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國際(8367):深耕港口物流,佈局智慧環保的產業領航者

圖(1)個股筆記:8367 建新國際(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5 月 20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建新國際 (8367) 是台灣唯一整合報關、倉儲、裝卸、運輸一條龍服務的物流供應商,本文深入分析公司基本資料、發展歷程、核心業務、市場營運與未來展望。公司以環保裝卸技術領先、一條龍整合服務及智慧物流佈局為核心競爭力,營收主要來自船舶裝卸業務。近期重大事件包括營收屢創新高銅土轉運業務突破、取得印度天然氣管標案等。未來發展重點為台北港智慧物流園區建設及非煤業務拓展。

圖、8367 建新國際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基本面健康狀況透過股東權益報酬率、預估本益成長比、預估本益比、股價淨值比、預估殖利率等指標進行量化分析。

圖、8367 建新國際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市場前景則從產業前景、題材利多、訊息多空比、法人動向等面向進行質化暨市場面分析。

重點摘要

  • 公司定位:台灣唯一整合型物流服務供應商。
  • 核心優勢環保裝卸技術、一條龍服務、智慧物流佈局。
  • 近期事件營收創新高、新客戶簽約、取得新標案。
  • 未來展望:營收雙位數成長、台北港智慧物流園區、非煤業務拓展。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公司基本資料

建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Chien Shing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股票代號 8367,成立於 2005 年,總部位於台中港區。公司是台灣唯一整合報關、倉儲、裝卸、運輸一條龍服務的物流供應商,專注於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決方案。

項目 內容
公司名稱 建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 Chien Shing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
股票代號 8367 (興櫃)
成立時間 2005 年
總部位置 台中市梧棲區
董事長 陳彥銘
總經理 柯勝鐘
主要業務 報關、倉儲、裝卸、運輸整合物流服務
服務據點 全台 11 個
掛牌上市日期 2018 年
公司網址 https://www.chienshing.com.tw/

建新國際投資架構圖

圖(2)投資架構圖 (資料來源:建新國際公司網站)

基本概況

建新國際 (8367) 目前股價為 48.9 元,預估本益比為 10.4 倍,預估殖利率為 5.52 %,預估現金股利為 2.66 元。報表更新進度為月報。

8367 建新國際 EPS 熱力圖
圖、8367 建新國際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EPS 熱力圖顯示了市場對建新國際歷年 EPS 的預估變化。

8367 建新國際 K線圖(日)
圖(3)8367 建新國際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8367 建新國際 K線圖(週)
圖(4)8367 建新國際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8367 建新國際 K線圖(月)
圖、8367 建新國際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股價走勢圖分別呈現了日、週、月的股價變化。

發展沿革與轉型

建新國際的歷史可追溯至 1976 年,最初以報關業務起家。隨著業務發展,公司逐步將服務範疇擴展至運輸、倉儲及大宗散雜貨碼頭裝卸等領域。

  1. 1976 年:創立初期,專注報關業務。

  2. 逐步擴張:陸續增加運輸、倉儲、大宗散雜貨碼頭裝卸服務。

  3. 2005 年:正式跨足船舶貨物裝卸承攬業務,整合服務鏈。

  4. 2018 年:於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進入資本市場。

  5. 至今:成為台灣整合性物流服務的重要供應商,積極佈局智慧物流環保裝卸技術,並拓展國際市場。

組織架構與子公司

建新國際透過旗下子公司專業分工,強化各業務領域的競爭力:

  1. 建通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於環保自動裝卸碼頭業務,尤其在煤炭等大宗散貨方面,採用先進的密閉式環保裝卸技術

  2. 安順裝卸股份有限公司:專營自動化卸煤業務及智慧化室內煤倉。

  3. 中科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中科園區倉儲物流服務,是中科唯一擁有倉儲用地的業者。

  4. 世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與世紀鋼 (9958) 合資成立,布局離岸風電相關重件裝卸運輸業務。

核心業務範疇分析

四大核心業務

建新國際的核心業務涵蓋物流鏈的關鍵環節,提供客戶一站式服務:

  1. 報關服務

    • 提供進出口貨物報關代理服務,涵蓋關務、外匯、貿易、檢疫及運輸等專業領域。

    • 在基隆、台中高雄設有分公司,均獲各關區海關評鑑為第一類優良報關行。

    • 取得 ISO 品質認證及安全認證優質企業 (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 AEO) 資格,可降低海關抽驗比例,加速貨物通關。

