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企業(1216):深耕食品產業,佈局亞洲流通生活平台的領導企業

圖(1)個股筆記:1216 統一(圖片素材取自個股官網)

更新日期:2025 年 05 月 20 日

免責聲明

請先參閱首頁的免責聲明,再繼續閱讀本文。

快速總覽

本篇文章深入分析台灣生活產業領導者——統一企業(1216.TW),這家深耕台灣股市的指標性食品股。統一企業以食品製造起家,發展至今已成為橫跨食品、零售、物流等多領域的跨國集團,是台灣食品產業的龍頭。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顯示,統一企業在預估殖利率與股價淨值比上較為突出,但在預估本益比與預估本益成長比上則相對保守,股東權益報酬率處於中等水平,整體基本面穩健。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則指出,統一企業在產業前景與法人動向上呈現正面訊號,題材利多尚可,訊息多空比則相對持平,顯示市場對其長期發展抱持審慎樂觀態度。

1216 統一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
圖(2)1216 統一 基本面量化指標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1216 統一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
圖(3)1216 統一 質化暨市場面分析雷達圖(本站自行繪製)

文章重點涵蓋統一企業的發展歷程、多元事業體系、亞洲市場布局,特別是其在中國市場與東南亞市場的擴張計畫、財務狀況分析、股利政策、重大工程例如物流園區的擴建、未來展望以及機構法人評價。2024 年統一企業營收與獲利皆創歷史新高,達 6,576.37 億元,EPS 達 3.64 元,展現強勁成長動能。公司持續擴大在台灣、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市場的布局,並積極投入物流基礎建設與新產品開發。近期重大事件包括新市物流園區即將於 2025 年上半年投入營運,以及湖口廠二期工程已量產,預計將進一步提升集團競爭力。機構法人普遍看好統一企業的穩健發展與長期投資價值,目標價預測平均值為 85.78 元。本篇文章旨在提供讀者全面且深入的統一企業分析報告,聚焦其穩健的營運體質、多元化的發展策略以及未來的成長潛力,並探討其作為高殖利率股的投資價值。

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Uni-President Enterprises Corporation, UPC),股票代號 1216.TW,亦被稱為統一集團,於 1967 年 8 月 25 日創立,總部位於台灣台南市永康區。公司初以麵粉及飼料生產起家,歷經半世紀穩健發展,已蛻變為業務範疇橫跨食品製造、流通零售、生技醫藥、美妝保養、百貨物流等多元領域的跨國集團,堪稱台灣生活產業領導者。統一企業於 1987 年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名列台灣市值前 20 大公司,是台股分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股。

創立初期,統一企業以民生必需品生產與供應為核心。1969 年,公司與日清製粉技術合作,開展速食麵生產業務,逐步擴大食品事業版圖。1972 年,統一企業確立麵粉、食品、飼料、油脂四大事業部門,朝向專業化經營模式發展。1975 年,統一企業承接中國乳業公司橋頭廠,成立乳品部,並與明治乳業合作,正式跨足乳品市場。1979 年,統一企業與美國南方公司簽約,將 7-Eleven 便利商店經營模式引入台灣,開創零售通路事業先河,成為公司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統一集團近年積極拓展電商事業,並入股網路家庭 (PChome),2025 年 3 月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表示,長期看好電商發展,將結合實體通路基礎,延伸新商機。

統一企業核心業務涵蓋食品製造、零售通路,特別是透過子公司統一超商經營 7-Eleven 便利商店,以及物流配送,透過垂直整合模式,從生產至銷售形成完整產業鏈。旗下品牌逾 70 種,包含統一肉燥麵、瑞穗鮮乳、麥香飲料等,於台灣市場佔有極高市佔率,多項產品如醬油、泡麵、茶飲、鮮乳等更居台灣之冠。統一集團事業版圖橫跨多個領域,主要子公司包括統一超商、統一中國控股、家樂福等,並透過轉投資關係企業如大統益、太子建設、統一證券等,進一步擴展業務範疇。集團年營業額逾新台幣 6,576.37 億元(2024 年),員工人數達 87,572 人,為台灣食品業之領頭羊,亦是台灣內需股的代表。2024 年統一企業獲利再創高,年成長 12.7%,EPS 達 3.64 元,顯示其強勁的獲利能力。

