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便利商店(5903):深耕台灣市場,邁向千億營收的零售巨擘

圖(1)個股筆記:5903 全家(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5 月 18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剖析全家便利商店(FamilyMart,5903)的公司概況、發展歷程、核心業務、市場營運、客戶結構、供應鏈管理及財務績效。全家自 1988 年成立以來,已成為台灣第二大連鎖便利商店品牌。公司持續推動數位轉型、鮮食創新與自有品牌 FamiCollection 發展,以滿足消費者需求。2024 年營收首破千億大關,稅後淨利大幅增長,主要受惠於處分中國全家利益。公司積極擴展鮮食產能,強化供應鏈管理,並透過數位會員經營與 OMO 模式提升客戶體驗。

以下圖表呈現全家的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以及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5903 全家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
圖(2)5903 全家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5903 全家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圖(3)5903 全家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公司基本資料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FamilyMart,股票代號:5903)於 1988 年 8 月 18 日在台灣成立,係由日本 FamilyMart 引進技術及經營體系。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全家已成為台灣第二大連鎖便利商店品牌,僅次於統一超商(7-Eleven)。公司總部位於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 61 號 7 樓,以「全家就是你家」為核心標語,致力於為顧客提供便捷、友善的購物體驗與多元化服務。

全家便利商店的董事長為葉榮廷,總經理為薛東都。截至 2023 年底,公司實收資本額約為 22.3 億元新台幣,員工人數約 6,862 人。主要業務涵蓋連鎖便利商店的投資與經營,提供鮮食、菸酒、家庭用品零售及多樣化的代收服務(如電信費、停車費、保險費、信用卡費等),並提供快遞、宅配及交通卡加值等便利服務。全家於 2002 年 2 月 25 日正式在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上櫃交易(股票代號:5903)。

根據 2023 年數據,全家在台灣擁有 4,234 間門市(截至 2025 年 4 月初已達 4,344 家),市場佔有率約 22%。2023 年營業額達約 996.1 億元新台幣,稅後淨利約 16.89 億元,總資產約 672 億元,市值超過 425 億元,突顯其在台灣零售市場的重要地位。

公司基本概況

觀察全家便利商店的基本概況,截至目前股價為 205.5 元,預估本益比為 30.72,預估殖利率為 6.63%,預估現金股利為 13.63 元。

5903 全家 EPS 熱力圖
圖(4)5903 全家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 5903 全家 EPS 熱力圖,呈現了歷年 EPS 的預估變化。

5903 全家 K線圖(日)
圖(5)5903 全家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5903 全家 K線圖(週)
圖(6)5903 全家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5903 全家 K線圖(月)
圖(7)5903 全家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全家便利商店的股價走勢圖,分別以日、週、月的時間週期呈現,股價走勢圖說明此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而日、週、月等線圖分別代表日、週、月的股價變化。

發展歷程分析

全家便利商店在台發展歷程可劃分為數個關鍵階段:

  1. 1988-1997:打底奠基

    • 1988 年:由國產汽車的禾豐企業集團、日本 FamilyMart、西武集團和伊藤忠商事合資成立,為 FamilyMart 海外第一個據點。同年 12 月 2 日,台灣第一家門市「館前店」於台北市中正區開幕。
    • 1989 年:成立子公司全台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專業物流配送服務。同年於新北市開設首間門市「板橋華興店」。
    • 1990 年:開始發展加盟體系,擴大營運規模。
  2. 1998-2007:跳躍成長

    • 1998 年:首創代收服務,拓展業務範疇。
    • 2002 年:正式於櫃買中心掛牌上櫃。
    • 2003 年:接手蜜鄰便利商店 43 家門市,慶祝成立 15 週年。成立全家企業大學,系統化培育人才。
    • 2004 年:與屏榮實業合作成立食品工廠,並開始在花東地區展店。跨足中國上海市場,成為國內首家登陸的便利商店品牌。
    • 2005 年:開設第一家郊區型門市「彰化線西店」。
    • 2006 年:開設第 2000 家門市,導入多重複合式專門店概念。
    • 2007 年:併購福客多 157 間店鋪,完成業界首樁大型整併案。推出走動式便利商店,開始接受悠遊聯名卡消費,並更新商標以統一品牌形象。
  3. 2008-2020:轉型再造

