 萬台,市佔率約 1.8%。雖市佔率不及產業巨頭,但公司在特定高階產品及利基市場(如電競顯示器)擁有穩固地位。公司目標為 2024 年電視及電競監視器出貨量超過 500 萬台。

核心競爭力

  1. 多元化產品組合:橫跨電視、顯示器、電腦周邊及新興智慧產品,有效分散營運風險。
  2. 高階技術研發:持續投入 OLED、QD-OLED、MiniLED 及 AI 顯示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公司已量產 MiniLED 背光和 OLED 顯示器。
  3. 雙生產基地布局:越南與蘇州廠互補,兼具成本優勢與供應鏈彈性。
  4. 自動化生產效率:導入智慧製造,提升效率與品質,降低人力依賴。
  5. 穩固客戶關係:與全球領導品牌建立長期夥伴關係,客戶結構多元。

近期重大事件與發展

  • 營運顯著回溫:2024 年營收與獲利創近八年新高,2025 年第一季延續強勁成長。2024 年前三季營收和獲利已超過 2023 全年水準,獲利有望達三年來最高。
  • 越南產能擴充:越南廠三期擴建按計畫進行,預計 2024 年底完工,將為 2025 年成長提供產能支持。越南廠目前滿載,因此也啟動三期擴產計畫,預計 24 年完工投產
  • AI 產品開發:與美國廠商合作開發 AI 顯示器,預計 2025 年量產出貨,切入高成長潛力市場。
  • 現金減資:2024 年完成現金減資,退還股款 6.01 億元,優化資本結構,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現金減資後瑞軒股票已於 2024.09.30 上市買賣。
  • 營收表現亮眼
  • 2024 年 1 至 12 月累計營收 232.57 億元,年增率 40.34%。
  • 2025 年 1 月合併營收 16.74 億元年增 11.68%。
  • 法人關注度提升:近期業績亮眼,吸引法人買盤進駐,三大法人近五日(截至 2025 年 4 月中)合計買超約 3,206 張
  • 產品策略調整:公司調整產品組合,2025 年將以高毛利產品為主,縮減無競爭力產品比例。
  • 4Q23 展望:預期 4Q23 營運表現和上季相當,23 年營收持平。
  • 股價表現:2024.12.05 股價下跌 4.14%,光電業指數下跌 0.45%。

未來發展策略

短期發展計畫 (1-2 年)

  • 提升高階產品占比:目標 2025 年將高階產品(OLED, QD-OLED, AI 顯示器等)營收占比提升至 20%
  • 完成越南三期投產:確保新產能順利開出,滿足客戶訂單需求。
  • AI 顯示器量產上市:成功推出 AI 新產品,開拓新營收來源。
  • 深化客戶合作:鞏固現有客戶關係,爭取更多高階產品訂單。
  • 積極研發:持續研發 AI 應用新產品,期望能有所斬獲。

中長期發展藍圖 (3-5 年)

  • 維持代工領導地位:持續優化製造效率與品質,鞏固核心 ODM/OEM 業務。
  • 拓展 AI 與智慧應用:深化 AI 技術整合,拓展智慧家庭、智慧辦公等應用場景。
  • 強化供應鏈韌性:持續優化全球生產布局與供應鏈管理,應對地緣政治風險。
  • 推動永續發展 (ESG):落實節能減碳、綠色製造,提升企業永續價值。

2489 瑞軒 股利政策
圖(27)2489 瑞軒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瑞軒科技的股利政策,可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重點整理

  • 營運強勁復甦:瑞軒 2024 年營收年增 40.1%,獲利年增 188.8%,EPS 1.80 元,2025 年 Q1 持續亮眼。
  • 產品結構優化:積極提升高階顯示器 (OLED, QD-OLED) 與 AI 顯示器比重,目標 2025 年高階產品占比達 20%
  • 越南產能擴充:越南廠已成主要生產基地 (佔比 60%),三期擴建預計 2024 年底完工,支持未來成長。
  • 雙基地布局優勢:蘇州與越南廠互補,兼顧亞洲市場、高階製造與成本效益、供應鏈彈性。
  • AI 發展潛力:與美國夥伴合作開發 AI 顯示器,預計 2025 年量產,切入高成長利基市場。
  • 財務結構穩健:負債比低 (34%),現金充裕,透過現金減資優化資本結構。
  • 市場風險分散:客戶與銷售區域多元,降低單一市場或客戶依賴風險。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1. 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一季法人說明會簡報 (2025.04.16)。本研究主要參考此簡報的財務數據、生產基地資訊、產品結構、出貨概況及未來展望。
  2. 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參考其 ESG 相關措施與數據。

研究報告 (透過 Perplexity 摘要引用)

  1. 多家券商研究報告 (日期涵蓋 2024-2025)。報告內容提及市場競爭、市佔率、客戶分析、供應鏈狀況、AI 概念股潛力及法人評價。

新聞報導 (透過 Perplexity 摘要引用)

  1. 經濟日報、鉅亨網、MoneyDJ 理財網、Yahoo 財經等媒體報導 (日期涵蓋 2024-2025)。報導內容包含營收發布、業績展望、董事長專訪、擴廠進度、重大決議及市場反應等。

永續發展文件 (透過 Perplexity 摘要引用)

  1. 公司相關 ESG 文件或報告。提及節能減碳、自動化、職安認證等永續發展作為。

註:本文引用之 Perplexity AI 摘要內容,其原始資料來源多為上述類別之公開資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