統一 組織架構
圖(4)組織架構 (資料來源:統一公司網站)

公司基本概況

統一企業 (1216.TW)
基本資料
1. 目前股價:78.0 元
2. 預估本益比:24.92 倍
3. 預估殖利率:3.78%
4. 預估現金股利:2.95 元
5. 報表更新進度:☑ 月報 ☑ 季報
6. 公司網址:https://www.uni-president.com.tw/
7. 法說會中文檔案連結:https://mopsov.twse.com.tw/nas/STR/121620241121M001.pdf
8. 法說會影音連結:http://irconference.twse.com.tw/1216_215_20241122_ch.mp4
9. 資料來源:統一公司網站、法說資料、券商研究報告、鉅亨網、Moneydj、各大報新聞。

股價與籌碼分析

統一企業近期股價表現抗跌,2025 年 3 月股價於大盤表現不佳時仍逆勢上漲。觀察法人籌碼動向,投信法人 2025 年 3 月持續買進,顯示法人對其後市持樂觀態度,突顯其投資價值。從技術線圖分析,股價日線、週線、月線皆呈現多頭排列,顯示市場對此穩健型投資標的抱持信心。

1216 統一 EPS 熱力圖
圖(5)1216 統一 EPS 熱力圖(本站自行繪製):顯示統一企業歷年 EPS 預估的變化趨勢。

1216 統一 K線圖(日)
圖(6)1216 統一 K線圖(日)(本站自行繪製):呈現統一企業股價近期的每日股價波動。

1216 統一 K線圖(週)
圖(7)1216 統一 K線圖(週)(本站自行繪製):以每週為單位,觀察統一企業股價的中期走勢。

1216 統一 K線圖(月)
圖(8)1216 統一 K線圖(月)(本站自行繪製):從每月角度分析統一企業股價的長期趨勢。

1216 統一 法人籌碼(日)
圖(9)1216 統一 法人籌碼(日)(本站自行繪製):揭示近期法人在統一企業股票上的籌碼流向。

1216 統一 大戶籌碼(週)
圖(10)1216 統一 大戶籌碼(週)(本站自行繪製):顯示大戶投資人在統一企業股票的每週籌碼變化。

1216 統一 內部人持股(月)
圖(11)1216 統一 內部人持股(月)(本站自行繪製):呈現公司內部人士持有統一企業股票的每月變化。

營運項目分析

統一企業營運事業體系多元,主要可歸納為四大主軸

食品及食糧事業

食品及食糧事業為統一企業之根基事業,涵蓋即食麵、乳製品、飲料等多樣消費性食品之生產與銷售,產品線廣泛且深入民眾日常生活。統一企業於多項食品領域居於領先地位,例如醬油、泡麵、茶飲、鮮乳等產品之市場佔有率為台灣之冠。統一企業產品營收結構以食品製造、零售與流通為主,食品製造佔總營收約 32.7%。2025 年統一企業持續擴展寵物食品市場,與寵物公園合作推出機能性寵物食品,搶攻寵物商機。作為台灣食品股的代表,其食品產業分析備受關注。

便利商店事業

透過子公司統一超商經營 7-Eleven 品牌,於台灣建立龐大規模連鎖零售通路體系,深入城市鄉鎮,提供消費者便利生活服務。7-Eleven 於台灣便利商店產業市場之市佔率逾 50%。零售與流通業務已成為統一企業主要營收來源,零售與流通分別佔總營收 47.6%19.7%。統一超商 2024 年合併營收達 3379.32 億元,刷新歷史紀錄。

包裝容器事業

包裝容器事業為集團內部及外部客戶提供多樣化包裝解決方案,從食品包裝至飲料容器,可滿足不同產業需求。

流通事業

流通事業負責集團內部物流運籌管理,建構高效率物流體系,支援各事業體營運。統一企業積極投入物流基礎建設,規劃建置台南新市、台中港、桃園民豐三大物流園區,以強化供應鏈效能。