    • 2008 年:歡慶 20 週年,推出「店到店」寄件服務,開拓小型包裹市場。
    • 2010 年:大規模導入新店型 (NF1),以鮮食為核心並設置座位休憩區。
    • 2011 年:成立全家國際餐飲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跨足餐飲業。同年於澎湖縣開設首間門市。
    • 2013 年:推出自有品牌 FamilyMart Collection,並開發鮮食品牌「輕食坊」。
    • 2015 年:跨界異業結盟,打造全新複合店型。同年投資 15 億元自建福比麵包廠
    • 2016 年:數位會員制度上線,結合手機 APP 開啟大數據應用。
    • 2017 年:自有福比麵包廠稼動生產。北部大溪物流倉啟動高效率環狀理貨線。
    • 2018 年:歡慶 30 週年,率先導入 Clean Label 潔淨標章概念。開設首家科技概念店。
    • 2019 年:推出生活服務類複合店型及自助洗衣服務。與郵局合作提供寄件服務。
  4. 2021-至今: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

    • 2021 年:全家 APP 首創地圖功能,推出「防疫地圖」。
    • 2022 年:推出自有支付工具「全盈 + Pay」。台中大肚物流中心稼動,導入自動化設備。
    • 2023 年:佈局鮮食供應鏈,新花蓮物流中心正式稼動。與長榮空廚合資成立「長家國際食品」,設立專責生產義大利麵的鮮食廠。店數突破 4,200 家

組織規模概況

全家便利商店擁有龐大的營運網絡與多元化的轉投資事業。截至 2024 年,全台門市總數已達 4,344 家,加盟店比例穩定維持在 90% 以上,有助於快速擴張市場並降低營運風險。公司員工總數約 6,862 人(2023 年數據)。

主要轉投資事業包括:

  • 全台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全國門市的商品配送與倉儲管理。
  • 全家國際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大戶屋」、「bb.q CHICKEN」、「IKIGAI 燒肉專門店」等餐飲品牌。
  • 福比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麵包、土司、甜點等烘焙產品的生產。
  • 晉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專注於鮮食產品的研發與製造。
  • 全盈支付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電子支付工具「全盈 + Pay」的營運。
  • 長家國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與長榮空廚合資,專責生產即食義大利麵。

全家轉投資事業
圖(8)轉投資事業(資料來源:全家公司網站)

全家加盟比例
圖(9)加盟比例(資料來源:全家公司網站)

股東結構與轉投資事業

全家便利商店的股權結構呈現多元化,主要股東包括:

pie title 股東結構 "日本全家" : 45.0 "萬寶開發 (國產建材實業集團)" : 19.4 "P. F. Investment" : 5.0 "光泉牧場" : 5.3 "三洋維士比集團" : 3.3 "泰山企業" : 3.1 "其他" : 18.9

此股權結構顯示日本全家仍為最大股東,提供技術與品牌支持,而台灣本土企業如萬寶開發、光泉、三洋維士比等亦扮演重要角色。

5903 全家 法人籌碼(日)
圖(10)5903 全家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法人籌碼的變化,可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5903 全家 大戶籌碼(週)
圖(11)5903 全家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大戶籌碼的變化,可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5903 全家 內部人持股(月)
圖(12)5903 全家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內部人持股的變化,可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核心業務分析

主要業務範疇

全家便利商店的核心業務為連鎖便利商店的經營與管理,提供 24 小時零售服務。其營運結構主要包含:

  1. 零售業務:佔總營收 92% 以上,銷售商品涵蓋鮮食(便當、飯糰、麵包、沙拉、甜點等)、常溫食品、飲料、冰品、菸酒、日用品、出版品等。
  2. 物流收入:約佔 5%,來自子公司全台物流提供的專業配送服務。
  3. 其他業務:約佔 3%,包含各項費用代收(水電、瓦斯、電信、停車費、學雜費、稅款等)、票券販售(交通票、展演票)、包裹寄取(店到店、宅配)、金融服務(ATM、點數兌換)、環保回收(廢電池、手機殼)及交通卡加值等多元化生活服務。
pie title 全家營收結構 (2022年) "零售業務" : 92 "物流收入" : 5 "其他" : 3

