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鉅科技(3630):光學鏡頭製造的技術領航者

圖(1)個股筆記:3630 新鉅科(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24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剖析新鉅科技[3630.TWO]的公司概要、發展歷程、核心業務、市場營運與未來展望。新鉅科技成立於 1999 年,專注於光學鏡片光學鏡頭的設計、製造與銷售。透過與群光電子、丘鈦科技等策略夥伴合作,公司不斷強化技術研發與市場拓展,尤其在手機鏡頭物聯網鏡頭應用及 3D 感測鏡頭等領域取得進展。 近期,新鉅科技出售中科廠房、購置外埔廠房,積極活化資產並調整營運策略。 2024 營收表現亮眼,預計創近三年新高。公司出售中科廠房預計於 2025 年第二季認列業外收益,將使全年獲利轉虧為盈。

新鉅科技的基本面分析量化指標可參考下圖:

3630 新鉅科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
圖(2)3630 新鉅科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新鉅科技的質化暨市場面分析可參考下圖:

3630 新鉅科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圖(3)3630 新鉅科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ewmax Technology Co., Ltd.,股票代號:3630.TWO)於 1999 年 8 月 30 日在台灣成立,專注於各式光學應用產品所需之光學鏡片光學鏡頭的設計、製造與銷售。公司總部位於台灣台中市后里區,並在中國東莞設有主要生產基地。新鉅科技以其專業技術和創新能力,在全球光學鏡頭產業中佔據一席之地。公司網址:https://www.newmax.com.tw/

基本概況

新鉅科技(3630.TWO)目前股價約為 19.15 元。從本站繪製的 EPS 預估熱力圖可以看出,市場對於新鉅科每年的 EPS 預估變化。

3630 新鉅科 EPS 熱力圖
圖(4)3630 新鉅科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股價 K 線圖來看,股價走勢圖說明此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而日、週、月等線圖分別代表日、週、月的股價變化。

3630 新鉅科 K線圖(日)
圖(5)3630 新鉅科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3630 新鉅科 K線圖(週)
圖(6)3630 新鉅科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3630 新鉅科 K線圖(月)
圖(7)3630 新鉅科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新鉅科目前的預估殖利率為 0.0%,預估現金股利為 0.0 元。公司的報表更新進度為月報與季報。

創立與早期發展

新鉅科技創立初期,即確立以光學鏡頭設計與製造為核心業務。隨著技術不斷精進與市場需求擴張,公司逐步拓展產品線,涵蓋多元光學應用領域。

重要合作與策略轉型

2004 年,新鉅科技引進群光電子成為策略性投資人,強化其在光學產業的佈局。2017 年,公司再次引進策略性股東,與香港上市公司丘鈦科技(Q Technology, 1478.HK)簽訂私募股票協議,丘鈦科技成為新鉅科技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 30%。透過與丘鈦科技的合作,新鉅科技不僅在資本結構上獲得提升,更進一步強化於手機鏡頭市場的競爭分析

技術研發與市場拓展

新鉅科技持續投入技術研發,並積極拓展產品應用領域。公司在手機鏡頭市場取得成就外,亦不斷開發如 3D 感測鏡頭等新技術,以滿足市場對高科技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近年來,新鉅科技更將觸角延伸至 AR/VR 鏡頭裝置、車用鏡頭及物聯網鏡頭(IoT)應用等領域,展現其多元發展的策略佈局。

新鉅科公司沿革與產品里程碑

圖(8)公司沿革與產品里程碑(資料來源:新鉅科公司網站)

公司變革與現況

為優化資產配置及提升營運效率,新鉅科技近年進行多項公司變革,包含增加資本額、變更登記地址以及出售位於台中后里中科廠房暨總部大樓。2024 年 12 月,公司將中科廠房30.2 億元出售予矽品精密,展現其活化資產、調整營運策略的決心。同時,公司於 2025 年初斥資 6.63 億元於台中外埔廠房區購置廠房及土地,作為新總部及研發中心,預計 2025 年 5 月遷入。公司也積極處分后里中科廠房活化資產,並改善財務分析結構。

核心業務分析

產品系統與應用說明

新鉅科技產品線廣泛,涵蓋六大核心類別,可應用於多元領域:

