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9938 百和(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5 月 20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度解析台灣百和(9938)的公司概況、發展歷程、核心業務、市場營運、財務狀況以及近期營運。台灣百和作為全球最大的黏扣帶製造商,已從 OEM 成功轉型為 ODM 供應商,產品線多元,應用廣泛。公司透過全球佈局、垂直整合及ODM設計導向三大經營模式,與 Nike、Adidas 等國際運動品牌建立長期合作關係。近期營運方面,受惠於客戶訂單增溫及各國工廠營收增長,營收與獲利能力均呈現成長趨勢。重點關注事件包括:印尼新廠投產、台灣二廠智能化改建、以及印度設廠評估。
綜合來看,台灣百和基本面健康,但客戶集中度較高。市場前景看好,惟需留意法人動向及產業競爭。本文重點在於深入剖析台灣百和的競爭優勢、成長動能以及潛在風險評估,為股票投資者提供全面性的參考資訊。
圖(2)9938 百和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3)9938 百和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公司簡介
台灣百和工業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Paiho Limited),股票代號 9938,創立於 1979 年,發跡於彰化和美,由鄭森煤先生及其兄弟共同創立,前身為三合興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初期以生產黏扣帶與鬆緊帶起家,並以自有品牌「三鉤牌」黏扣帶行銷全球,迅速在市場建立口碑。歷經四十餘年的發展,台灣百和已從傳統的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代工廠,成功轉型為具備設計能力的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供應商。不僅穩居全球最大的黏扣帶製造商寶座,更積極拓展產品線與應用領域,朝向多元化發展邁進,展現強勁的企業韌性與成長潛力。公司網址為:https://www.paiho.com/。
基本概況
觀察台灣百和(9938)的基本面,截至目前股價為 58.1 元,預估本益比為 11.2 倍,預估殖利率為 4.24%,預估現金股利為 2.47 元,報表更新進度為月報。
圖、9938 百和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EPS 熱力圖呈現了台灣百和歷年 EPS 的變化,顏色越深代表數值越高。
圖(4)9938 百和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5)9938 百和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9938 百和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股價走勢圖分別呈現了日、週、月的股價變化,可觀察不同時間週期的股價趨勢。
發展歷程
台灣百和的發展軌跡清晰地反映了台灣紡織業傳統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
1979 年:三合興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奠基於黏扣帶及鬆緊帶的生產製造。
-
1985 年:與荷蘭維克羅工業公司(Velcro Industries B.V.)合資成立台灣百和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引進國際技術與管理經驗。
-