產品與服務創新

全家持續推動產品與服務創新,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並創造市場差異化。

  • 鮮食開發:視為核心競爭力,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與品質提升。與名店聯名(如鼎泰豐、山海樓)、導入 Clean Label 少添加認證、開發健康餐(如健康志向系列)、拓展熟食區(如夯番薯、夯馬鈴薯、關東煮,近期新增「夯番麥」),並跨足現調飲品市場。
  • 現調飲品
    • Let’s Café:提供多樣化咖啡選擇,並持續推出季節限定或聯名口味。
    • 私品茶:與知名茶廠合作,提供台灣茶飲。
    • Let’s Tea (原搖搖茶吧):2023 年推出後年銷逾千萬杯,2024 年 4 月正式更名並升級,導入封膜機、推出無糖原萃茶等新品,強化手搖茶飲市場布局。根據 2024 年 4 月的新聞筆記資料,「Let’s Tea」品牌識別由設計大師馮宇操刀,結合茶葉片與時鐘元素,強調即時供應;並已於全台超過 4,000 間店舖設置封膜機設備,方便攜帶飲用。首波新品主打無糖輕飲,聚焦原茶、奶茶、果茶等 4 大產品線;觀察到中午用餐時段為手搖飲銷售高峰,推出鮮食搭購優惠。
  • 熟食區「夯夯家族」:業績已突破 10 億元,近期推出新品「夯番麥」(烤玉米),已擴展至全台 2,700 間店鋪販售,強化熟食吸引力。
  • 霜淇淋 (Fami!ce):持續與知名品牌聯名推出新口味,如 2025 年 4 月與伊藤園合作推出抹茶口味,並搭配任天堂《皮克敏》遊戲進行行銷活動。
  • 飯糰升級:金飯糰系列年營收突破 20 億元。2025 年 4 月推出全新「極選系列」三角飯糰,導入日本特 A 級「一見鍾情米」及日本同款成型機,主打 49-55 元高價位市場,預計帶動產能提升 1 成。
  • 甜點品牌 minimore:業績連續 3 年成長超過 2 成,2024 年銷售超過 1,500 萬份(相當於每 2 秒賣出一個)。持續推出新品並結合節慶(如母親節)預購,搶攻百億甜點商機。
  • 數位服務:強化全家 APP 功能,推出「隨買跨店取」、「Fami 錢包」、「全家行動購」、「Fa 現」社群平台、地圖趣(防疫地圖、友善食光地圖)等,並結合「全盈 + Pay」支付,提升數位體驗。
  • 便利服務擴展:推出「寄物 +」服務,提供多溫層寄放、代收貨款;與犀牛盾合作回收舊手機殼;響應環保署政策推動循環杯服務等。

全家經營發展策略
圖(13)經營發展策略(資料來源:全家公司網站)

自有品牌策略 (FamiCollection)

全家於 2013 年推出自有品牌 FamiCollection (FMC),以「發現生活的原味」為定位,強調簡單配方、少添加、在地生產與環保永續。

  • 產品範圍:涵蓋食品、飲料、零食、日用品、清潔用品、織品等多元品類,超過 250 款商品,均由台灣在地生產製造。
  • 核心價值
    • Clean Label 少添加:自 2018 年起率先導入,超過 98% 商品取得雙潔淨以上標章,強化食品安全。
    • 健康取向:主打少添加、無防腐劑、天然成分,部分產品導入 HPP 冷高壓保鮮技術。
    • 在地採購與永續:與超過 100 家台灣廠商合作,部分產品選用在地食材,並與社會企業(如鮮乳坊、芙彤園)合作。
    • 環保包裝:強調使用環保材質,減少環境負擔。
  • 經營模式:採用 SPA(Specialty store retailer of Private label Apparel,自有品牌專業零售商)模式,從商品企劃、規格制定到生產製造全程掌控,提升品質與效率。
  • 市場表現:2023 年 FMC 業績約 40 億元,約佔整體營收 5%,已成為重要利潤來源與品牌差異化的關鍵。2023 年跨足日用品類,推出均一價 79 元系列商品,擴大產品線。

市場與營運分析

營收結構分析

全家便利商店的營收主要來源為商品銷售,其中鮮食類別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 產品類別佔比(預估):雖然最新官方細項佔比未完全揭露,但根據過往資料與近期趨勢推估:
    • 鮮食類(冷藏食品、便當、飯糰、麵包、沙拉等):佔比持續提升,預估已超過 30-35%
    • 常溫食品與飲料:仍為重要營收來源,佔比較高。
    • 菸品:佔有一定比例。
    • 日用品及其他:涵蓋範圍廣泛。
pie title 全家產品營收結構 (預估) "鮮食類 (冷藏、麵包、熟食等)" : 35 "常溫食品" : 25 "飲料 (含現調)" : 20 "菸品" : 10 "日用品及其他" : 10
  • 近期營收表現
    • 2024 年:全年合併營收達 1,051.04 億元,年增 5.52%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 2025 年 3 月:單月合併營收 87.0 億元,月減 0.45%,年增 4.36%,創史上第四高單月營收。
    • 2025 年第一季:累計合併營收 252.84 億元,年增 1.64%,創歷史同期新高。營收成長主要受惠於店數增加、鮮食新品熱銷(如抹茶季帶動甜點業績增 2 成)、會員點數活動及節慶商機(清明連假、母親節預購)。

5903 全家 營收趨勢圖
圖(14)5903 全家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全家便利商店的營收趨勢圖,呈現了公司營收過去一段時間的變化情形。