  2. 運輸服務

    • 主要經營台灣內陸貨物運輸,服務項目包括貨櫃貨物、平板貨物、一般雜貨及傾卸車貨物運輸

    • 台中高雄設有服務據點,並有台中港中科園區的專線運輸

  3. 倉儲服務

    • 提供多元化倉儲設施,包括一般倉庫、保稅倉庫、自由貿易港區事業、加工出口區儲運中心及露天堆置場。

    • 倉儲據點主要分布於台中港區內外,包含中科園區倉、10C 倉、龍井倉、梧棲倉、物流專區倉及中港園區倉,總面積達 40,867 坪,為台中港區面積最大的倉儲業者。

    • 規劃於台北港興建大型智慧物流園區,導入冷鏈自動化倉儲技術。

  4. 裝卸服務

    • 台中港高雄港從事大宗散雜貨裝卸作業,主要貨種包括紙漿、煤炭、廢鐵、銅土、矽砂、爐石等。

    • 子公司建通環保安順裝卸專精於環保密閉式自動化裝卸技術,尤其在煤炭及銅土裝卸方面具備領先優勢。

建新國際整合性服務

圖(5)整合性服務 (資料來源:建新國際公司網站)

整合性服務優勢

建新國際最大的特色在於其一條龍整合服務能力,能為客戶提供從報關、內陸運輸、港口裝卸倉儲管理的全方位物流解決方案,有效簡化客戶供應鏈管理流程,降低溝通成本與營運風險。

市場與營運分析

營收結構分析

根據近期資料,建新國際的營收主要來自四大業務板塊,其中船舶裝卸為最主要貢獻來源。

pie title 建新國際 營收結構分析 (約略值) "船舶裝卸業務" : 52 "倉儲業務" : 27 "運輸業務" : 11 "報關業務" : 10
  • 船舶裝卸業務:約佔總營收 52%,是公司最核心的收入來源,受惠於環保裝卸技術的領先地位。

  • 倉儲業務:約佔總營收 27%,擁有廣大的倉儲面積及多元化的倉儲類型。

  • 運輸業務:約佔總營收 11%,提供內陸運輸支援。

  • 報關業務:約佔總營收 10%,為公司創始業務,具備專業認證優勢。

籌碼動向

8367 建新國際 法人籌碼(日)
圖、8367 建新國際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法人籌碼圖顯示了法人機構近期對建新國際股票的買賣情況。

8367 建新國際 大戶籌碼(週)
圖、8367 建新國際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大戶籌碼圖呈現了大戶投資人持有建新國際股票的比例變化。

8367 建新國際 內部人持股(月)
圖、8367 建新國際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內部人持股圖展示了公司內部人士持有股票的比例變化。

區域市場與客戶分析

建新國際的營運重心在台灣,服務網絡涵蓋全島主要港口,並逐步拓展至海外市場。

  • 台灣市場 (營收占比 90 %以上)

    • 台中港:核心營運基地,散雜貨裝卸量約佔台中港總量的 42 %。提供完整的裝卸、倉儲、運輸、報關服務。

    • 高雄港:設有環保裝卸碼頭 (建通碼頭),專注非煤業務如水泥熟料,並承接印度天然氣管標案倉儲裝卸

    • 台北港:正在興建大型智慧物流園區,聚焦冷鏈與 AI 產業鏈物流,並與世紀鋼合資發展離岸風電相關業務。

    • 安平港:規劃於 2025 年 Q1 啟動營運,鎖定離岸風電部件等非煤炭業務。

  • 亞洲市場 (營收占比 5-8 %)

    • 銅土轉運:服務範圍擴及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銅土轉運中心,目前銅土業務占營收比重 15 %。

    • 印度市場:承接印度天然氣管出口標案,並運輸塑化產品 (酯粒、PTA) 至印度。

公司客戶群體廣泛且穩固,涵蓋多個重要產業:

  • 石化 / 能源業:如台塑集團等國內塑化大廠、汽電共生廠,主要使用環保密閉式煤倉裝卸服務。

  • 造紙業:如永豐餘等,使用環保裝卸服務及倉儲、運輸服務。

  • 鋼鐵廠:提供大宗散雜貨裝卸服務。

  • 國際貿易商:包含銅土進口商、印度天然氣管出口商等。

  • 其他:進出口廠商、船商貨主、貨物承攬業者、離岸風電開發商 (間接服務)。

財務績效分析

建新國際近年營運表現穩健增長,獲利能力與股利政策亦受市場關注。

  • 營收表現
    營收趨勢圖呈現了公司營收的逐月變化。

8367 建新國際 營收趨勢圖
圖(6)8367 建新國際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 2024 年:全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28.97 億元,年增 24.83 %,創歷史次高。
  • 建新國際預計 24 年營收創新高,25 年營運將增長 15 %,並迎接高雄港印度天然氣管標案台北港智慧物流機會。
  • 2025 年 Q1:累計營收 7.86 億元,年增 25.76 %;3 月單月營收 2.72 億元,年增 28.14 %,創近 4 個月新高,主要受惠銅土新客戶及印度標案貢獻。

  • 展望:公司總經理柯勝鐘預期 2026 年營收可望維持雙位數成長,挑戰歷史新高。法人預估 2025 年年增 15-30 %

  • 獲利能力
    獲利能力圖呈現了公司毛利率、營益率與純益率的變化。

8367 建新國際 獲利能力
圖(7)8367 建新國際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 2024 年:稅後淨利 3.17 億元,年增 11.28 %;每股純益 (EPS) 3.59 元

  • 2024 年 Q3:毛利率 34.35 %,營業利益率 22.97 %,稅前淨利率 20.18 %

  • 展望:法人預估 2025 年 EPS 可達 4.00-5.90 元,獲利能力有望隨新業務開展及自動化效益提升。

本益比河流圖用以呈現每一年的本益比變化,以及預估下一年的本益比變化。

8367 建新國際 本益比河流圖
圖(8)8367 建新國際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 股利政策

    • 公司維持高現金股利配發政策,2023 年 (針對 2022 年獲利) 配發 2.5 元現金股利,配發率 77 %

    • 2024 年 (針對 2023 年獲利) 擬配發 2.8 元現金股利,配發率約 78 %,現金殖利率約 5.6 % (以當時股價計)。

    • 公司表示將持續維持近八成的現金配發率回饋股東。
      股利政策圖呈現了公司歷年股利發放情形。

8367 建新國際 股利政策
圖(9)8367 建新國際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 財務結構

    • 2024 年 Q3 每股淨值為新台幣 35.25 元

    • 負債比維持在 40-50 % 區間,處於可控範圍。

    • 2024-2025 年為資本支出高峰期,主要用於台北港投資,透過自有資金與營運現金支應。

淨值比河流圖用以呈現每一年的淨值比變化。

8367 建新國際 淨值比河流圖
圖(10)8367 建新國際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杜邦分析圖呈現了公司的財務狀況。

8367 建新國際 杜邦分析
圖(11)8367 建新國際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現金流狀況圖代表公司的現金流量。

8367 建新國際 現金流狀況
圖(12)8367 建新國際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資本結構圖代表公司的資本來源。

8367 建新國際 資本結構
圖(13)8367 建新國際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合約負債

合約負債圖代表公司的「預收款項」,合約負債的變化越高,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越多,成長動能越大。

8367 建新國際 合約負債
圖(14)8367 建新國際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存貨狀況

8367 建新國際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8367 建新國際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圖代表公司的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存貨越多,代表公司的存貨供應能力越好,平均售貨天數越低,代表公司的存貨成本越低。

8367 建新國際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8367 建新國際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圖代表公司的存貨與存貨營收比,存貨越多,代表公司的存貨供應能力越好,但相對地可能說明公司的去庫存能力變差。

不動產、廠房、設備變化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可見出公司擴張的迹象。

8367 建新國際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
圖(15)8367 建新國際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生產基地與產能配置