  1. MP RGB 鏡頭

    • 應用於高階手機鏡頭,具備高畫素、大廣角、小尺寸及摺疊鏡頭等特性。

    • 瞄準大批量、高畫素市場,滿足市場對高階手機鏡頭的需求。

  2. CW 鏡頭

    • 包含 8M5MFHDHDIRHybrid Lens 等多規格產品。

    • 具備超窄 Y 軸尺寸及超低 TTL(Total Track Length)特性,適用於空間受限之應用。

  3. NB 鏡頭

    • 主要應用於筆記型電腦鏡頭,包含窄邊框鏡頭及 AI 應用鏡頭。公司正向看待 2025 年受惠 AI PC 應用,NB 鏡頭用量增加的營運表現。

    • 隨著 AI PC 趨勢興起,NB 鏡頭需求預期將持續成長。

  4. IOT 鏡頭

    • 具備超微型、廣視角及低 TTL 特性,並與策略 IC 夥伴緊密合作。公司也積極布局 VR、AR 等新興應用。

    • 廣泛應用於車用、3D 感測鏡頭AR/VR 鏡頭、消費性電子及物聯網鏡頭裝置,如掃地機器人、無人機、智慧門鎖、IP 攝影機等。

  5. 3D 鏡頭

    • 涵蓋 3D Structure Light(結構光)、xToF(飛時測距)及 AR/VR Pancake Lens 等技術。

    • 應用於 AR/VR 鏡頭裝置、無人機、IP 攝影機、掃地機器人、智慧門鎖及車用領域。

  6. Cover Windows(保護視窗)

    • 提供客製化光學鍍膜,如 AR(防反射)、AF(防指紋)、AS(防污)等。

    • 產品線包含平板電腦相機視窗面板、車用面板、無人機、VR 眼鏡及工業應用視窗。

新鉅科主要產品應用

圖(9)主要產品應用(資料來源:新鉅科公司網站)

新鉅科3D 鏡頭

圖(10)3D 鏡頭(資料來源:新鉅科公司網站)

新鉅科VR、AR、XR 鏡頭

圖(11)VR、AR、XR 鏡頭(資料來源:新鉅科公司網站)

新鉅科保護視窗

圖(12)保護視窗(資料來源:新鉅科公司網站)

技術優勢分析

新鉅科技在光學鏡頭領域累積深厚技術實力,具備多項競爭分析優勢:

新鉅科核心能力

圖(13)核心能力(資料來源:新鉅科公司網站)

  1. IT 能力

    • 導入 1MES 系統強化技術應用及生產管理,包含收集端 MES APP 開發、模具加工自動演算能力建立、生產管控及品質管控。

    • 透過 IT 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與管理效能。

  2. 設備能力

    • 建立產線後段檢測設備及開發量產檢驗設備,提高製程效率。

    • 持續精進設備能力,確保產品品質與生產效率。

  3. 工藝能力

    • 提升 In-line 線生產效率,優化生產流程。

    • 規劃提升成品 AOI(自動光學檢測)產能,強化品質檢驗能力。

  4. 產品設計能力

    • 具備鏡頭小型化設計能力,掌握 D 形鏡片製造及鏡頭組裝技術。

    • 提升光學設計能力,特別是在潛望長焦鏡頭、Pancake Lens、AR 鏡頭高階產品領域。

    • 建立專屬研發團隊,快速回應客戶需求,提升服務效率。

  5. 模具設計能力

    • 提升 Pancake Lens 或 AR 大物件模具設計能力,針對高敏感度零件提升良率。

    • 開發 雙 Dcut 鏡片模具及棱鏡模具,擴展模具設計範疇。

  6. 鍍膜能力

    • 針對潛望長焦鏡頭低反鍍膜需求,開發低反射鍍膜工藝。

    • 建置鏡筒天面超級黑鍍膜及金屬鍍膜能力,提升產品性能。

新鉅科自由區面技術

圖(14)自由區面技術(資料來源:新鉅科公司網站)

新鉅科FOD 鏡頭

圖(15)屏下指紋鏡頭(資料來源:新鉅科公司網站)

