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6248 沛波(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5 月 19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文深入分析沛波鋼鐵(6248.TWO)的營運現況、發展歷程與未來展望。沛波鋼鐵(6248)成功轉型為台灣鋼筋加工領導企業,隸屬於台灣鋼鐵集團,具備全台獨特的N/C/S產銷布局優勢。近年營收屢創新高,積極擴產增能,並透過產品多元化與供應鏈整合,鞏固市場地位。公司受惠於國內營建產業建設需求穩健,加上股利政策穩定,具備投資吸引力。然而,需關注鋼價波動、稼動率管理及潛在的房市政策風險。投資者可關注相關風險分析。
觀察沛波鋼鐵的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可見公司在股東權益報酬率、預估本益成長比等方面表現突出,但預估本益比較高,股價淨值比偏低。
圖(2)6248 沛波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則顯示,產業前景與題材利多對沛波鋼鐵有利,但需留意法人動向。透過籌碼分析選股,可作為投資參考。
圖(3)6248 沛波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概要與發展歷程
沛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沛波,股票代號:6248)成立於1984年5月16日,總部位於彰化縣鹿港鎮經建十一路3號,公司網址為:https://www.tmpco.com.tw/,為台灣鋼鐵集團(TSG)成員,是國內重要的鋼筋加工與通路供應商。公司初始名稱為「台北沛波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電子變壓器、線圈等磁性元件的製造與銷售。
面對產業環境變遷,沛波鋼鐵逐步轉型。2002年5月登錄興櫃,2003年9月3日正式上櫃。為尋求新的成長動能,公司於2013年底成立五金建材事業部,正式跨足鋼筋加工與銷售領域,服務營造廠及建設公司。2016年7月,公司更名為「沛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並於同年9月完成股票名稱變更,明確宣示以鋼鐵建材為核心業務的發展方向。現今資本額達新台幣10億元,已成為台灣鋼筋加工產業的領導企業之一。公司公司治理良好,有助於企業永續發展。
公司基本資料
項目 | 內容 |
---|---|
公司名稱 | 沛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股票代號 | 6248 |
成立時間 | 1984 年 5 月 16 日 |
上櫃日期 | 2003 年 9 月 3 日 |
董事長 | 待補充 |
總經理 | 黃霈櫻 |
實收資本額 | 新台幣 10 億元 |
公司地址 | 彰化縣鹿港鎮經建十一路 3 號 |
所屬集團 | 台灣鋼鐵集團(TSG) |
公司基本概況
沛波鋼鐵目前股價為25.3元,預估本益比為101.2,預估殖利率為6.92%,預估現金股利為1.75元。投資者可參考相關股票分析報告。公司報表更新進度包含月報與季報。
觀察沛波鋼鐵的EPS熱力圖,可以發現公司近年來EPS呈現波動,但整體趨勢向上,顯示公司獲利能力具備成長潛力。可透過財報分析,了解公司獲利能力。
圖(4)6248 沛波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沛波鋼鐵的股價走勢圖,可以了解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
圖(5)6248 沛波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6)6248 沛波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7)6248 沛波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主要業務範疇分析
沛波鋼鐵現階段核心業務為鋼筋加工與鋼品買賣,隸屬於五金線材類別。根據歷史資料,轉型初期(約2014年)五金線材佔營業比重已達99.6%,原有的電子產品業務則萎縮至0.4%,顯示公司轉型決心與成效。公司產品應用廣泛,涵蓋各類工程建設。
