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6582 申豐(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5 月 20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申豐特用應材 (6582) 深耕合成乳膠產業,為永豐餘集團旗下公司。本文旨在全面剖析申豐 (6582) 的營運現況、發展歷程、財務分析、產業趨勢與未來展望,並提供股票分析的參考。
摘要: 申豐 (6582) 為全球第七大丁腈乳膠製造商及全球第十一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BR)乳膠製造商,穩居台灣造紙用乳膠市場領導地位。近年積極擴張產能擴充、佈局綠色建材及新能源材料應用,並導入AI 智慧製造。
重要事件與訊息:
- 2024 營收 / 2024 獲利大幅成長,成功轉虧為盈,全年合併營收年增 90.78%,稅後淨利達 1.05 億元,EPS 為 0.99 元。
- 董事會決議 2024 年度擬配發現金股利政策 1 元。
- 擴大 NBR 乳膠產能,拓展 SBR 乳膠於綠色建材及新能源材料之應用。
- 原物料價格波動及國際競爭仍為挑戰。
文章重點: 本文深入分析申豐 (6582) 的基本面(如下方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所示)、營運策略、產品應用、乳膠市場分析競爭態勢,以及未來發展的機會與挑戰,為投資評估者提供全面的評估參考。
圖(2)6582 申豐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3)6582 申豐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申豐特用應材股份有限公司(Shinfoong Specialty Application Materials Co., Ltd.,股票代號:6582),隸屬於永豐餘集團,自 1979 年成立以來,深耕合成乳膠產業。憑藉與日本三井化學株式會社的技術合作,申豐已躍升為全球第七大丁腈乳膠製造商及全球第十一大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BR)乳膠製造商,並穩居台灣造紙用乳膠市場的領導地位,市占率高達九成。公司產品線廣泛,涵蓋紙業、紡織、建材、木材加工及醫療手套等多元應用領域,展現其穩健的產業價值鏈角色。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申豐特用應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79 年 7 月 17 日,總部位於屏東縣枋寮鄉中山路三段 55 號。公司專注於水性聚合物-合成乳膠(Synthetic Latex)的製造與銷售,是全球重要的合成乳膠供應商之一。申豐的技術來源於日本三井化學株式會社,產品應用範圍涵蓋紙與紙板塗佈加工、紡織、建材、木材加工及醫療手套等多個行業。公司網址為:https://www.shinfoong.com.tw/。
基本概況
- 目前股價:41.55
- 預估現金股利:0.3 元
- 報表更新進度:☑ 月報 ☑ 季報
以下圖表呈現了申豐 (6582) 的 EPS 熱力圖,股價走勢圖(日、週、月):
圖(4)6582 申豐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由 EPS 熱力圖可見,市場對申豐未來 EPS 的預估呈現變化。
圖(5)6582 申豐 K 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6)6582 申豐 K 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7)6582 申豐 K 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股價走勢圖說明此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而日、週、月等線圖分別代表日、週、月的股價變化。
發展軌跡
申豐 (6582) 的發展歷程可謂步步穩健,逐步擴張其在合成乳膠領域的影響力:
-
奠基期 (1979-2000):
-
1979 年,申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揭開合成乳膠原料生產與開發的序幕。
-
1980 年,鳥山廠落成,實現合成乳膠的規模化量產。
-
1984 年,產品線擴增至合板二次加工用接著劑,拓展應用範疇。
-
-
技術深耕與市場擴張期 (2001-2016):
-
2001 年,成功研發塗布加工用高強度 SBR 乳膠,並獲得國內三大紙廠的品質認可。
-
2005 年,量產高透度低丙烯腈丁腈乳膠(NBR 乳膠),進軍高階醫療手套市場。
-
2007 年,為擴大產能,於屏東工業區設立新廠。
-
2009 年,成功打入全球第一大醫療檢驗用手套供應鏈,提升國際競爭力。
-
2012 年,因應市場需求,完成產能擴建工程。
-
2015 年,水性壓克力 PSA(Acrylic Latex)研發成功,強化技術研發實力。
-
2016 年 12 月,公司名稱由申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申豐特用應材股份有限公司,以反映其專注於特殊應用材料的發展方向。
-
-
資本市場與多元佈局期 (2017-至今):
-
2017 年 6 月 14 日,股票於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號:6582),邁向資本市場。
-
2021 年,產品研發與量產驗證取得突破,積極佈局綠色環保材料市場,開發保護型電子系統相關材料。
-
2022 年,獲得電動車廠認證,成功進入車用手套供應鏈,並成立「永豐環保委員會」,深化綠色環保經營理念。
-
2025 年,推動 AI 乳膠製程,導入 AI 技術改善生產效率與能耗管理。
-
公司規模與組織
申豐目前擁有約 175 名員工,資本額約 10.6 億元,股本發行約 1.06 億股。董事長為黃鯤雄,總經理及發言人為曾建稄。公司在全球政經變動的衝擊下,持續優化製程並強化企業體質,穩健經營。
企業經營理念
申豐多年來專注於特殊應用材料領域,透過持續的研發設計與製程改進,大幅提升產品的應用效能。公司秉持「創造價值」、「市場導向」及「永續經營」的企業願景,強調綠色永續思維與健全的公司治理。此外,申豐堅持 RCC 精神(Respect|Communicate|Convince),致力於提供環境友善的水性環保材料,並推展產品至不同應用領域,積極與客戶共同研發新產品或提升現有產品性能,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
核心業務與產品應用
申豐專注於合成橡膠乳液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線包含 NBR 乳膠與 SBR 乳膠,並積極拓展水性壓克力等環保材料。公司擁有自有品牌「POLYLAC」,主要用於丁苯乳膠產品。
-
NBR 乳膠 (丁腈橡膠乳膠):
-
主要應用於醫療手套及工業用手套製造,以其耐酸鹼、隔離性佳、抗過敏等特性,成為醫療、檢驗、電子及食品產業不可或缺的材料。2022 年佔營收比重曾高達 94%,為公司重要營收來源。
-
申豐自 2005 年起生產一次性醫療及工業用手套乳膠,憑藉優良的化學穩定性與成膜性,成為全球第七大 NBR 乳膠製造商,並快速提升全球市占率。
-
-
SBR 乳膠 (丁苯乳膠):
-
廣泛應用於紙業與木材加工領域,可有效提升紙張強度與光澤,並作為合板二次加工接著劑。
-
在國內 SBR 乳膠市場佔有率高達九成以上,全球產能排名第 11 名。
-
產品符合嚴格環保規範,無甲醛接著劑在綠色建材市場具成長潛力。近年公司策略性提升此產品線佔比,以分散風險並掌握綠色商機。2023 年產品比重約佔 53%。
-
-
水性壓克力:
- 近年積極開發的環保材料,應用於環保建材,如樓板隔音墊、防水塗層及水性感壓膠等。
註:近年產品結構已調整,SBR 佔比有所提升。
圖(8)主要產品應用市場(資料來源:申豐公司網站)
產品技術特點
-
乳化聚合技術:申豐的 SBR 乳膠採用先進的乳化聚合技術,產品物性優良,黏合力強,適用於多種工業用途。
-
共聚合物結構:NBR 乳膠為丁二烯、丙烯腈與不飽和羧酸的共聚合物,具備優異的化學穩定性與成膜性,適合製造高品質手套。
-
環保特性:公司致力於提供水性環保材料,推動無甲醛接著劑等綠色產品,符合國際環保規範。