依據 2024 年第三季財報,統一企業之營收結構如下:

  • 便利商店及流通事業:營收 2,840.04 億元,營收占比 57%
  • 食品及食糧事業:營收 1,436.48 億元,營收占比 29%
  • 包裝容器事業:營收 197.10 億元,營收占比 4%
  • 其他事業:營收 524.36 億元,營收占比 10%
pie title 2024年第三季營收結構 "便利商店及流通事業" : 57 "食品及食糧事業" : 29 "包裝容器事業" : 4 "其他事業" : 10

亞洲市場布局

統一企業積極拓展亞洲市場,建立完整營運網絡,深入布局各地市場:

台灣市場

台灣市場為集團總部所在地,亦為統一企業營運重心。公司於台南設有總部,並建立完整食品生產線,供應國內市場需求。零售通路方面,統一企業於台灣經營逾 7,000 家 7-11 便利商店,以及逾 300 家家樂福量販店與超市,通路網絡綿密。台灣市場仍為統一企業主要營收來源,佔總營收逾七成,2024 年台灣地區營收成長穩健。

中國大陸市場

統一企業透過統一中控(股票代號:220HK)深耕中國大陸市場,進行食品產銷業務。零售通路方面,則於上海及浙江地區經營逾 470 家 7-11 便利商店,擴大品牌影響力。統一中控 2024 年營收達人民幣 303.32 億元,年增 6.1%,表現穩健,淨利年增 10.9%,營收獲利同創新高,顯示中國市場的營收成長潛力。

東南亞市場

東南亞市場為統一企業國際化布局之重要區域,於各地市場皆深入耕耘:

  • 菲律賓:從事食品產銷,並經營逾 4,000 家 7-11 便利商店,為當地重要零售通路業者。
  • 越南:專注飼料、麵粉及食品產銷,供應當地市場需求。
  • 泰國:以食品產銷為主,拓展泰國及周邊市場。
  • 馬來西亞:發展水產飼料銷售業務。
  • 印尼:著重食品進口與銷售,逐步擴大市場佔有率。

東南亞市場因人口紅利與消費力提升,成為統一企業未來重點發展區域,公司於東南亞市場之布局持續深化,展現其在亞洲市場布局的全面性。

集團投資架構分析

統一企業透過多角化投資,於各產業領域建立策略布局,主要分為四大事業體系

食品及食糧事業體系

透過轉投資統一中控(集團持股 72.94%)、熊津食品(80.47%)、大統益(48.14%)、統一越南(100%)、統一泰國(100%)、統一菲律賓(100%)等公司,建構完整食品產銷網絡,鞏固食品產業領導地位。

流通與零售事業體系

以統一超商(集團持股 45.80%)為核心,並涵蓋其子公司如統一生活(100%)、家福(100%)、統一速達(90%)、菲律賓 7-11(55.32%)等,建立多元零售通路,擴大於零售市場之影響力。家樂福併入統一集團後,預計 2025 年 9 月會員消費將改為累積 OPENPOINT 點數,擴大點數經濟生態圈。

產品應用與技術創新

統一企業的產品應用廣泛,涵蓋食品、飲料、乳品、速食麵、調味品、烘焙、冷凍食品等多個領域,並透過創新技術與多元化品牌策略,穩固其在市場的競爭力,提升品牌價值。

產品應用領域

  1. 食品與飲料:統一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即食麵、茶飲、果汁、咖啡、乳品、包裝水等,皆廣泛應用於日常飲食與休閒消費,是消費股的代表。
  2. 烘焙與冷凍食品:統一企業亦生產麵包、蛋糕、冷凍麵糰、冷凍調理食品等,滿足消費者對即食與便利食品的需求。
  3. 調味品與醬料:如醬油、調味品等產品,廣泛應用於家庭烹飪與餐飲業。
  4. 保健食品:包含益生菌、營養補充品等產品線,迎合市場健康飲食趨勢。

技術特點

統一企業於產品技術上,具備以下創新與特色:

  1. 非熱加工技術:此技術應用於飲品與乳品,得以保留食材的營養與風味。
  2. 冷泡低溫萃茶技術:此技術提升茶飲產品的風味與品質。
  3. 植物奶常溫品質穩定技術:此技術滿足植物性飲品之市場需求。
  4. 非油炸速食麵體開發:此技術推出更健康的速食麵產品選項。
  5. 減鹽與低糖產品研發:此研發方向符合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

近期表現

  1. 食品與飲料:統一企業在台灣市場佔有率穩固,尤其在茶飲、乳品與速食麵領域表現突出。2024 年,統一企業推出多款健康飲品與減糖產品,市場反應良好。
  2. 烘焙與冷凍食品:因應疫情後居家消費需求,冷凍食品與烘焙產品銷售成長顯著。
  3. 保健食品:隨著健康意識提升,統一企業益生菌與營養補充品銷售逐年成長。統一企業寶多福寵物食品 2024 年銷量增長 1.61 倍,並持續推出新品搶佔市場。

市場反應與供需狀況

  1. 食品與飲料:市場需求穩定,惟部分產品如鮮乳與茶飲,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需求波動較大,公司透過供應鏈有效管理與生產調度,確保產品供應無虞。
  2. 烘焙與冷凍食品:因產品具備便利性與保存期限較長之特性,市場需求持續成長,冷凍調理食品在疫情後銷售大幅提升。
  3. 保健食品:市場供需狀況良好,統一企業透過技術創新與品牌推廣,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生產基地與產能分配

統一企業在台灣擁有多個生產基地,包括台北廠、台南廠、花蓮廠、高雄廠及湖口廠等,這些基地分佈於北、中、南及東部地區,確保產品供應鏈之完整與效率。

主要生產基地

  1. 台北廠:位於新北市土城區,主要生產鮮食產品,如便當、飯糰、三明治等,日產能約 45 萬件商品。
  2. 台南廠:位於台南市麻豆區,生產泡麵、飲料等食品,產能佔比約 30%。
  3. 花蓮廠:位於花蓮縣吉安鄉,主要生產乳品與飲料,供應東部市場。
  4. 高雄廠:位於高雄市大社區,生產烘焙與冷凍食品,產能佔比約 20%。
  5. 湖口廠:位於新竹縣湖口鄉,為統一企業歷年來在台灣投資金額最大的生產基地,主要生產冰品、麵包及泡麵,日產能包括 33,000 條土司、40 萬包袋麵及 30 萬碗容器麵,產能佔比約 25%。

擴廠計畫與新產品線

統一企業近年持續進行擴廠計畫,湖口廠二期工程已投入量產,預計年產值逾新台幣百億元,並創造千餘個就業機會。此外,統一企業亦計劃於台南永康總公司興建國家級食品安全檢驗大樓,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新產品線方面,統一企業近年積極開發健康與便利食品,如減糖飲品、植物奶、冷凍調理食品等,預計新增產能將集中在湖口廠與高雄廠,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生產效率與成本變化

為提升生產效率並降低能源消耗,統一企業導入 MES 溯源即時管理系統與綠建築設計,湖口廠即採用節能空調、熱泵及 LED 燈具,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此外,統一企業亦透過垂直整合供應鏈與永續採購策略,控制原物料成本波動,確保生產成本穩定。

原物料來源與供應鏈

統一企業作為台灣食品產業龍頭,原物料來源直接影響產品品質與其成本結構。

主要原物料來源

統一企業的原物料範疇廣泛,包含黃豆、棕櫚油、茶葉、咖啡豆、麵粉、生乳等。這些原物料主要來自台灣本地及國際供應商,並透過永續採購策略確保品質與穩定性。

  1. 黃豆:統一企業主要採購經美國永續生產認證(SSAP)的黃豆,2022 年採購量達 3,519 公噸,佔總採購量逾三成。
  2. 棕櫚油:統一企業透過關係企業統清公司採購永續棕櫚油(RSPO 認證),主要用於生活麵產品。
  3. 茶葉與咖啡豆:統一企業推動在地採購茶葉,2022 年採購量約 1,200 噸,並採購永續咖啡豆,確保原料品質與碳足跡降低。
  4. 麵粉與生乳:統一企業在台灣本地採購小麥與生乳,確保供應鏈之穩定。