目前,公司營收100%來自鋼鐵建材相關產品與服務,其中:
-
鋼筋加工服務:包含鋼筋的精準裁切、彎折、成型等客製化服務,為傳統核心業務,約佔營收70% – 80%。
-
鋼材買賣:近年新增的業務,直接進行鋼材的採購與銷售,約佔營收20% – 30%,有助於提升營運彈性與毛利空間。
產品系統與應用說明
沛波鋼鐵的主要產品為鋼筋二次加工品,透過精密的加工製程,滿足各類工程的結構需求。
圖(8)鋼筋加工事業(資料來源:沛波公司網站)
主要產品線
-
客製化加工鋼筋:依據客戶工程藍圖,提供不同尺寸、形狀的鋼筋裁切與彎折服務。
-
一筆箍 (Stirrup):自動化設備生產的一體成型箍筋,提升施工效率與結構強度。
-
點焊鋼絲網 (Welded Wire Mesh):標準化鋼絲網產品,應用於樓板、牆面等混凝土結構。
-
續接器 (Coupler):用於連接鋼筋,提升接合強度與施工便利性(台南新市廠規劃產線)。
產品應用領域
沛波鋼鐵的產品廣泛應用於國內各項基礎建設與建築工程:
-
住宅建築:一般住宅、集合式住宅大樓等。
-
商辦大樓:辦公大樓、購物中心、飯店等商業設施。
-
公共工程:橋樑、道路、隧道、港口、機場、輕軌(如淡水輕軌)、快速道路(如西濱快速道路)等基礎設施。
-
廠房建設:科技廠房(如半導體廠、封測廠)、傳統產業廠房擴建或新建。
-
危老重建與都市更新:老舊建築物拆除重建、都市更新計畫。
-
災後重建:地震等天然災害後的建築物修復與重建工程。
營收結構與比重分析
沛波鋼鐵已完全轉型,目前營收100%來自鋼鐵建材相關業務。可透過營收分析,了解公司營運狀況。
公司的營收動能主要來自國內營建市場對鋼筋的穩定需求,以及公司在鋼品買賣業務上的拓展。觀察沛波鋼鐵的營收趨勢圖,可見近年營收呈現成長趨勢,顯示公司在鋼鐵建材市場的需求持續增長。
圖(9)6248 沛波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客戶群體與占比分析
沛波鋼鐵的客戶基礎穩固,主要聚焦於國內營建產業鏈,可分為以下幾類:
-
鋼筋中盤商:為銷售大宗,特別是中南部地區的經銷商,扮演區域性鋼材分銷的重要角色。
-
營造廠與建設公司:直接供應各類型建案,包括承攬公共工程的承包商(如參與淡水輕軌、西濱快速道路等標案)以及興建住宅、商辦、科技廠房的建設公司(如長榮建設、勤美建設等)。
-
集團內部協同客戶:透過台灣鋼鐵集團(TSG)的資源整合,承接集團成員(如春雨、久陽等)的相關工程案件,增加業務穩定性。
由於商業機密,各類客戶的具體營收佔比並未公開。然而,中盤商與營造廠為其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從法人籌碼(日)、大戶籌碼(週)以及內部人持股(月)的變化來看,可作為觀察市場對公司前景信心的參考指標。透過籌碼分析選股,有助於投資決策。
圖(10)6248 沛波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11)6248 沛波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12)6248 沛波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營業範圍與地區布局
沛波鋼鐵的營運重心完全集中於台灣內銷市場,2023年內銷佔比達99.7%以上。公司具備獨特的全台產銷網絡優勢,在北部(桃園平鎮)、中部(彰化彰濱)及南部(台南官田,未來遷至新市)均設有自有鋼筋加工廠。
生產基地布局
-
桃園平鎮廠:服務北部市場。
-
彰化彰濱一廠:服務中部市場。
-
彰化彰濱二廠:2024年底完工投產,新增月產能5,000噸,並導入一筆箍、點焊鋼絲網等自動化產線。
-
台南官田廠:服務南部市場(未來將由新市廠取代)。
-
台南新市廠:2024年11月動土興建,投資新台幣3.5億元,佔地1.2萬坪。第一期預計2025年第四季投產,規劃鋼筋加工及續接器產線,月產能可達1萬噸。完工後官田廠將搬遷至此。
透過北、中、南三地自有工廠的策略布局,沛波能有效縮短運輸距離,達成快速交貨與即時補料的服務承諾,提升市場競爭力。新市廠動土,象徵公司產能擴充的重要里程碑。
觀察沛波鋼鐵的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可以發現公司的資本支出呈現增長趨勢,顯示公司正積極擴張產能。
圖(13)6248 沛波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競爭優勢與市場地位