財務績效分析

全家在近年展現出穩健的財務增長與獲利能力提升。投資者可關注其股價分析,了解市場對其財務績效的反應。

  • 2024 年度表現
    • 合併營收:1,051.04 億元 (年增 5.52%)
    • 稅後淨利:39.36 億元 (年增 133%,部分受惠於處分中國全家利益)
    • 每股盈餘 (EPS):17.04 元
    • 現金股利:擬配發 11.5 元 (配息率約 67.5%)

5903 全家 本益比河流圖
圖(15)5903 全家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全家便利商店的本益比河流圖,用以呈現每一年的本益比變化,以及預估下一年的本益比變化。

5903 全家 淨值比河流圖
圖(16)5903 全家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全家便利商店的淨值比河流圖,用以呈現每一年的淨值比變化。

  • 2024 年前三季表現
項目 2024Q3 2023Q3 YoY 2024 前三季 2023 前三季 YoY
營業收入 (千元) 27,427,087 26,281,465 4.36% 78,449,282 74,125,917 5.83%
營業毛利 (千元) 10,049,798 9,623,839 4.43% 28,540,063 27,027,684 5.60%
營業費用 (千元) 9,531,351 8,990,490 6.02% 27,061,506 25,525,473 6.02%
營業利益 (千元) 518,447 633,349 -18.14% 1,478,557 1,502,211 -1.57%
稅前淨利 (千元) 3,275,121 644,890 407.86% 4,241,034 1,471,958 188.12%
稅後淨利 (千元) 2,692,867 553,374 386.63% 3,456,745 1,273,356 171.47%
歸屬母公司淨利 (千元) 2,649,245 526,939 402.76% 3,353,730 1,228,355 173.03%
每股盈餘 (EPS) (元) 11.87 2.36 402.97% 15.02 5.50 173.09%
毛利率 (%) 36.64% 36.62% 0.02% 36.38% 36.46% -0.08%
營業利益率 (%) 1.89% 2.41% -0.52% 1.88% 2.03% -0.14%
稅後淨利率 (%) 9.82% 2.11% 7.71% 4.41% 1.72% 2.69%

註:2024 年 Q3 及前三季淨利大幅增長,主要係認列中國全家投資架構重整帶來的一次性業外收益約 28 億元新台幣。若排除此因素,本業獲利能力仍屬穩健。

5903 全家 獲利能力
圖(17)5903 全家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全家便利商店的獲利能力圖表,包含毛利率的變化、營益率變化、純益率等指標變化,用於說明公司的獲利情形。

  • 財務結構:公司財務結構穩健,主要透過短期及長期銀行借款、租賃負債支應營運與資本支出。現金及約當現金維持在 65-83 億元水平,流動性充裕。近期無公開宣布發行公司債、現金增資或可轉換公司債的計畫。

5903 全家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
圖(18)5903 全家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全家便利商店不動產、廠房、設備等非流動資產的資本變化圖,該資本佔比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可見出公司擴張的跡象,該指標為領先指標。

5903 全家 合約負債
圖(19)5903 全家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全家便利商店的合約負債圖表,合約負債的變化越高,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越多,成長動能越大。

5903 全家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20)5903 全家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全家便利商店的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圖表,平均售貨天數越低,代表公司的存貨成本越低。

5903 全家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21)5903 全家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全家便利商店的存貨與存貨營收比圖表。

5903 全家 現金流狀況
圖(22)5903 全家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全家便利商店的現金流狀況圖表,現金流量越高,代表公司的資金利用率越高,資金流向越好。

5903 全家 杜邦分析
圖(23)5903 全家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全家便利商店的杜邦分析圖表,財務狀況越好,代表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好。

5903 全家 資本結構
圖(24)5903 全家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上圖為全家便利商店的資本結構圖表,資本來源越多,代表公司的資本配置越健康。

區域市場分析

全家便利商店的營運重心高度集中於台灣市場

  • 台灣市場:佔總營收 95% 以上。門市遍布全台各縣市(含離島),截至 2025 年 4 月初達 4,344 家,市佔率約 22%,位居第二。
  • 中國大陸市場:曾有布局,但規模較小且已於 2024 年完成投資架構重整,未來對合併營收貢獻有限。
  • 海外市場:目前無大規模海外銷售或布局計畫。

客戶結構與價值鏈分析

客戶群體分析

全家的顧客群體廣泛,涵蓋各年齡層與社會階層,主要客戶類型包括:

  • 上班族:為最大宗客群,依賴便利的地理位置、快速的結帳服務以及多樣化的鮮食(早餐、午餐、咖啡)與提神飲料。
  • 學生:通常在學校周邊門市購買零食、飲料、文具及點心。
  • 社區居民/家庭:購買日常用品、生鮮蔬果(部分門市)、繳納費用、收寄包裹等。
  • 外食族/單身族群:依賴便利商店解決三餐需求,對鮮食、微波食品需求高。
  • 旅客/通勤族:在交通樞紐(車站、機場、轉運站)門市購買餐飲、零食或應急用品。
  • 數位原生代:習慣使用 APP 預購、支付、累積點數,對數位服務與 OMO 體驗要求高。