工業 4.0 導入

新鉅科技積極導入工業 4.0 概念,建置 PDCA 閉環管理系統,涵蓋:

新鉅科PDCA 閉環管理系統

圖(16)PDCA 閉環管理系統(資料來源:新鉅科公司網站)

  • 客戶需求管理

  • 生產過程追溯

  • 工藝流程管理

  • 品質分析監控

  • 生產進度管理

  • 車間產線管理

  • 設備資源管理

  • 庫存物料管理

透過工業 4.0 技術應用,新鉅科技期望實現生產流程優化、品質提升及營運效率最大化。

籌碼狀況

法人籌碼(日)來看,代表法人機構在短時間內的買賣超情形。

3630 新鉅科 法人籌碼(日)
圖(17)3630 新鉅科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大戶籌碼(週)來看,代表大戶在一段時間內的籌碼集中度變化。

3630 新鉅科 大戶籌碼(週)
圖(18)3630 新鉅科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內部人持股(月)來看,代表公司內部人士對於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程度。

3630 新鉅科 內部人持股(月)
圖(19)3630 新鉅科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市場與營運分析

營收結構分析

產品營收佔比

根據新鉅科技 2024 年第三季累計營收結構,各產品線營收佔比為:

pie title 2024年第三季累計產品營收結構 "FOD (屏下指紋鏡頭)" : 28 "MP (高階手機鏡頭)" : 50 "NB (筆記型電腦鏡頭)" : 7 "IOT (物聯網鏡頭)" : 12 "CW (保護視窗)" : 2 "其他" : 2
  • MP(高階手機鏡頭):營收佔比最高,達 50%,為公司主要營收來源。

  • FOD(屏下指紋鏡頭):營收佔比 28%,亦為重要產品線。

  • IOT(物聯網鏡頭):營收佔比 12%,展現物聯網鏡頭應用市場的成長潛力。

  • NB(筆記型電腦鏡頭):營收佔比 7%,受惠於 AI PC 趨勢,預期未來佔比有望提升。

  • CW(保護視窗)其他產品:營收佔比較低,合計約 4%

歷年產品營收佔比

產品線別 2024 年 Q3 累計佔比 2023 年度佔比
FOD(屏下指紋鏡頭) 28% 33%
MP(高階手機鏡頭) 50% 44%
NB(筆記型電腦鏡頭) 7% 8%
IOT(物聯網鏡頭) 12% 10%
CW(保護視窗) 2% 2%
其他 2% 3%

觀察歷年產品營收結構佔比,高階手機鏡頭(MP)及屏下指紋鏡頭(FOD)為新鉅科技營收主力。物聯網鏡頭(IOT)佔比呈現上升趨勢,顯示公司在物聯網應用市場的拓展已見成效。NB 鏡頭佔比雖有波動,但隨著 AI PC 市場興起,未來成長可期。

區域市場分析

新鉅科技產品以外銷為主,2022 年外銷營收比重高達 98%。主要客戶分析為中國大陸前三大手機品牌及美系筆電大廠,推估亞洲市場(以中國大陸為主)為其主要營收貢獻區域,美洲市場(美系筆電大廠)亦佔有一定比重。

市場布局

新鉅科技生產基地主要分布於台灣台中及中國東莞,銷售市場則以亞洲美洲為主。公司積極拓展全球市場,並與國際品牌大廠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競爭態勢

新鉅科技在全球光學鏡頭市場面臨激烈競爭分析,主要競爭分析對手包含:

graph LR A[競爭態勢] --> B[國際大廠] A --> C[中國大陸廠商] A --> D[台灣同業] B --> B1[Fujinon] B --> B2[Kantatsu] B --> B3[SEKONIX] B --> B4[Haesung Optics] B --> B5[TAMRON CO., LTD] C --> C1[舜宇光學科技] C --> C2[瑞聲科技] C --> C3[久禾光] D --> D1[大立光] D --> D2[今國光] D --> D3[玉晶光] D --> D4[光燿科] D --> D5[先進光] D --> D6[亞光] D --> D7[佳凌] D --> D8[和光] style A fill:#B8860B,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 fill:#CD5C5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 fill:#668B8B,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 fill:#DAA520,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1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2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3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4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5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1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2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3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1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2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3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4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5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6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7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8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面對眾多競爭者,新鉅科技憑藉其技術優勢、客製化能力及與策略夥伴丘鈦科技的緊密合作,在特定市場及產品領域(如屏下指紋鏡頭)仍保有競爭優勢。