1990 年:結束與維克羅工業的合作關係,轉型為本土企業自主經營,開啟獨立發展新頁。
-
2001 年:台灣百和於台灣證券交易所(TWSE)掛牌上市 (股票代號:9938),成功進入資本市場,為後續擴張奠定資金基礎。
全球佈局
為貼近全球市場脈動並有效服務客戶,台灣百和在全球範圍內策略性地佈建生產基地與行銷據點,形成綿密的營運網絡:
-
生產基地:
-
台灣彰化(總部及研發中心、黏扣帶廠)
-
中國無錫、東莞(百和興業 – KY,股票代號:8404)
-
越南胡志明市、黎明春、平陽
-
印尼(近年重點擴廠區域)
-
行銷據點與發貨倉庫:
-
台灣
-
中國東莞、無錫
-
越南
-
北美波特蘭(服務 Nike 等重要客戶)
核心業務分析
主要產品與服務
台灣百和的產品組合極具廣度與深度,除核心的黏扣帶、織帶、鬆緊帶外,亦延伸至射出鉤、反光材料、2D/3D 商標、配料加工及竹炭產品等多樣化領域,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採購的便利性與整合性解決方案。
-
核心產品:
-
黏扣帶(Hook and Loop Fasteners):包含傳統黏扣帶、特殊功能黏扣帶(如防火、醫療級)。
-
織帶/鞋帶(Webbing/Shoelaces):各式材質、寬度、功能的織帶與鞋帶,應用廣泛。
-
鬆緊帶(Elastic Bands):提供不同彈性、寬度、材質的鬆緊帶。
-
多元產品線:
-
射出鉤(Molded Hook):塑膠材質的鉤面,設計更靈活,應用於高端產品。
-
反光材料(Reflective Materials):提升夜間可見度,應用於運動服飾、戶外用品。
-
2D/3D 商標(2D/3D Logos):客製化品牌標識,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
配料加工(Accessory Processing):提供相關配件的整合加工服務。
-
竹炭產品(Bamboo Charcoal Products):具備除臭、吸濕等功能,應用於鞋材、紡織品。
上述產品廣泛應用於鞋類、成衣、醫療器材、3C 電子配件、汽車內飾、航空座椅、軍事用品等多重領域,充分展現台灣百和產品線的多元性與市場滲透力。
圖(6)主要產品 (資料來源:百和公司網站)
圖(7)魔鬼氈 (資料來源:百和公司網站)
圖(8)數位提花 (資料來源:百和公司網站)
圖(9)彈力布料 (資料來源:百和公司網站)
圖(10)針織經編緹花 (資料來源:百和公司網站)
圖(11)產品應用市場 (資料來源:百和公司網站)
產品系統與應用領域
圖(12)各年度推出之主要產品 (資料來源:百和公司網站)
台灣百和的產品應用範疇廣闊,可細分為以下五大主要應用領域:
-
鞋類與成衣(營收佔比約 80%):
-
應用產品:黏扣帶、織帶/鞋帶、鬆緊帶、針織經編緹花網布、四面彈性鞋面布。
-
應用說明:作為運動鞋、休閒鞋及各式服飾的關鍵輔料,提供品牌客戶在設計、功能與舒適度上的多元選擇,是公司營收的最主要來源。
-
-
醫療器材(營收佔比約 2.1%):
-
應用產品:醫療級黏扣帶(貼而美系列)、特殊功能鬆緊帶。
-
應用說明:應用於血壓計臂帶、醫療護具、紙尿褲固定帶、手術服等,須符合醫療級的嚴格標準與認證。
-
-
航空產業:
-
應用產品:射出鉤、高強度織帶、止滑布。
-
應用說明:應用於飛機座椅頭枕固定、地毯固定、安全帶等,需滿足航空業對材料強度、阻燃性及耐用性的高規格要求。
-
-
軍事用品:
-
應用產品:高強度特殊黏扣帶、軍規織帶。
-
應用說明:應用於軍服臂章、軍用背包、戰術背心、防彈背心等,強調材料的耐磨、抗拉扯及隱蔽性。近期接獲國防部防彈背心專案訂單。
-
-
電子與 3C 配件(營收佔比約 4.7%):
-
應用產品:黏扣帶、織帶、彈性束帶、反光觸控條。
-
應用說明:應用於平板電腦保護套、電子書封套、VR 頭帶(如宏達電產品)、線材整理束帶等,提供電子產品周邊所需的固定、保護與裝飾功能。
-
技術與創新
台灣百和視技術研發為核心競爭力,持續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新產品開發、製程優化與專利佈局,以維持市場領先地位。
