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5607 遠雄港(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4 月 29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度解析遠雄港(5607.TW)的公司基本面、核心業務、市場營運、競爭優勢與未來展望。遠雄港作為台灣唯一的空港自由貿易港區營運商,擁有 50 年 BOT 特許經營權,並積極拓展 AI 產業供應鏈。近期重大事件包括 輝達進駐 H 棟、快遞三庫啟用、市佔率提升至 52%,以及營收創十年新高。公司未來將深耕 AI 產業、擴大自由貿易港區機能、強化全球物流網絡連結、提升自動化倉儲與數位化服務水平,並拓展多元化利基業務。財務結構穩健,風險管理得宜,並重視 ESG 永續發展。
圖、5607 遠雄港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5607 遠雄港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基本資料
公司概要說明
遠雄自貿港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FORMOSA FREE TRADE ZONE INVESTMENT HOLDING CO. , LTD.,股票代號:5607.TW),簡稱遠雄港,成立於 1991 年 6 月 24 日,前身為遠雄空運倉儲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於 1999 年在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上櫃,並於 2004 年 12 月 2 日正式於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遠雄港目前資本額約新台幣 36.33 億元,隸屬於航運業產業類別,董事長為葉鈞耀,總經理為賴嘉玲。公司網址為:https://www.ftz.com.tw/。
遠雄港專注於經營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核心業務涵蓋航空貨物與貨櫃、貨盤之裝卸、進出口貨棧作業等,並提供廠辦及倉儲物流出租服務,致力於打造結合海、陸、空聯運功能的自由貿易港區。公司於 2006 年 5 月轉型為投資控股公司,確立其在產業中的控股地位。
作為控股公司,遠雄港旗下主要掌控兩大事業體:
-
遠雄航空自由貿易港區公司:負責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之營運管理,提供客戶合約服務及多元廠辦設施租賃。
-
遠雄物流事業公司:構建整合式物流供應鏈平台,提供倉儲、物流、轉運、承攬、報關等一站式服務。
基本概況
遠雄港(5607)目前股價約為 34.25 元,預估本益比為 17.42 倍,預估殖利率為 1.55%,預估現金股利為 0.53 元。公司月報與季報皆有定期更新。
圖(2)5607 遠雄港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 EPS 熱力圖,可以發現法人對遠雄港未來幾年的 EPS 預估呈現上升趨勢,顯示對公司獲利能力的樂觀預期。
圖(3)5607 遠雄港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4)5607 遠雄港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5)5607 遠雄港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從日、週、月的 K線圖 可觀察遠雄港的股價走勢,掌握不同時間週期的價格波動。
發展歷程分析
遠雄港的發展歷程,反映台灣航空物流產業的演進:
-
1991 年 – 奠基立業:遠雄空運倉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初期聚焦於航空貨運倉儲業務。
-
2000 年 – 策略轉型:積極參與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推動之「桃園航空貨運園區開發計畫」,展現公司策略轉型的決心。
-
2003 年 – 取得 BOT 營運權:正式取得桃園航空貨運園區 50 年 BOT(建設-營運-移轉)開發營運權,奠定其在產業中的領導地位,特許經營權至 2053 年。