全家透過數位會員經營(會員數突破 1,850 萬)與大數據分析,更精準地掌握不同客群的需求與消費偏好,進行分眾行銷與商品推薦。

價值鏈定位與經營模式

全家在零售業價值鏈中扮演整合者與通路平台的角色

  • 經營模式:採用 SPA(自有品牌專業零售商)模式進行自有品牌 FamiCollection 的開發與管理,從市場洞察、商品企劃、規格制定、委外生產到門市銷售全程掌控。同時也作為平台,引進各大供應商的商品。
  • 上游關係:與超過 100 家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涵蓋食品原料、加工食品、飲料、日用品、菸酒等。強調在地採購,並對供應商進行嚴格的品質與食安稽核(如 ISO 22000、Clean Label)。
  • 中游整合
    • 生產:透過自有的福比麵包廠及合資/合作的鮮食廠(如屏榮、晉欣、長家國際)進行核心鮮食與烘焙產品的生產。
    • 物流:由子公司全台物流負責倉儲管理與全溫層配送,並導入自動化設備提升效率(如台中大肚、新花蓮物流中心)。
  • 下游通路:透過遍布全台的 4,300+ 家實體門市進行商品銷售與服務提供,並結合 APP、線上商城(全家行動購、食食購)等數位渠道,實現 OMO(Online-Merge-Offline)線上線下融合。
  • 價值主張:提供便利性、多元化商品/服務、友善體驗,並強調食品安全、健康、永續價值。

生產基地與供應鏈管理

生產基地布局與產能

全家在鮮食與烘焙領域擁有自有及合作的生產基地,以確保核心產品的品質與供應穩定。

  • 鮮食廠
    • 現有主要合作廠:屏榮大溪廠(桃園)、晉欣鮮食廠(高雄岡山)等。
    • 合資廠:長家國際食品(與長榮空廚合資,專攻義大利麵)。
    • 擴建中:新竹湖口第四座鮮食廠,投資 23.6 億元,佔地 1.6 萬坪,預計 2025 年啟用,將與既有的新竹新豐鮮食廠形成產能互補,大幅提升鮮食產能與供應彈性。
  • 麵包廠
    • 自有廠:福比麵包廠(新竹湖口),2017 年投產。
    • 擴建中:規劃興建福比麵包二廠,投資 22.5 億元,預計 2026 年啟用,屆時麵包產能可望增加 50%,最高日產量達 45 萬個

全家歷年鮮食構成比
圖(25)歷年鮮食構成比(資料來源:全家公司網站)

全家鮮食生態圈
圖(26)鮮食生態圈(資料來源:全家公司網站)

原物料管理與供應鏈策略

全家高度重視原物料的品質、安全與永續性。

  • 源頭管理:針對肉品、水產、蛋品、烘焙、醬料等大宗原物料,實施嚴格的供應商管理稽核作業(自 2015 年起)。建立安心農場合作機制,強化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程把關。
  • Clean Label 推動:積極推動供應商取得 Clean Label 少添加認證,超過 1,000 項食品原物料通過認證,提升產品健康形象。
  • 在地採購:優先選用台灣在地供應商與食材,支持本土農業。
  • 食安系統:導入 ISO 22000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定期評鑑稽核供應商。實施「三級管理、三階追溯」機制,並設有食品履歷雲端中心。
  • 成本與市況應對:面對原物料價格波動,透過長期合約、多元採購來源、永續農業合作及「友善食光」惜食機制(減少浪費)來穩定成本與供應。
  • 循環經濟:推動咖啡渣、牛奶瓶回收再製計畫,減少原物料消耗。

物流自動化布局

全家透過子公司全台物流,持續投資物流基礎建設與自動化技術。

  • 物流中心:設有多個區域型物流中心,如北部大溪倉、台中大肚物流中心(2022 年啟用)、新花蓮物流中心(2023 年啟用)等。
  • 自動化設備:導入高效率環狀理貨線、自動分揀系統、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等,提升作業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確保配送準確性。
  • 全溫層配送:提供常溫、冷藏、冷凍等多溫層配送服務,滿足不同商品(尤其是鮮食)的溫控需求。
  • 供應鏈整合:新竹湖口規劃將鮮食廠與物流中心結合,縮短供應鏈距離,提升效率。