-
專利佈局:截至 2024 年 3 月底,集團已累積取得 340 項各國專利,涵蓋材料、結構、製程等多個面向,構築堅實的技術護城河。
-
創新產品亮點:
-
針織經編緹花網布:一體成型織造,具備優異的透氣性與輕量化特性,毛利率高,已成為重要成長動能。
-
四面彈性鞋面布/鬆緊帶:縱橫向高延展性(達 180%),可取代傳統拼接工藝,應用於鞋面及機能服飾。
-
再生聚酯(rPET)織帶:採用回收寶特瓶製成,通過 Adidas Primegreen 等環保認證,符合永續趨勢。
-
抗菌鞋帶/織帶:添加竹炭紗與銀離子,通過 SGS 抗菌認證,滿足健康意識需求。
-
反光觸控條:結合反光與觸控功能,應用於智慧穿戴與運動產品。
-
快扣式鞋扣:創新結構設計,提升穿脫便利性。
-
輕量化局部鏤空蟬翅系列:兼具輕量化與設計美感。
-
天蠶布系列:具備獨特觸感與機能性。
-
七彩雷射貼膜 IK 鞋帶:外觀吸睛,提升產品價值感。
-
CMYK 數位直噴技法:應用於反光材料與環保系列產品的圖案印製,提升設計靈活性與產品附加價值。
經營模式
台灣百和的成功,歸因於其獨特的三大經營模式特點:
-
ODM 設計導向:從早期 OEM 代工成功轉型為 ODM 設計製造,深度參與客戶產品開發流程,與 Nike、Adidas 等國際運動品牌建立長期策略夥伴關係,共同研發創新材料與應用,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客戶黏著度。
-
垂直整合能力:整合從上游紗線、染整,到中游織造、加工,再到下游多元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有效掌握成本控制、品質控管與交期,提升整體營運效率與競爭力。 根據公司計畫,將改建舊染整廠為智能化新廠,預計 2025 年完成,可見其持續強化垂直整合能力的決心。
-
全球佈局:生產基地與行銷據點遍佈亞洲、美洲,形成全球化的生產與銷售網絡,能夠就近服務客戶、快速響應市場變化,並有效分散地緣政治風險。
市場與營運分析
營收結構分析
產品營收佔比
依據公司 2025 年 2 月自結營收資料(前 2 個月累計),產品營收結構(不含房地產)呈現以織帶/鞋帶及針織經編緹花為主的格局:
-
織帶/鞋帶:佔比 45.3%,仍為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受惠於鞋類市場回溫。
-
針織經編緹花:佔比快速提升至 20.3%,顯示高毛利新產品的強勁成長動能,未來佔比有望持續提高。公司預估針織經編緹花營收占比未來有望再提高,因新產品產能拉高。
-
黏扣帶:佔比 13.8%,作為傳統核心產品,貢獻穩定營收。
-
鬆緊帶:佔比 12.9%,應用於鞋類與成衣,需求穩健。
-
射出帶(塑膠黏扣帶):佔比 7.4%,應用領域拓展至醫療、航空等,具備成長潛力。
-
其他:佔比 0.3%。
區域營收佔比
依據 2024 年前 4 月的區域營收數據(含房地產收入),台灣百和的營收高度集中於亞洲市場:
-
百和 – KY(中國廠區):營收佔比最高,達 44%,突顯中國生產基地與市場的重要性,但房地產收入已歸零。
-
越南百和:營收佔比 30%,為東南亞市場的核心生產基地與營收貢獻者。
-
台灣百和:營收佔比 15%,除台灣內需外,亦負責高階產品研發與生產。
-
印尼百和:營收佔比 8%,隨著印尼新廠產能逐步開出,預期未來營收佔比將顯著提升。
-
北美百和:營收佔比 3%,主要為服務與行銷據點,反映歐美市場仍有較大拓展空間。
客戶結構與價值鏈分析
主要客戶
台灣百和的客戶群涵蓋全球頂尖運動品牌、大型成衣代工廠及醫療器材製造商。其中,前兩大客戶 NIKE 與 Adidas 合計佔營收比重約 41.9%(Adidas 22.6%, Nike 19.3%),顯示客戶結構相對集中,但也反映了公司在核心客戶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
圖(13)主要知名客戶 (資料來源:百和公司網站)
-
運動品牌:
-
Adidas (愛迪達)