-
2004 年 – 股票上市:公司股票於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功進入資本市場。
-
2006 年 – 轉型控股公司:更名為遠雄自貿港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確立投資控股公司的定位,並整合旗下子公司業務。
-
2013-2014 年 – 國際策略聯盟:與日本近鐵運通(KWE)合作,在遠雄自由貿易港區內建設全台規模最大的物流中心,並於 2014 年完工啟用,顯著強化其國際物流服務能力。
-
2022 年 – 經營整合:完成換股交易後,對子公司遠雄航空自由貿易港區持股比例提升至 100%,實現全資經營,有助於強化經營控制與資源整合,提升整體營運效率。
組織規模概況
遠雄港雖員工人數精簡,然其營運規模龐大,透過旗下子公司,構築了堅實的航空物流服務網絡。公司以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為核心營運基地,發揮其獨特的 五合一港區 功能優勢,有效整合物流、金流、人流、商流、資訊流,在全球物流網絡體系中扮演著關鍵的樞紐角色。
圖(6)遠雄航空自由貿易港區功能規劃(資料來源:遠雄港公司網站)
圖(7)自由貿易港區六大優勢(資料來源:遠雄港公司網站)
核心業務分析
產品系統說明
遠雄港集團業務範疇多元,核心產品系統可歸納為兩大類別:
-
客戶合約服務:
-
倉儲服務:涵蓋進出口、轉口、機放及快遞貨物之倉儲作業。
-
貨櫃盤服務:提供航空公司貨櫃、貨盤之保管及處理。
-
理貨包裝等加值服務:依客戶需求提供客製化理貨、包裝、貼標等加值服務。
-
通關服務:提供便捷的進出口報關作業。
-
航空貨運代理:代理航空公司處理貨運相關業務。
-
-
廠辦租賃服務:
-
貨運站租賃:提供航空貨運站空間之租賃服務。
-
倉辦大樓租賃:提供整合倉儲與辦公功能的大樓租賃。
-
國際物流中心租賃:提供大型國際物流中心設施租賃。
-
運籌中心租賃:提供企業設立區域運籌中心所需之空間與設施。
-
加值園區租賃:提供具備加工、組裝等加值功能的廠房租賃。
-
遠雄港以其位於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的核心設施為基礎,構築多元化的產品服務系統,旨在滿足客戶全方位的航空物流需求。
圖(8)遠雄自貿港貨物進出動線(資料來源:遠雄港公司網站)
圖(9)貨運站、加值園區、物流快遞倉(資料來源:遠雄港公司網站)
圖(10)加值園區 A.B 棟內裝實景(資料來源:遠雄港公司網站)
應用領域分析
遠雄港服務的應用領域廣泛,主要涵蓋以下幾個重要產業:
-
航空貨運與物流業:作為航空貨運集散的關鍵樞紐,主要服務對象包含航空公司、貨運承攬業者及國際物流公司。
-
半導體產業:為全球頂尖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如 ASML、KLA)及 IC 設計公司(如 NVIDIA、AMD)提供客製化的精密設備倉儲與高價值晶片物流服務,尤其在 AI 產業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根據新聞筆記,輝達、超微等 AI 商品每月約有 500-700 噸的空運出貨量,預計下半年仍有成長潛力。
-
電子製造業:吸引眾多電子製造業廠商進駐加值園區及廠辦大樓,提供倉儲物流、簡易加工及組裝等加值服務。
-
冷鏈物流業:新建置的冷鏈倉儲設施,提供符合標準的溫控儲存環境,滿足生鮮食品、農產品、醫藥品及疫苗等特殊貨物的冷鏈物流需求。
-
電子商務與快遞業:因應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提供快遞貨物的高效倉儲、分撥及轉運服務,並設立獨立快遞通關倉儲,提升處理效率。
圖(11)亞太最高效能,貨物進出機制(資料來源:遠雄港公司網站)
技術優勢分析
遠雄港的技術優勢體現在其獨特的營運模式、地理位置及科技應用:
-
BOT 特許經營權:擁有桃園航空貨運園區長達 50 年的 BOT 開發營運權,構築了穩固的市場進入障礙。
-
地理位置優勢:園區位於桃園國際機場管制區內,具備直接連結停機坪的空側作業優勢,實現快速、便捷的貨物裝卸與轉運流程。
-
自動化倉儲設備:導入先進的自動化倉儲系統與設備,有效提升貨物處理效率、準確性,並降低對人力的依賴。
-
數位化服務平台:與關貿網路公司合作,提供全球貨物追蹤查詢服務,提升資訊透明度與客戶合約服務品質。
-
客戶合約服務能力:具備為客戶量身打造專用倉儲及客製化物流解決方案的能力,可滿足不同產業客戶(如半導體、冷鏈)的特殊需求,提升客戶黏著度。