主要營運據點

建新國際的營運網絡策略性地分布於台灣主要港口,以發揮地理優勢並滿足客戶需求。

graph TD A[生產基地與產能配置] --> B[台灣主要港口] B --> C[台中港 - 核心基地] B --> D[高雄港 - 環保與非煤] B --> E[台北港 - 智慧與風電] B --> F[安平港 - 新興與風電] B --> G[中科園區 - 專業倉儲] C --> C1[散雜貨裝卸(市佔 42%)] C --> C2[廣大倉儲(逾 8.7 公頃)] C --> C3[銅土轉運中心(亞洲最大)] D --> D1[建通環保碼頭(卸煤/非煤)] D --> D2[印度天然氣管倉儲] E --> E1[智慧物流園區(興建中)] E --> E2[冷鏈倉儲(規劃)] E --> E3[世紀重工(風電業務)] F --> F1[非煤炭業務(規劃)] F --> F2[離岸風電部件物流(規劃)] G --> G1[中科唯一倉儲用地(逾 7000 坪)] G --> G2[半導體物料管理支援] style A fill:#B8860B,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B fill:#CD5C5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 fill:#B87333,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D fill:#BC8F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E fill:#DEB887,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F fill:#D2B48C,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G fill:#4682B4,stroke:#ffffff,stroke-width:2px,color:#ffffff style C1 fill:#8FBC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1px,color:#000000 style C2 fill:#8FBC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1px,color:#000000 style C3 fill:#8FBC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1px,color:#000000 style D1 fill:#8FBC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1px,color:#000000 style D2 fill:#8FBC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1px,color:#000000 style E1 fill:#8FBC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1px,color:#000000 style E2 fill:#8FBC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1px,color:#000000 style E3 fill:#8FBC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1px,color:#000000 style F1 fill:#8FBC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1px,color:#000000 style F2 fill:#8FBC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1px,color:#000000 style G1 fill:#8FBC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1px,color:#000000 style G2 fill:#8FBC8F,stroke:#ffffff,stroke-width:1px,color:#000000
  • 台中港:為公司營運發跡地與核心樞紐。擁有 6倉儲基地,總面積逾 8.7 公頃。散雜貨年處理量約 500 萬噸,市佔率達 42-50 %。設有亞洲最大的銅土轉運中心,年處理量目標突破 40 萬噸

  • 高雄港:透過子公司建通環保經營環保碼頭,煤炭年裝卸230 萬噸,產能利用率 70-75 %。積極拓展非煤業務,如水泥熟料 (目標年增 30 萬噸) 及承接印度天然氣管標案倉儲裝卸

  • 台北港:與世紀鋼合資成立世紀重工,發展離岸風電業務。投資 30 億元興建智慧物流園區,總面積 4 公頃,首期預計 2025 年 Q4 啟用,聚焦冷鏈與 AI 相關產業鏈物流

  • 安平港:規劃為新興業務據點,預計 2025 年 Q1 啟動營運,鎖定非煤炭業務,特別是離岸風電部件的物流服務。

  • 中科園區:旗下中科國際物流中科唯一擁有倉儲用地的業者,面積超過 7,000 坪,支援園區內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物料管理。

產能利用與擴充

  • 裝卸產能台中港散雜貨年處理量 500 萬噸,接近飽和;高雄港煤炭年裝卸220-230 萬噸,產能利用率約 70-75 %,仍有提升空間。

  • 倉儲產能台中港倉儲面積最大,台北港智慧物流園區完工後將大幅增加倉儲量能,尤其在冷鏈方面。

  • 擴充計畫

  • 台北港智慧物流園區:為未來幾年最重要的產能擴充計畫,預計年增營收 12-15 億元

  • 高雄港非煤業務:持續拓展水泥熟料、天然氣管等業務,提升碼頭利用率。

  • 安平港新業務:開拓離岸風電等新興物流市場。

  • 銅土分裝設備升級:透過自動化提升效率,應對持續增長的轉運需求。

競爭優勢與市場地位

核心競爭力

建新國際能在競爭激烈的物流市場中脫穎而出,主要憑藉以下核心競爭優勢

  1. 整合性一條龍服務:台灣唯一能提供報關、倉儲、裝卸、運輸全方位整合服務的業者,為客戶帶來極大便利性。

  2. 環保裝卸技術領先:子公司建通環保安順裝卸擁有先進的密閉式自動化裝卸技術 (如螺旋式卸煤機、智慧煤倉),符合 ESG 趨勢,粉塵逸散量較傳統降低 90 %,深受大型企業客戶 (如台塑、永豐餘) 青睞,毛利率亦較高。

  3. 自動化與智慧化佈局:積極導入自動化設備 [如 AGV 無人車、自動地磅) 與智慧物流系統,提升裝卸倉儲效率(卸煤效率提升 3.5 倍),降低人力成本 (目標降至 15 % 以下]。台北港智慧物流園區是其重要佈局。

