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個股筆記:6716 應廣(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5 月 19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應廣科技(6716)專注於微控制器(MCU)設計與銷售,尤其在伺服器散熱風扇 BLDC MCU 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本文深入分析應廣科技的公司基本資料、發展歷程、主要業務、市場分析、營運表現、競爭格局、供應鏈、重大事件、未來展望以及 ESG 策略。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顯示,應廣在預估殖利率方面表現突出,但在預估本益比方面相對較高,其餘指標表現平均,整體基本面健康狀況尚可。
圖(2)6716 應廣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顯示,應廣在產業前景和題材利多方面具有優勢,但法人動向和訊息多空比方面則相對保守,暗示公司在市場上的潛在機會和挑戰。
圖(3)6716 應廣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重要事件與重大訊息:
- 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尤其 印度市場 預計 2025 年下半年穩定量產出貨。
- 持續推出 新產品,聚焦高毛利 BLDC 微控制器 市場及 AI 伺服器、電動車充電樁 等新興應用。
- 2024 年前三季 EPS 達 3.95 元,年增 221%。
- 董事會決議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作為長期激勵計畫。
文章重點:
- 應廣科技在 BLDC MCU 市場具領導地位,技術創新及市場拓展為未來發展重點。
- 公司營運受 市場競爭、消費性電子需求及全球供應鏈波動等風險因素影響。
- 積極推動 ESG 實踐,展現企業社會責任。
公司簡介與發展歷程
公司基本資料
應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PADAUK Technology Co. , Ltd.,股票代號:6716)成立於 2005 年 2 月 17 日,總部位於台灣新竹市。公司專注於 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 MCU)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 IC)的設計與銷售,以「客戶身旁最值得信賴的夥伴」為經營願景,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 微控制器 產品。應廣科技由唐燦弼先生擔任董事長及總經理,公司資本額約 3.03 億 新台幣,發行股數約 3,037 萬股。2020 年 3 月 27 日,應廣科技正式於台灣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掛牌上櫃,成為 台灣半導體 產業中專注於 MCU 設計的重要企業之一。
公司網址:http://www.padauk.com.tw/
基本概況
在深入了解應廣科技的營運與發展之前,讓我們先快速掌握公司的基本概況。截至目前,應廣科技的 股價 約為 52.7 元,預估本益比為 150.57,預估殖利率為 6.6%,預計將發放現金 股利 3.48 元。公司的報表更新進度為月報與季報。
圖(4)6716 應廣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
從 EPS 熱力圖中,可觀察到市場對於應廣科技未來 EPS 的預估變化。
觀察應廣科技的 股價 走勢,可分別參考日、週、月的 K 線圖。
圖(5)6716 應廣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
圖(6)6716 應廣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
圖(7)6716 應廣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
股價走勢圖呈現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價格變化,日、週、月線圖則分別代表不同時間週期的股價波動。
發展歷程與 市場 定位
自成立以來,應廣科技便深耕積體電路的設計與開發,在市場上逐步建立聲譽。初期業務重心集中於 微控制器 IC 開發,產品廣泛應用於各類電子設備。隨技術進步與 市場 需求演變,應廣逐步擴展產品線,涵蓋更多類型的 微控制器,包括 8 位元及 32 位元產品。尤其在 無刷直流馬達(Brushless DC Motor, BLDC) 控制領域,公司推出多款高效能產品,滿足伺服器及其他高耗能設備對散熱解決方案的需求。