沛波鋼鐵在競爭激烈的台灣鋼筋加工市場中,建立起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
快速交貨與補料能力:遍布全台的自有加工廠網絡,結合高效物流配送,實現業界領先的交貨速度,甚至可達24小時內補料,滿足營建工地緊急需求。
-
全台唯一N/C/S自有加工廠:相較於同業多集中於單一區域,沛波的跨區域布局能更有效掌握供應鏈,提升生產調度彈性與服務覆蓋範圍。
-
一條龍式整合服務:從原料採購(部分來自TSG集團)、客製化加工、品質控管至成品準時交付工地,提供客戶完整且便捷的解決方案。
-
穩固的客戶關係:與國內中盤商、營造廠及建設公司建立長期且信賴的合作夥伴關係。
-
集團資源綜效:隸屬台灣鋼鐵集團(TSG),在上游原料取得(如易昇、慶欣欣的鋼胚/鋼筋)及下游客戶拓展方面具備整合優勢。
-
技術與產能提升:持續投資自動化設備(如CNC彎折機、智能裁切系統)及擴充產能(彰濱二廠、新市廠),提升加工精度、效率與市場供應能力。
市場地位
沛波鋼鐵在台灣鋼筋市場整體市占率約5%(以2023年出貨量估算),但在鋼筋二次加工領域,特別是中小型客製化訂單市場,扮演關鍵供應商角色,市占率估計約10% – 15%。公司目標透過產能擴張,將整體市占率提升至10%。相較於東和鋼鐵、豐興等大型鋼廠,沛波以服務速度、客製彈性及區域深耕進行差異化競爭。
主要競爭對手
-
大型綜合鋼廠:東和鋼鐵(2006)、豐興(2015)、海光(2038)、威致(2028)。
-
專業加工廠/鋼構廠:中鋼構(2013)、長榮鋼(2211)、世紀鋼(9958)、桂宏(2019)。
-
區域型業者:協勝發(未上市)、住聯(5002)等地方盤商。
近期重大事件分析
沛波鋼鐵近年營運表現積極,並持續進行策略性擴張,近期重要事件彙整如下:
-
營收獲利表現:
-
2023全年:合併營收達78.25億元(歷史次高),稅後純益2.63億元,EPS4.02元。
-
2024全年:合併營收93.13億元,年增19.01%,連續兩年創歷史新高。稅後純益2.31億元(年減12.3%),EPS3.07元,獲利受鋼價波動影響。可關注公司法說會資訊,了解未來展望。
-
2024年前三季:累計淨利2.11億元,年增54.84%,EPS3.03元,創同期新高。
-
2025年第一季:累計營收19.4億元,年減11.85%(主因1月春節工作天數減少)。3月營收7.03億元,月增7.83%,顯示需求回溫。根據2025年4月10日的新聞,沛波鋼鐵3月營收7.03億元,月增7.83%,公司表示,主要受惠於國內建築用鋼筋需求穩定,接單情況良好,對2025年營運表現持樂觀看法。
-
訂單能見度:截至2024年底及2025年初法說會揭露,在手訂單能見度已達2025年年中,顯示短期營運穩健。
-
產能擴充計畫:
-
彰濱二廠:已於2024年底完工投產,新增月產能5,000噸,並增加一筆箍、點焊鋼絲網等產品線,提升整體月產能30%。
-
台南新市廠:2024年11月26日動土興建,總投資約新台幣3.5億元。第一期預計2025年第四季完工投產,規劃鋼筋加工及續接器產線,月產能可達1萬噸。新廠完工後,官田廠將搬遷整合,預期可再提升沛波整體月產能30%以上,總月產能將達4至5萬噸。
-
財務活動:
-
現金增資:2024年9月完成現金增資,發行3,000萬股,每股發行價新台幣27元(折價約20%),成功募集約新台幣8.1億元,用於償還銀行借款及充實營運資金。
-
股利政策:
-
2023年度(2024年發放):EPS4.02元,配發現金股利2元,配發率約49.8%,殖利率逾5%。
-
2024年度(2025年發放):EPS3.07元,董事會決議擬配發現金股利1.8元,配發率約58.6%,以決議時股價計算,殖利率約6%。公司已連續六年配發現金股利。預計於2025年5月26日召開股東常會。
-
-
市場展望:公司經營層多次公開表示,受惠於國內商辦、廠房、公共工程(2024年預算5,886億元創新高)、都更危老重建等鋼筋需求穩定,加上國際廢鋼價格有撐,對2025年營運表現持樂觀看法。可參考相關財經新聞,掌握最新動態。
觀察沛波鋼鐵的本益比河流圖,可以發現公司近年本益比呈現波動,預估未來本益比將有所下降。
圖(14)6248 沛波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觀察沛波鋼鐵的淨值比河流圖,呈現公司近年淨值比的變化。
圖(15)6248 沛波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2024年度擬配發現金股利1.8元,股利政策穩定。高殖利率股票具備投資吸引力。