-
NIKE (耐吉)
-
On Running
-
HOKA
-
Puma (彪馬)
-
New Balance (新百倫)
-
Under Armour (UA)
-
Reebok (銳跑)
-
Skechers
-
代工廠(直接或間接):
-
豐泰
-
寶成
-
聚陽
-
儒鴻
-
年興
-
廣越
-
宏福
-
清祿
-
隆典
-
萬邦
-
中菲
-
其他利基市場客戶:
-
醫療器材廠
-
汽車零組件廠
-
軍事用品供應商
-
3C 品牌廠(如宏達電)
價值鏈定位
在複雜的紡織產業鏈價值鏈中,台灣百和定位於中游的關鍵輔料與材料供應商,向上連結原物料供應商,向下服務品牌客戶與終端產品製造商。
-
上游供應鏈:
-
主要原料:尼龍絲/複絲、聚酯纖維、天然/合成橡膠、環保回收料(rPET)等。
-
成本結構:尼龍絲約佔成本 40-50%,與油價連動;聚酯纖維佔 30-35%;橡膠佔 15-20%。
-
因應策略:透過長約鎖價、區域採購(印尼聚酯成本較低)、開發替代材料(TPE)來管理原物料波動風險。
-
中游製造:
-
核心能力:台灣百和進行黏扣帶、織帶、鬆緊帶、射出鉤、針織緹花網布等的研發、設計與生產製造。
-
附加價值:提供客製化設計、快速打樣、品質控管、全球交貨等服務。
-
下游應用:
-
主要客戶:國際運動品牌(Adidas、Nike)、大型鞋類/成衣代工廠(豐泰、寶成)。
-
終端產品:運動鞋、服飾、醫療護具、汽車安全帶、VR 頭帶、軍用裝備等。
生產基地與產能
台灣百和在全球 strategically 佈局生產基地,以達到產能最適化、風險分散化、客戶服務在地化的目標。截至 2024 年底,各基地產能佔比與定位如下:
-
台灣彰化廠(產能佔比:14-15%):
- 定位:集團營運與研發總部,專注於高階產品如醫療級黏扣帶、車用織帶、3C 應用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台灣二廠已完成智能化改建,導入 AI 分揀與光學檢測,提升良率與效率。
-
中國無錫/東莞廠(百和興業-KY,產能佔比:44-45%):
- 定位:主要生產基地,供應傳統黏扣帶、織帶、鬆緊帶,服務中國內需市場及亞太區品牌代工廠。近年製造業務已取代房地產成為主要營收來源。
-
越南廠(胡志明/平陽/黎明春,產能佔比:29-30%):
- 定位:東南亞核心生產基地,主力生產針織經編緹花網布、四面彈鞋材等高附加價值產品,就近供應 Adidas、Nike 等品牌在越南的代工體系。
-
印尼廠(產能佔比:8-9%,目標 15%):
- 定位:新興重點擴廠基地,生產黏扣帶、鬆緊帶、織帶及經編緹花網布。第 4、5 期產線已於 2024 年底陸續完工,預計 2025 年全面投產。
產能擴充與調整計畫:
-
印尼新廠全面投產:
-
預計 2025 年可貢獻 15-20 億元新台幣營收。
-
將使集團總產能提升 20-30%。
-
可利用印尼當地較低的聚酯纖維採購成本(較越南低 8-10%),優化成本結構。
-
使集團非中產能佔比突破 50%,符合供應鏈移轉趨勢。
-
-
台灣二廠智能化效益:
-
舊染整廠改建完成,提升高階產品生產效率與品質。
-
聚焦醫療、3C 利基市場。
-
-
印度設廠評估:
- 為配合客戶分散風險需求,預計 2025 年啟動印度設廠可行性評估,優化南亞市場布局。
競爭優勢與市場地位
競爭優勢分析
台灣百和能在競爭激烈的紡織輔料市場中脫穎而出,穩居龍頭地位,主要憑藉以下五大核心競爭優勢:
-
技術研發與創新能力:
-
掌握黏扣帶、織帶、緹花網布等核心技術,持續投入研發(專利數達 340 項)。
-
與國際品牌客戶建立深度合作,進行同步設計與材料開發(ODM 模式)。
-
不斷推出高附加價值新產品(如四面彈、抗菌紗、rPET 材料)。
-
-
卓越的產品品質與認證:
-
產品品質深獲 Adidas、Nike 等一線品牌客戶的長期信賴。
-
通過 ISO 9002、ISO/TS16949(車規)、ISO 13485(醫療)等多項國際品質與產業認證。
-
-
全球化運籌與產能佈局:
-
生產基地遍及台灣、中國、越南、印尼,行銷據點觸及北美,形成全球供應網絡。