-
客製化能力:申豐強調與客戶共同研發,提升產品性能,提供符合特定需求的客製化解決方案。
籌碼動向
以下圖表呈現申豐的法人籌碼、大戶籌碼與內部人持股:
圖(9)6582 申豐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法人籌碼為日線圖,顯示法人機構在申豐股票上的短期交易動向。
圖(10)6582 申豐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大戶籌碼為週線圖,觀察大戶投資人對申豐股票的中期持有意願。
圖(11)6582 申豐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內部人持股為月線圖,呈現公司內部人士長期持有申豐股票的情況。
原物料價格、產能擴充與市場銷售
原物料價格來源與影響
申豐 [6582) 生產所需主要原物料為丁二烯 [Butadiene]、苯乙烯(Styrene) 及丙烯腈 (Acrylonitrile] 等石化產品。主要供應商為台灣中油、台灣塑膠、台塑石化及台苯等國內大型石化企業,確保原料供應相對穩定。
然而,原物料價格波動對申豐成本結構影響顯著。全球石化原料價格受國際油價、供應鏈狀況及地緣政治影響波動,導致生產成本隨之起伏。近期丁二烯價格漲幅猛烈,對手套乳膠業務獲利形成壓力。申豐**透過長期策略採購及供應商合作,力求減緩價格波動帶來的衝擊。
生產基地與產能概況
申豐的主要生產基地位於台灣屏東廠。2015 年將原鳳山廠生產線遷移至此,並於 2019 年新增產線。截至 2023 年,公司產能結構為:
-
NBR 乳膠年產能約 13.2 萬噸
-
SBR 乳膠年產能約 1.8 萬噸
公司於 2023 年積極推動擴廠計畫,投入約 24.5 億元新建 12 條生產線,主要針對 NBR 乳膠 產能擴充,以因應全球醫療手套市場的成長與供應鏈需求。
生產效率提升
申豐積極導入 AI 技術於乳膠製程中,與國內多所知名大學合作,透過 AI 智慧製造提升生產效率與能耗管理。這些技術改進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良率與穩定性,強化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市場銷售與區域佈局
申豐產品銷售以外銷為主。2022 年銷售區域比重顯示,亞洲市場佔比高達 78%,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印度、東南亞等經濟快速成長區域,內銷則佔 19%。
-
SBR 乳膠:申豐為台灣最大 SBR 乳膠供應商,與中華紙漿等大廠長期合作,於國內 SBR 乳膠市場佔據九成市占率。
-
NBR 乳膠:在全球 NBR 乳膠市場,申豐亦佔有約 5% 至 6% 的市場份額,為全球第七大製造商。主要客戶涵蓋全球前三大醫療及工業手套製造商。
營運表現與財務分析
申豐近年營運在經歷低谷後顯著回溫,受惠於手套市場需求復甦,2024 年營收獲利大幅成長:
-
營收表現:
-
2024 年全年合併營收達 17.06 億元,年增率高達 90.78%,超越 2022 及 2023 年全年營收,展現強勁成長動能。
-
2025 年 1 月單月營收 1.09 億元,年增 105.13%,延續復甦勢頭。
-
2024 年 12 月單月營收 1.43 億元,年增 57.89%。
-
2024 年 11 月單月營收 1.83 億元,年增 164.06%。
-
2024 年 8 月單月營收 2.08 億元,年增 182.53%,創下亮眼成績。
-
公司表示 2024 年營運開低走高,下半年優於上半年,手套廠開工率持續攀升。
-
-
獲利能力:
-
2024 年成功轉虧為盈,稅後淨利約 1.05 億元,每股盈餘 (EPS) 為 0.99 元 (2023 年為每股虧損 1.02 元)。
-
2024 年營業毛利年增近 6 倍 (596.55%),毛利率提升至 8.72%。
-
2024 年第四季乳膠本業已接近損益兩平,整體營業虧損大幅收斂 (第四季每股虧損收斂至 0.09 元)。
-
業外收益主要來自金融商品利息收入。
-
2024 年第三季單季 EPS 達 0.94 元,營運績效顯著提升。
-
董事會決議 2024 年度擬配發現金股利 1 元,顯示對未來營運信心及回饋股東意願。
-
-
財務健康狀況:
-