市場與營運分析
營收結構分析
遠雄港的營收來源主要劃分為 客戶合約服務收入 與 租賃收入 兩大類。根據 2023 年的營收結構分析:
-
客戶合約服務收入:約佔總營收的 75%,為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該收入包含倉儲作業、理貨、包裝、貨物裝卸、通關代理等多元服務,其收益與航空貨運量、進出口貿易景氣及客戶業務規模有高度連動性。
-
租賃收入:約佔總營收的 25%,為公司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來源。該收入來自於貨運站、倉辦大樓、加值園區等設施的租賃,收益與廠辦出租率及租金水準直接相關。受惠於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的優越地理位置與產業群聚效應,廠辦出租率長期維持在高檔水平。
遠雄港在 2024 年的營運表現持續強勁,截至 11 月累計合併營收達 34.65 億元,年增率約 19.15%,其中 11 月單月營收更創下近十年同期新高,顯示公司營運成長動能明確。
圖(12)5607 遠雄港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從營收趨勢圖可看出,遠雄港的營收呈現穩健成長的態勢,特別是 2023 年下半年以來,營收明顯加速增長。
區域市場分析
遠雄港的營運基地雖然集中於台灣的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然而其服務的範圍與影響力具備全球性,可間接服務全球各大主要市場。
-
亞洲市場:受惠於桃園國際機場作為區域航空樞紐的地位,遠雄港服務範圍廣泛涵蓋東北亞及東南亞地區,是連結亞洲各國重要的航空貨運轉運中心。
-
歐美市場:透過與 DHL、KWE 等國際物流巨擘建立的策略聯盟關係,遠雄港的服務觸角得以有效延伸至歐洲及美洲市場,參與全球物流網絡運作。
-
台灣本地市場:台灣自身活躍的進出口貿易活動,加上近年台商回流設廠及外資擴大在台投資的趨勢,持續帶動本地市場對於高效率倉儲物流服務的需求,為遠雄港營收的重要貢獻來源。遠雄港業務以服務性質為主,營收 100% 來自國內市場。
遠雄港憑藉其立足台灣、連結全球的獨特區位優勢,構築了全球物流網絡化的服務網絡,其營運表現與全球貿易景氣及產業供應鏈脈動緊密相連。
圖(13)5607 遠雄港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法人籌碼,可發現近期法人對遠雄港的持股呈現增加趨勢。
客戶結構與價值鏈分析
客戶群體分析
遠雄港的客戶群體結構多元且穩固,涵蓋了國際大型物流業者、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設備商、國內外航空公司以及眾多知名科技產業廠商。
-
國際物流業者:如 DHL、近鐵運通(KWE)等全球物流領導者,是遠雄港長期的主要策略聯盟合作夥伴,貢獻了穩定的業務量與營收來源。
-
半導體設備商:如荷蘭的艾司摩爾(ASML)、美國的科磊(KLA)等半導體設備製造大廠,受惠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對於遠雄港提供的精密設備倉儲與客製化物流服務需求殷切。
-
航空公司:合作對象包含中國最大的貨運航空順豐航空、歐洲最大的貨運航空盧森堡航空、國內新興的星宇航空,以及近期的東風航空貨運承攬。透過航空貨運代理、運籌中心租賃及專倉合作等模式,持續擴大遠雄港的業務範疇。
-
科技產業:如 AI 晶片巨頭輝達(NVIDIA)、超微(AMD),以及蘋果(Apple)供應鏈相關廠商等,受惠於 AI 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強勁需求,對於遠雄港提供的高效率、高安全性的高階物流服務需求持續提升。根據新聞筆記,輝達已租下 H 棟其中一整棟大樓作為物流專區,而超微也有望於 2024 年第二季進駐。
圖(14)港區成功營運之產業型態(資料來源:遠雄港公司網站)
價值鏈定位
遠雄港在整體航空物流產業的價值鏈中,明確定位於 中游之航空貨運樞紐與整合性物流服務平台,扮演著串聯上下游、促進貨暢其流的關鍵角色。
-
上游:主要為建築營造商及倉儲物流設備供應商,負責港區基礎設施的興建與相關軟硬體設備的提供。
-
下游:服務的對象極為廣泛,包含航空公司、貨運承攬業者、國際快遞公司、進出口貿易商、以及終端製造業廠商等,產業鏈延伸範圍廣闊。
遠雄港透過有效整合上、中、下游的資源與服務,構築了一個完善且高效的航空物流生態系統,顯著提升了整體產業鏈的運作效率與價值。
