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6196 帆宣(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5 月 18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分析帆宣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帆宣,6196.TW)的各個面向,從公司背景、核心業務、財務績效到未來發展策略。帆宣以高科技產業設備及材料銷售起家,現已發展成為提供無塵室及機電統包工程、自動化供應系統、客製化設備研發製造及高科技設備材料銷售的領導廠商。2018 年成為鴻海集團旗下樺漢科技之子公司後,更強化其在高科技產業的佈局。公司營運成長動能強勁,在手訂單維持高檔,並積極擴充產能以滿足客戶需求。
帆宣在半導體景氣回溫下,受惠於台積電等大廠積極擴產,廠務工程與設備訂單需求看增。同時,公司也積極拓展高毛利業務及全球化布局,並多元發展智慧醫療、綠能轉型及工業元宇宙等新興領域。近期重大事件包括持續獲得台積電多廠訂單、南科三期新廠按計畫推進、公布亮眼營收及配發現金股利等。
以下雷達圖呈現帆宣的基本面分析健康狀況與市場前景:
圖(2)6196 帆宣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圖(3)6196 帆宣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簡介
帆宣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arketech International Corp.,股票代號:6196.TW)於 1988 年 12 月在台灣成立,初始以高科技產業設備及材料之銷售與維修服務為主要業務,逐步發展成為提供無塵室及機電統包工程、自動化供應系統、客製化設備研發製造及高科技設備材料銷售的領導廠商。帆宣在 2018 年成為鴻海集團旗下樺漢科技之子公司,進一步強化其在高科技產業的佈局。
公司基本資料
項目 | 內容 |
---|---|
公司名稱 | 帆宣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稱 | Marketech International Corp. |
股票代號 | 6196.TW |
成立時間 | 1988 年 12 月 |
董事長 | 高新明 (兼任執行長) |
總經理 | 林育業 |
資本額 | 新台幣 20.13 億元 (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 |
2023 年營收 | 新台幣 562.80 億元 (集團合併) |
員工人數 | 2,254 人 (集團合併,截至 2024 年 9 月 30 日) |
全球布局 | 台灣 (台北、湖口、新竹、頭份、台中、台南、高雄)、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美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印尼、荷蘭、德國、泰國 |
公司基本概況
帆宣(6196.TW)目前股價約為 161.5 元,預估本益比為 21.79,預估殖利率為 3.37%,預估現金股利為 5.45 元。報表更新進度為月報與季報。
圖(4)6196 帆宣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EPS 熱力圖呈現了市場對於帆宣歷年 EPS 的預估變化,可作為評估公司獲利能力的參考。
觀察帆宣的股價走勢,日線圖(5)週線圖和月線圖分別呈現了不同時間週期的股價波動。
圖(6)6196 帆宣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7)6196 帆宣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8)6196 帆宣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發展歷程與里程碑
帆宣自創立以來,專注於服務半導體 IC、液晶顯示器 (TFT-LCD)、發光二極體 (LED) 等高科技產業。隨著技術與經驗累積,公司逐步將業務範疇擴展至四大事業群:
-
高科技設備 (代理) 事業群:代理銷售國際知名品牌之高科技設備及材料。