競爭優勢與市場地位

市場競爭格局

台灣便利商店市場呈現高度集中的寡占格局,由四大連鎖品牌主導。

  • 統一超商 (7-Eleven)市佔率約 46.5%,為市場龍頭,擁有最多的門市數量、強大的集團資源(統一企業、星巴克、康是美等)與供應鏈優勢。
  • 全家便利商店 (FamilyMart)市佔率約 22%,位居第二,以鮮食創新、數位轉型、自有品牌及多元服務為主要競爭策略。
  • 萊爾富 (Hi-Life):市佔率約 6.5%,近年積極尋求轉型與差異化。
  • OK 超商 (OK mart):市佔率約 2.5%,規模相對較小。

市場競爭激烈,各家業者在商品、服務、數位體驗、店型創新等方面不斷投入,爭奪消費者。

核心競爭優勢

全家便利商店能在激烈競爭中維持第二大地位,主要憑藉以下核心競爭優勢

  1. 鮮食差異化與創新能力:將鮮食視為核心引擎,持續投入研發、與名店聯名、導入健康概念(Clean Label),打造出多款明星商品(如金飯糰、minimore 甜點、Let’s Café),成功吸引消費者並提升毛利。
  2. 強大的數位會員經營:擁有超過 1,850 萬會員,會員貢獻營收達 50%。透過 APP、點數經濟、全盈 + Pay 支付與 OMO 整合,有效提升顧客黏著度與消費頻次。
  3. 自有品牌 FamiCollection:成功建立「健康、少添加、永續」的品牌形象,提供具價格競爭力且品質優良的商品,有效區隔市場並提升獲利。
  4. 多元化服務整合平台:除零售外,提供代收、寄取、票券、金融、餐飲(全家國際餐飲)等多樣化服務,滿足消費者一站式需求,成為「便利生活服務平台」。
  5. 供應鏈整合與效率:透過自有/合作生產基地及自動化物流系統,有效管理鮮食供應鏈,確保品質與效率。
  6. 加盟體系運作純熟:高比例加盟店有助於快速展店、降低成本,並貼近在地市場需求。
  7. 積極的永續作為:在 ESG 方面的投入(能源轉型、惜食、減塑、Clean Label)提升了品牌形象與社會認同度。

ESG 永續發展作為

全家將永續發展視為企業核心策略之一,具體作為涵蓋環境、社會與治理三大面向:

  • 環境 (E)
    • 能源轉型:設立「能源韌性實驗便利商店」,導入太陽能、儲能、智慧電網管理,目標 2050 淨零排放。多數門市導入 IoT 能源管理。
    • 食物浪費減量:推動「友善食光」機制,2023 年減少逾 2.6 萬噸食物浪費。
    • 循環經濟:推廣循環杯、循環餐盒,與 O’right 歐萊德合作將咖啡渣再製為美妝品,與犀牛盾合作回收手機殼。
    • 綠色飲食:推廣蔬食、低碳餐點(如植覺生活系列)。
    • 響應環保活動:連續多年參與「Earth Hour 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 社會 (S)
    • 食品安全:推動 Clean Label 潔淨標章,嚴格供應鏈管理與食安稽核。
    • 社區關懷:設立「全家愛心大平台」支持公益募款(如緬甸強震),與台灣世界展望會等 NGO 合作。
    • 友善移工:啟動「2025 一起友善移工」計畫,擴大東南亞商品專區,促進文化融合。
    • 人才培育:透過全家企業大學提供系統化培訓。
  • 治理 (G)
    • 資訊透明:定期發布永續報告書、召開法說會,強化與利害關係人溝通。
    • 董事會職能: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構。

全家的永續努力獲得多項國內外獎項肯定,如台灣企業永續獎 (TCSA)、台灣永續行動獎 (TSAA) 等,有效提升品牌價值。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全家便利商店近期活動頻繁,聚焦於新品推廣、數位服務優化及跨界合作。

產品與行銷活動

  • Let’s Tea 品牌升級 (2024.04):原「搖搖茶吧」更名,導入封膜機提升便利性,主打無糖原萃茶搶攻手搖飲市場。
  • 夯番麥上市 (2024.04):擴大「夯夯家族」熟食產品線,於 2,700 店販售烤玉米。
  • 極選三角飯糰推出 (2025.04):導入日本米種與設備,搶攻 49-55 元高價飯糰市場。
  • 伊藤園抹茶霜淇淋 (2025.04):與日本品牌聯名,結合皮克敏遊戲行銷。
  • minimore 甜點周年慶 (2025.03):推出多款新品,結合母親節預購,延續熱銷氣勢。
  • 皮克敏合作活動 (2025.03-04):與任天堂遊戲《Pikmin Bloom》合作,推出門市特殊地點、遊戲道具收集、滿額贈品(紙膠帶、水果叉)及抽獎活動。
  • 大甲媽祖聯名 (2025.04):與大甲鎮瀾宮合作推出「女神保庇卡」,期望帶動 4 月營收。
  • 節慶商品預購:積極掌握母親節、端午節等預購商機,推出名店蛋糕、粽子等商品。