  4. 特許經營與地理優勢:在主要港區擁有碼頭承租權與廣大倉儲用地 (台中港倉儲面積最大、中科唯一倉儲業者),形成一定的進入門檻。

  5. 專業經驗與 AEO 認證:擁有超過四十年的物流經驗,報關部門取得 AEO 優質企業認證,提供專業可靠的服務。

  6. 多元穩固客戶基礎:客戶涵蓋石化、能源、造紙、鋼鐵、貿易等多個產業,且多為長期合作夥伴,營運相對穩定。

  7. 利基市場領導地位: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銅土轉運中心,在此利基市場具備主導地位。

市場競爭態勢

建新國際在不同業務領域面對不同的競爭對手:

  • 港口裝卸 (台中港):主要競爭對手為台中港倉儲、德隆倉儲。建新憑藉環保技術與高市佔率 (42 %) 具備優勢。

  • 倉儲與貨櫃場:競爭對手包括中航、中櫃、台聯櫃、陸海、榮運、遠雄港、嘉里大榮等。建新以港區地理位置及整合服務取勝。

  • 陸運物流:競爭對手包括山隆、中航、志信、陸海、榮運、東亞運輸、偉聯運輸等。建新以港區內運輸及與自家裝卸、倉儲業務的聯動為主要優勢。

  • 報關服務:主要競爭對手為中菲行、台驊、捷迅等大型貨運承攬業者。建新聚焦於大宗物資及特定產業客戶。

ESG 與環保裝卸

環保裝卸是建新國際近年來最核心的競爭優勢與成長動能。

  • 技術核心:採用密閉式輸送帶、螺旋式卸煤機、智慧暫存倉等設備,實現「不落地、不揚塵」的裝卸流程。

  • 效益

    • 大幅降低粉塵污染,符合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

    • 提升裝卸效率,為客戶節省滯船費 (日均 1-3 萬美元) 並可能獲得快卸獎金。

    • 提升企業形象,吸引重視 ESG 的大型企業客戶。

  • 市場趨勢:隨著全球 ESG 意識提高,密閉式環保裝卸的市場滲透率預估將從 30 % 提升至 50 % 以上,為建新帶來龐大商機。

  • 實際應用台中港高雄港環保裝卸碼頭已獲台塑、永豐餘等客戶廣泛採用,客戶回購率近 100 %

重大事件與發展計畫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建新國際近期營運亮點與策略進展頻繁,顯示公司處於積極擴張階段:

  • 營收屢創新高

    • 2024 年 11 月:單月營收 2.93 億元,創上市以來新高,月增 36.5%、年增 25.8%。主因第二家銅土客戶簽約及建通環保碼頭貢獻。

    • 2025 年 3 月:單月營收 2.72 億元,年增 28.14%,創近 4 個月新高。

  • 銅土轉運業務突破

    • 2024 年 Q4:成功簽約第二家銅土客戶,鞏固亞洲最大銅土轉運中心地位,營收占比目標提升至 20%。
  • 印度天然氣管標案

    • 2024 年底:確認取得印度天然氣海管四年標案,預計 2025 年起貢獻營收,每年新增 1-2 億元
  • 高雄環保碼頭營運穩健:建通環保碼頭加入營運,持續貢獻穩定營收。

  • 資本支出高峰2024-2025 年為資本支出高峰期,主要投入台北港智慧物流園區建設。

  • 可轉債到期:第一次無擔保可轉債 (83671) 於 2025 年 2 月到期,公司以現金償還未轉換餘額,短期內無再發行可轉債計畫

重大工程與投資計畫

建新國際的重大工程項目均為自用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旨在提升效率、擴大產能及佈局新興市場。

工程項目 地點 主要內容 投資金額 (估) 預計時程/狀態 預期效益
智慧物流園區 (首期) 台北港 冷鏈倉儲、AGV 自動化系統、AI 產業鏈物流 30 億元 2025 年 Q4 (10 月) 啟用 年增營收 12-15 億元、提升效率、拓展冷鏈市場
印度天然氣管倉儲 高雄港 專用儲區、特殊裝卸設備 2025 年起,合約 4 年 年增營收 1-2 億元、拓展非煤業務、鞏固客戶關係
非煤業務擴充 高雄港 水泥熟料裝卸設備與倉儲 持續進行中 2025 年目標增 30 萬噸處理量、降低煤炭依賴
風電部件物流基地 安平港 大型組件裝卸、倉儲、運輸設施 2025 年 Q1 啟動營運 年目標處理量 10-15 萬噸、切入離岸風電供應鏈
銅土分裝設備升級 台中港 全自動化分裝線 持續進行中 提升效率 20%、鞏固亞洲最大轉運中心地位