-
自動化供應系統事業群:提供高科技產業所需之自動化氣體、化學品供應系統及相關整合服務。
-
廠務工程事業群:提供無塵室、機電系統整合工程服務,涵蓋設計、施工、安裝等環節。
-
客製化設備製造事業群:依客戶需求,研發、設計及製造客製化之專屬設備。
在拓展業務範疇的同時,帆宣積極進行全球布局,於美國、日本、德國、荷蘭、越南等地設立子公司,緊密跟隨如台積電 (TSMC) 等重要客戶拓展海外市場的步伐,深入參與全球供應鏈的發展。
為擴充產能以滿足客戶需求,帆宣於 2017 年 5 月購入宇通光能南科廠。2021 年,公司再度購入新世紀光電南科廠房(帆宣五廠),並於 2022 年正式投入營運,展現其提升產能、滿足多元市場需求的決心。
受惠於主要客戶如台積電美國新廠的水務及氣化工程訂單挹注,帆宣於 2023 年 12 月單月營收達到 56.31 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展望未來,帆宣南科三期新廠預計於 2024 年底完工,2025 年初開始投產,可望進一步推動公司營運成長。
核心業務分析
帆宣系統科技的核心業務,可歸納為以下四個面向:
-
高科技設備及材料代理:
- 代理銷售半導體、平面顯示器等高科技產業所需之設備及材料。
- 合作夥伴包含美國 Cyantek Corp、日本 Hitachi Kokusai 等國際知名大廠。
- 代理產品涵蓋半導體光阻液、爐管、平面顯示器製程主設備及其他相關耗材。2024 年 4 月資料顯示,此業務佔營收 21.5%,毛利率約 19%~20%。
-
廠務系統整合工程:
- 專精於無塵室與機電系統整合工程,提供整廠機電及無塵室統包工程服務 (EPC)。
- 針對業主需求,提供從設計規劃、設備採購、施工安裝至測試驗收之全方位承攬服務。
- 服務範圍涵蓋無塵室、氣體及化學品自動化供應系統、監控系統、AI 資料中心機電工程等。
-
自動化供應系統:
- 為高科技產業客戶量身打造自動化供應系統,提升生產效率及降低人力成本。
- 產品應用於半導體、平面顯示器、LED、太陽能、生技醫藥、食品等產業。此業務毛利率約 6%~8%,並已跨足數據中心領域。
-
客製化設備研發製造:
- 具備客製化設備研發製造能力,可依客戶特殊需求設計、開發專屬設備。
- 透過 OEM 及 ODM 模式,為客戶提供彈性化、客製化之解決方案,例如為 ASML 代工極紫外光 (EUV) 零件模組。此業務毛利率約 18%~19%。帆宣的客製化設備 OEM 與 ODM 業務為公司貢獻穩定收入。
產品系統與應用領域
帆宣的產品與服務廣泛應用於高科技產業,尤其在半導體產業及平面顯示器產業佔有重要地位。近年來,隨著智慧製造、智慧城市、元宇宙等新興領域興起,帆宣亦積極拓展產品應用範疇:
- 半導體產業:
- 晶圓製造設備:晶圓搬運系統、自動化檢測設備等。
- 封裝測試設備:包含 CoWoS 先進封裝相關設備。
- EUV 零件模組代工。
-
高純度氣體/化學品供應系統。
-
平面顯示器產業:
- LCD 檢測修補設備。
- OLED 製造設備。
-
顯示器零組件代工。
-
智慧製造與工業元宇宙:
- 廠務系統整合及自動化解決方案。
- 電腦整合製造 (CIM) 與企業資源規劃 (ERP) 系統。
- 廠務監控系統、AI 預診斷系統 (PHM)。
-
子公司亞達科技開發 MR/AI 維修平台,應用於航太、半導體、風電等產業。
-
智慧城市與綠能:
- 智慧住宅、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透過合資公司「達宣智慧」)。
- 5G 專網技術應用。
- AI 資料中心機電工程。
-
低碳工程設計、大型儲能系統、氫能基礎設施。
-
新能源與材料:
- 太陽能銀粉、鋰電池材料供應。
技術優勢與競爭力
帆宣系統科技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體現於其技術整合能力、客製化服務及全球化布局:
-
技術整合能力:
- 專精於機電系統整合、無塵室工程、自動化供應系統等技術領域。
- 可提供跨領域、整合性之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 累積超過 200 項專利,涵蓋氣體純化、設備預診斷等領域,形成技術壁壘。
-
客製化服務:
- 具備客製化設備研發製造能力 (OEM/ODM),可快速回應市場及客戶需求。
- 提供彈性化合作模式,提升客戶滿意度與黏著度。
-
全球化布局:
- 於全球主要市場設立據點,貼近客戶提供即時、在地化服務。
- 跟隨主要客戶拓展海外市場,掌握全球供應鏈發展脈動。