營運現金流轉正,2024 年營業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約 1.52 億元。
-
財務結構穩健,負債比率低 (2024 年底負債總計約 3.8 億元,資產總計約 65.4 億元)。
-
近三年損益表摘要 (單位:新台幣千元)
項目 | 2024 全年 | 2023 全年 | 2022 全年 |
---|---|---|---|
營業收入 | 1,706,000 | 894,000 | 1,693,000 |
營業毛利 | 148,800 | 21,400 | 135,000 |
營業利益 | -26,700 | -143,788 | -109,000 |
稅前淨利 | 130,000 | -137,489 | -79,000 |
稅後淨利 | 105,000 | -107,958 | -65,000 |
每股盈餘 (元) | 0.99 | -1.02 | -0.62 |
毛利率 | 8.72% | 2.39% | 7.97% |
營業利益率 | -1.56% | -16.08% | -6.44% |
純益率 | 6.15% | -12.08% | -3.84% |
註:上表部分數據為根據新聞報導推估或簡化,實際數字以公司正式財報為準。
近兩年資產負債表摘要 (單位:新台幣千元)
項目 | 2024/12/31 (估) | 2023/12/31 |
---|---|---|
資產總額 | 6,540,000 | 6,300,000 |
負債總額 | 380,000 | 470,000 |
權益總額 | 6,160,000 | 5,830,000 |
負債比 | ~5.8% | ~7.5% |
每股淨值 (元) | ~58.1 | ~55.0 |
註:上表部分數據為根據新聞報導推估或簡化,實際數字以公司正式財報為準。
產業趨勢與競爭態勢
產業發展趨勢
圖(12)未來發展方向(資料來源:申豐公司網站)
全球合成乳膠產業正經歷轉型,主要趨勢包括:
-
醫療手套市場復甦:全球醫療手套市場在經歷疫情後的庫存調整期後,2024 年需求顯著回溫。手套去庫存告一段落,東南亞主要手套生產國產能利用率提升,帶動上游 NBR 乳膠需求。
-
環保永續意識提升:綠色建材與環保材料需求持續增長,水性、無甲醛產品成為市場主流,為 SBR 乳膠帶來新機會。
-
新能源材料興起:電動車市場快速發展,帶動鋰電池相關材料需求,SBR 乳膠作為鋰電池負極黏著劑的應用前景看好。
-
智慧製造應用:導入 AI 等技術優化生產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成為產業趨勢。
市場機會與挑戰 (大環境評估)
利多因素:
-
全球醫療手套需求回溫:疫情後需求穩定增長,庫存去化帶動訂單恢復。
-
美國對中國手套加徵關稅預期:有望為馬來西亞及台灣相關廠商帶來轉單效應,法人預期 2025 年第二季後手套價格可能上調,有利申豐改善盈利。
-
環保趨勢:綠色建材、無甲醛接著劑需求增長,申豐在此領域具備優勢。
-
新能源車材料:切入電動車供應鏈,開拓新成長動能。
-
AI 技術導入:提升生產效率與成本控制能力。
利空因素/挑戰:
-
原物料價格波動:丁二烯等石化原料價格高漲,壓縮獲利空間。
-
手套價格競爭:儘管需求回溫,但市場價格競爭依然激烈,手套售價仍可能低於部分廠商成本,產業整併壓力仍在。
-
國際競爭激烈:面對 BASF、LG Chem、Synthomer 等國際大廠及國內南帝的競爭。
主要競爭對手與市場地位
-
國際競爭對手:德國 BASF、韓國 LG Chem、美國 Trinseo、英國 Synthomer、韓國 Kumho、日商 Asahi Kasei 及 Zeon。
-
國內競爭對手:南帝公司 (2108)。
-
市場地位:
-
台灣最大 SBR 乳膠供應商 (市佔率約 90%)。
-
全球第七大 NBR 乳膠製造商 (市佔率約 5-6%)。
-
全球第十一大 SBR 乳膠製造商。
-
申豐憑藉技術專業、環保產品開發、穩固客戶關係及產能擴充,積極應對市場競爭。
未來發展策略與展望
申豐積極規劃綠色產品轉型,未來將持續專注於三大發展方向:
-
深化核心本業:
-
擴大 NBR 乳膠產能:掌握醫療手套市場復甦契機,提升市佔率。
-
拓展 SBR 乳膠應用:鞏固紙業市場,強化綠色建材(無甲醛接著劑)及新能源材料(鋰電池負極黏著劑)佈局。申豐已成為大中華地區唯一供應無甲醛木工膠原料廠商。
-