數位服務與合作

  • APP 會員活動:持續推出會員限定優惠,如咖啡買一送一、第二杯 10 元、點數加價購(衛生紙、咖啡)、茶葉蛋優惠等,刺激消費。
  • Fa 現社群平台:利用 Google Cloud AI 強化會員互動與商品推薦。
  • 全盈 + Pay:持續推廣自有支付工具。
  • 寄物 + 服務:提供多溫層、彈性天數寄物及代收貨款服務。
  • 裕慶-KY 合作 (2025.04):裕慶接獲中國全家超商訂單,預計 Q2 出貨(此為供應商新聞,間接相關)。

永續與社會責任行動

  • 手機殼回收 (2024.04):與犀牛盾合作,回收舊殼換霜淇淋與折扣金。
  • 環境公益計畫 (2025.04):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合作,響應世界關燈日。
  • 緬甸強震募款 (2025.03):透過 APP 愛心大平台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合作,協助災民。

未來發展策略展望

全家便利商店的未來發展策略清晰,將持續聚焦於核心競爭力的深化與新成長動能的開拓。

短中期營運目標

  • 持續展店:維持每年 100-150 家的淨增店數,擴大市場覆蓋率,同時注重提升單店營收與獲利能力。
  • 營收成長:在突破千億營收後,維持穩健增長,目標年增率 5% 以上。
  • 獲利提升:透過優化商品組合(提高鮮食、自有品牌佔比)、成本控制及營運效率提升,改善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

數位轉型與 OMO 策略深化

  • 會員經營深化:持續優化 APP 功能與會員權益,運用大數據進行精準行銷,提升會員貢獻度與忠誠度。
  • 數位渠道拓展:強化「全家行動購」、「食食購」等線上平台,拓展團購、預購、生鮮電商等業務,實現線上線下無縫整合。
  • 支付工具整合:推廣「全盈 + Pay」,串聯零售、金融、生活服務。
  • 智慧零售導入:逐步推廣科技概念店的應用,如自動訂貨、智能驗收、電子貨架標籤,提升門市營運效率。

鮮食與自有品牌發展

  • 泛鮮食結構改革:持續以「跨業新市場、安心標章、綠色飲食、名店聯名」四大策略推動鮮食創新,提升營收佔比與毛利貢獻。
  • 自有品牌 FamiCollection 擴展:擴大 FMC 產品線,尤其在日用品、健康食品等領域,強化品牌差異化與價值感。
  • 核心品類鞏固:持續培育 Let’s Café、minimore、金飯糰等明星商品,維持市場領導地位。

資本支出與擴展計畫

  • 生產基地擴充:確保新竹湖口鮮食廠(2025 年啟用)及福比麵包二廠(2026 年啟用)如期投產,提升產能與供應鏈韌性。
  • 物流中心優化:持續投資自動化設備,提升物流效率與準確性。
  • 店舖投資:導入新店型、更新設備(如 NexT POS 收銀機、咖啡機、封膜機),提升消費體驗。
  • 餐飲業務擴展:透過全家國際餐飲,持續引進新品牌或擴展現有品牌(大戶屋、bb.q CHICKEN)店數,預計未來三年新增約 100 家餐飲門市。

永續發展目標

  • 淨零排放:朝向 2050 淨零目標邁進,持續推動能源轉型、節能減碳措施。
  • 循環經濟:擴大循環杯/餐盒使用,推動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 永續供應鏈:深化 Clean Label 認證,與供應商共同推動永續採購。
  • 社會共融:持續推動友善移工、社區關懷等社會責任計畫。

總體而言,全家致力於成為「無所不在的跨產業便利生活服務平台」,透過實體門市與數位渠道的融合,結合鮮食、自有品牌、多元服務與永續經營,創造長期價值。

投資價值綜合評估

機構法人觀點

根據近期法說會及永續報告書內容,機構法人普遍對全家便利商店持正面評價。主要看好:

  • 穩健的營運績效:營收持續創高,獲利能力提升,毛利率與單店營收表現良好。
  • 清晰的成長策略:在鮮食差異化、自有品牌、數位轉型及會員經營方面策略明確且執行有效。
  • 市場領導地位:穩居台灣便利商店市場第二大,品牌形象良好。
  • 永續經營成效:在 ESG 方面的投入與成果獲得肯定,符合全球投資趨勢。
  • 配息穩定:近年現金股利配發穩定,具備一定的殖利率吸引力。