- 全球化布局有助於分散營運風險,拓展市場版圖。
此外,帆宣亦不斷投入技術創新,每年研發經費佔營收比重達 10%-15%,專注於先進製程技術、自動化系統、環保節能技術 (如低耗能氣體純化系統) 及工業元宇宙技術 (如 MR/AI 開發平台) 之開發,以維持技術領先優勢。
營收結構分析
帆宣系統科技的營收結構呈現多元化。依據 2023 年資料,公司營收比重以自動化供應系統業務為最高,佔 48.49%,其次依序為高科技設備材料銷售與服務業務 [18.38%)、整合系統業務(16.59%)及客製化設備研發製造業務 (16.54%]。
從產業別營收結構分析,IC 半導體產業為帆宣最主要的營收來源。2024 年前三季,IC 半導體產業營收佔比高達 80%,其次為其他產業 (16%) 及 LCD+OLED 及其他平面顯示器產業 (4%)。2024 年 4 月資料顯示,集團營收 81% 來自半導體業,顯示帆宣對未來市場保持正向態度。
財務績效分析
營收表現
帆宣近年營收持續成長。從營收趨勢圖來看,營收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圖(9)6196 帆宣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2023 年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562.80 億元,年增 11.7%,創下歷史新高。2024 年合併營收 606.75 億元,年增 7.8%,再度刷新歷史紀錄。
2024 年第三季合併營收達 156.12 億元,亦創歷史新高。2025 年第一季累計營收 132.61 億元,年減 9.27%,主因去年同期美國 P1 廠大單基期較高;然 3 月單月營收 46.23 億元,月增 17%,顯示訂單逐步回溫。
獲利能力
從帆宣的獲利能力圖可見,毛利率、營益率與純益率等指標呈現波動,投資者可關注其變動趨勢。
圖(10)6196 帆宣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2024 年第三季毛利率為 9.59%,較上季增加 1.88 個百分點,稅後淨利為 5.39 億元,季增 45.32%,單季每股盈餘 (EPS) 2.68 元。
2024 年全年稅後淨利為 18 億元,年減 16.74%,EPS 8.94 元,為近三年低點,主要反映美國子公司初期虧損與成本壓力。公司已積極改善美國子公司效率並調整人力。
法人預估 2025 年隨高毛利率業務 (ODM/OEM 與材料銷售) 占比提升,全年毛利率可達 9.8% (相較 2024 年的 8.7%)。
訂單狀況
截至 2025 年初,帆宣在在手訂單維持在 600 億元以上的高檔水準,為未來 12-18 個月的營運提供穩固基礎。
合約負債代表公司的預收款項,從合約負債的變化圖來看,可見帆宣的合約負債呈現上升趨勢,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增多,成長動能看好。
圖(11)6196 帆宣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股利政策
帆宣維持穩健的股利政策。觀察帆宣的股利政策圖,可了解公司歷年的股利發放情形。
圖(12)6196 帆宣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2024 年度董事會決議每股配發現金股利 6 元,配發率 67.11%,以當時股價計算,現金殖利率約 3.8%。近五年平均現金殖利率為 3.42%。
區域市場分析
帆宣產品銷售區域遍及全球。根據 2023 年資料,銷售地區以外銷為主,佔 65%,內銷佔 35%。其中中國大陸地區佔外銷比重達 26%。
近年來,帆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除美國、日本等主要市場外,亦已進軍德國市場,並於東南亞地區 (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 積極布局,預期未來海外營收佔比將持續提升,尤其美國業務佔比預估將從 5% 提升至 10%。
註:圖表中大陸地區佔比為 65% * 26% = 16.9%
市場地位與競爭態勢
帆宣系統科技在台灣半導體設備市場佔有重要地位,市佔率約為 15%-20%。主要競爭對手包含:
-
台灣本土廠務及設備供應鏈:如漢唐、同開、致新、樺漢、臻鼎-KY、聖暉、亞翔、辛耘、家登、上品、光洋科、台特化、弘塑、信紘科等。