開發特規產品:鎖定水性、抗腐蝕、抗溶劑、高強度等特規乳膠,建立市場區隔,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
-
產業整合與合作:
-
持續與上下游夥伴緊密合作,鞏固供應鏈。
-
與大學及研究機構合作,導入 AI 等先進技術,提升研發與生產效率。
-
-
產能拓展與全球佈局:
-
完成屏東廠擴產計畫,提升整體產能。
-
持續拓展國際市場,特別是亞洲新興市場。
-
圖(13)建立市場區隔-開發特規乳膠手套(資料來源:申豐公司網站)
市場法人普遍看好申豐 2025 年營收持續反彈,認為手套產業復甦及新能源材料佈局將帶動公司營運重回成長軌道。
近期重大事件與市場動態
-
營運轉盈:2024 年營收獲利顯著改善,成功轉虧為盈,EPS 達 0.99 元。
-
股利政策: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 1 元,顯示對未來信心。
-
AI 製程導入:積極推動 AI 技術應用於乳膠生產,提升效率。
-
手套市場回溫:受惠下游庫存去化及需求恢復,帶動 NBR 乳膠出貨。
-
原料成本壓力:丁二烯等原料價格上漲,對獲利造成挑戰。
-
股價反應:市場對公司轉型與復甦反應正面,股價在相關利多消息下有所表現 (如 2024 年 11 月、2025 年 2 月)。
重點整理
申豐特用應材憑藉其在合成乳膠領域的專業技術與穩健經營,成功抓住手套市場復甦的契機,2024 年營運表現顯著提升,順利轉虧為盈。公司財務狀況改善,現金流轉正,並決議配發股利。
展望未來,公司將持續深耕健康醫療(NBR 手套)與環境友善材料(SBR 綠建材、新能源)領域,並積極開發特規產品,以建立市場區隔,提升競爭優勢。透過導入 AI 技術優化生產、擴充產能及拓展新應用市場,申豐已為下一階段的成長做好準備。
儘管面臨原物料價格波動及市場競爭的挑戰,但在手套市場需求回暖及綠色、新能源材料趨勢的雙重加持下,申豐的未來發展仍值得期待。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申豐特用應材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2.27)
本研究主要參考法說會簡報的公司簡介、產品銷售、營運概況、營運展望及財務數據。
- 申豐特用應材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財務報告 (或相關公告)
本文的財務分析主要依據此份財報,包含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等關鍵財務數據。
- 申豐特用應材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參考永續發展章節,了解公司在環保方面的努力與承諾。
新聞報導
- MoneyDJ理財網新聞(2025.01.11, 2025.03.25 等)
報導營收、獲利、股利、產業動態及法人看法。
- 鉅亨網新聞(2025.01.09 等)
報導營收數據、市場分析及公司展望。
- 工商時報新聞(2024.12.12, 2024.08.13, 2024.07.31, 2025.02.26 等)
報導營收、獲利、產業趨勢及競爭對手動態。
- 經濟日報新聞(2024.11.06, 2024.08.13, 2024.03.22 等)
報導股價反應、營運分析及市場展望。
- 中央社新聞(2024.10.11 等)
報導營收數據。
- Yahoo奇摩股市新聞 (彙整各媒體報導)
研究報告
- UAnalyze 投資研究報告(2024.12)
提供產業分析、競爭優勢及未來展望等資訊。
- 富邦證券產業研究報告(2024.12)
提供產業分析、財務預測及投資評等。
- 凱基證券投資分析報告(2025.01)
提供產業分析、營運策略及市場評價。
- MoneyDJ 理財網 – 公司基本資料 (Wiki)
提供公司沿革、產品、市場地位、原物料、產能等基本資訊。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4 年至 2025 年第一季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部分財務數據可能為根據新聞報導推估,請以公司正式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