-
靈活調配各廠區產能,有效分散風險,並能快速回應不同區域客戶需求(非中產能 >50%)。
-
-
完整多元的產品線:
-
提供從黏扣帶、織帶、鬆緊帶到射出鉤、緹花網布、反光材料等一站式購足服務。
-
滿足客戶在不同產品應用上的多元需求,提升客戶採購便利性與依賴度。
-
-
供應鏈管理與生產效率:
-
導入自動化倉儲管理系統,降低庫存成本與損失。
-
推動生產基地智能化升級(如台灣二廠、印尼新廠),提升生產效率與良率(緹花網布良率達 99.5%)。
-
市場競爭態勢
作為全球最大的黏扣帶製造商,台灣百和在市場上仍須面對來自國內外不同層級競爭者的挑戰。
-
主要國際競爭對手:
-
Velcro® (瑞士/荷蘭):黏扣帶發明者,品牌知名度極高,在高階工業、醫療、航空市場具領導地位,近期於印度設廠,是高端市場的主要競爭者。
-
3M (美國):多元化科技公司,其黏扣帶產品線完整,通路廣泛,品牌力強。
-
-
主要台灣競爭對手:
- 聯合耐隆 (1404)、裕和 (1411)、裕成 (1412)、金洲 (4417)、耀億 (4430)、三勝 (6503)等,各具利基市場或特定客戶群。
-
中國及其他地區競爭者:
- 眾多中小型廠商以低價策略搶佔標準品市場,尤其在黏扣帶領域(報價可低 15-20%),對百和在中低階市場造成價格壓力。
-
市場佔有率與定位:
-
全球黏扣帶市場:百和市佔率約 15-18%,定位於中高階市場,僅次於 Velcro®。
-
台灣黏扣帶市場:市佔率估計超過 30%。
-
品牌鞋材供應鏈:在 Adidas、Nike 織帶/鞋帶供應鏈中佔比約 20-25%;在新興品牌如 On Running 的經編緹花網布滲透率超過 80%。
-
-
替代技術威脅:
- 一體成型鞋面技術(如 Flyknit)可能減少傳統織帶使用量,百和透過開發整合性功能織帶(如智能感測)及拓展緹花網布應用來因應。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綜合近期公司公告、法說會資訊及新聞報導,可歸納出影響台灣百和營運的幾項重大事件:
-
營運顯著復甦 (2024 全年 ~ 2025 Q1):
-
2024 年合併營收達 154.62 億元(年增 24.24%),創歷史第三高。自結稅後淨利 14.16 億元(年增 144%),EPS 4.76 元。
-
2025 年前 2 月合併營收 26.21 億元(年增 21.22%),延續成長態勢。
-
主要動能來自 Adidas、Nike 等品牌客戶庫存調整結束,訂單回溫;以及針織經編緹花網布等高毛利產品出貨暢旺。
-
-
印尼廠擴產順利推進 (2024 Q4 ~ 2025 Q1):
-
第 4、5 期新產線於 2024 年底至 2025 年 Q1 陸續完工及設備進駐。
-
預計 2025 年起可顯著貢獻營收(預估 15-20 億元),並提升集團整體產能與成本效益。
-
市場高度關注印尼廠量產後的實際貢獻度。
-
-
股利政策維持穩健 (2025 Q1):
- 董事會決議 2024 年度配發現金股利 3 元,配發率 63.1%,雖較前一年略降,但仍維持穩定配息政策,殖利率約 4-5%。
-
高階產品佔比提升 (持續中):
-
針織經編緹花網布 2025 年前 2 月營收佔比已達 20.3%,顯示產品組合優化策略奏效。
-
持續拓展車用(Tesla 認證)、醫療(ISO 13485)、3C 等利基市場應用。
-
-
跨足醫療復健產品評估 (2024 Q2 提出):
- 公司曾於 2024 年中提出計劃跨足醫療復健產品領域,並規劃在新廠辦大樓設立部門及申請認證。此計畫的後續進展與具體投入值得追蹤。
-
籌碼面變化 (2025 Q1):
- 外資於 2024 年 Q4 至 2025 年 Q1 呈現買超趨勢,顯示對公司復甦與擴產效益的認可。近期則出現土洋對作現象,股價波動加劇。
未來發展策略展望
短期發展計畫 (1-2 年)
-
最大化印尼廠效益:確保 2025 年印尼新廠產能順利開出並達標,充分利用其成本優勢與產能,滿足東協市場訂單需求。
-
提升高毛利產品比重:
-
持續擴大針織經編緹花網布、梭織緹花布、四面彈性布等高單價、高毛利產品的市場滲透率,目標 2025 年緹花網布營收佔比達 20% 以上。