財務分析績效分析

從本益比河流圖來看,本益比河流圖用以呈現每一年的本益比變化,以及預估下一年的本益比變化。

3630 新鉅科 本益比河流圖
圖(20)3630 新鉅科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從淨值比河流圖來看,淨值比河流圖用以呈現每一年的淨值比變化。

3630 新鉅科 淨值比河流圖
圖(21)3630 新鉅科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營收趨勢圖來看,營收趨勢圖代表營收的變化情形。

3630 新鉅科 營收趨勢圖
圖(22)3630 新鉅科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獲利能力圖來看,包含毛利率的變化、營益率變化、純益率等指標變化。

3630 新鉅科 獲利能力
圖(23)3630 新鉅科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近期營收表現

新鉅科技 2024 年營收表現亮眼,全年營收預計將創近三年新高。2024 年 1 月至 11 月累計營收達 17.5 億元,年增 24.19%2024 年 10 月營收達 1.54 億元,年增 26.9%,顯示營收成長動能強勁。

進入 2025 年3 月合併營收達 1.86 億元,較 2 月成長 39.6%,較去年同期成長 31.14%。累計 2025 年前三個月營收約 5.06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 8.9%。雖然 2025 年 2 月營收 1.33 億元呈現月減及年減,但整體第一季營收仍維持成長趨勢。

獲利能力分析

根據 2024 年第三季合併綜合損益表,新鉅科技獲利能力顯著提升:

項目 2024 年 1-9 月 2023 年 1-9 月 兩期差異
營業收入 1,444,226 仟元 1,101,681 仟元 +31%
營業毛利 113,577 仟元 (39,793)仟元 轉正
毛利率 7.86% -3.61% 轉正
稅前淨利(損) (331,048)仟元 (540,407)仟元 虧損收斂
稅後淨利(損) (331,048)仟元 (520,148)仟元 虧損收斂
淨利率 -22.92% -47.22% 虧損收斂
EPS(元) (1.80) (2.82) 虧損收斂

註:上表係依據法說會簡報損益表數據重新整理,與部分文字摘要數據可能因計算基礎(如單季 vs. 累計)或項目定義略有差異。實際獲利改善主要來自業外收益,如後續所述之資產處分利益。

儘管 2024 年前三季本業營運仍處於虧損狀態,但虧損幅度已較 2023 年同期明顯收斂。關鍵的獲利能力改善預期來自 2025 年第二季認列出售中科廠房業外收益,預計貢獻每股盈餘(EPS)約 3.92 元,將使公司全年獲利轉虧為盈。

從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來看,用以說明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資本變化情形。若該資本佔比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即可見出公司擴張的迹象,該指標為領先指標。

3630 新鉅科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
圖(24)3630 新鉅科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資產負債結構

觀察 2023 年底2024 年第三季合併資產負債表:

項目 2024/9/30 2023/12/31 2023/9/30
流動資產 1,692,014 仟元 1,644,983 仟元 1,346,550 仟元
非流動資產 4,400,306 仟元 4,303,896 仟元 4,016,263 仟元
資產總計 6,092,320 仟元 5,948,879 仟元 5,362,813 仟元
流動負債 1,143,050 仟元 1,245,909 仟元 1,244,064 仟元
非流動負債 2,000,443 仟元 1,999,080 仟元 1,722,274 仟元
負債總計 3,143,493 仟元 3,244,989 仟元 2,966,338 仟元
權益總計 2,948,827 仟元 2,703,890 仟元 2,396,475 仟元
  • 資產結構:非流動資產佔比高,約 70% 以上,顯示公司資產結構偏向重資產。出售中科廠房後,非流動資產比例預期下降。

  • 負債比率:負債總計佔資產總計比重約 50% 左右,負債比率尚屬穩健。資產處分及私募增資後,負債比率預期將進一步降低。

  • 流動性:流動資產略高於流動負債,流動比率約 1.48 倍(2024/9/30),流動性尚可。

從合約負債圖來看,合約負債代表公司的的「預收款項」,合約負債的變化越高,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越多,成長動能越大。