未來發展策略與展望

短期營運展望 (1-2年)

建新國際對未來 1-2 年的營運展望保持樂觀,多項新業務與計畫將逐步發酵。

  • 營收成長:預期 2025 年營收將維持雙位數增長 (15-30%),續創歷史新高。主要動能來自:

    • 高雄港印度天然氣管標案全年貢獻。

    • 銅土分裝業務第二家客戶完整年度貢獻。

    • 高雄港非煤業務 (水泥熟料) 增長。

    • 安平港風電物流業務啟動。

    • 台北港智慧物流園區 (首期) 於 Q4 開始貢獻。

  • 獲利提升:預期 EPS 可達 4.00-5.90 元。毛利率有望在自動化效益顯現及高毛利業務 (冷鏈、環保裝卸) 占比提升下改善,但需觀察台北港初期折舊影響。

  • 重點項目

    • 確保台北港智慧物流園區首期如期啟用並加速客戶進駐。

    • 穩定執行印度天然氣管標案。

    • 持續提升銅土分裝業務效率與市佔。

    • 積極開拓安平港風電物流客戶。

中長期發展藍圖 (3-5年)

建新國際的中長期發展聚焦於技術升級、市場擴張與永續經營。

  • 服務範圍擴大

    • 深化港口物流核心業務,提升各港區市佔率。

    • 拓展智慧物流應用,將台北港經驗複製至其他據點。

    • 強化環保裝卸技術領先地位,開發更多非煤炭貨種應用。

    • 佈局冷鏈物流、離岸風電等新興利基市場。

  • 技術創新

    • 持續投入自動化、智慧化技術研發與應用 (如 AI 預測、IoT 監控)。

    • 導入綠色能源 (如太陽能) 降低營運成本與碳排放。

    • 開發數據分析應用,優化營運決策與客戶服務。

  • 市場擴張

    • 鞏固台灣市場領導地位。

    • 深化印度市場合作,尋求更多標案機會。

    • 評估拓展其他東南亞國家或其他具潛力的新興市場。

  • 永續發展 (ESG)

    • 持續推動環保裝卸與節能減碳措施。

    • 強化公司治理與社會責任。

    • 將永續發展納入核心策略,提升企業長期價值。

潛在風險與挑戰

儘管前景看好,建新國際仍需應對以下風險與挑戰:

  • 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國際煤炭、銅價等波動可能影響客戶的進出口意願及裝卸量。

  • 地緣政治風險:國際貿易衝突或區域不穩定可能影響印度標案執行、客戶供應鏈布局及運輸成本。

  • 政策風險:能源政策轉型 (減煤) 可能長期衝擊煤炭裝卸業務;環保法規趨嚴雖是機會也可能增加合規成本。

  • 資本支出壓力與折舊:台北港等重大投資帶來較高的資本支出,後續折舊攤提可能影響短期獲利。

  • 市場競爭:物流產業競爭激烈,同業可能仿效環保技術或投入自動化,需持續創新維持領先。

  • 人力資源:少子化與缺工問題可能影響港口操作人力的招募與成本。

  • 匯率風險:印度盧比等外幣匯率波動可能影響海外標案的實際收益。

投資價值綜合評估

投資亮點

  1. 獨特定位:台灣唯一提供一條龍整合物流服務的業者。

  2. 環保領先:ESG 趨勢下的環保裝卸技術構成強大護城河。

  3. 智慧佈局:積極投入自動化與智慧物流,搶佔未來先機 (台北港)。

  4. 多元動能:銅土轉運、印度標案、非煤轉型、風電物流提供多元成長引擎。

  5. 穩固客戶:與大型企業建立長期夥伴關係,營運基礎穩固。

  6. 高股利政策:維持近八成現金配發率,提供穩定現金回報。

  7. 特許經營:港口物流業務具備一定的進入門檻與穩定性。

風險提示

  1. 煤炭業務長期風險:需關注能源轉型對煤炭裝卸量的長期影響。

  2. 大宗商品價格敏感:銅價等波動可能影響相關業務量。

  3. 資本支出與折舊:短期內較高的資本支出與折舊可能影響獲利表現。

  4. 地緣政治與匯率:海外業務面臨相關風險。

  5. 市場競爭加劇:需持續投入研發以維持技術領先。

重點整理

建新國際憑藉其獨特的整合服務模式與領先的環保裝卸技術,在台灣港口物流市場佔據重要地位。公司近年積極轉型,佈局智慧物流、拓展非煤業務及國際市場,展現強勁的成長企圖。