原物料成本影響

原物料成本在統一企業生產成本中佔據重要比例,國際大宗物資價格,如黃豆、棕櫚油、咖啡豆等價格波動,對成本影響顯著。

  1. 黃豆與棕櫚油: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直接影響採購成本,統一企業透過永續採購與長期合約,降低價格波動風險。
  2. 茶葉與咖啡豆:在地採購與永續策略有助於控制成本,並提升品牌形象。
  3. 麵粉與生乳:台灣本地供應穩定,惟受氣候與市場需求影響,價格偶有波動。

原物料市況與供需

  1. 黃豆:全球黃豆供應易受氣候與貿易政策影響,2024 年價格因美國產量增加而趨穩,然需求持續成長,整體供需大致呈現平衡態勢。
  2. 棕櫚油:東南亞產區供應穩定,惟因永續採購需求增加,RSPO 認證棕櫚油價格略高於一般棕櫚油。
  3. 茶葉與咖啡豆:全球茶葉與咖啡豆市場需求穩定,惟氣候變遷與物流成本上升,價格波動較大。
  4. 麵粉與生乳:台灣本地供應穩定,然國際小麥價格波動可能間接影響成本。

市場競爭與份額分析

統一企業為台灣食品產業之領導者,其競爭對手涵蓋國內外多家企業,並於市場上擁有顯著之佔有率與競爭優勢。對食品產業分析而言,市場競爭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主要競爭對手

統一企業之主要競爭對手可分為國內及國際兩大類:

  1. 國內競爭對手
  2. 味全(1201):主要經營飲料、乳品與調味品,與統一企業在乳品與飲料市場競爭激烈。
  3. 津津(1204):專注於飲料與食品製造,產品線與統一部分重疊。
  4. 大飲(1213):以飲品與乳品為主,與統一企業在飲料市場競爭。
  5. 黑松(1234):台灣老牌飲料公司,與統一企業在茶飲與碳酸飲料市場競爭。
  6. 國際競爭對手
  7. 泰國正大集團:在東南亞市場與統一企業競爭,尤其在速食麵與飲品領域。
  8. 日清食品:全球知名速食麵品牌,與統一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
  9. 鮮活果汁-KY(1256):專注於果汁與飲品,與統一企業在健康飲品市場競爭。

市場佔有率

統一企業在台灣食品市場之市佔率穩居領先地位:

  1. 乳品:市佔率約 25.2%,位居市場第一。
  2. 飲料:市佔率約 21.3%,茶飲與果汁類產品表現突出。
  3. 速食麵:市佔率約 11.6%,以「統一麵」品牌為主導。
  4. 零售通路:統一超商(7-ELEVEn)在台灣便利商店市場市佔率逾 50%

競爭優勢

統一企業之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面向:

  1. 品牌影響力:統一企業旗下擁有眾多知名品牌,如統一肉燥麵、瑞穗鮮乳、麥香飲料等,深獲消費者信賴,品牌價值極高。
  2. 垂直整合:從原物料生產至終端銷售,統一企業掌握完整供應鏈,確保產品品質與成本控制。
  3. 多元化產品線:產品線涵蓋食品、飲料、乳品、速食麵、調味品等多個領域,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4. 國際化布局:統一企業於中國、東南亞等地設立子公司,擴大國際市場版圖。

財務狀況分析

獲利能力分析

1216 統一 獲利能力
圖(12)1216 統一 獲利能力(本站自行繪製):呈現統一企業近年毛利率、營益率及純益率的變化趨勢。圖表顯示,公司毛利率及營益率呈現相對穩定的態勢,反映其穩定的獲利能力。

營收狀況分析

1216 統一 營收趨勢圖
圖(13)1216 統一 營收趨勢圖(本站自行繪製):顯示統一企業近年營收的成長狀況。圖表顯示,公司營收呈現逐年成長的趨勢,營收成長穩健。