-
國際設備製造商:如 ASML、應用材料 (Applied Materials)、科林研發 (Lam Research) 等。
-
特定技術領域競爭者:如日商 Mektron、Fujikura、Nitto Denko 等。
面對市場競爭,帆宣憑藉其技術整合能力、客製化服務、穩定的客戶基礎 (尤其與台積電的緊密合作) 及持續研發投入等競爭優勢,維持市場地位。
客戶結構與價值鏈分析
帆宣的客戶群涵蓋全球知名的半導體及電子設備製造商,主要客戶包含:
-
台積電 (TSMC):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為帆宣最重要合作夥伴,貢獻約 15-20% 營收。
-
艾司摩爾 (ASML):全球 EUV 光刻機領導廠商,帆宣為其 EUV 零件模組主要代工廠。
-
應用材料 (Applied Materials):全球半導體設備及材料領導供應鏈。
-
美光科技 (Micron Technology):全球記憶體大廠。
-
日月光投控 (ASE Technology Holding):全球封裝測試領導供應鏈。
-
穩懋 (WIN Semiconductors)。
-
布魯克斯自動化 (Brooks Automation):全球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鏈。
-
世界先進 (VIS):已獲其新加坡廠訂單。
上述主要客戶營收貢獻佔帆宣總營收 60%-70%,顯示帆宣與客戶間建立穩固之合作關係。
帆宣系統科技於半導體產業價值鏈中,定位於中游設備及材料供應鏈及系統整合服務提供商。公司與上游的國際設備製造商 [如 ASML、應用材料) 及材料供應鏈(如 Cyantek、Hitachi Kokusai)緊密合作 [代理銷售、OEM/ODM],服務下游的半導體製造商(如台積電、世界先進)、平面顯示器製造商及封裝測試廠 (如日月光] 等客戶。
生產布局與擴張策略
帆宣在台灣共設立五大生產據點,策略性地分布於主要科學園區附近:
-
湖口廠:專注半導體設備模組代工,特別是承接 ASML 的 EUV 零件製造。
-
頭份廠:負責自動化供應系統組裝與廠務工程相關設備。
-
善化廠:生產太陽能銀粉與鋰電池材料,支援新能源領域需求。
-
新埔廠:發展智慧醫療設備與生技製程系統整合 (與「達宣智慧」相關)。
-
南科廠區:為核心生產基地,包含既有三座廠房及 2021 年購入、2022 年投產的第五廠,以及正在興建的南科三期新廠 (台南六廠),主要負責顯示器零組件與半導體設備製造及代工。
從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可見,帆宣的相關資本支出呈現增加趨勢,顯示公司正在積極擴張。
圖(13)6196 帆宣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海外布局方面,帆宣正積極評估在馬來西亞與越南設立組裝基地,預計初期以組裝低階設備為主,以因應地緣政治風險與客戶分散產能的需求。
產能擴張計畫
-
南科三期新廠 (台南六廠):
-
規模:租賃 9,075 坪土地,總投資建置萬坪廠房,是帆宣 35 年來最大規模的擴廠案。
-
用途:新增顯示器零組件代工產能 (鎖定美系客戶需求) 及 CoWoS 封裝設備相關產能。
-
時程:預計 2024 年底完工,2025 年第二季開始投產,下半年貢獻營收。
-
技術:導入 AIoT 智慧製造、綠建築設計,提升生產效率與減碳能力。
-
-
半導體設備本土化產能:
- 持續擴充湖口與南科廠的 EUV 模組產線,以配合 ASML 與應用材料的訂單需求,支援 3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帆宣近期營運活動頻繁,反映其在產業中的活躍程度與市場的高度關注:
-
訂單斬獲與擴廠進度 (2025.01-04):
-
持續 확보台積電多廠訂單,包含新竹寶山 P1 廠、高雄 N2 廠,以及美國亞利桑那州第二座廠 (AZP2) 的水務及氣化工程訂單。AZP2 訂單預計 2025 年第二季末至第三季初開始認列營收。
-
取得世界先進新加坡廠訂單。
-
南科三期新廠 (台南六廠) 按計畫推進,預計 2025 年第二季量產。
-
在手訂單維持 600 億元以上高檔水準。
-
-
財務表現與股利 (2025.03-04):
-
公布 2024 年財報:營收 606.75 億元創歷史新高,稅後淨利 18 億元 (歷史第三高),EPS 8.94 元 (近三年低點,受美國投資初期成本影響)。