2020 年 成功掛牌上櫃,為公司後續的資金募集和業務擴展奠定基礎。在 伺服器散熱風扇微控制器 市場,應廣科技已成為台灣市場的領導廠商之一,產品 市場競爭力 持續增強。
圖(8)主要產品與應用(資料來源:應廣公司網站)
主要業務與核心技術
產品線與應用領域
應廣科技的核心產品為 微控制器 IC,廣泛應用於 智慧家電、互動性玩具、遙控裝置、健康護理、工業儀表控制量測 及 消費性電子 等領域。根據 2022 年 數據,微控制器 IC 佔公司總產品比重 100%。其主要產品線與應用可分為三大類:
-
I/O 型微處理器(Input/Output MCU):主要應用於消費性電子產品,如遙控器、噴霧器、小風扇、行動電源、玩具及無人飛行器等。此類產品具備低功耗與靈活的 I/O 配置。
-
A/D 型微處理器(Analog to Digital MCU):應用於智慧家電,如小家電、觸控微控制器、電子菸、暖手寶、藍芽耳機(True Wireless Stereo, TWS)、吸塵器等。強調高精度類比訊號轉換與數位控制能力。
-
BLDC 型微處理器(Brushless DC Motor MCU):應用於智慧散熱風扇,如 AI 伺服器散熱、顯示卡散熱風扇、電動車充電樁、高速風機、電動工具、基地台、礦機、電動牙刷、廚房清潔電刷等。具備高效能馬達控制與低噪音特性。
核心技術優勢
應廣科技擁有自主研發的 多核心平行處理架構 FPPA(Field Programmable Processor Array),產品涵蓋從單核到八核的 微控制器。此架構具備高度彈性與可程式設計能力,使其 微控制器 在性能上具備優勢,能夠更有效地處理複雜運算任務,滿足不同應用對性能與功耗的需求。
在 BLDC 馬達控制器方面,應廣的產品內建 EEPROM 記憶功能,能實現高效能風扇的智慧控制。BLDC 馬達相較於傳統有刷馬達,具備 低噪音、無火花干擾 及 低電磁干擾 等優勢,特別適合伺服器、基地台、礦機等對穩定性與效能要求嚴格的高端應用。
此外,應廣自 2020 年 起積極推動 32 位元 微控制器產品開發,提升運算能力與功能整合度,以符合智能家電及工業自動化的新興需求。公司亦持續優化晶圓利用率,如 2019 年 推出的 PMS150G 產品,在晶圓切割效率上領先同業,有效提升生產效率與成本 競爭力。
市場分析 與營運表現
營收 結構分析
根據應廣科技 2024 年第三季 法人說明會資料,公司產品 營收 結構如下:
- I/O 型微處理器:營收 佔比 33%
- A/D 型微處理器:營收 佔比 52%
- BLDC 型微處理器:營收 佔比 15%
其中,BLDC 產品因應用於高毛利的伺服器散熱、5G 通訊設備等市場,毛利率 最高,約 40% 以上,為公司重要的獲利來源。A/D 型 MCU 則因觸控與充電樁技術整合,成為 TWS 產品的關鍵晶片,近年出貨量快速成長。
區域 市場 布局
應廣科技的主要銷售 市場 集中於大中華地區。根據 2022 年 數據,各區域 營收 佔比如下:
- 中國大陸:營收 佔比約 94%,為最大銷售市場。主要客戶為當地中小型電子製造商及品牌廠。
- 香港:營收 佔比約 4%,多為轉口貿易及部分品牌客戶。
- 台灣:營收 佔比約 2%,為公司本土市場。
- 其他地區:包含 印度、日本、韓國等地,佔比約 6%。
為降低地緣政治風險及對單一市場的依賴,應廣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公司計畫在 2025 年下半年 穩步放量出貨至 印度市場,並持續開發日本、韓國等其他國際市場,以期未來達成更均衡的 營收 結構。
近期營運表現與 財報分析
應廣科技 2024 年第三季 營運成果如下:
- 合併營收:新台幣 3.04 億 元,年增 7%,季減 13%。
- 毛利率:33%,較 2023 年同期 回升,但較 2024 年第二季 略有回落。
- 營業利益率:8%。
- 稅後淨利:新台幣 1,895 萬 元,年減 24%。
- 每股盈餘(EPS):0.64 元。
累計 2024 年前三季 營運成果:
- 累計營收:新台幣 9.73 億 元,年增 36%。
- 毛利率:35%。
- 營業利益率:12%。
- 每股盈餘(EPS):3.95 元,較 2023 年同期(EPS 2 元)明顯增長。
截至 2024 年第二季,公司營業 毛利率 約 37.6%,營業利益率約 17.03%,股東權益報酬率約 7.47%,反映公司穩健的獲利能力。財務結構方面,資產負債表顯示公司擁有充足的現金及約當現金,並維持良好的流動性。
觀察應廣科技的 籌碼 動向,法人籌碼(日)顯示,
圖(9)6716 應廣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
大戶 籌碼(週)呈現
圖(10)6716 應廣 大戶 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
內部人持股(月)則顯示
圖(11)6716 應廣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
透過本益比河流圖,可以觀察應廣科技歷年的本益比變化,以及預估的本益比。
圖(12)6716 應廣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淨值比河流圖則呈現了應廣科技每一年的淨值比變化。