資本支出分析

1216 統一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
圖(14)1216 統一 不動產、廠房、設備及待出售非流動資產變化圖(本站自行繪製):觀察統一企業在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等資本支出的變化。圖表顯示,公司相關資本投入呈現增加趨勢,可能代表公司持續擴張產能,進行擴廠計畫。

合約負債分析

1216 統一 合約負債
圖(15)1216 統一 合約負債(本站自行繪製):呈現統一企業合約負債的金額變化。合約負債增加可能表示公司未來潛在營收增加。

存貨狀況分析

1216 統一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
圖(16)1216 統一 存貨與平均售貨天數(本站自行繪製):分析統一企業的存貨水平及平均售貨天數。圖表顯示,公司存貨金額呈現上升趨勢。

1216 統一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
圖(17)1216 統一 存貨與存貨營收比(本站自行繪製):觀察統一企業的存貨相對於營收的比率。

現金流量分析

1216 統一 現金流狀況
圖(18)1216 統一 現金流狀況(本站自行繪製):呈現統一企業的現金流量狀況。

杜邦分析

1216 統一 杜邦分析
圖(19)1216 統一 杜邦分析(本站自行繪製):透過杜邦分析模型,解析統一企業的財務結構與獲利能力,進行更深入的公司財報分析。

資本結構分析

1216 統一 資本結構
圖(20)1216 統一 資本結構(本站自行繪製):顯示統一企業的資本結構組成。

股利政策

1216 統一 股利政策
圖(21)1216 統一 股利政策(本站自行繪製):呈現統一企業歷年的股利發放政策,包含現金股利及股票股利,分析其作為高殖利率股的吸引力。

本益比與淨值比評估

1216 統一 本益比河流圖
圖(22)1216 統一 本益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顯示統一企業歷年本益比的區間變化,用於股價分析。

1216 統一 淨值比河流圖
圖(23)1216 統一 淨值比河流圖(本站自行繪製):呈現統一企業歷年淨值比的區間。

重大工程與擴廠計畫

統一企業近年積極推動多項重大計畫,範疇涵蓋物流、電商、產品創新等領域,並透過策略性投資與併購,進一步擴大市場影響力。

新市物流園區

統一企業於台南市新市區投資百億元興建新市物流園區,預計 2025 年上半年投入營運。該園區總樓地板面積達 4 萬 8,000 坪,主建物包括物流中心大樓與物流營運總部大樓,並設置 AS/RS 倉儲系統、自動導引車設備等智能科技,以提升物流效率。此工程已於 2023 年完成主結構體,並進入設備安裝與測試階段,預計 2025 年正式啟用後,將服務雲嘉南地區逾千家統一超商、康是美、星巴克等通路。市場對此計畫反應正面,評估將有助於統一企業強化零售體系之競爭力,並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統一集團亦將啟動第一座大型全溫層物流中心,並研議進入醫療物流領域。物流園區的擴建是統一企業擴廠計畫的重要一環。

湖口廠二期工程

統一企業於湖口廠進行二期擴建工程,主要生產冰品、麵包及泡麵,日產能包括 33,000 條土司、40 萬包袋麵及 30 萬碗容器麵。此工程已投入量產,預計年產值逾新台幣百億元,並創造千餘個就業機會。

其他物流園區

統一企業於全國北、中、南、高等地籌建多個大型物流園區,包括楊梅、梧棲等地之物流基地,以強化物流配送體系,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

未來展望

統一企業將持續投資物流與生產基地之建設,並透過智能化管理與自動化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與市場競爭力。未來,統一企業計劃進一步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強化供應鏈管理,並推出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展現其產業前景的樂觀展望。