-
董事會決議 2024 年度配發現金股利 6 元,配發率 67.11%。
-
公布 2025 年 3 月及第一季營收:3 月營收月增 17%,第一季累計營收 132.61 億元 (年減 9.27%,創同期第三高)。
-
-
市場溝通與產業活動 (2024.11-2025.04):
-
2024 年 11 月舉辦法人說明會,說明第三季營運成果與展望。
-
2025 年 4 月參與證交所與永豐金證券合辦之 Touch Taiwan 展主題式業績發表會,分享財務業務狀況。
-
-
供應鏈合作與地緣政治 (2025.03-04):
-
傳出帆宣等 18 家台廠擬組供應鏈聯盟,共同赴美設廠。
-
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霍布斯 (Katie Hobbs) 訪台,傳帆宣在其拜會名單內,力邀供應鏈赴美。
-
公司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初步評估直接影響有限 (輸美比重不高),但將密切關注後續可能引發的通膨及終端需求變化。有大廠洽詢美國投資事宜,若加速建廠可望帶來訂單機會。
-
-
股價與市場關注 (2025.03-04):
-
受台積電擴產、鴻海 AI 伺服器題材及自身營運展望激勵,股價於 2025 年 3 月初出現顯著上漲,一度漲停。
-
被列為注意股 (2025.03.06)。
-
2025 年 4 月,股價自波段低點反彈,重回均線之上。
-
被納入 FT 臺灣 Smart ETF (00905) 成分股。
-
未來發展策略與展望
重點整理
-
營運成長動能強:在手訂單維持 600 億元以上高檔,南科三期新廠 2025 年第二季投產挹注新動能。
-
半導體景氣回溫受惠者:隨 2025 年半導體產業復甦及台積電等大廠積極擴產 (含美國、日本),廠務工程與設備訂單需求看增。
-
先進製程關鍵夥伴:切入台積電 2 奈米供應鏈,並為 ASML 代工 EUV 關鍵模組,技術地位穩固。
-
高毛利業務擴張:提升 ODM/OEM 代工、材料銷售及工業元宇宙等高毛利業務占比,優化獲利結構。
-
全球化布局深化:配合客戶腳步拓展美國、日本、德國及東南亞市場,分散風險並掌握全球商機。
-
多元應用拓展:除半導體外,積極布局智慧醫療、綠能轉型 (低碳工程、儲能)、工業元宇宙等新興領域。
未來展望
展望 2025 年及以後,帆宣營運前景看好,主要基於以下因素:
-
半導體產業復甦:全球半導體市場預計於 2024 年恢復成長,2025 年可望進一步擴張,有利於帆宣整體業務發展。
-
台積電擴產效應:台積電於台灣 [寶山、高雄) 及海外(美國、日本、德國)持續擴建新廠,帶動龐大廠務工程 (水務、氣化] 及設備需求,帆宣身為主要供應商將直接受惠。
-
先進製程推進:台積電 2 奈米製程預計 2025 年上半年量產,將帶動新一波高階設備及材料需求,帆宣可望搶佔市場先機。
-
CoWoS 先進封裝趨勢:AI 應用帶動 CoWoS 需求強勁,帆宣與日本廠商合作開發相關設備,切入高成長的先進封裝供應鏈。
-
AI 與新興應用:AI、HPC、智慧製造、智慧城市等新興應用領域快速發展,持續推動半導體及相關自動化、系統整合需求增長。
-
美國業務轉佳:隨美國子公司完成初期調整,預計 2025 年虧損縮減並開始貢獻營收。
風險與挑戰方面,需關注地緣政治風險 (美中科技戰、關稅政策) 對全球供應鏈及終端需求的影響,以及半導體產業景氣波動、人力成本上升、擴產帶來的資本支出壓力等因素。
法人評價與目標價
多家法人機構看好帆宣 2025 年營運重回成長軌道:
-
獲利預估:
-
中信投顧預估 2025 年 EPS 可達 11.67 元 (年增 30.5%)。
-
外資普遍預估 2025 年 EPS 介於 10-12 元。
-
市場普遍預期 2025 年獲利有望重回一個資本額以上。
-
-
目標價:
-
中信投顧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 198 元。
-
外資目標價區間約 188-208 元。
-
-
主要理由:
-
在手訂單飽滿。
-
南科三期新廠投產貢獻。
-
高毛利 ODM/OEM 業務占比提升。
-
美國業務虧損改善。
-
受惠台積電全球擴產及先進製程需求。
-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帆宣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財務報告
- 本文財務數據及營運資訊主要參考此份財報。
-