圖(13)6716 應廣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
近期 營收 方面,2025 年 3 月 合併 營收 約 9,261 萬 元,月增 17.82%,年減 11.07%。2025 年 2 月營收 約 7,861 萬 元,月增 63.99%,年增 5.07%,顯示 營收 呈現季節性波動。
觀察應廣科技的 營收 狀況,可參考營收趨勢圖。
圖(14)6716 應廣 營收 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
以下將分析應廣科技的獲利能力,包含 毛利率、營益率、純益率等指標的變化。
圖(15)6716 應廣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
圖(16)6716 應廣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
不動產、廠房、設備等非流動資產的資本變化圖,可用於觀察公司過去一段時間的資本變化情形。若該資本佔比不斷增加,可能代表公司有擴張的跡象。
圖(17)6716 應廣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
合約負債代表公司的「預收款項」,合約負債的變化越高,可能代表公司未來的潛在訂單越多,成長動能越大。
圖(18)6716 應廣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
圖(19)6716 應廣 存貨與存貨 營收 比(本站自行繪製)
公司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以及存貨與存貨 營收 比等資訊,有助於了解公司的存貨管理能力。
圖(20)6716 應廣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
圖(21)6716 應廣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
透過現金流狀況與杜邦分析,可以評估公司的財務體質與資金運用效率。
圖(22)6716 應廣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
資本結構則呈現了公司的資本來源,資本來源的多寡可反映公司的資本配置是否健康。
股利政策
公司的 股利政策 如下圖所示:
圖(23)6716 應廣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
競爭 格局與 市場 地位
主要 競爭 對手
在 微控制器 領域,應廣科技面對來自國內外廠商的激烈 競爭。主要 競爭 對手包括:
-
國際大廠:Renesas Electronics、Microchip Technology、NXP Semiconductors、STMicroelectronics、Texas Instruments、Cypress (已被 Infineon 收購)、Silicon Laboratories 等。
-
台灣本地廠商:盛群(Holtek)、松翰(Sonix)、新唐(Nuvoton)、凌通(Generalplus)、太欣(Syntek)、世紀(Apac)、佑華(Alpha)、金麗科(Kimball)、紘康(Hycon)、偉詮電(Weltrend)、笙泉(Megawin)、通泰(Tontek)、類比科(Analog Integrations)等。
下圖呈現部分 MCU 競爭 廠商及散熱風扇應用領域的對手:
市場 佔有率與 競爭 優勢
應廣科技在 伺服器散熱風扇 應用領域的 市場 佔有率約為 25% – 30%,顯示其在該利基 市場 具備領導地位與顯著 競爭力。公司的 競爭 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專注特定市場:聚焦於消費性 微控制器 及 BLDC 馬達控制器領域,累積深厚經驗。
- 技術創新:自主開發多核心平行處理架構(FPPA)及高效能 BLDC 控制技術。
- 產品性價比:持續推出具成本效益的 新產品 線,如 PMS152G、PMA154G 及 PMA134G,提升 市場競爭力。
- 穩定的供應鏈管理:與多家晶圓代工廠及封裝測試廠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 良好的客戶關係:長期服務中國大陸中小型廠商,並成功打入日系及中國一線品牌 TWS 市場。
供應鏈與原物料 分析
上下游關係與經營模式
應廣科技採取 Fabless(無晶圓廠)經營模式,專注於 IC 設計與研發,無自有晶圓廠。其營運模式如下:
- 上游:核心原物料為 矽晶圓,主要向國內外大型半導體材料供應商採購。設計完成後,委託專業 晶圓代工廠(如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中芯國際等)生產製造晶圓。
- 中游:公司本身進行 IC 設計、開發、驗證與銷售。
- 下游:生產完成的晶圓交由專業 封裝與測試廠 進行後段製程。最終產品銷售給 電子產品製造商 及 品牌廠,主要客戶群體為中國大陸中小型廠商,涵蓋伺服器散熱風扇、基地台、礦機、智慧家電、消費性電子等多個領域。