-
加速 rPET 環保材料、抗菌紗線等機能性產品的推廣。
-
-
深化核心客戶關係:鞏固與 Adidas、Nike 等核心客戶的合作,爭取更多新款式、新材料的開發項目;同時積極拓展 On Running、HOKA 等高成長新興品牌訂單。
-
拓展利基應用市場:加強在車用(Tesla 供應鏈)、醫療、軍工、3C 等領域的業務開發,降低對鞋類與成衣市場的依賴度,目標 2025 年車用佔比達 5%。
-
優化營運效率:持續推動台灣、越南、印尼廠區的自動化與智能化升級,提升生產效率、良率,並有效控管勞動力成本。
中長期發展藍圖 (3-5 年)
-
全球產能再優化:
-
評估印度設廠的可行性,建立南亞生產基地,更貼近客戶需求並進一步分散地緣風險。
-
持續優化現有中國、越南、印尼產能配置,依據市場趨勢與成本效益動態調整。
-
-
強化技術領導地位:
-
加大研發投入,聚焦於智慧紡織材料(如整合感測器)、永續環保材料(生物基、可降解)、超高性能材料(更高強度、更輕量化)的開發。
-
建立更深層次的策略技術聯盟,與學術界、研究機構或上下游夥伴共同突破關鍵技術。
-
-
多元化營運觸角:
-
若評估可行,逐步落實醫療復健產品的事業佈局,從材料供應延伸至終端產品或解決方案。
-
探索其他具備綜效的潛在新興應用領域。
-
-
深化 ESG 永續實踐:
-
全面推動綠色製造,降低碳排放與水資源消耗,取得更多國際環保認證(如碳足跡、水足跡)。
-
擴大循環經濟應用,提高回收材料使用比例,開發易於回收或生物可分解的產品。
-
強化公司治理與社會責任,提升企業長期價值。
-
投資價值綜合評估
投資優勢
-
產業龍頭地位:全球最大黏扣帶製造商,市佔率領先,具備規模經濟與品牌優勢(三鉤牌)。
-
技術創新領先:研發實力堅強(專利數 340 項),持續推出高毛利創新產品(如經編緹花網布、四面彈),建立技術護城河。
-
全球化營運網絡:生產基地遍佈亞洲(台灣、中國、越南、印尼),行銷服務觸及北美,具備全球供應與風險分散能力,非中產能佔比高。
-
穩固的客戶關係:與 Adidas、Nike 等國際一線品牌建立長期 ODM 合作關係,訂單相對穩定,並積極拓展高成長新興品牌。
-
顯著的成長動能:
-
受惠運動產業復甦與品牌庫存回補。
-
印尼新廠 2025 年全面投產,帶來顯著產能與營收增長。
-
高毛利產品(針織緹花網布)佔比持續提升,優化獲利結構。
-
積極拓展車用、醫療等利基市場。
-
-
永續發展趨勢:積極投入環保材料(rPET)開發與綠色製造,符合全球 ESG 趨勢,有利爭取品牌客戶訂單。
風險提示
-
客戶集中風險:營收高度依賴 Adidas、Nike 等少數大客戶(合計佔比逾 40%),單一客戶訂單波動對營運影響較大。
-
原物料價格波動風險:主要原料如尼龍、聚酯、橡膠等價格受油價、供需、區域價差影響,可能侵蝕毛利率。
-
匯率波動風險:營收以外銷為主,新台幣或其他主要貨幣匯率大幅波動將影響獲利表現。
-
市場競爭加劇風險:黏扣帶、織帶市場面臨中國廠商低價競爭;高階市場則有 Velcro® 等國際大廠競爭;新技術(如一體成型鞋面)可能帶來替代威脅。
-
新興市場與新事業風險:印尼、印度等新興市場佈局可能面臨政策、法規、勞動力等不確定性;跨足醫療等新事業領域亦存在學習曲線與市場開拓挑戰。
-
地緣政治風險:全球生產基地佈局雖能分散風險,但各區域的地緣政治不穩定仍可能對供應鏈造成干擾。
重點整理
-
全球黏扣帶龍頭:台灣百和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黏扣帶供應商,並在織帶、鞋帶、鬆緊帶等領域具備領先地位。
-
多元產品與應用:產品線從傳統輔料延伸至高機能網布、射出鉤、反光材料等,廣泛應用於鞋類、成衣、醫療、車用、軍工、3C 等多元市場。
-
技術創新驅動:以 ODM 模式與客戶深度合作,持續投入研發,擁有 340 項專利,針織經編緹花網布、四面彈、rPET 材料為近年技術亮點。
-
全球化產能佈局:生產基地 strategically 分佈於台灣、中國、越南、印尼,2025 年印尼廠全面投產後,非中產能將超過 50%。