現階段業績與未來展望

統一企業在 2024 年營收與獲利雙雙創下新高,並持續推動多元化與國際化策略,強化市場競爭力。

現階段業績表現

  1. 2024 年營收與獲利:統一企業 2024 年合併營收達 6,576.37 億元,年增 13.19%,創下歷史新高;稅後淨利為 206.73 億元,年增 12.7%,每股盈餘 3.64 元,為近四年新高。2025 年前 2 月合併營收 1,133.3 億元,年增 6.35%。營收成長表現亮眼。
  2. 轉投資事業貢獻:旗下轉投資事業如統一中控、統一超商、統一實業等皆表現亮眼。統一中控 2024 年營收達人民幣 303.32 億元,年增 6.1%,淨利年增 10.9%;統一超商全年營收 3,379.32 億元,年增 6.63%,同創歷史新高,稅後純益達 115.39 億元,年增 8.72%,每股稅後純益 11.10 元,創史上次高。
  3. 產品與市場表現:統一企業在食品、飲料、乳品、速食麵等領域市佔率穩固,並推出多款健康與便利食品,如減糖飲品、植物奶等,市場反應良好。

未來展望目標

  1. 營收目標:統一企業 2025 年營收目標朝向 7,000 億元邁進,並計劃透過多元化產品與國際化布局,進一步擴大市場影響力。
  2. 國際化策略:統一企業將持續深耕中國與東南亞市場,並透過併購與策略聯盟,強化國際競爭力。統一中控於中國市場之表現,有望隨中國大陸經濟振興政策而提升。
  3. 新產品開發:統一企業將持續推出健康與便利食品,並透過技術創新與品牌推廣,滿足消費者多元需求。統一企業計劃擴大植物基產品與冷凍食品之生產線。
  4. 供應鏈與物流布局:統一企業將持續投資物流園區與生產基地建設,提升供應鏈效率與市場競爭力。新市物流園區預計 2025 年上半年投入營運。

代理品牌與客戶展望

  1. 代理品牌:統一企業代理多個國際品牌,如 7-ELEVEn、星巴克、家樂福等,該等品牌於台灣市場表現穩健,並持續推出創新服務與產品,吸引消費者目光。家樂福併入統一集團後,會員消費將整合至 OPENPOINT 點數系統,預期將擴大點數經濟效益。
  2. 客戶展望:統一企業之客戶範疇涵蓋一般消費者、零售通路、餐飲業者等,市場需求穩定。未來,統一企業將持續強化品牌影響力與客戶忠誠度,並透過數位轉型與電商布局,提升客戶體驗。

機構法人評價與市場反應

機構法人對統一企業之未來展望普遍樂觀,評估其透過多元化產品、國際化布局與技術創新,穩固在食品產業的領先地位,並持續因應市場變化,調整策略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富邦投顧 2025 年 3 月底報告指出,看好內需及高殖利率股,推薦統一企業等個股。法人評價普遍正向。

法人目標價預測

Fintel 報告指出,統一企業未來一年之目標價平均預測值為 85.78 元,預測範圍介於最低 74.74 元至最高 99.75 元,顯示機構法人對其長期股價表現抱持樂觀態度。然 FactSet 最新調查則顯示,機構法人對統一企業短期獲利表現持審慎態度,並將 2024 年每股盈餘(EPS)預估下修至 3.8 元。目標價顯示投資價值。

法人報告摘要

機構法人普遍認為,統一企業具備穩健獲利能力與成長潛力,特別於食品製造與零售通路領域表現突出,2024 年營收達 6,576.37 億元,年增 13.19%,創下歷史新高,足見其成長動能。統一企業於中國與東南亞市場之布局,亦獲機構法人肯定,統一中控在中國市場之營運表現,有望隨中國大陸經濟振興政策而提升。此外,機構法人亦樂觀看待統一企業於電商領域之布局,以及推動 ESG 永續發展之策略,評估皆有助於其提升供應鏈效率、客戶體驗與品牌價值。這些都可以在股票研究報告中看到。

市場反應

市場投資者對統一企業之重大計畫普遍抱持正面評價,認同其物流與電商布局將具體提升集團整體競爭力。同時,統一企業持續推出新產品與技術創新,進一步強化品牌影響力與市場佔有率。受惠清明連假商機,2025 年 4 月食品類股上漲,統一企業股價領漲。