應廣強調供應鏈管理,要求供應商遵守無衝突礦物政策,確保材料來源合法且符合國際環保標準。公司與供應商保持緊密合作,確保產品品質與交期穩定。
原物料市況與影響
矽晶圓價格波動直接影響應廣的產品成本。全球矽晶圓市場近年受疫情後需求回升、地緣政治緊張及產能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導致供應緊張與價格波動。2024 年初 起,晶圓代工廠產能趨緊,尤其 8 吋 及 12 吋 晶圓需求強勁,價格持續上揚。封裝材料如線材、塑膠封裝材料亦因原料短缺及運輸成本增加而價格上升。
原物料成本上升對應廣整體 毛利率 形成壓力。2024 年第二季,原物料價格上升使晶圓封裝線材成本增加,部分客戶因預期晶圓廠可能調漲價格而提前備貨,帶動公司該季 營收 增長。應廣透過 產品組合優化(提升高毛利 BLDC 微控制器 比重)及 技術升級,部分抵銷成本上升的影響,努力維持 毛利率 穩定。
目前全球半導體原物料供應仍偏緊,尤其矽晶圓與封裝材料供應鏈受限於產能瓶頸及國際貿易政策影響。應廣積極與供應商協調合作,確保生產排程與交期穩定,並透過提前備貨策略,避免斷料風險。隨著客戶對伺服器散熱風扇及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增加,應廣 BLDC 微控制器 訂單持續增長,供需呈現偏緊態勢。產業庫存去化已告一段落,市場普遍預期下半年將回歸傳統需求走勢,2024 年第三季 旺季效應可望帶動營運表現。
重大事件與未來展望
近期重大事件 分析
- 新產品 推出:持續推動多核心 MCU 產品技術升級,推出多款新型 BLDC 控制器及 32 位元 MCU。開發具成本優勢的 新產品 線(PMS152G、PMA154G、PMA134G)以應對 市場競爭。計畫推出 第三代觸控技術 新品,應用於智能家居與消費電子。開發 鋰電池充電管理與 MCU 結合 的 新產品。
- 營運表現:2024 年第三季 法說會(2024.11.22)揭露營運成果,EPS 達 0.64 元,累計前三季 EPS 3.95 元。管理層表示 MCU 市場價格已逐步落底回穩。
- 董事會決議:2025 年 2 月 董事會決議發行 限制員工權利新股 90 萬股,作為長期激勵計畫。持續加強研發投入、擴大產能合作及優化產品組合。
- 股東會:依規定審核年度 財報 及 股利 分派 政策。
未來發展策略
應廣科技未來發展策略聚焦於技術創新、市場 拓展及產品多元化:
- 技術升級:持續投入研發(約佔 營收 10% – 15%),強化 FPPA 架構及 32 位元 MCU 技術,保持技術領先。
- 產品開發:聚焦高毛利、高成長的 BLDC 微控制器 市場,拓展 AI 伺服器散熱、電動車充電樁、高速風機、電動工具、美容美甲設備等新興應用。推進第三代觸控技術及鋰電池管理 MCU 產品化。
- 市場 拓展:鞏固中國大陸市場,積極拓展 印度、日本、韓國 等海外市場,分散 營收 來源。加強與一線品牌客戶合作,提升產品附加價值。
- 供應鏈管理:深化與晶圓代工及封裝測試廠合作,確保產能穩定。持續優化庫存管理。
市場 環境評估
應廣科技所處的 市場 環境呈現利弊共存的局面:
-
利多因素:
- 伺服器及高端應用需求強勁:AI 伺服器、5G 基地台、數據中心擴建帶動 BLDC 散熱風扇 MCU 需求增長。
- 技術升級與多元化:FPPA 架構、32 位元 MCU 及新應用布局提升 競爭力。
- 市場 價格回穩:MCU 市場 價格落底,有利於 毛利率 改善。
- 獲利能力提升:2024 年前三季 EPS 3.95 元,年增 221%。
-
利空因素:
- 同業競爭激烈:國內外 MCU 廠商眾多,低價市場 競爭 加劇,對 毛利率 造成壓力。
- 消費性電子 需求不確定:部分消費性電子產品能見度仍低,市場 需求集中於特定產品。
- 全球半導體產業波動:地緣政治、供應鏈瓶頸及原物料價格波動帶來不確定性。
- 營收 季節性波動:公司 營收 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為明顯。
整體而言,應廣策略清晰,聚焦高毛利市場,積極管理風險。短期市場仍有挑戰,但中長期在伺服器、AI 及新興應用帶動下,具備成長潛力。應廣預期 2024 年下半年 業績將受益於旺季效應,並將繼續拓展市場及提升產品 競爭力 以支持增長。
ESG 與 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 策略
應廣科技將 永續發展 視為長期核心價值,制定 四大永續策略:
- 致力穩健創新:持續投入研發,提供高效能、低功耗的綠色產品。
- 追求永續綠能:推行節能減碳、廢棄物管理及水資源保護措施。
- 打造友善企業:重視員工職業安全、健康福祉、平等人權及和諧勞雇關係。
- 實現共好社會: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回饋社會。
公司已成立 企業永續發展推動組,由總經理擔任召集人,統合公司資源推動 ESG 相關工作,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執行成效,展現治理透明度與企業責任。
重點整理
-