-
營運復甦成長:受惠品牌客戶庫存回補與訂單增溫,2024 年營收獲利顯著成長,2025 年展望樂觀,法人預估 EPS 可達 6 元以上。
-
擴產效益可期:印尼新廠將是未來 1-2 年主要成長動能來源,預期貢獻顯著營收並優化成本結構。
-
利基市場拓展:積極切入車用(Tesla 認證)、醫療等高附加價值領域,尋求新成長曲線。
-
永續發展實踐:重視 ESG,投入綠色製造與環保材料開發,符合產業趨勢。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台灣百和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2.03)
本研究主要參考法說會簡報之公司簡介、產品應用、營運概況、財務數據、產能佈局、未來展望等資訊,簡報由台灣百和官方發布,提供最新且權威的公司營運資訊。
- 台灣百和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本研究參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以了解公司在 ESG(環境、社會、治理)永續發展方面的具體作為與目標。
- 台灣百和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年報及各季度財務報告
本研究參考年報及財報,以獲取詳細的財務數據、營運分析、股東結構、董事會資訊等。
- 台灣百和興業-KY(8404)相關公告與財務報告
參考子公司百和興業-KY 的財務表現與業務狀況,以了解其對母公司的貢獻與影響。
網站資料
- 台灣百和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本研究參考公司官方網站,以取得公司基本資料、產品詳細介紹、全球據點、發展里程碑、最新消息等公開資訊。
- 公開資訊觀測站(MOPS)
查詢公司每月營收、重大訊息、法人說明會資訊、股東會資料、財務報告等即時公告。
- MoneyDJ 理財網 – 財經百科 – 台灣百和
參考 MoneyDJ 理財網關於台灣百和之公司簡介、歷史沿革、營業項目、市場銷售與競爭、上下游關係等資訊。
- NStock 網站 – 台灣百和做什麼
參考 NStock 網站關於台灣百和之公司沿革、經營策略、近期營運概況等補充資訊。
- 其他財經資訊平台(如鉅亨網、Yahoo 奇摩股市、HiStock 嗨投資等)
參考相關平台提供的公司基本資料、股價資訊、新聞報導、法人持股等補充數據。
研究報告
- UAnalyze 報告平台 – 台灣百和個股報告
參考 UAnalyze 平台關於台灣百和之個股分析報告,以佐證營收結構、客戶分析、未來展望等內容。
- 券商研究報告(如永豐投顧、新光證券、元大投顧、凱基證券等)
參考各券商發布的個股研究報告,以了解法人機構對公司營運的預估、評價、投資建議及關注焦點。
- CMoney 研究團隊報告與理財寶 APP 資訊
參考 CMoney 相關平台提供的法人預估、市場共識、籌碼分析等數據。
- FactSet 調查數據
參考 FactSet 提供的機構法人對公司 EPS 及目標價的共識預測。
新聞報導
- 經濟日報、工商時報、聯合新聞網等主要財經媒體報導
參考各大媒體關於台灣百和營收發布、擴產計畫、法說會內容、客戶動態、市場趨勢等相關新聞報導,以掌握最新市場動態與公司訊息。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4 年底至 2025 年 4 月期間可得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市場分析及預測均來自上述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新聞報導及財經資訊平台。部分市場佔有率、成本結構、技術細節等數據若無官方明確揭露,則參考法人報告或行業推估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