建案與工程資訊
遠雄港近年積極投入自由貿易港區內的基礎設施擴建工程,以因應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主要的建案與工程資訊彙整如下表:
遠雄港重大工程一覽表
建案/工程名稱 | 說明 | 狀態 |
---|---|---|
加值園區二期 (CDEF 棟) | 總樓地板面積約 56,900 坪,為地上 8 或 9 層挑高型鋼構建築,地下 2 層停車場相連結。設計可供各類型大貨車直接停靠碼頭進行裝卸貨作業。提供廠辦、倉儲、加工等多功能空間。 | 已於 112 年 7 月完工啟用 (出租率已逾 6 成) |
貨運站二期 (整合型國際物流中心) | 總樓地板面積約 14,500 坪,為地上 8 層挑高型鋼構建築,地下 1 層為停車場。提供貨物於倉儲區域內進行拆理、儲存、通關、分撥、整併及理貨等專屬作業空間,可處理 120 萬噸貨物。 | 已於 112 年 2 月完工啟用 |
冷鏈倉 | 總樓地板面積約 29,400 坪,為地上 7 層挑高型鋼構建築,地下 1 層為停車場。搭載恆溫、冷凍、冷藏等專業冷鏈物流相關設施。專門提供溫控貨物之倉儲、拆理、通關、配送等作業,吸引生技醫藥產業進駐。 | 已於 112 年 7 月完工啟用 |
快遞三庫 (跨境電商物流專倉) | 總樓地板面積約 3,965 坪,為地上 3 層獨立快遞通關倉儲,地下 1 層為停車場。涵蓋通關倉儲區、物流操作區、辦公區域等作業空間。與東風航空貨運合作,已於 113 年 7 月正式啟用。 | 已於 113 年 6 月完工啟用 |
加值園區三期 (H 棟) | 總樓地板面積約 21,100 坪,為地上 9 層挑高型建築,地下 3 層為停車場。延續加值園區廠辦、倉儲、辦公室多功能設計,鎖定 AI 晶片產業供應鏈,可規劃為企業營運總部。 | 預計 2024 年底完工 |
星宇航空運籌中心 | 總樓地板面積 15,842 坪,為地上 10 層、地下 2 層的鋼構及 RC 建築。包含辦公室、模擬機訓練中心、空服員訓練中心、緊急逃生訓練池、機組員報到處、會議室、員工餐廳、停車場等。 | 已於 109 年 9 月完工點交 |
圖(15)5607 遠雄港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從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可觀察到,公司的相關資本支出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顯示公司持續擴張投資,以提升服務量能。
圖(16)5607 遠雄港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圖(17)5607 遠雄港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大戶籌碼,可發現大戶持股比例呈現上升趨勢。再觀察合約負債的變化,可發現公司的合約負債也逐年增加,代表公司的未來的潛在訂單越多,成長動能越大。
競爭優勢與未來展望
競爭優勢分析
遠雄港在競爭激烈的航空貨運倉儲產業中,擁有以下幾項顯著的 核心競爭優勢:
-
獨佔性競爭優勢:作為台灣唯一的空港自由貿易港區營運商,擁有長達 50 年的 BOT 特許經營權,市場地位極為穩固,競爭對手難以複製。
-
地理區位優勢:座落於桃園國際機場管制區內,具備空側作業的獨特優勢,能夠提供最高效、最便捷的貨物處理與轉運服務,優於區外競爭對手(如中櫃、台聯櫃、陸海、榮運、華儲、榮儲等)。
-
客戶合約服務優勢:具備高度彈性,可依照客戶(如 ASML、NVIDIA、星宇航空等)的特殊需求,量身打造專用倉儲設施及客製化的物流解決方案,有效提升客戶黏著度與滿意度。
-
策略聯盟優勢:與 DHL、KWE 等國際物流大廠及多家國內外航空公司建立緊密的策略聯盟關係,有效擴大服務範疇與能量,提升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
擴廠效益優勢:近年持續投入鉅資進行廠房設施的擴建,有效擴大產能規模與服務量能,能夠充分滿足市場持續成長的需求,鞏固領先地位。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遠雄港近期營運發展有多項重大進展,主要聚焦於掌握 AI 產業鏈機遇與加速設施擴建:
-
AI 產業鏈聚落成形:積極延攬 AI 產業供應鏈相關廠商進駐,指標性大廠輝達 (NVIDIA) 已正式租下 H 棟其中一整棟大樓作為物流專區。超微 (AMD) 亦持續增加在遠雄港的貨物操作量,預期最快於 2024 年第二季後有機會進駐。AI產業供應鏈的群聚效應,將為遠雄港帶來可觀的長期效益。