3630 新鉅科 合約負債
圖(25)3630 新鉅科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從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圖來看,存貨越多,代表公司的存貨供應能力越好,平均售貨天數越低,代表公司的存貨成本越低。

3630 新鉅科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26)3630 新鉅科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從存貨與存貨營收比圖來看,存貨越多,代表公司的存貨供應能力越好,但相對地可能說明公司的去庫存能力變差。

3630 新鉅科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27)3630 新鉅科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從現金流狀況圖來看,代表公司的現金流量,現金流量越高,代表公司的資金利用率越高,資金流向越好。

3630 新鉅科 現金流狀況
圖(28)3630 新鉅科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從杜邦分析圖來看,代表公司的財務分析狀況,財務分析狀況越好,代表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好。

3630 新鉅科 杜邦分析
圖(29)3630 新鉅科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從資本結構圖來看,代表公司的資本來源,資本來源越多,代表公司的資本配置越健康。

3630 新鉅科 資本結構
圖(30)3630 新鉅科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客戶結構與價值鏈分析

客戶群體分析

新鉅科技主要客戶分析群體為手機品牌廠筆記型電腦品牌廠,其中:

  • 手機品牌廠:以中國大陸前三大手機品牌為主(如華為、小米、OPPO、Vivo 等),對其手機鏡頭需求量大。

  • 筆記型電腦品牌廠:供應美系筆電大廠NB 鏡頭營收佔比穩定。

此外,新鉅科技亦與神盾匯頂科技(Goodix)等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屏下指紋辨識技術,擴展客戶分析群體。

graph LR A[新鉅科技] --> B[手機品牌廠] A --> C[筆記型電腦品牌廠] A --> D[指紋辨識晶片廠] B --> E[中國大陸手機品牌] C --> F[美系筆電大廠] D --> G[神盾] D --> H[匯頂科技] style A fill:#B8860B,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 fill:#CD5C5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 fill:#668B8B,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 fill:#DAA520,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E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F fill:#BC8F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G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H fill:#D2B48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價值鏈定位

新鉅科技在光學鏡頭產業鏈中,屬於中游鏡頭製造商,其產業價值鏈定位如下:

  • 上游:原物料供應商,提供塑料、黑色物料、濾鏡、鏡頭保護片等。主要供應商包含東菱允拓水晶等。

  • 中游:光學鏡頭設計、製造及銷售。新鉅科技專注於此環節。

  • 下游:終端產品應用,包含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AR/VR 裝置、車用電子、物聯網裝置等。新鉅科技產品廣泛應用於此等領域。

新鉅科技透過與上游供應商及下游客戶建立緊密合作關係,確保原物料供應穩定及產品銷售暢通。

競爭優勢與未來展望

競爭優勢分析

新鉅科技在光學鏡頭產業具備以下核心競爭優勢

  1. 技術研發能力

    • 於光學鏡頭設計、製造及鍍膜技術方面累積深厚經驗。

    • 持續投入研發資源,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如 3D 感測鏡頭Pancake Lens 等。

    • 具備客製化設計能力,可快速回應客戶需求。

  2. 產品品質與性能

    • 產品品質穩定可靠,獲得國際品牌大廠認可。

    • 屏下指紋鏡頭(FOD Lens)領域居領先地位,為台灣最大供應商。

    • 產品性能優異,如 MP 鏡頭具備高畫素、大廣角、小尺寸等特性。

  3. 生產製造優勢

    • 於台灣台中(研發/小量產)及中國東莞(量產)設有生產基地,具備規模生產能力。

    • 導入工業 4.0 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及品質管控。

    • 持續精進生產工藝,降低生產成本。

  4. 客戶關係與策略合作

    • 與中國大陸前三大手機品牌及美系筆電大廠建立長期穩固合作關係。

    • 與策略夥伴丘鈦科技緊密合作,強化於手機鏡頭市場之競爭力及供應鏈整合。

    • 建立專屬研發團隊,提供客戶客製化服務及技術支援。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出售中科廠房(2024 年 12 月)