公司定位:應廣科技(6716)為台灣上櫃 IC 設計公司,專注於 MCU 產品,尤其在伺服器散熱風扇 BLDC MCU 市場具領導地位。
-
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研發的 FPPA 多核心架構,並積極推動 32 位元 MCU 及高效能 BLDC 控制技術。
-
營運表現:2024 年前三季營運穩健,EPS 達 3.95 元,年增長顯著。Q3 營收年增 7%,毛利率 33%。
-
市場布局:主要市場為中國大陸(佔 94%),積極拓展印度、日韓等海外市場以分散風險。
-
產品結構:主要分為 I/O 型(33%)、A/D 型(52%)及 BLDC 型(15%)MCU,BLDC 產品毛利率最高。
-
競爭優勢:技術創新、利基市場專注、產品性價比及穩定供應鏈。
-
未來展望:聚焦高毛利 BLDC 市場及 AI 伺服器、電動車充電樁等新興應用,持續技術升級與海外市場拓展。
-
風險因素:面臨激烈市場競爭、消費性電子需求不確定性及全球供應鏈波動風險。
-
ESG 實踐:積極推動永續發展策略,展現企業社會責任。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 應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1.22)
本研究主要參考法說會簡報的公司營運概況、產品結構分析、財務數據、市場價格趨勢及未來展望。由應廣科技發言人廖仁昌主講,提供最新且權威的公司營運資訊。
- 應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財務報告
本文的財務分析,包括合併營收、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等關鍵數據,主要依據此份財報。
- 應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本研究參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了解公司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ESG)方面的承諾、策略與實踐情況。
- 應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決議公告(2025.02)
參考董事會關於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的決議,了解公司員工激勵措施。
研究報告
- 華南永昌證券產業研究報告(2024.12)
該報告深入分析應廣科技的市場競爭地位、產品組合及未來發展策略,提供本文在產業分析方面的重要參考。
- 元大投顧產業分析報告(2024.12)
針對應廣科技的營運概況、財務表現及未來發展提供專業分析與評估。
- 富邦證券產業研究報告(2024.12)
研究報告提供應廣科技在微控制器領域的專業分析,以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評估。
- CMoney 研究報告(日期未明,內容涵蓋 2024-2025 年預估)
報告提供對公司毛利率壓力、市場競爭及未來 EPS 的預估分析。
新聞報導
- 經濟日報產業分析專文(2024.12.27)
報導詳述應廣科技在 AI 伺服器散熱風扇微控制器開發及新產品布局方面的最新進展。
- 工商時報專題報導(2024.12.26)
針對應廣科技的營運策略、市場發展及未來展望提供完整分析。
- 鉅亨網深度報導(2024.12.26)
報導應廣科技在微控制器領域的最新進展,以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評估。
- MoneyDJ 新聞報導(多篇,涵蓋 2024 年)
提供公司營運近況、原物料影響、法說會重點及市場展望等即時資訊。
- Ettoday 財經新聞(2020.02)
提供公司早期 TWS 市場布局及產品結構資訊。
- Winvest 投資網新聞(多篇,涵蓋 2025 年初)
提供最新營收數據及相關市場評論。
網站資料
- MoneyDJ 理財網 – 財經百科 – 應廣科技
提供公司基本資料、產品介紹、市場定位及競爭對手等資訊。
- StockFeel 股感 – 應廣科技
提供公司基本面、產品結構及產業競爭資訊。
- 公司官方網站(Padauk.com.tw)
提供公司簡介、產品資訊、投資人關係及永續發展等官方資訊。
產業活動
- 應廣科技法人說明會(2024.11.22)
由應廣科技發言人廖仁昌主持,說明公司在微控制器領域的最新進展、營運成果及未來營運方向。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上述 2024 年第三季及第四季,以及部分 2025 年初的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均來自公開可得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及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