-
擴廠計畫穩步推進:
-
加值園區二期 CDEF 棟、貨運站二期、冷鏈倉等新建工程已於 2023 年陸續完工啟用,並積極招商,出租率已達 60% 以上。
-
獨立的快遞三庫(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專倉)於 2024 年 7 月正式啟用,與東風航空貨運合作,搶攻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商機,預估可貢獻年營收達 2 億元。
-
專為 AI 產業打造的加值園區三期 H 棟,預計於 2024 年底完工,將進一步擴充高階倉儲空間。
-
-
市佔率顯著提升:受惠於 AI 伺服器及相關零組件出口暢旺,加上部分競爭同業(如永儲於 2021 年底結束營業)退出市場,遠雄港在桃園機場的空運出口貨物處理量市佔率已飆升至 52%,突破五成大關。
-
營收表現亮眼:公司營運表現強勁,2024 年 11 月營收創下十年單月同期新高,累計前 11 月營收年增率達 19.15%,成長動能明確。
-
現金增資完成:於 2023 年底完成 3,500 萬股的現金增資,每股發行價 40 元,募集約 14 億元資金,主要用於轉投資子公司及支應擴建計畫,強化財務結構。
根據新聞筆記,遠雄港 2024 年營運預期將優於 2023 年,其中一項原因為二期建置成本已大致確定。此外,快遞三庫的啟用,以及與東風集團的合作,也有望為遠雄港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未來發展策略
展望未來,遠雄港將持續聚焦於以下幾個關鍵發展策略方向:
-
深耕 AI 產業供應鏈:持續擴大與 AI 晶片設計、製造、封測及伺服器組裝等高科技產業客戶的合作深度與廣度,鞏固其在 AI 產業物流領域的領導地位。
-
擴大自由貿易港區機能:積極配合政府推動的桃園航空城計畫,爭取參與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二期後續開發的機會,以擴大整體營運規模與服務範疇。
-
強化全球物流網絡連結:持續拓展與國際航空公司及全球物流業者的策略聯盟關係,擴大國際轉運業務,強化全球服務網絡的覆蓋範圍與效率。
-
提升自動化與數位化水平:持續導入更先進的自動化倉儲設備、無人搬運車(AGV)及智能物流管理技術(如 IoT、大數據分析),不斷提升營運效率、降低成本並優化服務品質。
-
拓展多元化利基業務:在既有基礎上,積極發展冷鏈物流、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生技醫藥物流、高價值貨品倉儲等新興利基業務,開拓更多元的營收來源,降低單一產業景氣循環的風險。
投資價值綜合評估
財務結構與資金運用
遠雄港近年透過現金增資及內部盈餘累積,資本額提升至約 36.33 億元。2023 年完成的 14 億元現金增資,主要用於支持加值園區及貨運站的擴建計畫。公司整體財務結構穩健,負債比率維持在適中水平,具備充足的營運資金與現金流,足以支持未來的擴張計畫,財務風險相對較低。2024 年前三季稅後淨利 5.47 億元,獲利能力維持良好。
風險管理
遠雄港面臨的主要營運風險包括:全球總體經濟波動可能影響航空貨運需求、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與地緣政治風險、燃油價格波動影響航空運輸成本、以及同業競爭加劇等。公司透過以下方式進行風險管理:
-
長期合約與特許經營權:BOT 特許經營權提供長期穩定的營運基礎,與主要客戶簽訂長期合約,降低營收波動性。
-
多元化客戶與產業:積極拓展不同產業客戶(如半導體、AI、冷鏈、電商),分散單一產業景氣循環風險。
-
拓展高附加價值服務:發展冷鏈、高科技產品等高毛利、高門檻的利基市場,提升獲利能力與競爭壁壘。
-
成本控管與效率提升:導入自動化設備與數位化管理,優化營運流程,控制人力及營運成本。
-
穩健財務操作:維持健康的負債比率與充裕的現金流,確保公司具備應對市場變化的財務彈性。
永續發展 (ESG)
遠雄港亦重視企業永續發展,積極推動相關措施:
-
環境保護:新建廠房採用綠建築設計理念與節能建材,導入智能化管理系統以降低能源消耗。推動廢棄物分類回收與電子化作業,減少環境衝擊。
-
社會責任:提供穩定就業機會,重視員工福利與職涯發展。
-
公司治理:維持透明的公司治理結構,定期與投資人溝通,保障股東權益。
重點整理
遠雄港作為台灣唯一的航空自由貿易港區營運商,憑藉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長期的 BOT 特許經營權以及持續擴建的現代化設施,在航空貨運倉儲及物流領域建立了難以撼動的競爭優勢。