新鉅科技將位於台中后里中科園區的廠房暨總部大樓,以 30.2 億元出售予日月光集團旗下矽品精密。

  • 事件影響評估

    • 正面影響

    • 挹注 7-8 億元業外收益(預計 2025 年 Q2 認列),顯著改善財務結構,提升資產報酬率。

    • 降低營運費用,優化成本結構。

    • 處分所得資金可投入未來業務發展(新廠建設、研發),強化公司價值。

    • 負面影響

    • 短期內需進行總部及研發中心搬遷,可能產生營運調整成本。

  • 策略調整分析

    • 反映公司調整營運策略,活化資產,將生產重心更集中於東莞廠區,台灣則強化研發與小量產功能。

    • 顯示公司因應市場競爭及自身發展需求,進行產能與資源的重新配置。

    • 資產處分所得資金,結合私募增資,為未來新技術研發、擴展新產品線及強化財務結構提供支持。

中藍電子停供事件轉單效應(2024 年 12 月)

華為旗下鏡頭廠中藍電子因價格競爭激烈及財務困難,停止供應 OPPO、vivo 等手機品牌鏡頭。

  • 事件影響評估

    • 正面影響

    • 台灣鏡頭廠(如大立光、新鉅科、亞光)有望受惠轉單效應,增加手機鏡頭訂單。

    • 新鉅科技股價受利多消息激勵,一度攻上漲停。

    • 負面影響

    • 凸顯中國鏡頭市場價格競爭異常激烈,可能壓縮整體產業利潤空間。

    • 供應鏈不穩定性增加,可能影響產業供需平衡。

  • 策略調整分析

    • 新鉅科可積極爭取轉單機會,擴大市場佔有率。

    • 持續提升技術能力,開發高階產品,以應對價格競爭壓力。

    • 供應鏈風險管理重要性提升,需強化供應鏈韌性。

私募現金增資(2025 年 2-3 月)

新鉅科董事會決議辦理私募現金增資,發行 2000 萬股普通股,私募價格訂於每股 22.16 元,由特定人(含大股東丘鈦科技)認購,募得資金約 4.43 億元

  • 事件影響評估

    • 正面影響

    • 充實營運資金,強化財務結構。

    • 降低負債比率,提升資金運用彈性。

    • 支持未來研發投入與營運擴展。

    • 負面影響

    • 短期內可能稀釋每股盈餘。

  • 策略調整分析

    • 選擇私募方式可快速取得資金,滿足營運需求。

    • 引進策略投資人(丘鈦科技)參與,鞏固合作關係。

    • 顯示公司對未來發展有信心,積極籌措資金。

未來發展策略展望

短期發展計畫(1-2 年)

  1. 力拚營運轉盈

    • 透過出售中科廠房挹注業外收益,改善財務結構。

    • 持續優化產品組合,提升高毛利產品(如 FOD、高階 MP 鏡頭)出貨比重。

    • 加強成本控制,提升營運效率。

    • 力拚 2025 年實現全年獲利。

  2. 擴大 NB 鏡頭市佔率

    • 掌握 AI PC 趨勢,擴展 NB 鏡頭於 AI 應用領域之市場。

    • 持續開發窄邊框、高解析度、AI 功能 NB 鏡頭等高階產品。

    • 鞏固在美系筆電大廠供應鏈中的地位。

  3. 強化新興應用布局

    • 積極拓展 AR/VR(Pancake Lens)、車用鏡頭物聯網鏡頭等新興應用市場。

    • 加速 3D 感測鏡頭等新產品量產。

    • 尋求與策略夥伴合作,擴大新興應用市場版圖。

中長期發展藍圖(3-5 年)