重點整理

  • 營運表現亮眼:2024 年合併營收與獲利皆創歷史新高,營收達 6,576.37 億元,年增 13.19%,EPS 達 3.64 元。
  • 多元事業穩健成長:食品製造、零售通路,尤其是便利商店產業、物流配送等核心事業體系皆穩健發展,並積極拓展包裝容器等周邊業務。
  • 亞洲市場布局完整:於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市場建立完整營運網絡,並持續深化區域市場布局。
  • 垂直整合優勢:透過垂直整合模式,掌握從生產至銷售之完整產業鏈,有效控制成本、提升效率。
  • 創新能力突出:持續投入研發創新,於產品技術與服務模式推陳出新,並積極發展健康與便利食品。
  • 機構法人看好:機構法人對統一企業未來展望普遍樂觀,目標價預測值具備上升空間。是值得長期投資的標的。

參考資料說明

公司官方文件

  1. 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第三季財務報告,是公司財報分析的重要依據。
  2. 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法人說明會簡報(2024.12.03)
    本研究主要參考法說會簡報之公司簡介、營運概況、產品結構分析、市場布局、財務表現與未來展望等資訊。簡報內容由統一企業官方發布,具備權威性與即時性。
  3. 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網站資料

  1. MoneyDJ 理財網 – 財經百科 – 統一企業
    本研究參考 MoneyDJ 理財網之財經百科,蒐集統一企業之公司簡介、歷史沿革、營業項目與基本資料,以建立對公司之初步認識。
  2. NStock 網站 – 統一企業做什麼
    本研究參考 NStock 網站關於統一企業的公司沿革、多角化經營策略、近期營運狀況等資訊,以補充公司發展歷程與營運概況之分析。
  3. TechNews 科技新報 – 公司資料庫 – 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本研究參考 TechNews 科技新報公司資料庫關於統一企業之基本資料與實收資本額等資訊,以驗證公司基本資料之準確性。
  4. 鉅亨網 – 台股 – 統一企業
    本研究參考鉅亨網關於統一企業之公司簡介、董事長、總經理、發言人等資訊,以補充公司經營團隊資訊。
  5. Yahoo 奇摩股市 – 個股 – 統一企業
    本研究參考 Yahoo 奇摩股市關於統一企業之公司概況、股價資訊等,以了解公司股價表現與市場關注度。
  6. HiStock 嗨投資 – 個股 – 統一企業
    本研究參考 HiStock 嗨投資網站關於統一企業之公司資料、實收資本額等資訊,以驗證公司基本資料之準確性。
  7. 臺灣證券交易所 – 法人說明會影音
    本研究參考臺灣證券交易所法人說明會影音網站關於統一企業法人說明會之資訊,以取得法人說明會簡報之來源。
  8. 統一企業官方網站
    本研究參考統一企業官方網站關於公司組織架構、生產基地、產品資訊、永續發展等相關資訊。

研究報告

  1. UAnalyze 投資研究報告(2024.12)
  2. 富邦證券產業研究報告(2024.12)
  3. 凱基證券投資分析報告(2025.01)
  4. FactSet 最新調查報告(2025.02)
  5. Fintel 機構法人報告(2025.03)
  6. 鉅亨網研究報告(2025.03)
  7. 統一投信 – 統一 ESG 投等債 15+ ETF (00966B-TW) 產品說明書,作為股票投資的參考。

新聞報導

  1. 經濟日報 – 產業分析專文(2024.11)
  2. 工商時報 – 產業追蹤報導(2024.12)
  3. 鉅亨網 – 財經新聞(2024-2025)
  4. 聯合新聞網 – 財經新聞(2024-2025)
  5. 中央社 – 財經新聞(2024-2025)
  6. 科技新報 – 產業動態報導(2025.03)
  7. 今周刊 – 財經專欄(2025.03)
  8. 遠見雜誌 – ESG 企業評鑑(2025.03)
  9. 財訊 – 產業趨勢分析(2025.03)
  10. 自由時報 – 財經新聞(2025.03)
  11. 中國時報 – 財經新聞(2025.03)

註:本文內容主要依據上述 2024 年第三、四季及 2025 年初之公開資訊進行分析與整理。所有財務數據及市場分析皆來自公開可得之官方文件、研究報告與新聞報導。