-
市場地位穩固:獨佔性的 BOT 特許權與空側作業優勢,構成強大的護城河。
-
掌握 AI 浪潮:成功吸引 NVIDIA、AMD 等 AI 巨頭進駐,形成產業聚落,成長潛力可期。
-
擴廠效益顯現:加值園區、貨運站、冷鏈倉、快遞專倉等新設施陸續完工啟用,將帶動營收與獲利持續增長,目標 2025 年出租率達 80%。
-
營運成長強勁:受惠於 AI 出口需求及市場佔有率提升,近期營收屢創新高,成長動能明確。
-
財務結構健全:透過現金增資強化資本結構,具備充足資金支持未來發展,財務風險可控。
-
風險管理得宜:透過多元化經營、長期合約及效率提升等策略,有效應對市場波動與競爭壓力。
綜合評估,遠雄港不僅營運穩定,更掌握了 AI 產業發展的關鍵機遇,未來成長前景看好。擴建計畫的效益將逐步顯現,帶動公司進入新一輪的成長週期。對於尋求長期穩健增長與穩定收益的投資人而言,遠雄港具備顯著的投資價值。建議持續關注其 AI 產業鏈布局進展、新廠房出租率提升狀況,以及整體的營收與獲利成長趨勢。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遠雄港 (5607) 法人說明會簡報 (2024.12.27)
本研究主要參考遠雄港於 2024 年 12 月 27 日法人說明會簡報,內容涵蓋公司基本資料、營運概況、產業趨勢、未來展望及財務資訊等,為本報告之重要資料來源。
- 遠雄港 (5607) 財務報告
本研究參考遠雄港公開發布之各期財務報告,內容包含合併損益表、合併資產負債表及合併現金流量表等財務報表,以分析公司財務狀況及營運成果。
- 遠雄港 (5607) 股東會年報
本研究參考遠雄港歷年股東會年報,內容包含公司治理、營運計畫、風險管理等詳細資訊。
網站資料
- MoneyDJ 理財網 – 財經百科 – 遠雄港
本研究參考 MoneyDJ 理財網財經百科關於遠雄港之公司簡介、歷史沿革、營業項目、產業地位等資訊。
- NStock 網站 – 遠雄港做什麼
本研究參考 NStock 網站關於遠雄港之公司簡介、營運項目、近期營運狀況等資訊。
- Yahoo 奇摩股市 – 個股 – 遠雄港
本研究參考 Yahoo 奇摩股市關於遠雄港之公司概況、股價資訊、營收表現等資訊。
- HiStock 嗨投資 – 個股 – 遠雄港
本研究參考 HiStock 嗨投資網站關於遠雄港之公司資料、股權結構、財務分析等資訊。
- 臺灣證券交易所 – 公開資訊觀測站
本研究參考公開資訊觀測站關於遠雄港之重大訊息、財務報告、法說會資訊等。
- 財報狗 – 遠雄港 個股分析
本研究參考財報狗網站提供之遠雄港財務數據分析與圖表。
- Vocus 方格子 – 相關文章
本研究參考 Vocus 平台上與遠雄港相關之分析文章,獲取市場觀點與深入分析。
新聞報導
- 經濟日報 – AI 雙巨頭包棟 遠雄港 市占突破 5 成大關 (2024.06.25)
報導遠雄港在 AI 產業鏈布局及市場佔有率提升之情況。
- 工商時報 – 超微最快 2Q24 進駐 遠雄港 2024 營運衝 (2024.03.11)
報導超微 (AMD) 可能進駐遠雄港之進展,分析 AI 產業鏈群聚效應。
- 鉅亨網 – 遠雄港 11 月營收創十年同期高 法人看好後市 (2024.12.09)
報導遠雄港近期營收表現及法人觀點。
- 聯合新聞網 – 營運衝 遠雄港 2024 營收拚增 18% (2024.06.26)
報導遠雄港股東常會內容及公司對未來業績之展望。
- 中央社 – 遠雄港攜手東風航空貨運 桃機布建跨境電商物流專倉 (2024.06.20)
報導遠雄港與東風集團合作布建跨境電商物流專倉之細節。
- 自由財經 – 遠雄港加值廠房 H 棟上樑 打造 AI 晶片產業聚落 (日期略)
報導加值園區 H 棟建設進度及 AI 產業布局。
- ETtoday 財經雲 – 航空貨運需求回升 遠雄港積極擴建 (日期略)
報導遠雄港因應市場需求之擴建計畫。
投資研究報告
- UAnalyze 投資研究報告 (2024.12)
參考 UAnalyze 投資研究報告,內容涵蓋遠雄港公司簡介、產業分析、財務分析及投資建議。
- FactSet 研究報告 (2024.12)
參考 FactSet 研究報告,了解法人機構對遠雄港之目標價評估及市場評價。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截至 2024 年 12 月底之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之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