  1. 技術創新驅動成長

    • 持續投入研發資源,掌握光學鏡頭核心技術。

    • 聚焦高階鏡頭產品開發,如潛望式鏡頭自由曲面鏡頭Pancake Lens 等。

    • 強化光學設計、模具設計、鍍膜技術等關鍵能力。

  2. 全球市場擴張

    • 深耕現有客戶關係,擴大與國際品牌大廠合作。

    • 拓展新興市場,如東南亞、印度等,分散市場風險。

    • 建立全球化生產與銷售網絡,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

  3. 多元產品線布局

    • 持續擴展產品應用領域,從手機、NB 鏡頭延伸至 AR/VR、車用、物聯網等多項應用。

    • 發展客製化光學解決方案,滿足不同產業客戶需求。

    • 降低單一產品線營收依賴,分散營運風險。

  4. 強化供應鏈韌性

    • 優化供應鏈管理,確保原物料供應穩定。

    • 建立多元供應商體系,降低供應鏈集中風險。

    • 提升生產基地彈性,分散生產風險。

重點整理

綜合以上分析,新鉅科技作為光學鏡頭製造商,具備以下投資價值與潛力

  1. 產業地位:於屏下指紋鏡頭(FOD Lens)市場居領先地位,為台灣最大光學指紋定焦鏡頭供應商。

  2. 技術優勢:於光學鏡頭設計、製造及鍍膜技術方面具備深厚實力,持續投入研發創新。

  3. 客戶基礎:與中國大陸前三大手機品牌及美系筆電大廠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客戶基礎穩固。

  4. 轉型契機:積極布局 AR/VR車用鏡頭物聯網鏡頭等新興應用市場,具備轉型成長潛力。

  5. 資產活化:出售中科廠房,改善財務結構,挹注業外收益,提升股東權益。

  6. 策略合作:與大股東丘鈦科技合作緊密,具備供應鏈整合與市場拓展優勢。

惟需留意以下風險因素

  1. 市場競爭:光學鏡頭產業競爭激烈,面臨國際大廠及中國大陸廠商競爭壓力,尤其價格競爭。

  2. 客戶集中度風險:營收主要仰賴少數手機及筆電品牌大廠,客戶訂單變動影響較大。

  3. 原物料價格波動:原物料(塑料、鏡片等)價格波動可能影響生產成本及獲利能力。

  4. 匯率風險:產品以外銷為主,匯率波動可能影響營收及獲利。

  5. 產業景氣循環:光學鏡頭產業景氣易受終端電子產品(手機、PC)市場需求波動影響。

整體而言,新鉅科技於光學鏡頭產業具備技術優勢及市場地位,並透過資產活化、私募增資及策略合作強化營運體質,積極轉型布局新興應用領域,未來成長潛力可期。惟投資人仍需審慎評估產業競爭、客戶集中度及景氣循環等風險因素,並密切關注公司營運狀況及未來發展策略執行成效。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2.30)

本研究主要參考法說會簡報的公司簡介、營運概況、產品線、核心能力、財務資訊及未來展望等內容。該簡報為新鉅科技官方發布,提供最新且權威的公司營運資訊。

  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合併財務報告

本文財務分析部分數據參考此份財報。

  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訊息公告(2024.12 – 2025.03)

關於資產處分、新廠購置、私募增資等重大事件資訊參考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

網站資料與研究報告

  1. MoneyDJ 理財網 – 財經百科 – 新鉅科技

參考其公司簡介、沿革、產品服務、營運狀況、競爭分析、上下游關係等資訊。

  1. TechNews 科技新報 – 公司資料庫 –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其公司基本資料、營業項目等資訊。

  1. Yahoo 奇摩股市 – 個股 – 新鉅科技

參考其公司概況、股價資訊、營收數據、法人動態等。

  1. HiStock 嗨投資 – 個股 – 新鉅科技

參考其公司資料、財務數據等資訊。

  1. 104 人力銀行 – 公司介紹 – 新鉅科技

參考其公司業務與發展方向描述。

  1. 鉅亨網(Cnyes)- 台股 – 新鉅科技

參考其公司簡介、新聞、財務數據等。

  1. 各大財經媒體(工商時報、經濟日報、中央社、聯合新聞網、財訊快報、時報資訊等)新聞報導(2024.12 – 2025.04)

蒐集關於營收、資產處分、市場動態(中藍事件)、法人評價、股價反應等新聞。

  1. 券商研究報告摘要(透過新聞或網路資訊取得,如 CMoney 新聞、經濟日報等)(2025.01 – 2025.04)

參考法人對公司營運展望、目標價等評價資訊。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4 年底至 2025 年 4 月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網站資訊及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