圖(16)6248 沛波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未來發展策略展望
沛波鋼鐵積極應對市場變化,規劃清晰的未來發展藍圖,旨在鞏固市場地位並追求持續成長:
-
持續擴大產能與市占率:
-
確保彰濱二廠產能穩定開出。
-
加速台南新市廠建設,力拚2025年第四季順利投產。
-
目標將整體月產能提升至4至5萬噸,帶動市占率朝10%目標邁進。
-
-
產品線多元化與高值化:
-
除傳統鋼筋加工外,積極推廣彰濱二廠生產的一筆箍、點焊鋼絲網等自動化、標準化產品,提升工地施工效率。
-
新市廠將建置續接器產線,提供更完整的鋼筋接合解決方案。
-
滿足科技廠房等高階工程對鋼材強度與加工精度的要求。
-
-
深化供應鏈整合與管理:
-
持續leveraging台灣鋼鐵集團(TSG)的上下游資源,穩定原料來源(如慶欣欣、易昇)並降低採購成本風險。
-
優化內部生產排程與物流配送系統,維持快速交貨的核心優勢。
-
採用短單策略(接單週期1-2個月)為主,以靈活應對鋼價波動,降低庫存風險。
-
-
提升客戶服務價值:
-
提供工地全方位加工Total Solution,從需求評估、藍圖分析、客製化加工到準時配送,滿足客戶一站式採購需求。
-
透過區域化布局,提供更即時的在地服務與技術支援。
-
-
開拓新業務機會:
-
擴大鋼材進口與買賣業務,增加營收來源並提升毛利空間。
-
評估國際市場拓展的可行性(目前仍以內銷為主)。
-
關注離岸風電等新興基礎建設領域對特殊鋼材加工的需求,評估切入機會。
-
-
推動數位化與綠色轉型:
-
新廠導入更多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
-
應用數據分析優化庫存管理與產能調度。
-
新市廠規劃導入太陽能發電等節能設施,呼應ESG趨勢。
-
評估使用低碳鋼材與提高廢鋼回收利用率,因應潛在的碳關稅挑戰。
-
其他財務指標分析
以下圖表呈現沛波鋼鐵的合約負債狀況,合約負債的變化越高,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越多,成長動能越大。
圖(17)6248 沛波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方面,有助於了解公司的存貨管理效率。
圖(18)6248 沛波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有助於了解公司的存貨去化能力。
圖(19)6248 沛波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
現金流狀況,代表公司的現金流量,現金流量越高,代表公司的資金利用率越高,資金流向越好。
圖(20)6248 沛波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杜邦分析,代表公司的財務狀況,財務狀況越好,代表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好。
圖(21)6248 沛波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資本結構,代表公司的資本來源,資本來源越多,代表公司的資本配置越健康。
圖(22)6248 沛波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的情形,發行可轉債的公司,若剛好在轉換期間,可轉債在經過大量轉化後會對公司股價造成負面影響。
圖(23)6248 沛波 可轉換公司債餘額比例(本站自行繪製)
重點整理
-
成功轉型,聚焦鋼鐵:沛波鋼鐵已從電子元件廠成功轉型為專注鋼筋加工與銷售的領導企業,隸屬台灣鋼鐵集團。
-
獨特N/C/S布局:全台唯一在北、中、南均設有自有加工廠,具備快速交貨與區域服務的顯著優勢。
-
營運績效亮眼:近年營收持續成長,2024年營收93.13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在手訂單能見度良好。
-
積極擴產增能:彰濱二廠已投產,台南新市廠預計2025年底加入,總月產能將大幅提升30%以上,目標市占率達10%。
-
產品多元升級:除客製化加工,新增一筆箍、點焊鋼絲網、續接器等產品,提升附加價值。
-
需求支撐穩固:受惠國內公共工程、科技建廠、都更危老等穩定需求,營運前景樂觀。營建產業的發展,帶動鋼鐵需求。
-
股利政策穩定:連續六年配發現金股利,2024年度擬配息1.8元,殖利率約6%,具備存股吸引力。高股息股票是長期投資組合的良好選擇。