帆宣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1.13)
- 簡報內容涵蓋公司營運概況、財務績效、未來展望等重要資訊,為本文重要參考依據。
-
帆宣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 Touch Taiwan 業績發表會簡報 (2025.04.22)
- 提供最新業務比重、毛利率區間及產業營收來源等資訊。
產業研究報告
-
元大證券投資研究報告(2024.02.20)
- 報告分析帆宣營收、獲利表現及未來展望,提供法人機構觀點。
-
富邦證券產業研究報告(2024.12)
- 研究報告評估帆宣在半導體設備及自動化領域之競爭力與發展潛力。
-
中信投顧研究報告 (約 2025.03)
- 提供 2025 年 EPS 預估及目標價資訊。
-
永豐金證券研究報告 (約 2025.03)
- 提供 2025 年營收預測及風險提示。
-
國泰期貨研究報告 (2025.04.18)
- 分析美國關稅對半導體供應鏈影響,點名帆宣為受惠廠商。
-
MIC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研究報告 (2023.01 & 2024.08)
- 提供帆宣在工業元宇宙、低碳工程、智慧醫療等領域的技術布局與市場分析。
新聞報導
-
鉅亨網新聞 (2024.10.09, 2025.03.04, 2025.03.06, 2025.03.19, 2025.04.07)
- 報導帆宣營收、訂單、股價表現、台積電擴廠受惠、美國關稅影響等。
-
經濟日報 (2025.01.01, 2025.03.04, 2025.03.18)
- 報導帆宣在手訂單、南科擴廠、台積電供應鏈地位等。
-
工商時報 (2024.09.05, 2025.03.04, 2025.04.17)
- 報導帆宣 CoWoS 布局、營收獲利、股利政策及股價表現。
-
聯合新聞網 (2024.12.15, 2025.01.26, 2025.03.17, 2025.04.17)
- 報導台積電 2 奈米進度、供應鏈受惠、美國設廠損失對母公司影響、股利政策等。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3.09.12)
- 報導帆宣南科三期擴廠計畫。
-
財訊快報 (CMoney) (2025.04.22)
- 報導帆宣參與 Touch Taiwan 業績發表會內容。
-
Winvest 投資專欄 (2025.04.10)
- 報導帆宣 3 月營收數據。
-
Yahoo 奇摩股市 新聞 (2023.10.23, 2025.04.01, 2025.04.16)
- 報導帆宣跨足元宇宙、股價表現、獲台積電訂單等。
-
Vocus 方格子文章 (2024.03.25)
- 彙整法人對帆宣的評價與觀點。
-
IntelligentData 網站分析 (2025.03.11)
- 提供帆宣的法人評價與目標價資訊。
網路資訊
-
MoneyDJ 理財網 – 財經百科 – 帆宣 (2024)
- 提供帆宣公司基本資料、業務範疇、客戶結構、競爭對手等資訊。
-
iVendor 網站 – 帆宣公司詳細資料 (2024)
- 提供帆宣公司基本資料、經營模式及產品應用等資訊。
-
NStock 網站 – 帆宣做什麼 (2024)
- 提供帆宣公司簡介、業務範疇及產業地位等資訊。
-
Wantgoo 玩股網 – 帆宣公司資料 (2024)
- 提供帆宣公司基本資料。
-
104 人力銀行 – 帆宣公司介紹 (2024)
- 提供公司基本資訊及與樺漢關係。
-
PressPlay 專欄文章 (2023.08)
- 分析帆宣的技術整合能力與市場地位。
-
TaiwanTrade 台灣經貿網報導 (2022.11)
- 報導子公司亞達科技的工業元宇宙平台。
-
MTSC 醫療科技展網站報導 (2023.12)
- 報導與佳世達合資成立達宣智慧,布局智慧醫療。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3 年底至 2025 年 4 月間之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市場分析及法人觀點均來自公開可得之官方文件、研究報告、新聞報導及網路資訊。部分數據如產能占比、客戶營收占比及未來預測可能基於產業訊息與法人報告推估,實際情況需以公司正式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