  • 核心優勢:一條龍服務、環保裝卸技術、自動化與智慧化佈局、特許經營權。

  • 成長動能:台北港智慧物流園區、高雄港印度標案、亞洲最大銅土轉運中心、安平港風電物流。

  • 財務穩健:營收獲利穩健增長,維持高現金股利配發政策。

  • 未來展望:2025 年營運樂觀,預期維持雙位數增長,長期發展聚焦技術創新與市場擴張。

  • 關鍵挑戰:需應對煤炭業務轉型壓力、大宗商品波動、新投資折舊及地緣政治風險。

整體而言,建新國際在 ESG 與智慧物流的浪潮下,已卡位有利的發展賽道。未來能否成功將各項新投資轉化為持續的獲利成長,並有效管理相關風險,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1. 建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簡報 (2024.11.12)

本研究主要參考法說會簡報的公司營運概況、業務結構分析、重大工程進度及未來展望。

  1. 建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財務報告

本文的財務分析主要依據此份財報,包含合併營收、毛利率、營業費用、稅後淨利、每股盈餘等關鍵數據。

  1. 建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報告

參考此報告以了解公司全面的營運回顧、財務報表細節、業務分析及長期策略。

  1. 建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股東會年報

參考此報告以獲取股東會相關資訊,包含公司治理、股利政策及未來發展計畫。

  1. 建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2023)

此報告詳細說明公司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 (ESG) 方面的承諾與具體措施,特別是環保裝卸技術的細節。

  1. 建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永續發展報告書 (2023)

此報告揭露公司在永續發展方面的策略、目標及績效。

  1. 建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內部控制制度聲明書 (2024)

參考此聲明書了解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與執行情況。

  1. 建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章程 (2024)

了解公司運作的法律依據,包含組織結構、股東權益等資訊。

  1. 建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議事錄 (2024)

參考董事會決議事項,了解重要營運決策及策略方向 (如租賃授權)。

  1. 建新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審計委員會議事錄 (2024)

參考審計委員會決議事項,了解財務報告審查及內部控制監督情況。

研究報告

  1. 元大投顧產業分析報告 (2024.12)

該報告深入分析建新國際的重大工程計畫、轉型策略及市場布局。

  1. 富邦證券產業研究報告 (2024.12)

研究報告提供建新國際在港口物流及智慧物流領域的專業分析,以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評估。

  1. 凱基證券投資分析報告 (2025.01)

本報告針對建新國際的財務狀況、營運表現及投資價值進行詳細分析。

  1. 財報狗網站分析報告 (定期更新)

參考此網站提供的最新季報、年報資料,以及多項財務指標分析。

  1. 群益投顧研究報告 (2025.03)

參考其對 2025 年 EPS 及目標價的預估。

新聞報導

  1. 鉅亨網產業分析專文 (2024.12.27)

報導詳述建新國際在智慧物流及新業務布局方面的最新進展。

  1. 經濟日報專題報導 (2024.12.26, 2024.08.21 等)

針對建新國際的營運策略、市場發展、法說會內容及未來展望提供完整分析。

  1. 工商時報產業分析 (2024.12.25, 2024.12.11 等)

報導建新國際的最新財務表現、營收數據及市場動態。

  1. 財訊快報 (2025.03.04)

報導 2024 年度財報數據及 2025 年展望。

  1. ETtoday 財經雲 (2025.02.19)

報導可轉債到期及公司融資規劃。

  1. 聯合新聞網 (MoneyDJ) (2024.11.28, 2024.11.12 等)

報導法說會內容、印度標案、銅土業務等細節。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4 年 Q3 至 2025 年 Q1 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部分推論性內容基於歷史資訊與產業慣例,非公司正式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