-
風險與挑戰:需關注鋼價波動對毛利率的影響、新產能開出後的稼動率管理,以及潛在的房市政策風險。投資者可參考風險分析,審慎評估。
整體而言,沛波鋼鐵憑藉其獨特的市場定位、積極的擴張策略及穩健的營運基礎,在國內鋼筋加工產業中佔據有利地位。未來隨著新產能逐步釋放及產品組合優化,公司營運成長動能值得期待。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沛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官網(含公司簡介、產品介紹、供應商管理、ESG報告、新聞訊息、重大訊息公告等)
- 沛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2.27),法說會中文檔案連結:https://mopsov.twse.com.tw/nas/STR/624820241128M001.pdf
- 沛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年報(2024.04發布)
- 沛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二季暨上半年合併財務報告書
- 沛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歷次營收公告(2024.10 – 2025.03)
- 沛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現金增資公告(2024.09.27)
- 沛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股利分派公告(2025.02.22)
- 沛波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台南新市廠動土典禮新聞稿(2024.11.26)
新聞報導
- 鉅亨網新聞 – 沛波鋼鐵2024年營收再攀高峰 突破93億元 (2025.01.10)
- 經濟日報 – 沛波鋼鐵台南新廠開工 擴大鋼筋產能 (2024.11.27)
- 工商時報 – 鋼筋需求穩 沛波前三季營收獲利創新高 (2024.11.30)
- 聯合新聞網 – 營建業鋼筋需求穩 沛波鋼鐵前8月營收年增18.66% (2024.09.11)
- MoneyDJ新聞 – 沛波訂單能見度直達2025年中 估今年營收再創新高 (2024.12.11)
- Knews新聞 – 沛波鋼鐵新市廠開工 擴大產能佈局 (2024.11.26)
- 自由時報 – 沛波鋼鐵斥資3.5億元 台南新市廠動土 (2024.11.26)
- 經濟日報 – 鋼鐵股沛波前3季EPS升至3.03元 登高Q4營運樂觀 (2024.11.09)
- MoneyDJ新聞 – 沛波Q3營收年增逾五成 審慎樂觀Q4 (2024.11.08)
- 經濟日報 – 鋼筋股沛波前5月營收37.66億元 創同期新高 (2024.06.24)
- 經濟日報 – 鋼筋市場交易轉熱 概念股沾光 (2023.11.09)
- 經濟日報 – 沛波鋼鐵擴大彰濱廠產能 (2023.03.30)
- 各大財經媒體關於沛波鋼鐵2025年1-4月營收、股利政策、法說會展望之報導。
產業研究報告與財經平台資料
-
元大投顧 – 台灣鋼鐵集團 1 – 鋼鐵橞雄,即將崛起 (2024)
-
康和證券 – 沛波鋼鐵個股報告 (2024)
-
MoneyDJ 理財網 – 沛波鋼鐵公司基本資料與產業分析
-
鉅亨網 – 沛波鋼鐵公司簡介
-
Yahoo 奇摩股市 – 沛波鋼鐵公司概況與財務數據
-
Goodinfo! 台灣股市資訊網 – 沛波鋼鐵營運概況
-
財報狗 – 沛波鋼鐵財報數據分析
-
HiStock 嗨投資 – 沛波鋼鐵公司資料
-
CMoney – 沛波鋼鐵討論區與新聞
-
StockFeel 股感 – 沛波鋼鐵產業分析與競爭對手資訊
-
Winvest 投資癮 – 沛波鋼鐵新聞與評論
註: 本文內容主要依據 2023 年底至 2025 年 4 月之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市場分析及營運展望均來自公開可得之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部分市場佔有率與業務佔比為基於公開資訊之合理推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