法人普遍認為,全家在產品創新與數位轉型上的持續投入,有助於提升長期競爭力與市場份額。

投資亮點

  1. 千億營收里程碑:2024 年營收突破千億,顯示公司規模與市場影響力持續擴大。
  2. 鮮食成長引擎:鮮食佔比超過三成且持續增長,為主要獲利動能。
  3. 會員經濟效益:龐大會員基礎與高黏著度,提供穩定的營收貢獻與數據價值。
  4. 自有品牌潛力:FMC 品牌形象良好,具備提升毛利與差異化的潛力。
  5. 數位與 OMO 整合:線上線下渠道融合順暢,數位業績增長快速。
  6. 永續品牌價值:ESG 表現優異,提升品牌形象與投資吸引力。
  7. 穩健的財務與股利:財務結構健康,現金流充裕,股利政策穩定。

風險提示

  1. 市場競爭加劇:來自統一超商及其他零售業態(如超市、量販店、外送平台)的競爭壓力持續存在。
  2. 成本壓力:原物料價格波動、基本工資調漲、能源成本上升可能侵蝕獲利。
  3. 加盟店管理複雜性:高比例加盟店雖有利擴張,但也增加管理難度與服務品質一致性的挑戰。
  4. 消費景氣影響:整體經濟環境變化可能影響消費者支出意願。
  5. 業外收益波動:2024 年高獲利部分來自一次性業外收益,未來需關注本業獲利增長的可持續性。

重點整理

  • 市場地位穩固:全家為台灣第二大連鎖便利商店,市佔率約 22%,店數超過 4,300 家。
  • 營運績效亮眼:2024 年營收突破千億,本業獲利穩健增長,EPS 達 17.04 元(含業外),配息 11.5 元。
  • 鮮食為核心動能:鮮食營收佔比逾三成,持續透過四大策略(跨界、安心、綠色、聯名)創新。
  • 數位轉型成效顯著:會員數破 1,850 萬,貢獻營收 50%,OMO 整合帶動數位業績增長。
  • 自有品牌 FamiCollection:強調健康永續,年營收 40 億元,為重要差異化關鍵。
  • 供應鏈持續升級:投資鮮食廠與自動化物流,提升效率與品質。
  • 永續經營領先: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惜食減廢、循環經濟,ESG 表現獲肯定。
  • 未來展望正向:持續展店、深化數位經營、拓展鮮食與餐飲版圖,目標成為跨產業便利生活服務平台。
  • 投資價值:機構法人評價正面,具備穩健成長潛力,惟須留意市場競爭與成本壓力。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1.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2.27)
    本研究主要參考法說會簡報的公司營運概況、產品結構分析、資產開發進度及未來展望。由全家發言人主講,提供最新且權威的公司營運資訊。
  2.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財務報告
    本文的財務分析主要依據此份財報,包含合併營收、毛利率、營業費用、稅後淨利等關鍵數據。
  3.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永續報告書(2024.10.16 發布)
    此報告詳細說明全家在環境永續發展方面的承諾與具體措施,並包含 2023 年營運績效數據。
  4.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簡介(官網資訊)
    本研究參考全家企業簡介,了解公司發展歷程、經營理念及未來展望。
  5.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法說會資料(公開資訊觀測站/官網)
    參考歷次法說會公布之營運數據與策略說明。

研究報告

  1. 元大投顧產業分析報告(2024.12)
    該報告深入分析全家的資產開發計畫、轉型策略及市場布局,提供本文在產業分析方面的重要參考。
  2. 富邦證券產業研究報告(2024.12)
    研究報告提供全家在便利商店及餐飲領域的專業分析,以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評估。
  3. 凱基證券投資分析報告(2025.01)
    針對全家的營運概況、資產活化計畫及未來發展提供專業分析與評估。
  4. 各大券商近期研究報告(彙整自公開資訊)
    參考多家券商對全家營運表現與未來展望的分析。

新聞報導

  1. 工商時報、經濟日報、中時新聞網、鉅亨網、聯合新聞網、自由時報等財經媒體近期報導(2024.03-2025.04)
    詳述全家營收表現、新品上市、行銷活動、永續作為、股價反應、法人看法等即時資訊。內容涵蓋 Let’s Tea 品牌升級、夯番麥、極選飯糰、伊藤園霜淇淋、minimore 甜點、皮克敏合作、ESG 行動、財報發布、股東會紀念品、股價波動等。
  2. 產業媒體(如 FoodNext 食力、Manager Today 經理人月刊、數位時代等)專題報導
    深入分析全家在鮮食、數位轉型、自有品牌、供應鏈管理、永續經營等方面的策略與成效。

產業活動

  1. 全家便利商店新品發表會、記者會(如 Let’s Tea 發表會、極選飯糰發表會等)
    獲取最新產品資訊與公司策略說明。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4 年至 2025 年 4 月間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部分新聞日期標示為 2025 年,推測為資料來源誤植,內文已依據事件發生時間點與前後文脈絡調整為合理年份(多為 202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